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早產兒「死而復生」疑點重重,家屬請求儘快評估醫治患兒

2021-01-11 紅星新聞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一名6個月大的早產兒由醫院宣告死亡後,被裝進醫療廢棄物處理袋交還家屬處置,2小時後家屬卻發現袋子裡的嬰兒還活著,嬰兒經搶救被診斷為腦癱的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

9月1日上午8時,商丘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消息,表示將成立調查組調查核實,待有關醫療鑑定報告出具後,將依法依規界定並追究責任,絕不姑息遷就。1小時後,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也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份較為詳細的《關於網傳許先生對我院診療異議一事的情況說明》(以下簡稱「情況說明」)。

9月1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其官網發布針對該事件的情況說明。

然而,在醫院公布的情況說明中,一些關鍵細節卻與早產兒父親許林(化名)提供的情況相左。對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進行了跟蹤採訪。

【每天只睡3小時,早產兒父親靠安眠藥撐過這一年】

9月2日,許林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講述了這個家庭一年前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遭遇。

他回憶說,2019年9月16日下午1點過,自己身懷六甲(25周零5天)的妻子丁紅(化名)因為腹痛、見紅等症狀進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進行保胎治療。由於丁紅有持續發熱、感染、胎盤植入等病症,醫生建議丁紅終止妊娠,進行剖宮產手術,並明確告知許林夫婦,胎兒出生就是死胎,「不用再想了,沒有任何希望」。而後院方又讓許林在一份《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胎盤死胎處理方案》上寫下「死胎自行抱走」,並籤字。3小時後,當晚23點43分,丁紅進行了手術。

妻子手術做完後,一名醫生從手術室出來,告知許林剖出來一個男嬰,已經死亡,並交給他一個繫著口的黃色醫療垃圾袋,告訴他裡面就是已經死亡的孩子。

「等我在病房安頓好媳婦,我就拎著塑膠袋往家走,想回家把孩子埋了。剛走出醫院大門,就感覺手裡的袋子動了一下,提起來一看,聽到孩子像小貓一樣哭了一聲。當時我的眼淚就忍不住了,趕緊衝回醫院搶救孩子。」許林說,「塑膠袋打開的時候,我孩子連臍帶都沒有扎,手腳都在動,全身發紫。」

事發近一年,這個悲劇就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折磨著許家人。

從被送回醫院搶救起至今,孩子一直沒有出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曾下達病危通知書,孩子也經歷了數次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身體卻留下了永久的傷害。

從出事到現在,即使靠著安眠藥,許林每天也只能睡兩三個小時,晚上11點睡下,凌晨兩點醒了就睡不著了,然後他就會去家附近的人工湖邊,坐著、走著,直到天亮再回家照顧6歲的大女兒。

「我父母都已經不在了,妻子和我都是普通打工的,現在工作也停了,她在醫院照顧兒子,我負責女兒的生活起居。」許林繼續說,「我的痛苦從來不會在老婆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她們也是一樣。我說這些不是為了博同情,而是想讓你看看這件事給我們家造成了多大的痛苦和傷害。」

【醫院發布說明後噤聲,醫患爭議焦點疑點重重】

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發布情況說明後,記者曾多次嘗試聯繫醫院院辦、諮詢處、院長辦公室等,電話均未接通或被掛斷。記者發現,醫院公布的情況說明與許林的表述差距很大,疑點重重。

爭議一:醫院是否告知產婦及家屬胎兒剖出後有可能存活?

醫院的情況說明稱,鑑於丁紅病情較重,9月16日當晚10點,產科組織科室人員集中討論,認為患者妊娠25周零5天就胎膜早破,保胎希望很小;且患者發熱,提示存在絨毛膜羊膜炎感染,如繼續妊娠,有出現感染性休克等威脅孕婦生命情況的可能;外院磁共振顯示胎盤植入不能排除,繼續妊娠隨時有大出血等危及孕婦生命情況的可能。

且因胎兒孕周小、各器官發育均不成熟,後期可能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死亡等情況,如果存活,遠期可能並發腦癱等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影響生存質量。「綜合以上情況,我院及時將患者病情及科室討論意見向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並建議患者儘早終止妊娠、行剖宮取胎術。」

從醫院的情況說明來看,16日晚10點,產科集中討論後提出,胎兒有「可能死亡」和「如果存活」兩種可能性,並「將患者病情及科室討論意見向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而對此,許林表示絕不接受。

