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地發現保護動物彩䴉,這個物種數量比朱䴉還要少

2020-09-04 藍鏡花樹

彩䴉:脊椎動物,鳥綱,鵜形目,䴉科彩䴉屬的鳥類。體長48-66釐米,翼展80-95釐米,體重485-580克。彩䴉主要棲息在河湖沼澤地帶,主要以淡水昆蟲魚蝦以及甲殼類為食。彩䴉呈現深慄色帶綠色及紫色光澤。

彩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實際數量比朱䴉還要稀少。曾經連續多年在我國未觀測到,《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一度宣布彩䴉在我國絕跡。

近年來,隨著國內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各地溼地逐漸恢復,多地又重新觀測到彩䴉的身影。

今年4月,雲南野鳥會會員在昆明市晉寧區滇池東大河溼地拍攝到1隻彩䴉,這是繼2017年1月21日首次發現10隻後,時隔三年,彩䴉又在東大河溼地出現。


雲南被拍攝到的那隻彩䴉,圖片來自水印

5月13日,攝影愛好者周晨曦和保護區科研人員在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相繼拍攝到數隻彩䴉。


5月,一隻彩䴉現身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採蓮湖。


圖片來自水印

相關焦點

  • 漢中發現會「變臉」的鳥,會排隊飛回巢休息,比朱䴉還稀少罕見
    今年春天時,一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漢中濂水河發現了3隻長嘴怪鳥,正在悠閒覓食,於是拍下照片。經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於曉平確認,3隻長嘴巴、深慄色羽毛的怪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這是陝西首次發現彩䴉。在這之前,因我國多年未觀測到彩䴉蹤跡,曾一度宣布在我國絕跡。彩䴉太珍稀罕見了,漢中市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對3隻彩䴉進行了後續監測。
  • 從命名到保護:與朱䴉有關的一切
    它曾經已經接近野外滅絕的級別,在中國重新發現並保護這個物種,使其從極危降到了瀕危。我們更加熟悉的大熊貓,它的級別從瀕危降到了易危。那什麼是野外滅絕?上海北邊的鹽城大豐,有一種動物叫麋鹿,處在野外滅絕的級別,因為它所有的種群都是在人工條件下繁育出的後代,再放歸自然的。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湘潭在線12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這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鳥在中國極為稀少,在湘潭尚屬首先發現。當天,曾富華趁天氣好,帶著相機去鄉間轉悠。讓她欣喜的是,她在長城鄉拍到了一隻從未見過的鳥。
  • 在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為何要保護野生動物朱䴉?
    11月24日,作家陳歆耕、動物保護專家何鑫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讀者分享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的故事,探討動物與環境保護的現狀與未來。  《朱䴉的遺言》講述了日本本土朱䴉滅絕的故事,也是愛鳥人士努力拯救朱䴉的故事。 Nipponia nippon,朱䴉的拉丁學名象徵著日本。這種美麗的鳥,曾經遍布日本全境。
  • 野生動物保護典範:從7到3000,朱䴉保護之路
    洋縣的朱䴉生態園、保護站只是朱䴉生活的基地之一,除了這裡,在陝西華陽、寧陝、銅川、寶雞、河南董寨、浙江德清等地還有多個朱䴉分布點。截至2018年,中國朱䴉野外種群規模已經達到2000餘只,人工種群規模也超過1000隻。發現「秦嶺一號」生態園內最大的網籠面積約為12畝,裡面住著20多隻朱䴉。單這隻網籠中的朱䴉數量,就超過了40年前全球朱䴉數量的2倍。
  • 朱䴉近親彩䴉現身鹽城大豐黃海溼地公園,曾在我國絕跡多年
    近日,世界自然遺產鹽城大豐黃海溼地公園發現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Plegadis falcinellus)在溼地內棲息。 1 彩䴉在分類學上屬於鸛形目䴉科,主要分布於非洲、歐洲南部等地,在中國的分布範圍十分狹窄、零散,且數量稀少。
  • 湖北一地拍到巨型「神獸」,身高1.2米!網友猜測它是……
    ——尤其是珍稀野生動物被發現的消息越來越多!目前,全球黑葉猴的數量少於2000隻,在我國僅分布於廣西、貴州及重慶等地,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華北豹 今年6月,河南濟源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置的紅外相機捕捉到了3隻珍貴的華北豹影像資料。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亞洲,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這種鳥類,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許多專家學者曾認為其在中國絕跡。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新華社發(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
