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秘所 | 你不知道的兩棲動物的秘密

2020-09-19 看熊貓雜誌


兩棲動物

是第一批登陸的脊椎動物

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

它們幼時生活在水中

長大後多數棲於陸上

少數水棲

古老的大鯢和常見的青蛙

都是兩棲動物的代表

兩棲動物的特徵

兩棲動物早在3億年前

就出現在地球上了

它們是脊椎動物從水生

到陸生的過渡類群

水、陸皆為家

兩棲動物是相對於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來說的,這類動物既能適應水中的生活,又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陸地上,所以被稱為「兩棲動物」。

幼體、成體差異大

兩棲動物幼體和成體的樣子相差很大,有的甚至完全不同。兩棲動物媽媽通常將卵產在水中,讓孩子自行孵化。剛孵化出來的寶寶主要吃植物。在腿漸漸發育的時候,尾部也愈來愈短,此時,寶寶開始攝取動物性食物;而早期用來呼吸的鰓也逐漸退化,終至消失,此後寶寶就開始用肺呼吸。到最後,寶寶就變得和媽媽一樣了。

(青蛙成長圖)

脆弱的皮膚

兩棲動物的皮膚都很薄,而且裸露在外,看起來相當脆弱。它們的皮膚都可以輔助呼吸,這就是它們在水中依然能自在生活的原因。兩棲動物的皮膚看起來總是溼溼的,這是因為它們的皮膚有粘液腺,能分泌出滑溜溜的黏液,所以想空手捉住它們是相當困難的。

蚓螈

不恆定的體溫

兩棲動物控制體溫的機能不健全,所以它們的體溫不恆定,是變溫動物。它們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吸收熱量來提高體溫。到冬天,它們的體溫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逐漸下降,很可能被凍死。為了適應環境,生存下去,很多兩棲動物都有冬眠的習性,青蛙就是其中的典型。

紅眼樹蛙(Stephanie LeBlanc 攝)

種群現狀

與其他動物種類相比,地球上現存的兩棲動物的種類越來越少,有4000多種。分:

無足目

無尾目

Chris McQueen 攝

有尾目

Emilia Morariu 攝

近年來,受棲息地破壞、環境汙染、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兩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急劇減少。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超過39%的兩棲動物種類處於受威脅狀態,其中已在野外滅絕的佔0.9%。

接下來讓我們來認識幾個

有趣的兩棲動物

讓我們更了解它們

蟾蜍:笨拙的機靈鬼

蟾蜍四肢短小,身體肥胖,體表有很多大大小小突起的疙瘩,看起來比較醜陋,所以人們又給它們起了個別稱——癩蛤蟆。

動物ID卡

別稱:癩蛤蟆、疥蛤蟆

特徵:四肢短小、身體灰暗、長有疙瘩;愛溼潤,晝伏夜出

生存區域:溫帶、亞熱帶、熱帶地區的草叢、石穴間

「幹」伏「溼」出

蟾蜍喜歡隱蔽於泥穴裡、潮溼的石頭下、草叢內、水溝邊。因皮膚易失水分,故它們白天多潛伏隱蔽處,黃昏及夜晚才出來活動。蟾蜍可以依靠肺和皮膚進行呼吸,它們經常保持皮膚的溼潤狀態,以便空氣中的氧氣溶於皮膚黏液進入血液,所以,在空氣溼度大或下雨時,它們會一反常態地在白天出來活動。

我很聰明,只是低調

蟾蜍大多時候看起來都笨笨的,遊泳速度很慢,跳不太高,蹦不太遠。可有時候它們卻十分靈活機敏。青蛙只有在保持蹲坐的靜止姿態時,才會注意到飛行的昆蟲,幫助人類除害。而蟾蜍即使在爬行時,也可以捕食到那些一動不動的害蟲,由此可見,「癩蛤蟆」其實不賴,是個真正的除害高手。

蟾蜍在野外如果不能及時躲開人的話,便會躺在地上裝死,即使被你的腳碰疼了,也一動不動。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的話,不妨蹲下來觀察一下,但請別傷害這個除害高手。

毒液威名揚

癩蛤蟆身上的「癩」其實是疙瘩狀的突起,這些突起會分泌毒液。這種毒液對其敵人可能會有一定的威脅,但是對於人類完全不起作用,而且毒液乾燥後形成的蟾酥還可入藥呢。


(Matthew T Rader 攝)

