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䴉再現雲南大盈江畔 曾一度宣布在我國滅絕

2021-01-17 北青網

近日,自然生態攝影師在雲南盈江流域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該區域第二次被記錄。首次記錄是在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記錄到彩䴉活動影像。

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看起來非常健康。本次彩䴉現身盈江,吸引了許多生態攝影師前來拍攝。

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亞洲,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這種鳥類,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許多專家學者曾認為其在中國絕跡。

盈江流域是國際上鳥類遷徙重要通道,目前有記錄鳥類710種,是我國鳥類種數最多的縣。據持續監測和觀察,灰鶴、黑頸鶴、蓑衣鶴、黑鸛、草原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大型候鳥都會在盈江縣內停歇或停留越冬。( 總臺央視記者 王溪 尹以祜)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珍稀鳥類彩䴉再現雲南大盈江畔
    近日雲南省德宏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現身大盈江流域一片溼地。這隻彩䴉為一隻成鳥,只見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看起來非常健康。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縣第二次被記錄。
  • 珍稀物種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人民網盈江1月16日電 近日,有市民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這是該縣繼2020年1月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到彩䴉的活動影像後,再次被發現。據介紹,本次在盈江縣城郊拍攝到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只見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上世紀曾被宣布滅絕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數十名來自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湘潭市雨湖區,「打卡」拍攝在這裡棲息的珍稀鳥類彩䴉。這種在上世紀曾被宣布在中國滅絕的珍禽把這裡當成了新的家園。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曾在國內絕跡
    中新網德宏1月17日電 (尹以祜 吳澤昭)近日,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彩䴉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裡,一度被斷言「已在中國國內絕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絕跡」的彩䴉逐漸在中國重現身影。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在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彩䴉和幼鳥(6月17日攝)。新華社發(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近日,當地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彩䴉再次現身盈江。(攝於2021年1月14日)新華網發(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據了解,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本次彩䴉現身盈江,吸引了許多生態攝影師前來拍攝。
  • 朱䴉近親彩䴉現身鹽城大豐黃海溼地公園,曾在我國絕跡多年
    近日,世界自然遺產鹽城大豐黃海溼地公園發現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Plegadis falcinellus)在溼地內棲息。 1 彩䴉在分類學上屬於鸛形目䴉科,主要分布於非洲、歐洲南部等地,在中國的分布範圍十分狹窄、零散,且數量稀少。
  • 雲南首次記錄到彩䴉自然繁殖 成功孵化3隻幼鳥
    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資料顯示,由於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未在國內觀測到彩䴉,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不得不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近日,雲南大理劍川縣劍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巡護人員在溼地內首次發現了彩䴉的身影,令人驚喜的是彩䴉不但在這裡安了家,還成功孵化出了3隻幼鳥。
  • 今年多地發現保護動物彩䴉,這個物種數量比朱䴉還要少
    彩䴉:脊椎動物,鳥綱,鵜形目,䴉科彩䴉屬的鳥類。體長48-66釐米,翼展80-95釐米,體重485-580克。彩䴉主要棲息在河湖沼澤地帶,主要以淡水昆蟲魚蝦以及甲殼類為食。彩䴉呈現深慄色帶綠色及紫色光澤。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亞洲,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這種鳥類,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許多專家學者曾認為其在中國絕跡。
  • 極度瀕危鳥類再現雲南:目前全國僅發現7隻,曾被預測5年滅絕
    冬天是觀鳥的好時機,尤其是在雲南,或許不經意間就能看到許多奇異的鳥。近日,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攝影愛好者再次拍到了三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河燕鷗。資料顯示,這種鳥只在大盈江發現過一個野生種群,在1989年的時候,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 專家雲南發現野生成年豚鹿 一度曾宣布滅絕(圖)
    專家野外發現成年豚鹿  豚鹿「姍姍」有望生仔  兩年前人們發現了豚鹿「姍姍」,這是時隔40年後首次在中國發現這種早已被宣布絕跡的動物。雖然飼養員在兩年的時間內對「姍姍」照料有加,可沒有同類的陪伴始終讓飼養員放心不下。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圖片由鳥類攝影愛好者曾富華提供。湘潭在線12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這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鳥在中國極為稀少,在湘潭尚屬首先發現。
  • 陽彩臂金龜再現,曾在1982年被宣布滅絕,消失物種為何頻頻出現?
    但是消失的物種再次出現就是比較罕見了,不久前我國江西省贛州市的一個中學校園內,幾位下課的學生在操場玩耍時發現一隻巨型金龜,它的外形比較奇特精緻,一看就不是俗物。這隻巨大的金龜子長度在65毫米左右、寬度在35毫米,整體呈現出金綠色。幾位高三學生發現這隻甲蟲比較特殊,同時通過網上查詢得知這是一種珍稀生物,因此把它移交給相關部門。
  • 被認定滅絕7年植物「復活」!為何宣布滅絕的動植物頻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長期以來,對於滅絕動植物的出現無非給我們帶來的都是驚喜,前段時間我們看到「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為何這麼多宣布滅絕的動植物再現,難道是我們地球在進行「逆生長」?在回到原生態時期?
  • 雲南劍川記錄到彩䴉自然繁殖 孵化出3隻幼鳥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巡護人員在雲南大理劍川縣劍湖溼地保護區發現了一對在這裡安家的彩䴉和它們的三個寶寶。 彩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過跟蹤監測和對彩䴉行為的觀察分析,科研人員確定在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鷺類繁殖區域有彩䴉繁殖。
  • 陽彩臂金龜再現,1982年被宣布滅絕,消失物種為何頻頻出現?
    1982年,陽彩臂金龜曾被科學家宣布滅絕,至今已經過去了38年,而陽彩臂金龜再次出現,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在生物學分類上陽彩臂金龜屬於鞘翅目金龜總科,它們主要生活在常綠闊葉林中,對周圍的生存環境要求特別高,它們的滅絕是因為生存環境受影響或者被破壞。
  • 雲南生態環保故事(29)| 雲南玉溪:彩䴉、長腳鷸、鉗嘴鸛……撫仙湖...
    雲南生態環保故事(29)| 雲南玉溪:彩䴉、長腳鷸、鉗嘴鸛……撫仙湖頻現珍稀鳥類 2020-04-20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宣布滅絕的「金龜」重現麗江,為何滅絕了的生物又會出現?
    我國再現被宣布滅絕的生物 這裡說「再現」,是因為在2020年的時候還聽到了相應的情況而這次發現被宣布滅絕的生物名叫「陽彩臂金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