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行動緩慢的烏龜
也讀過《龜兔賽跑》的故事
四爪陸龜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極危
見過恐怖無比的蟒蛇
讓人不寒而慄
(David Clode 攝)
蟒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易危
瀕危等級:瀕危
還見過詭異多變的變色龍
(Andrew Itaga 攝)
變色龍
變色龍的種類約有160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區,少數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南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是它們的天堂。
兇猛醜陋的鱷魚
揚子鱷
揚子鱷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CITES附錄I,IUCN則把它列為極危。
其實它們都是爬行綱動物
那麼大家對爬行動物的了解有多少呢
趕快跟小編一起走進
爬行動物的世界
爬行動物的特徵
爬行動物皮膚乾燥而粗糙,表面覆有鱗片或外殼。它們的適應性極強,統治陸地的時間也最久。
獨特的運動方式
既然被稱為「爬行動物」,它們當然是要爬著前進嘍!爬行動物指、趾端有爪,適於在陸地上爬行。通常爬行動物的四肢都會向外側延伸,它們就以這種姿勢慢慢地向前爬行,鱷魚就是這樣走路的;有的種類沒有四肢,就用腹部著地,匍匐著向前行進,蛇就是如此。
(Ankit Patel 攝)
無法控制的體溫
爬行動物控制體溫的能力比較弱,體溫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在寒冷的冬季,它們的體溫會降至0℃左右,如果不冬眠就很容易被凍死;相反,在炎熱的夏季,它們的體溫又會升高至30℃左右。還有的種類需要夏眠,否則生命便會受到威脅。獨特的身體特點讓它們養成了冬眠或夏眠的特殊習慣。
(Sarah Kilian 攝)
不同的生殖特點
絕大多數爬行動物都像鳥類一樣為卵生。有些爬行動物的卵會在母體中先進行孵化,然後再出生。
(Ray Hennessy 攝)
擅長潛行的獵殺者——蛇
蛇是一種不用腳爬行的爬行動物,行蹤詭異,模樣可怕。一部分蛇有毒,但大多數無毒。
(David Clode 攝)
別稱:長蟲、小龍
特徵:體型細長,無腳,有鱗;有的有毒,大多數無毒
生存區域: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食物:以蛙、魚、鳥、鼠為主,有的吃大中型動物,有的吃同類
分叉的舌頭
分叉的舌頭是蛇的顯著特徵之一,也是其重要器官。蛇利用舌尖的分叉來判斷氣味來源和決定前進的方向。除了休息外,蛇會不斷地伸吐舌頭,這是它們在探測周圍的環境。
(David Clode 攝)
可以張得很大的嘴
所有的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無論是大型動物還是小型動物,都是蛇類的攝食對象。蛇類有時能一口將獵物吞進肚子裡,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可以張得很大的嘴巴。事實上,蛇的下頜與頭骨是分離的,且左右下頜骨之間由彈性韌帶相連,所以它的嘴巴可以張得大大的。
背殼的壽星——龜
龜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等較溫暖的地區,主要以植物為食,偶爾也吃些較小的動物或動物的屍體。
(Mohammed AlKhateeb 攝)
特徵:背上有硬殼,大部分能將頭、尾、四肢縮進殼裡;長壽;一般爬行速度慢
生存區域:熱帶、亞熱帶及溫帶等較溫暖的地區
食物: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為食,亦食植物莖葉
典型特徵
龜有一個殼。這種殼大多非常堅硬,龜的身體就藏在這個類似盒子的殼子裡。龜利用殼來保護自己,有時甚至將身體完全縮進殼裡,以躲避敵害。
龜是「長壽」的象徵,有些種類的龜,壽命可達150年以上。
陸龜
陸龜的殼一般是呈高拱狀,也有的呈扁平狀。陸龜沒有牙齒,頷部形成堅硬的吻。多數陸龜的頭、四肢和尾巴能縮入殼內以獲得保護。
(Luca Ambrosi 攝)
陸龜
海龜
海龜體型更大,身體扁平,除了頭、四肢和尾巴以外,全身覆蓋著硬殼。與陸龜相比,它們的前肢很像槳,這使得海龜能在水裡自由自在的遨遊。海龜除了產卵和曬太陽,通常很少上岸。
(Kris Mikael Krister 攝)
海龜
會「水上漂」的蜥蜴——蛇怪蜥蜴
會變色的變色龍,會「飛簷走壁」的壁虎......蜥蜴家族中有本事的「角色」還真不少!其實,蜥蜴家族還有一種有「水上漂」本領的蜥蜴,那就是蛇怪蜥蜴。
(Kyaw Tun 攝)
別稱:耶穌蜥蜴
特徵:身材苗條,腳趾細長,腳底覆有鱗片,可以踏水奔跑
生存區域:熱帶雨林的河流邊
食物:昆蟲
練就「水上漂」功夫
蛇怪蜥蜴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熱帶雨林裡,為了保持體溫,它們幾乎每天都要出來曬太陽。為了在享受日光浴的時候躲避天敵的侵害,蛇怪蜥蜴進化出了「水上漂」的功夫,一旦發現危險,它們就會匆忙跳進水裡,從水面上飛速逃走,速度可達1.5米/秒。
為什麼能「水上漂」
蛇怪蜥蜴身材苗條,腳趾細長,腳底覆蓋著鱗片,奔跑的速度很快。當它們的腳底接觸到水面的時候,能夠產生很大的橫向力與氣泡。在氣泡破碎前,它們的身體被氣泡推動而向前跑,進而就漂起來了。
我們不是魚——鱷魚
鱷魚有一個桶狀的身體,後面拖著一條長而有力的尾巴,身體前面是一個明顯的大頭。
(Nick Karvounis 攝)
別稱:鱷
特徵:體形較大,呈桶狀,拖有長尾,皮厚;喜水;兇殘
生存區域: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裡,海岸淺灘中
食物:蛙、魚及靠近水邊的大中型動物
兇惡的捕食者
鱷魚有帶著「鋼刺」的尾巴,一張血盆大口裡面,還有鋼釘般的牙齒。它們潛入水中時,眼睛和鼻孔仍能露在水面上,因此那些到河邊喝水的動物或取水的人,往往會在毫無警覺的情況下,被鱷魚咬住,並拖入水中淹死。
(jonnathan rivas 攝)
高高在上的眼睛
鱷魚的眼睛長在頭上較高的位置,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它們潛在水裡,只剩下兩隻眼睛露在外面。它們的兩隻眼睛靠得很近,可以看到三維的物體,而且夜視能力也很強。
揚子鱷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鱷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身長1.5~2米,通常穴居在湖泊、沼澤的底部。
你看這些爬行動物們
各有各的特點跟外貌形狀
每當想到這裡
就又不得不感慨
自然創造這些可愛生靈
是多麼厲害啊
我們每次都在強調保護環境
熱愛大自然
這豐富多彩的棲息之所
需要你我的維護
❤
《看熊貓》雜誌郵政發行渠道正式開通,歡迎大家到郵局訂購~
(本文根據《動物百科全書》編輯整理,圖片來源:百度百科、unspl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