:害羞的穴居者

蠑螈是一種長有尾巴的兩棲動物,它們的身體必須時刻保持溼潤才能正常生活,所以它們喜歡居住在潮溼的環境裡。

動物ID卡

特徵:身體細長滑膩,尾巴寬長,四肢短粗;愛獨處

生存區域:沼澤、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

食物:水生昆蟲、昆蟲卵及其他小型水生動物

極度害羞

蠑螈是一種很「害羞」的動物,不擅長交流,所以它們通常不會群居,也不願意到陌生的環境或見到陌生的生物,有的甚至怕見陽光。因此,很多蠑螈終日生活在水中,有些竟完全在潮溼黑暗的洞穴中度過一生。

水中的閃電戰

別看蠑螈行走時總是慢吞吞的,一副蠢蠢笨笨的樣子,但是到了水中,它們就會搖身一變,變成一名既靈活又矯健的遊泳高手。它們常常在水底和水草下面活動,但停留的時間不會很長,因為每隔幾分鐘,它們就要遊到水面換氣。可能是為了早點兒回到它們喜愛的水草旁,它們用最快的速度去完成這項換氣的任務,從躥出水面吸氣到下沉,用時只有3-4秒,真可謂「神速」。

反擊有絕招

別以為蠑螈貌似憨厚就去惹它們,它們發起怒來可是相當可怕的。蛇就總吃這樣的虧。當蛇向蠑螈發起進攻時,蠑螈會立刻用尾巴不停抽打蛇的頭部,同時尾巴上還會分泌出一種黏黏的液體,將蛇身粘成一團。而且蠑螈體內含有河豚毒素,這種毒素也足以置敵人於死地。

大鯢:兩棲動物中的活化石

大鯢是現存的兩棲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身體扁平而肥壯,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動物ID卡

別稱:娃娃魚、孩兒魚

特徵:頭寬而扁,眼小口大,體格粗壯,尾巴扁長;長壽;兇猛

生存區域:我國華南、西南的山川溪流中

食物:蟹、蛙、魚、蛇、蝦及水生昆蟲等

活化石

大鯢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黃河及珠江流域的山川溪流中,是珍稀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的祖先在大約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因此大鯢也有「活化石」之稱。大鯢很長壽,如果生活安逸,不受到外來的傷害,有的能活100多年呢!

殘忍暴食

大鯢其實有著很強的耐飢能力,在清涼的水中,即使兩三年不吃食物也不會餓死。但是它們卻是暴飲暴食的典型代表,一次進食能吃掉相當多的食物。當無獵物可尋的時候,大鯢也會將目光轉向同類,自相殘殺,甚至會飢不擇食地吃掉自己產下的卵。

處境堪憂

大鯢再兇猛也抵擋不住人類的傷害。由於大鯢肉嫩味鮮,而且身體很多部位都可入藥,所以它們長期遭到人類的大量捕殺,這導致各地的大鯢數量急劇下降,有的地方的大鯢已經瀕臨滅絕了。此外,人類對大鯢棲息環境的破壞也給大鯢的生存帶來了威脅。好在人類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大鯢展開了各種保護。有的地方為大鯢建立了保護區,有的地方大量培育人工大鯢,有的地方甚至將大鯢定為當地的吉祥物。

動物研究室

自然界奇特的兩棲動物

鳥類愛比美

兩棲動物特立獨行

偏偏喜歡比「奇特」

這不

新一屆

「最奇特的兩棲動物大賽」

已經開始了

還等什麼

快去看看都有誰進入決賽了吧

蚓螈

蚓螈長約40釐米,外形不像蠑螈,倒很像蚯蚓。它們長得怪,習性也怪。比如,蚓螈媽媽會用自己的皮膚餵養後代。

非洲巨蛙

非洲巨蛙體重可達3千克,若是讓其後腿完全伸直,身長可達1米多,是世界上第二大無尾類動物。它們彈跳力很強,可以跳到5米多高。

玻璃蛙

在蛙類中,有一個種類有著半透明的皮膚,叫玻璃蛙。玻璃蛙躲在樹葉上時,可以輕易與環境融為一體。如果人們湊近一些,可以看到它們的內臟。

鍾角蛙

鍾角蛙是寵物蛙,但性情十分兇猛。它們喜歡把身體半埋於土中等待獵物上門。鍾角蛙能一口吞掉一隻老鼠,有時候連蛇都敢侵襲。


《看熊貓》雜誌郵政發行渠道正式開通,歡迎大家到郵局訂購~


(本文內容摘選自《動物百科全書》 圖片來源見水印)

