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種子掌控國內市場菜籃子 專家籲優化本土品種

2021-01-09 中國網財經

  「前天我在句容天王鎮找到一種白茄子,這種茄子特別嫩、口感特別好,我開心得不得了。」8月3日,我省著名農業專家趙亞夫在電話裡告訴記者,「我想以現代栽培方式育苗,然後推廣。」

  趙亞夫的開心是有原因的。近年來,我們日常吃的蔬菜中像包菜、青花菜、芥藍、番茄、黃瓜等,多數是洋種子,本土蔬菜種子日漸稀少,不少品種已經消失或瀕臨絕種。「不是危言聳聽,現在中國人的菜籃子已挎在外國人手裡了。」趙亞夫說。

  據了解,洋蔬菜種子主要來自美國、荷蘭、以色列和日本,有關部門粗略統計,品種超過200種。洋種子何以能夠輕而易舉地佔領中國市場?因為這些種子種出的蔬菜產量高,經濟效益好。

  興化市陳堡鎮被稱為蘇中番茄第一鎮。綠松果蔬稻穀合作社今年種了100畝番茄,合作社社長姚長松說起試種的日本硬果番茄、美國粉王番茄,稱5月份剛採摘完,效益非常好,可惜當時只種了10畝。「準備10月份擴種到30畝,估計全鎮能種500畝。」他說,國外的種子論粒賣,一粒就要2毛到5毛錢;國內的論克賣,一袋5克、3000粒左右,只要30元。但洋種子種出來的番茄果型好、品質好、抗病性好,產量也要比國內品種高20%,賣到市場上價格也高,一般每斤能高2毛錢。「洋種子雖然貴,但與種植效益一比,就算不上什麼了。」

  洋種子種出來的蔬菜產量高、效益好,大量引進洋品種不是好事麼?

  「一些外國公司鬼得很呢,哪會白白讓我們佔便宜?」趙亞夫告訴記者,所有的外國蔬菜種子,都是雜交一代種,也就是通常人們說的採用了「斷代技術」,只能種一茬;自己留種再種時,就會出現嚴重退化。如果想繼續種,就只能購買外國種子——「而定價權是掌握在外國人手裡的,供貨權也在他們手裡,問題就很嚴重了。」

  這種局面,已引起農業一線許多有識之士的警覺。泰興市新街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劉根新介紹,全鎮有1萬畝蔬菜,鎮裡通過創建農業科技示範園和工廠化育苗基地,成功推廣果蔬種植新技術,有選擇性地引進了荷蘭西紅柿、阿聯牛角椒和我國臺灣地區的大龍紫茄等9大類21個蔬菜新品種。「其中洋種子只佔30%左右。4000畝茄子中,有1500畝是洋種子;2000畝西紅柿中,有1000畝是洋種子,有荷蘭明澤81號、歐盾等。」劉根新說,「洋種子好是好,但還是要搭配好,不能一哄而上都引進洋種子。高檔品種多了,會形成滯銷。再說,畢竟種子權在別人手裡,哪天外國人要是繼續提價,我們只能啞巴吃黃連。其實,國內的很多蔬菜品種也很好,像全鎮種植的大椒,沒有引進一個洋品牌,種的大都是我們省自己培育的蘇椒5號。」

  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羊杏平告訴記者,就目前我省蔬菜種植情況看,高檔品種中,國外種子佔60%;普通大規模種植的蔬菜品種中,國外種子佔20%。改變國產蔬菜倚重洋種子格局的惟一途徑,是在育種技術上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只有實現自主研發上的突破,才能有力地與外企對抗。「我們正在奮起直追,已經培育出一批能夠抗衡洋種子的新品種。像這幾年我省普遍推廣的茄子品種,就有省農科院培育的蘇崎系列,產量和效益一點不比外國的差,甚至超過外國品種。」

  趙亞夫認為,抗衡洋種子,可以效仿日本的做法,優化本土傳統品種。「日本愛知縣有個傳統果蔬品種保護委員會,專門收集本土種子,用現代育種方法加以優化。現在進入我國的日本蔬菜種子,很大一部分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他說,現在不少人對本土優良品種很淡漠,不僅對本土的蔬菜種子,對糧食種子也是這樣。「解放初,南京和鎮江地區有一種名為『江西晚』的稻米品種,老輩人說口感特別好,由於產量不高而停止種植。如果以現代栽培方式,也許可以大幅提高產量的。因此最近幾年我一直在尋找這種水稻品種,跑了很多地方,省農科院品種資源庫也去過了,就是不見蹤影。如果我們現在不重視本土蔬菜種子,那麼,『江西晚』這樣的遺憾遲早會重現。」

