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五常大米,其實要多少,有多少。」
「五常大米市場需求旺盛,常常供不應求。」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類似這樣的話,前句說五常大米要多少有多少,後面說五常大米供不應求,完全是南轅北轍,兩個相反的意思。
消費者的認知當中,五常大米不僅貴,而且還很難買到真的,需求確實旺盛。可對於農戶而言,自家的稻穀堆放在家裡沒人收,只能苦哈哈等著米販子拼命壓價,可能一年到頭連個辛苦錢都沒能賺到。
今天我們就站在農戶的角度上,聊一聊為什麼自家種的正宗五常大米賣不出去。
首先,五常大米行業內混亂,國家標準跟地方實際執行標準矛盾。
可能大多數人買大米,都會關注一個知識點,那就是國家執行標準。參照GB/T19266,這串在米袋子外包裝上的數字。國家層面上來講,擁有這串執行標準的大米,便被認定為真正的五常大米。
很多人也認準了這個知識點,並且在買米的時候堅信不疑。
可實際上,國家標準跟五常的地方執行標準規則有出入。相對比國家標準中模稜兩可的介紹,五常地方執行標準的硬性指標更具有說服力。
我們可以看看對比圖。
國家標準中有對原料稻穀的要求,講到種子應選用五優稻系列、松粳系列及通過審定並符合五常種植條件的其他粳稻品種。
地方標準則更為確切,優質稻穀必須是五優稻4這個品種,並且要生長在五常,各項合理化標準還均要合格。
這兩者的範圍一個大,一個小。
其實在五常當地政府、五常領導班子和五常本地人的心目當中,正宗的五常大米,就是五常稻花香2號,種子是五優稻4。
換句話說,GB/T19266,先不說造不造假的問題,此執行標準已不能代表五常大米的真實質量,五常的質檢標準才是真正的五常大米標準。
在如今行業標準混亂和當下這個時代背景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似乎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其次,假米大行其道。
這一點也成為了為什麼農戶自家種的五常大米,賣不出去的原因之一。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五常大米造假摻假,但卻不見得接觸到核心圈子,也不了解造假摻假都用什麼手段。
其實五常當地有2000多家的米企米廠,大大小小的合作社也有不少,大家的磨米師傅和工人,幾乎都是同一批,算是在一個鍋裡面吃飯的,誰和誰之間也都沒有多少的秘密。
對五常大米造假相關問題,做過一些歸類整理。
包括洗澡、摻假、自留種或混合種,本地外地企業的造假摻假,還有相近品種的替代。
洗澡米如今仍舊是很常見的吧,把外地稻子拉到五常來,找個五常當地有資質的包裝一下,轉頭就當五常大米往外賣。
摻假就是幾個具備某些特徵的品種,混著稻花香來賣,在現在市場中也很常見。有不少從業者都會給自己遞臺階,說「我們做的是調和米」,我想問一句,金龍魚1:1:1???你們怎麼不跟消費者說實話呢?為什麼不把自家檢測報告拿出來開誠布公地看?竟然還告訴消費者你們的大米是五常稻花香大米?
自留種混合種主要是農民層面的,將高產種子和稻花香混合種植,雖然種植成本低且高產,但種出來的品質卻不好。
另外還有本地企業跟外地企業造假,這塊也要少說。
最近勢頭最猛烈的還是相近品種的冒充。主要是龍洋系列,擁有五優稻基因的其他品種或雜交品種來冒充五常大米。有很多網購平臺上,一個買家秀就能露餡的實在太low了。可能大家也聽一些做五常大米的人說過,辨別五常大米沒那麼難。我只能說可能您還沒接觸到行業的造假核心圈子,畢竟假到實在無法用肉眼辨別。
第三,自家沒有品牌建設。
關於這一點,可能很多詢問自家大米為什麼賣不出去的人,都不太能理解。畢竟現代消費者,還是追求品牌效應的。絕大多數人都潛意識認為,牌子大的產品就一定好。殊不知,再大的品牌,產品也是分三裡就等的。
另外,消費者貪圖便宜。
不少消費者瘋狂搶購三四塊錢一斤所謂的五常大米,甚至堅信自己買到的就是真米。有一部分人其實知道五常大米的成本價,但他們卻依舊貪圖便宜,心想萬一自己幸運買到的是真米呢?豈不是花到了實惠的價格買好貨。可想而知,這機率是有多大。
很多人以為五常大米的名聲很大,應該是很好賣,甚至是供不應求的。
但現實情況真不是這樣,做真米的賣不出去,普通消費者嫌棄價格高,但對於農民來說種植成本在那擺著呢,怎麼能一年到頭辛苦下來,連成本都夠不上就賠本賣呢?
不少網購平臺上,個人也看過一些大品牌商家的情況,這裡不具體指出是哪一家。
只說有不少賣的銷量高的都是假米,從買家秀上一張圖就看得清楚明白。
這是某貓上某店鋪的照片,個人從肉眼辨別,照片裡有長粒香、龍洋和639三個品種混合。
這一張,是某個買家上傳的照片,懂米的人一看就知道。
隨便找個真正種地的農民,誰敢說這是五常稻花香大米?
圖中的米,矮粗的是長粒香,略長體型偏狀,光澤度好,沒白節子的是龍洋,個別粒型是稻花香。其中光澤度好並不是有些商家米企聲明的拋光造成的。
再來看看拋光和不拋光的區別。
其實這張圖中的米,都是拋光過的,只不顧歐式輕重的差別和拋光次數的差別。
如今每一家企業的大米加工過程都不太一樣,有的進行兩選一拋,有的進行三選四拋。
常年吃米的人,如果不夠細心真辨別不出來這些,就是有很多自己種水稻的人,也說不清這是啥米。
農民今年比往年可難多了,面對越發惡劣的市場競爭環境,假米賣的比真米好,這是不爭的事實。至於那些摻假造假的米企,要什麼標準沒有?餘下的咱也就不說了。中介企業在示範田麗裝上攝像頭,但種的是什麼稻種,加工的時候搞了什麼貓膩,外行人是沒法知道的。
作為真正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農民,上哪裡去弄這些?
有的農民為了證明自己做的是真米,也是費勁吧啦想了很多招,有的農民甚至乾脆坐在自家的地頭上,安上了攝像頭。但可能聲嘶力竭喊上快兩個小時,觀看人數還達不到雙位數。
更重要的是,有些消費者根本不懂米,但再好的東西也有個極致。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道大米的極致在哪裡,更不知道如何讓大米的口感達到足以獲獎的出色標準。以我們自己來說,出去參加展會,帶著自己常用的電飯煲,用礦泉水泡米,煮到什麼火候,都是有講究的。而米煮熟了以後還要挑散,還要再燜上個米飯,為的就是讓買家嘗到什麼樣的米飯是好米飯。
只能說改變現狀刻不容緩,造假的勢頭如果一再猛烈,那麼很多農戶自家種植的純正五常大米,將徹底給外來洗澡米做了嫁衣。而消費者也最終會受到牽連,吃不到真正五常大米的滋味。
文章結尾,打個廣告,不喜勿噴。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