西遊故事百家談!
話說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快五百年,唐僧也投胎了十次之時,觀音菩薩奉如來佛祖的旨意,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和其弟子,如來吩咐了觀音菩薩,送兩樣至寶給取經人,分別是九環錫杖和錦鑭袈裟。
於是乎,觀音菩薩帶著弟子惠岸使者,來到長安街,恰巧遇到唐僧幫唐太宗設壇,舉辦水陸法會,觀音菩薩和惠岸使者,變成為兩個疥癩和尚,衣著破爛,赤腳光頭,在路邊賣袈裟和九環錫杖。
有個愚僧就來問了:「那癩和尚,你的袈裟怎麼賣?」
菩薩道:「袈裟價值五千兩,錫杖價值兩千兩。」
愚僧笑道:「這兩個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七千兩!」
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個愚僧的問題,探討以下,為何觀音菩薩在長安街賣的九環錫杖和袈裟,定價七千兩。
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道理,古人用數字,是極為講究的,古人用的數字,基本上都是基數,往往是不超過十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用藥,古人的藥方裡,所下的藥材無論是重量或者數量,都不會超過十,一個方子,入藥三分,不夠就九分,再不夠就三錢,都是按照三的倍數去下入藥的,一定不會出現一錢一分,一錢三分,一錢四分之類。
西遊記的作者是位高人,近代認為是吳承恩,古代認為是華陽洞天主人,西遊記中很多數字,並不是亂來的,通讀西遊記全文,會發現主要用的是洛書數和周易先天數。
例如我們常見的九齒釘耙,九環錫杖,九頭蟲,九靈元聖,九轉金丹中的九字,就來自於洛書數。
九環錫杖和錦鑭袈裟為何定價七千兩,這裡用到了周易先天數,七這個數字,在周易先天數中,代表著艮卦,艮卦代表著止。
也就是說,西遊記中觀音菩薩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唯有止,才能能穿上袈裟,才能戒定慧。
一個不知道「止」的人,是無從談及智慧的,只有知道「止」的人,才能知道進退,才能該做的事情做,不該做的事情不做。
正如《大學》中所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道「止」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首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