相關焦點

  • 自然探秘所 | 你不知道的爬行動物世界
    你見過行動緩慢的烏龜在寒冷的冬季,它們的體溫會降至0℃左右,如果不冬眠就很容易被凍死;相反,在炎熱的夏季,它們的體溫又會升高至30℃左右。還有的種類需要夏眠,否則生命便會受到威脅。獨特的身體特點讓它們養成了冬眠或夏眠的特殊習慣。
  • 自然探秘所 | 哺乳動物在哪裡?
    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時你是否感受到生命的偉大與神奇了呢你一定也想進一步了解它們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所以它們大多不必像許多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那樣進行冬眠或夏眠。這是其他種類的動物所不具備的,所以哺乳動物的智商高於非哺乳動物。
  • 自然探秘所 | 探秘動物世界的「動物之最」
    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去領略動物世界的動物之最準備好了嗎自然之旅要開始咯恐龍是世界的霸主它們種類繁多體型各異至中生代末期滅絕至今人們還不清楚滅絕的具體原因你知道嗎?同時,由於它們所吃的食物含有的能量極少,所以它們不得不減少運動,以免能量流失。另外,一動不動地待在樹上還可以避免自己被天敵發現,。看吧,懶惰對於樹懶而言,還是一種不錯的自衛手段呢!
  • 隔空捏氣球——探秘大氣壓強的秘密
    隔空捏氣球——探秘大氣壓強的秘密 本周 我們迎來了線上科學課堂第五課時~ 本周的科學課堂 牛牛君將要帶大家一起 探秘大氣壓強的秘密 大氣壓強 其實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 自然探秘所 | 你想知道的大熊貓知識,都在這裡
    屬性:食肉目分布地:中國生活方式:獨居主食:竹類根據相關統計,雖然這些食物在大熊貓的食譜中所佔的比例只有我們都知道, 脂肪最大的作用是儲存熱量,可是河馬生活在炎熱的非洲,所以河馬雖然看起來很胖,但其實身體上的脂肪層很薄。
  • 你所不知道的金字塔秘密!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金字塔原本的模樣,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在金字塔剛建成的時候,與現在的模樣完全不一樣,那時的金字塔並不是我們現在見到的土黃色,而是白色的。埃及金字塔壁畫埃及金字塔的秘密如果你以為埃及金字塔只是一個方形建築
  • 親近母親山 探秘胡羌道|優樂野自然教育海北科考三日營
    讓我們再次親近那裡,與祁連山對話,投入自然的懷抱裡。致敬|崢嶸歲月曾經的草原深處有一處秘不外宣的秘密基地這裡,承載了我國核工業發展的歷程見證了科學家們不畏強暴、艱苦創業、勇攀登高峰的"兩彈精神"和"基地精神"
  • 貓咪的鼻子蘊含著許多秘密,總有你不知道的
    對於貓咪來說,鼻子是很重要的工具,貓咪能夠利用嗅覺來判斷對方貓咪是誰,也能夠利用嗅覺聞出附近有沒有敵人在,還能夠利用嗅覺來記住主人以及家人,這些都是我們人類所做不到的,所以這也是貓咪鼻子的特別之處。總的來說,貓咪的鼻子有五個秘密,下面奇寵小隊長就給大家一一來揭秘。
  • 科普:你不知道的泰迪犬秘密!
    泰迪犬目前最受歡迎的犬種之一,相信大家都知道泰迪犬是很好飼養的,而且有著不掉毛、體味輕的特點,不過除了這些之外,泰迪犬也是有很多秘密的,今天小編就來餵大家說說,泰迪犬的秘密!秘密1、好色的原因如果你對泰迪犬有了解的話,那麼肯定知道它有時候是相當的好色的,經常會做出騎跨的行為,讓人看了尷尬。
  • 兩棲動物或走向滅絕:將重蹈恐龍滅亡之路
    中國大鯢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之一,最長可達1.8米。  大多數兩棲動物在一生中體形會產生極大的變化。比如,青蛙從蝌蚪時期起,一生中各個時期身體的形狀和大小完全不一樣。此外,兩棲動物是半水棲的,它們的可滲透性的皮膚必須時刻保持潮溼。它們非常怕失去水分,因此對於一些種類,棲息地或當地氣候的極小變化都可能是致命的。
  • 「我賭一包辣條,你根本不知道狗狗身上這7個秘密」,你知道幾個
    作為鏟屎官,有時候總是會知道狗狗身上到底有什麼秘密,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今天就來說說狗狗的一些秘密,我賭一包辣條,下面的幾個秘密,你根本不知道,知道三個算你厲害,你知道幾個呢?2、狗狗對氣味很敏感,如果人類生病而不自知,狗狗也可以覺察到,如果有一天狗狗對著你亂吠叫,也有可能是你自己出現問題了哦,還是檢查一下好一點。