記者問許林:「醫院有沒有告知過你們,剖出來的孩子有可能是活的?」

許林說,醫院從始至終都沒有向許家人說過一次,剖出來的孩子有存活的可能。「從來沒有過。你想想,我當時不甘心到啥程度?我問醫生問了四五遍,甚至五六遍,『剖出來有希望嗎?』在我寫保證書(手術知情同意書)的時候。他們(醫生)都是矢口否認的。其中還有一句,他嫌我問得多了,都沒等我說完呢,他就直接回我說:『你就不用再想了,孩子不足月,沒有任何希望,剖出來剪了臍帶就是死亡的。』這是我問的最後一次。」許林說,「當時醫院的產科主任也在場,說:『你還在說保孩子呢,再保(孩子)你大人都保不住了!』」

按照許林的說法,在醫生多次明確表示孩子不可能存活之後,自己於手術開始前3小時,即16日晚7點過,籤署了《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胎盤死胎處理方案》。

手術3小時前,醫院讓許林在一份《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胎盤死胎處理方案》上寫下「死胎自行抱走」,並籤字。

爭議二:家屬為何籤下「放棄胎兒,拒絕搶救」?產婦當時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在醫院發布的情況說明中明確寫道:「患者及家屬商議後,要求在我院進行急診手術終止妊娠且決定放棄胎兒、不再搶救,並於2019年9月16日23時46分籤署了術前的知情同意書。」這成為了事情的關鍵。醫院相關負責人在此前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孩子出生時之所以沒有新生兒科醫生在場、未對孩子進行搶救,是因為「家長放棄了救治他」。

原來,在一份《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知情同意書》中,除了許林寫下的「要救小後手術」和籤名,還有一行手寫字跡「放棄胎兒,拒絕搶救」。

許林說,這行字並不是自己籤署手術知情同意書時寫下的,而是妻子當晚10點過被推進手術室之後寫下的。

醫院發布的情況說明中明確寫道:「患者及家屬商議後,要求在我院進行急診手術終止妊娠且決定放棄胎兒、不再搶救。」而許林則稱:「放棄胎兒,拒絕搶救」是在妻子被推進手術室後意識模糊狀態下籤下的。

「我媳婦被推進手術室之後,我就再沒有籤過任何一個字了。出事以後我問我媳婦,進手術室後有沒有人讓你籤過字?她說醫生讓她籤字,她當時迷迷糊糊地,想不起來自己籤了什麼。」許林說。直到十多天後複印出完整的病例,自己才看到妻子當時寫下的「放棄胎兒,拒絕搶救」。

許林質疑,既然妻子連當時的情況都無法準確回憶,肯定是病情太重意識模糊,又或是麻藥已經起了作用。為什麼醫院還讓妻子籤字?退一萬步講,即使妻子已經籤字,醫院是否應該告知手術室外的家屬,並徵求意見呢?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醫療團隊律師孫倫倫告訴記者,「放棄胎兒,拒絕搶救」為誰所寫?在什麼情況下所寫?這些事實還需進一步調查核實。如真像許林所述,是產婦在病重或麻醉後陷入意識不清條件下簽署,則當時產婦已經屬於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單獨決定是否搶救胎兒,應當由胎兒的其他近親屬作出決定,至少應立即徵求其他近親屬意見。

爭議三:胎兒被剖出後,明明有微弱心跳,為何被宣告死亡?

真正令輿論譁然的事情發生在手術之後。

在醫院發布的情況說明中明確寫道:「9月17日凌晨00:05-01:00,經手術,孕婦終止妊娠,引娩一男胎,體重750g(一斤半),無自主呼吸,僅有微弱心跳。值班醫生護士根據相關規定將胎兒交於家屬。產婦術後病情穩定返回病房。1小時後,產婦家屬抱胎兒入我院急診,要求繼續搶救,我院隨即給予收入NICU進行搶救治療。」

而許林告訴記者,直到事發一年後自己才知道胎兒剖出時就是有心跳的,如果當時知道孩子還活著,妻子和自己不可能不救。

「我媳婦曾經跟我說,她當時還有個啥意願?『剖出來的孩子讓我看一眼,我想看看孩子。』醫生都沒讓她看。她當時正是流淚痛苦的時候,醫生就沒讓她看這一眼。」說完,許林再也抑制不住,失聲痛哭。

醫院相關負責人在此前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其稱:「在保母為主的情況下,我們的方案預案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孩子生下來以後的走勢,我們醫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判。」

對此,孫倫倫律師表示:「醫院在診療過程中有風險告知義務,胎兒出生後有微弱心跳,如醫方未告知近親屬已出生的嬰兒仍存活的事實而直接當作死胎處理,則醫方除可能被追究民事賠償責任(即醫療損害責任)外,還有可能涉及刑事方面風險。但如果醫院確已和家屬商議後,家屬要求不再搶救,則醫院不承擔該不利後果。」

【一年後事件持續發酵,患兒腦癱原因需專業鑑定】

事件爆出後,不少人提出疑問,一年前就發生的事為什麼現在才引起關注?