  • 朱䴉種群持續擴大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進入20世紀,由於人類活動加劇,朱䴉數量銳減,一段時間內曾被認為已經滅絕。1981年,地處秦嶺深處的陝西省洋縣發現了7隻朱䴉,秦嶺因此成為朱䴉的「諾亞方舟」。同時,在即將到來的冬季,科研人員將進行投食,對不適應野外生存的朱䴉個體及時救護收容。統計數字顯示,經過長期努力,朱䴉種群數量已由1981年發現時的7隻,擴展到現在的5000餘只,棲息地面積由發現時不足5平方公裡擴大到1.5萬平方公裡,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朱䴉已成功繁殖十餘代,為全球朱䴉人工繁育保護和野化放歸提供了「中國方案」。
  • 珍稀物種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人民網盈江1月16日電 近日,有市民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這是該縣繼2020年1月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到彩䴉的活動影像後,再次被發現。據介紹,本次在盈江縣城郊拍攝到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只見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科學家揭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朱䴉群體演化歷程
    科學家揭示了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朱䴉的群體演化歷程,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上。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捷介紹,朱䴉是世界瀕危鳥類保護的旗艦物種,也是人工保育最成功的物種之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朱䴉曾被認為在野外滅絕。
  • 從中國到日本,跨越海洋的朱䴉,保護動物的成功案例
    近日,從陝西漢中的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傳來好消息,該保護區今年出殼的朱䴉雛鳥已經滿月了,而耀州區也傳來喜訊:在沮河流域的柳林林場,到2020年繁殖季結束,沮河流域的野化放飛朱䴉當年共有9對18隻成功繁殖了20隻朱䴉幼鳥,這是自2013年7月在我區實施秦嶺以北首次朱䴉野化放飛以來,七年間在耀州區繁殖的朱䴉數量累計首次超過
  • 陝西秦嶺北麓 朱䴉再次起飛 繼續擴大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
    記者了解到,朱䴉是祖脈秦嶺生態保護的旗艦物種、標誌性動物,朱䴉文化是秦嶺生態文化靚麗的名片,秦嶺國家植物園是鑲嵌在祖脈秦嶺上的「生態明珠」,在中秋節、國慶節前,選擇在秦嶺國家植物園放飛朱䴉,有著特別的意義。
  • 我國八九十年代朱䴉發現與保護老照片
    ,成為自1981年重新發現朱䴉以來繁殖最多的一年。目前,這一地區的朱䴉已由1981年5月剛發現時的7隻,自然繁殖到30多隻。這些白䴉是東京多摩動物公園贈送給陝西朱䴉保護觀察站的。白䴉是瀕臨滅絕的朱䴉近親,利用它們進行的人工孵化基礎實驗,將有助於野生朱䴉孵化繁殖的研究。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上世紀曾被宣布滅絕
    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趁天氣好,帶著相機去鄉間轉悠,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一隻從未見過的鳥。她與攝影愛好者交流後,大家認為這是珍稀鳥類彩䴉。曾富華十分激動,為一睹它的風採,她持續蹲守了兩天半,拍攝了數千張彩䴉的珍貴照片和一些視頻。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 在漢中「安家落戶」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周帆)繼前一段時間在漢中發現彩䴉的蹤跡之後,近日,又有群眾發現彩䴉已在漢中市南鄭區漣水河畔的竹林裡築巢,並有孵化現象。  在漢中南鄭區景華生態農業楠竹園內,記者看到一隻成年彩䴉正安靜的臥在巢裡,不時鳴叫幾聲。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高嶽芳在碩士論文《瀕危物種朱䴉的保護研究》中介紹——日本曾經是朱䴉分布最為廣泛、數量最多的國家。關於針對朱䴉的保護與利用的法令法規也最早出現於日本。享保7年(1722),《飼鳥請負定書》中規定一些鳥類包括朱䴉在內等,一律不得私自獵取。藩政時期(1868年前),日本對野生動物的狩獵活動限制較嚴,因此,朱䴉在當時相當常見。
  • 德清新聞網丨 野外放飛朱䴉成功孵化出三隻幼鳥 今年朱䴉繁育趨勢喜人
    據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主任邱國強介紹,這三隻小朱䴉的父母是在自然環境中自主結合的一對,它們是2014年下渚湖野外放飛33隻朱䴉的子代。「野外自然孵化成活率是很高的,像這個巢裡的三隻小鳥基本上100%可以長大成年,然後離巢。」每年3月到7月是朱䴉的繁育期,往年朱䴉的孵化季都是在3月15日前後。
  • 野生朱䴉種群數量上升,綠袋寶取袋機提供環保新思路
    據悉,截止今日,今年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組織了11次朱䴉救治,共放歸救助朱䴉51隻。」,曾廣泛分布於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後來由於環境惡化、天敵威脅和自身生物學性質等因素,導致朱䴉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80年代,全球僅中國陝西洋縣秦嶺南麓有唯一7隻野生種群。朱䴉也因此被列入《華盛頓公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