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今日:10月30日 蘇聯進行新地島核試驗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1270年10月30日,第八次十字軍東徵宣告結束。西西里國王查理一世和突尼西亞蘇丹籤訂合約,十字軍解除了對突尼西亞城的圍困。

1910年10月30日,國際紅十字會創始人讓·亨利·杜南逝世,時年82歲。1862年在他的著作《索爾弗裡諾回憶》中建議:在各國成立傷兵救護組織;召開一次國際會議,研究制定保護傷兵和傷兵救護組織權益的國際公約。1863年,國際紅十字委員會誕生,杜南當選為首任秘書。

1918年10月30日,土、英兩國代表在穆德羅斯灣的英國「阿伽門農」號戰列艦上簽署停戰協議,土耳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阿伽門農」號戰列艦

1940年10月30日,八路軍第五旅、第六旅、第十旅及決死隊各一部在關家堖一帶將日寇36師團岡崎大隊包圍。經過兩天激烈戰鬥,岡崎大隊500多人除80餘人僥倖逃跑外,其餘全部被殲。

1940年10月30日,中國軍隊收復南寧。

1941年10月30日,為HX—156護航船隊執行護航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魯本·詹姆斯」號(DD245)在冰島以南海域被德國潛艇U-562號擊沉,有115名美國海軍官兵陣亡。該艦成為二戰期間美軍第一艘被擊沉的軍艦。


「魯本·詹姆斯」號驅逐艦

1945年10月30日,高樹勳將軍率新8軍(包括暫編第29師、新6師兩個師)全體官兵萬餘人在馬頭鎮起義,為邯鄲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1952年10月3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地區發起決定性戰役反擊,戰役進入第三階段。當日21時,第15軍以第45師五個連、第29師兩個連與堅守坑道部隊配合,在山、野、榴炮50門、火箭炮24門、迫擊炮30門的支援下,開始對597.9高地之敵實施反擊。堅守坑道部隊三個連首先對敵發起衝擊,隨即坑道外部隊七個連進入戰鬥,對敵實施兩面夾擊。經五小時激戰,全殲守敵四個連,並打退敵一個營的多次反撲。至31日夜,除1個班陣地外,高地全部為志願軍收復。

1961年10月30日,蘇聯在新地島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當量的核試驗。當日,蘇聯一架圖-95戰略轟炸機在新地島上空15000米高度投擲了當量為5800萬噸TNT的氫彈(代號Tsar Bomba),氫彈在距離地面4500米高度爆炸。核爆炸後,4000公裡內的飛機、飛彈、雷達、通訊等設備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新地島核試驗

1973年10月30日,中歐裁軍談判在維也納進行,參加國有北約集團的英國、聯邦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美國和加拿大;以及華約集團的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國,共11國。(炎之羽)