許林告訴記者,事情發生至今的一年多內,他曾多次與醫院溝通,並向醫院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申訴,還多次撥打省級政務服務熱線12345反映情況。直到數天前他將自己一家的遭遇和孩子的照片在抖音上發布,才引發關注。而後,隨著河南當地一檔知名民生節目《小莉幫忙》的報導,更多細節披露,社會輿論譁然。

「我們全家積壓了十幾個月,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我們提出送孩子到更好的醫院治療,院方始終不予回復。就連前段時間,孩子從NICU轉到康復科,兩個科室的主任還在扯皮打架,都拒絕接收我家孩子。」許林說,事件曝光前,醫院曾提出給許家人一筆錢「一次性解決問題」,但被許家拒絕。

對於孩子腦癱的原因,醫患雙方也存在爭議。許家人認為,是因為孩子出生後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被悶在塑膠袋內缺氧所致。而據澎湃新聞報導,9月1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患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當事孕婦送醫時不是正常的待孕狀態。「顯示胎盤有植入,有宮內感染。孩子在(孕婦的)腹腔內就已經是不正常發育。」對於嬰兒腦癱與前述情況是否有因果關係,前述工作人員表示,可由家屬聯繫鑑定部門鑑定。

孫倫倫律師則表示,認定醫院承擔醫療損害責任的前提是:一、醫方的醫療行為存在過錯;二、患方存在損害後果;三、醫方醫療過錯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後果之間具有因果關係。由於醫療行為具有相當的專業性,在該糾紛中,醫患雙方對術前告知書籤署的內容存在極大爭議,並且從目前現有的證據中未能看到孩子重度腦癱是由於被悶在塑膠袋缺氧還是自身早產原因引起,還需由專業的醫學鑑定機構對醫院的診療過程進行鑑定。

【家屬呼籲:儘快組織專家評估醫治患兒】

針對此事,記者致電商丘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採訪,辦公室工作人員稱:「這幾天要求採訪的媒體太多,暫不接受採訪。」一名信訪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拒絕了記者的採訪請求:「等調查組有結論之後會向社會公布,在此之前無可奉告。」

9月2日下午4點,記者再次向許林核實相關情況。許林告訴記者,目前他仍然沒有接到任何調查組的消息或詢問,他們一家還在等待。

眼下,他更擔心的是孩子的救治。「我請求組織專家對我孩子的病情做鑑定、做評估,但我希望我們河南省內的專家迴避。孩子馬上就要一歲了,再不出一個結果、再沒有什麼好的治療辦法的話,孩子的一輩子就完了。」許林說,「將來評估過後是不是可以把孩子轉到北京、上海更好的醫院醫治?我的要求不過分吧?」

(原題為:《商丘早產兒「死而復生」事件疑點重重,家屬請求儘快組織專家評估醫治患兒》)