  • 自然探秘所 | 狼,你是最壞的動物嗎
    近年來對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狼的種群調查表明:狼的數量不超過2000頭。因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和長期以來人為的大量捕殺,使得狼在我國的分布區域大為縮小。在這一階段中,郊狼和紅狼從它們的祖先中分化出來,但我們一般所指的狼並不包括此兩者,而僅僅是指灰狼。
  • 科普:兩棲動物在沙漠是怎樣生存的?
    兩棲動物因為潮溼的皮膚和繁殖的需要,幾乎都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可是,在全世界的乾旱地區,從加利福尼亞的科羅拉多沙漠到非洲的大草原等地,都發現了蛙和蟾蜍的身影。這些頑強的兩棲動物是如何在乾旱的沙漠地區生存的呢? 怎樣適應沙漠生活?
  • 地球日的熱門話題:兩棲動物的生存困境,拯救兩棲動物已迫在眉睫
    但另外一個話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兩棲動物的生存困境。最近一篇新的研究論文強調了兩棲動物物種的生存困境和大多數保護工作中的不足。隨著氣候變化愈演愈烈,兩棲動物(青蛙、蠑螈、類蠕蟲的海蜥蜴、無尾亞目動物等)甚至比鳥類和大多數哺乳動物面臨更嚴重的滅絕危機。因為在更熱、更乾燥的氣候條件下,兩棲動物的生存能力明顯比鳥類或哺乳動物弱。
  • 兩棲動物有哪些特徵
    自從接觸了蟾蜍養殖這個行業以來,蟾蜍類相關信息自然是十分關注,其實蟾蜍這類兩棲動物是有著不少共同特徵的。兩棲動物也是人們熟知的一類動物,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由水生向陸生的過渡類型,成體可適應陸地生活,但繁殖和幼體發育還離不開水。
  • 兩棲動物曾經的輝煌
    被人類所漠視的兩棲動物曾經有過輝煌時代——由水上陸,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飛躍。 兩棲類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3.7億~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那時,陸上的氣候變得乾燥,河流與湖泊周期性地變成汙濁的池塘和廣闊的泥灘。同時,海平面下降,使得一些魚類只能生活在留存的水塘或潮溼的岸邊。
  • 自然探秘所 | 你知道嗎?大猩猩和黑猩猩是不同的哦
    趣 聞 我們知道 飲食:主要以200多種植物的嫩葉、樹皮、果實、竹筍等為食,其中樹葉達食量的80%,有時也偷吃果園裡的甘蔗和香蕉,除了偶爾吃鳥卵和蠐螬外,從來不吃動物性的食物。它的食量很大,一隻成年雄獸一天能吃掉25-30千克重的食物,每天進食的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並且幾乎不喝水,因為從植物性食物得到的水分基本上能滿足生理上的需要。
  • 戴上口罩走進自然 小記者們探秘鷺鳥
    「廣佛小記者環保行」之鷺鳥探秘活動參與者合影。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由廣州日報與佛山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舉辦的「廣佛小記者環保行」之鷺鳥探秘活動在昨日正式舉行,通過「廣佛頭條」徵集到的11組小記者家庭共30人,一起走進禪城南莊綠島湖鷺鳥觀測基地,探秘隱藏在城市中的「鷺鳥天堂」。
  • 陪伴寶寶看澳大利亞自然萬花筒,探秘神奇動植物鴻鵠·TALK
    現在是澳洲最具活力的季節,全家人都可以享受到陽光的溫暖,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一個良好的休息,實現小孩子探索自然的願望。從動物園到充滿無窮樂趣的主題公園,從美麗的黃金海岸到令人驚嘆的直升機觀光大堡礁,從世界頂級雪梨歌劇院到輕鬆有趣的水族館博物館,以及獨家護林員全程講解庫蘭達熱帶雨林,澳洲從未不遺餘力地豐富陽光和無限的習俗。
  • 紹興的兩棲動物種類有多少?
    形形色色的蛙卵與其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前幾天,一堂自然公益課在越城區金德隆「華東自然工作室」舉行,吸引了兩棲動物愛好者和32個家庭報名參加。近1個小時的課程結束時,在場的個個意猶未盡,圍著老師繼續問這問那。  「它們是登陸先鋒,是生存特工,個個身懷絕技,它們就是兩棲動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