相關焦點

  • 蘇聯新地島核試驗場:引爆「核彈之王」震驚全球
    新地島核試驗場中國網訊 綜合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西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新地島位於北極圈內,巴倫支海和喀拉海之間,面積8.26萬平方公裡,終年積雪,氣候寒冷,人煙稀少。二戰結束後,五角大樓開始籌劃針對蘇聯的新戰爭計劃。1945年12月計劃抓住蘇聯戰略弱點實施有限空中打擊,擬向20個城市投擲20-30枚原子彈。1946年6月做出調整,計劃用50枚原子彈轟炸20個城市。1948年12月計劃向70個城市投彈133枚。1949年10月調整為104個城市220枚,到1949年底增至200個城市300枚。後來又制訂幾個計劃,總計要從各個方向使用原子彈轟炸蘇聯3423個目標。
  • 新地島核試驗場——「沙皇炸彈」引爆地
    新地島停機坪,及為島上運輸物資的運輸機。資料圖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目前唯一有效的軍控條約,離明年到期的日子越來越近,美俄雙方卻遲遲不能達成續約協議。美國近期還表示希望在內華達州恢復進行核試驗。
  • 新地島的超級核彈試驗,讓美國至今心有餘悸!
    1949年8月29日,前蘇聯第一顆原子彈在這裡成功爆炸,此後,又進行了115次大氣層核試驗和340次地下核試驗,佔前蘇聯所有核試驗總數(715次)的63.8%。1989年,蘇聯在該試驗場進行最後一次試驗時,由於核洩漏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放射性汙染,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對。
  • 俄羅斯真能快速重啟新地島核試驗場嗎?俄戰略武器領域專家解讀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柳玉鵬】「俄羅斯能夠短時間內在新地島恢復核試驗場。」俄新社29日報導稱,針對近期美國表示希望恢復核試驗,俄羅斯戰略武器領域專家、戰略飛彈部隊老兵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稱,如果美國在內華達州開始進行核試驗或出現檢驗新型核彈頭作戰能力的緊迫技術需求時,俄羅斯可以在短期內恢復使用新地島核試驗場。報導稱,近期美國一直宣稱試圖恢復核試驗。
  • 蘇聯秘密核基地都在哪?
    1961年10月30日,一架經過改造的圖-95戰略轟炸機從摩爾曼斯克的機場起飛,攜帶一顆「沙皇炸彈」飛往新地島的核試驗場。在將這顆氫彈投放出去後,這架圖-95迅速脫離,在飛出投放點250千米之後,這顆超大當量的氫彈成功爆炸。此次核爆的威力之強到連部分北歐國家也受到影響 。
  • 俄羅斯放核試驗影像,回顧曾經的大伊萬核彈
    正當美俄繼續就核裁軍條約繼約問題的進行談判之時,俄羅斯對外公開放出了有關核試驗影像,回顧曾經的大伊萬核彈。模型2020年8月20日,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發布了一部長達30分鐘的紀錄片,首次展示了1961年的「沙皇炸彈」,又稱:的核彈試爆細節。
  • 川普稱有必要開啟核試驗,俄羅斯和美國硬剛!核戰備模式開啟?
    俄新社29日援引俄羅斯戰略武器領域專家、戰略飛彈部隊老兵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話說,作為對美國的對等核反制,莫斯科或將重啟新地島的核試驗場。俄羅斯重啟新地島核試驗場是在經過多重戰略考量下,主動祭出的一記殺招。它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俄公布絕密核試驗影像,忘了曾經的「大伊萬」了嗎?
    近日,俄羅斯紅星電視臺公布了一段俄國防部第12中央研究所的罕見視頻,並且公開了蘇聯時代有關核試驗的大量歷史資料。資料中除了常規的地面核試驗以外,還包括了極其罕見的核魚雷測試情景。其中蘇聯在1954年首次進行的核戰爭演習場面也被公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連續退出多項核軍控條約,並且美國正在考慮恢復中斷了18年的核試驗。
  • 新地島夷為平地,一小時通訊失靈
    1961年蘇聯研製出來實力世界上最大爆炸當量的氫彈,這枚氫彈被命名為「大伊萬」,它的最大爆炸當量為1億噸。蘇聯根本找不到能實驗這顆氫彈的試驗場,最後蘇聯將這顆「大伊萬」的當量減小到了5000萬噸,1961年10月30日,蘇聯在新地島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氫彈實驗。
  • 軍報曝羅布泊核試驗爆心現狀:遺蹟依稀可辨
    資料圖: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原標題:紀實散文:在蘑菇雲升起的地方羅布泊——我國第一朵蘑菇雲升起的地方。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整個神州大地都沉浸在慶祝的喜悅中,在無數人心靈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魂牽夢縈多少年,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1周年之際,筆者終於如願以償來到羅布泊。羅布泊位於西北大戈壁,面積10多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浙江省的總面積。這片廣闊無垠的戈壁灘,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一個震驚世界的地方。
  • 朝鮮稱已新生產用於核武器的原料鈽和高濃縮鈾 或進行第五次核試驗...
    資料圖:1月6日,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1月06日09時30分在朝鮮(疑爆)(北緯41.30度,東經129.10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朝鮮方面6日稱進行了「成功的」氫彈實驗。此前據日韓歐美多家媒體以及地質勘探部門報導,北京時間6日上午9時30分,朝鮮發生震級為芮氏5級左右的地震,震源深度0公裡。《首爾新聞》稱,朝鮮之所以執著於武器級鈽,就是希望實現核彈頭小型化,鈽比濃縮鈾在技術層面更容易實現。韓國軍方人士稱,製造一枚小型鈽彈僅需要幾公斤武器級鈽,而濃縮鈾則需要翻倍。
  • 5000萬噸氫彈在新地島爆炸,火球直徑近20公裡,美呼籲:請別衝動
    近日,雙方在核力量問題上發生一些衝突,俄方拒絕讓步,美國為了威脅俄羅斯,還進行軍事演習。面對美國的威脅,俄羅斯也在列寧格勒州和加裡寧格勒州舉行軍演,超過6000名軍人參與,俄方為此出動了各種軍艦、飛機和直升機。
  • 蘇聯試爆美國傻眼:歐亞大陸位移7毫米
    那麼,蘇聯最瘋狂的核武器大伊萬是怎麼來的呢?其威力有多大?事實上,沙皇炸彈是赫魯雪夫提出的構想,於1961年7月正式獲批。赫魯雪夫當時要求工程師們開發一種1億噸TNT當量的熱核武器,但是研發團隊決定將當量降低到5000萬噸,之所以要做這種改變,一方面是人們考慮到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從另一方面來看,那個丟擲扔炸彈的飛機的乘務員還想著能夠活著回來!
  • 今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2020年10月30日)
    金投外匯網(http://forex.cngold.org)提供了今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2020年10月30日): 今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2020年10月30日) 類別 最新價 開盤價 昨收價 人民幣對澳元匯率 0.2070
  • 世界十大核武器排名|核武器|氫彈|美國_軍事|蘇聯_軍事|沙皇炸彈
    1、蘇聯沙皇炸彈(5000噸TNT)AN602,別稱「沙皇炸彈」、「大伊萬」,是冷戰期間蘇聯所製造的氫彈,總共製造兩枚,其中一枚於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島試爆,另一枚作為研究與備用。它是人類至今所引爆過所有種類的炸彈中,體積、重量和威力上均為最強大的炸彈。
  • 數十頭北極熊「入侵」俄新地島 當地進入緊急狀態
    人民網訊   據法新社報導,位於北極海的俄羅斯新地島(Novaya Zemlya)當局目前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起因是數十頭北極熊「入侵」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