(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商丘早產兒疑雲:心跳微弱的「死胎」和手術室內籤署的知情同意書
    新京報記者 李桂 攝針對小寶「死而復生」的情況,商丘一院於2020年9月1日在官網發布聲明,稱許俊妻子丁芳入院後,醫院及時將孕婦病情及孕婦、胎兒面臨的各種風險「向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並建議患者儘早終止妊娠、行剖宮取胎術。」但許俊告訴新京報記者,多名醫生只告知了孕婦的風險,從未提及胎兒可能存活,也未告知胎兒存活後可能出現的多種併發症、後遺症。
  • 乾貨丨兒外科手術患者的麻醉前評估
    加強小兒麻醉實施過程中頻繁出現的一些併發症的認知,對小兒麻醉的術前評估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術前了解患兒特殊的病理生理狀態以及對麻醉過程產生的影響,儘可能地早發現、早幹預,可能改善小兒麻醉的結局。大多數成人的術前評估可應用於小兒,同樣需要有詳盡的病史和體格檢查資料,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檢查。然而,有一些特殊情況的患兒需要進一步評估。實施麻醉和手術前必須充分關注患兒獨特的生理特徵。
  • 德州:新生兒患唐氏綜合症 患兒家屬醫院討說法
    家屬疑問:NT檢查結果0.33cm,染色體異常高風險醫生未告知  李先生的妻子王女士在懷孕13周左右的時候在德州市婦幼保健院進行了NT檢查(胎兒頸項透明層檢查,指胎兒頸後部皮下組織內液體積聚的厚度,可以早期診斷嬰兒染色體疾病,透明帶越厚染色體異常的機率就越高,0.29cm是正常範圍上限),檢查結果顯示0.33cm,超出0.29的正常範圍
  • 800元買狗有去無回 私人發布賣狗信息疑點重重
    調查個人賣家疑點重重  昨日,導報記者在同城網上搜索了一些留微信賣狗的賣家,卻發現裡面疑點重重:沒有確切關於狗的信息、不通過第三方平臺交易、都要預付訂金。  疑點1隻有視頻看不到狗  諮詢過程中,賣家會發一些狗狗的視頻,證明自己真的要賣狗。導報記者聯繫上江蘇一位賣家,對方發來了一隻薩摩耶的錄像視頻。
  • 網上買狗遭遇騙錢 付款須謹慎個人賣家疑點重重
    調查個人賣家疑點重重  昨日,導報記者在同城網上搜索了一些留微信賣狗的賣家,卻發現裡面疑點重重:沒有確切關於狗的信息、不通過第三方平臺交易、都要預付訂金。  疑點1隻有視頻看不到狗  諮詢過程中,賣家會發一些狗狗的視頻,證明自己真的要賣狗。導報記者聯繫上江蘇一位賣家,對方發來了一隻薩摩耶的錄像視頻。
  • 早產兒「育兒袋」 ——你知道「袋鼠式護理」嗎?
    那是在救治一個月後,當「小迷你」終於擺脫了人工呼吸機的幫助,改用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後,經過醫生的全面評估,在帶著通氣管的情況下,她迎來了第一次與媽媽的親密接觸——她安靜地躺在媽媽的溫暖懷抱中,緊緊地貼著媽媽的皮膚,感受著來自媽媽堅定的心跳和滿滿的愛。我院自2016年起開始逐步推行袋鼠式護理,關注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會在出院前鼓勵一些早產兒家庭來院進行皮膚接觸及餵養支持。
  • 美國暴亂疑點重重,FBI撒謊讓警察局長背鍋,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
    這份報告並非「最終評估的情報」。FBI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查明,調查和破壞煽動暴力和從事犯罪活動的人,正如我們在正常業務過程中所做的那樣,收集信息以識別任何潛在威脅。」不過FBI官方對於這份報告閉口不提。14號華郵又爆出更勁爆的消息說,有數十名美國聯邦調查局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上的人員參與了1月6號美國國會暴亂,這些人中大部分是白人至上主義者。
  • 志願者為血液病患兒及家屬提供落腳所 近300家庭入住
    醫院旁的免費患兒「天使宿舍」  安徽志願者為血液病患兒及家屬提供臨時落腳所 至今已有近300個貧困家庭入住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裡是「快樂童年閱讀坊」公益組織租建的一個集體宿舍,專門為患有血液病的兒童及家屬提供臨時落腳所。據「快樂童年閱讀坊」負責人王大成介紹,「口罩天使中途宿舍」租建於2016年底,目前有20間宿舍為貧困家庭免費提供住宿和飲食等方面的幫助。至今,據統計,已經有將近300個家庭在這裡入住。「我們不單提供臨時住所,還想給生病的孩子和家庭帶來希望。」
  • 早產兒在家裡應該怎樣護理呢?
    早產兒是新生兒中的特殊群體,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意味著他們一出生就應該得到特有的關愛和照顧。早產兒的媽媽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來照顧自己的寶寶。如何科學的護理讓她儘快追趕上足月兒呢?關於早產兒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小於260天),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身長在46釐米以下的嬰兒。
  • 《告密者》杜盛奎正面交鋒暴露弱點,紅隼疑點重重敵我難辨!
