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年10月30日,第八次十字軍東徵宣告結束。西西里國王查理一世和突尼西亞蘇丹籤訂合約,十字軍解除了對突尼西亞城的圍困。
1910年10月30日,國際紅十字會創始人讓·亨利·杜南逝世,時年82歲。1862年在他的著作《索爾弗裡諾回憶》中建議:在各國成立傷兵救護組織;召開一次國際會議,研究制定保護傷兵和傷兵救護組織權益的國際公約。1863年,國際紅十字委員會誕生,杜南當選為首任秘書。
1918年10月30日,土、英兩國代表在穆德羅斯灣的英國「阿伽門農」號戰列艦上簽署停戰協議,土耳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阿伽門農」號戰列艦
1940年10月30日,八路軍第五旅、第六旅、第十旅及決死隊各一部在關家堖一帶將日寇36師團岡崎大隊包圍。經過兩天激烈戰鬥,岡崎大隊500多人除80餘人僥倖逃跑外,其餘全部被殲。
1940年10月30日,中國軍隊收復南寧。
1941年10月30日,為HX—156護航船隊執行護航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魯本·詹姆斯」號(DD245)在冰島以南海域被德國潛艇U-562號擊沉,有115名美國海軍官兵陣亡。該艦成為二戰期間美軍第一艘被擊沉的軍艦。
「魯本·詹姆斯」號驅逐艦
1945年10月30日,高樹勳將軍率新8軍(包括暫編第29師、新6師兩個師)全體官兵萬餘人在馬頭鎮起義,為邯鄲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1952年10月3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地區發起決定性戰役反擊,戰役進入第三階段。當日21時,第15軍以第45師五個連、第29師兩個連與堅守坑道部隊配合,在山、野、榴炮50門、火箭炮24門、迫擊炮30門的支援下,開始對597.9高地之敵實施反擊。堅守坑道部隊三個連首先對敵發起衝擊,隨即坑道外部隊七個連進入戰鬥,對敵實施兩面夾擊。經五小時激戰,全殲守敵四個連,並打退敵一個營的多次反撲。至31日夜,除1個班陣地外,高地全部為志願軍收復。
1961年10月30日,蘇聯在新地島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當量的核試驗。當日,蘇聯一架圖-95戰略轟炸機在新地島上空15000米高度投擲了當量為5800萬噸TNT的氫彈(代號Tsar Bomba),氫彈在距離地面4500米高度爆炸。核爆炸後,4000公裡內的飛機、飛彈、雷達、通訊等設備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新地島核試驗
1973年10月30日,中歐裁軍談判在維也納進行,參加國有北約集團的英國、聯邦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美國和加拿大;以及華約集團的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國,共11國。(炎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