    《告密者》杜盛奎正面交鋒暴露弱點, 紅隼疑點重重敵我難辨!嚴大夫經常出門在外,應山紅決定請組織幫助紅隼找一份糊紙盒的工作餬口。並且儘快找機會安排紅隼和孔雀見面。張剛百思不得其解龍飛是怎麼開始懷疑杜盛奎的,眾人也是一腦袋的問號。以龍飛對杜盛奎的了解,他不會輕易交待罪行。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藉此機會,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護理、餵養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呵護早到的天使。
  • 女實習生北京動物園身亡 三大疑點糾纏河馬殺人案
    對於對方將自己告上法院的做法,我表示遺憾,希望法院能夠儘快做出最終的處理。  田慶株:我作為當年河馬殺人案件的主要事故處理人之一,已經出具過長達8頁的證言,我還是堅持出庭。這樣的事情,我可以不管,但是作為一個受黨教育多年的幹部,自己當年說過以後賠償的事,就應該負起責任。
  • 「世界早產兒日」要到了,小天使們與「袋鼠媽媽們」團圓
    11月15日,在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臨近之際,常州市兒童醫院「向日葵」早產兒俱樂部舉行了一場暖心公益活動。10多個天使寶貝在父母的陪伴下,與救治他們的醫護人員團聚,為弟弟妹妹們鼓勁。張女士是「向日葵」早產兒俱樂部的一員,她的寶寶一出生就離開她,從治療到衣食起居都由醫護人員照料,近2個月後才出院。張女士在現場分享著:「每次回到新生兒科都有『回家』的感覺,對醫務人員的感激無法用言語表達。」戴奶奶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孫子在新生兒科從巴掌寶寶到健康出院的過程,並鼓勵在場的正在治療的早產兒的父母:要相信醫生。
  • 記者調查:巴南石龍鎮「老虎吃狗」疑點重重
    昨天,記者長途跋涉,趕赴事發現場深入調查了解,發現那隻傳說中的「老虎」,疑點重重。「老虎把我嚇壞了」「我開門一看,一隻不小的野物拖著狗向大路上跑去,我嚇慘了。」在巴南區石龍鎮白馬村下河壩社八鬥溝,當時唯一的目擊者村婦李德貴這樣向記者描述。白馬村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由於退耕還林,當地近幾年確曾出現野豬等大型野生動物。
  • 早產寶寶眼底篩查≠視力檢查,早產兒出生後4-6周儘早篩查
    記者現場獲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兒童致盲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深圳去年新生嬰兒20多萬,早產兒約佔10%,位居全國前四。深圳自2003年規範開展ROP防治工作,至今已篩查出2萬多例高危早產兒,成功救治和減少了1200例盲童。
  • 神秘「關聯方」與蒙著面紗的實控人 威創股份控制權交易疑點重重
    但所謂的「關聯方」是何身份、與國信中數之間存在何種關係,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花落誰手,卻都是疑點重重。財聯社記者了解到,基金管理人作為上市公司實控人的案例並不多見,相關分析認為,上市公司亦應就交易完成後的實控人作直接、具體的披露,但截至目前,威創股份方面尚未就上述疑問作出解釋。「待定」的受讓方對於涉及到公司控制權變更的這樁交易,截至目前為止,仍懸而未決。
  • 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某周中醫治療醫案
    流行病學研究提示下列因素可能促進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生:早產兒和低體重兒;懷孕前或懷孕中使用性激素;懷孕期間每日飲酒史;患兒父母從事與電子相關的職業。 目前西醫對神經母細胞瘤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和放化療,雖經各種手段治療,但四期高危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治癒率極低。
  • 博人傳:阿瑪多疑點重重,他是老狐狸,要說他沒有陰謀我是不信的
    但是實際上阿瑪多的疑點重重,並非來尋求庇護這麼簡單。 時間上的疑點。 科研的疑點。作為一個科學家,本著對科學研究有著無比的熱情。
  • ...讓愛惠及更多寶寶-寶寶吃 短腸症候群 早產兒 上海市兒童醫院...
    全球醫學界公認,當早產兒無法獲得媽媽母乳時,推薦使用捐贈人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龔小慧副主任說,母乳對早產兒具有醫學治療意義,能有效促進早產兒腸道成熟與發育,明顯降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感染性疾病和生命後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患有短腸症候群、各類先天性消化道疾病的嬰兒不能食用奶粉,只能用母乳餵養。據悉,目前在很多國家,用母乳餵養早產兒已成為常規。
  • 「小海豚愛心救助項目」在京啟動,接受全國患兒救助申請
    近日,由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兒童健康基金會攜手首都醫療愛育華婦幼醫院共同開展的「小海豚愛心救助——腎臟及泌尿系統疾病公益援助項目」啟動,正式面向全國徵集患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疾病的貧困患兒,為其提供住院及手術的公益救助。兒童健康基金會救助申請熱線010-59718629現已開通,可接受全國範圍內相關疾病患兒救助申請。項目啟動當日,愛心救助項目的首位受助患兒家屬來到現場,接受資金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