相關焦點

  • 種業安全遭侵蝕 打破「洋種子」壟斷還需自身硬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西蘭花……這些老百姓常吃的蔬菜,竟然不少都依賴「洋種子」。網民表示,「洋種子」入侵給中國傳統種業帶來巨大壓力,必須引起重視,國內種業公司應積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補上研發短板,嚴格保護種子智慧財產權,提高本土種子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確保種業健康發展。
  • 洋品牌主打「快時尚」 本土品牌何處立足
    同樣目睹優衣庫人氣的一國內服裝行業記者稍感驚嘆地說。  時間的持續力還不是全部。ZARA、H&M、優衣庫(UNIQLO)等「快時尚」洋品牌似乎已全面侵襲我們的生活,已深入中國消費者的心。  而照一些分析人士的觀點,由於H&M、優衣庫這類品牌在本土市場已經顯露出飽和跡象,將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正高速發展的中國市場顯得理所當然並且十分迫切。除了專賣店的瘋狂開設外,同期進行的還有服裝加工廠的配套投入。以優衣庫為例,貨架上85%的商品均來自中國的70家代工廠。
  • 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國產巧克力難覓
    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1月初,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對外宣布,2015年12月31日,將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億元人民幣出售給中糧地產。與此同時,雀巢帶著擁有80多年歷史的奇巧巧克力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進一出,也是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真實寫照——國產品牌節節敗退,進口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 教授網上賣種豬背後:種豬進口創下新高 本土豬種瀕臨滅絕
    事實上,中國本土的黑豬也具備很多優點,除了肉質好外,其抗病性能和繁殖力更強。不過,隨著抗生素大劑量使用之後,洋豬的抗病性能幾乎和本土豬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值得注意的是,進口的洋豬也有其劣勢,就是繁殖幾代後,容易退化。但對於外國豬企來說,這反倒算是一個優勢,因為種豬不斷退化,國內養殖行業就需要不斷從國外引種。
  • 教授網上賣種豬背後:超八成中國豬肉來自國外引種,本土豬種瀕臨滅絕
    圖:從國外引進的洋白豬佔領了國內市場,大量本土黑豬瀕臨滅絕 圖源:圖蟲 國外這些白豬長得快、飼養成本低,平均6個月就能出欄,每增重一公斤僅需消耗
  • 被迫「外國化」,因外來品種被排擠的3種水果,本土品種為何遇冷
    被迫「外國化」,因外來品種被排擠的3種水果,本土品種為何遇冷我國的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一直居全球首位,目前也已成為萬億級的產業,據悉,2018年我國的水果產量為27000萬噸,其市場規模為24524.4億元。
  • 溫水煮青蛙,中國種子大量依賴進口的隱憂
    為什麼洋種子可以論粒賣,而國產種子只能論斤賣?因為洋種子在中國即將要進入種子壟斷階段了。以辣椒為例,一粒進口辣椒種子就要2毛錢,一畝地光種子的成本就要1000元以上。而且,農民高價買回來的種子包裝袋上面,還寫著醒目的警告語:不得留種,後果自負!一、中國農民的困惑——俺種出來的糧食為啥不能留種?
  • 教授網上賣種豬背後:豬肉超八成來自國外引種 本土豬種瀕臨滅絕
    事實上,中國本土的黑豬也具備很多優點,除了肉質好外,其抗病性能和繁殖力更強。不過,隨著抗生素大劑量使用之後,洋豬的抗病性能幾乎和本土豬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值得注意的是,進口的洋豬也有其劣勢,就是繁殖幾代後,容易退化。但對於外國豬企來說,這反倒算是一個優勢,因為種豬不斷退化,國內養殖行業就需要不斷從國外引種。
  • 透視小種子背後的大戰略——一國糧食安全,繫於種質資源_國內新聞...
    我們邀請專家解讀分析,並請兩位科研工作者分享他們為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而努力的故事。推動企業兼併重組;鼓勵並支持有條件的種子企業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場化、產業化育種模式開展品種研發;出臺激勵政策,支持育種人才、資源、成果向種子企業流動,使企業逐步成為種業創新主體;支持創新型種子企業享受科技企業稅收優惠及研發後補助等政策。優化種業發展環境。儘快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 【獨家】專家揭秘種子行業十大問題!這些事,真應該早點知道!
    作者介紹:楊大海,知名種業營銷專家,駿景農業特約撰稿人,吉林省12316專家。 【駿景提示】 楊大海老師從種業經營者的角度分析了當前種子行業存在的十大問題,並提供了相應的解決之道。
  • 洋奶粉變相壟斷 雀巢澳優頂風漲價被批趁火打劫
    儘管國家發改委再三約談企業、行業協會穩定物價,但雀巢、澳優、美素等洋奶粉近日仍以原料價格上漲為由,上調了部分產品價格,平均漲幅達兩成。  「當前洋奶粉已壟斷一線城市市場,美贊臣、雀巢、惠氏等洋品牌已佔據國內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80%以上的份額。」
  • 深圳籤約三家生豬養殖企業 豐富市民「菜籃子」
    人民網深圳12月31日電(王星)12月30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三家企業籤署供深生豬產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了解,深圳市內沒有生豬養殖,每年需要從市外調入大量的生豬及其產品。近年來,全國生豬產能下降,市場價格上漲較快。通過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深圳確保了豬肉市場供應平穩。
  • 張建方:家國情懷託起華東最大「菜籃子」
    在江蘇常州,有一家關乎民生的大市場——江蘇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這裡不僅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商務部首批集散地市場,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菜籃子」,在華東地區輻射銷售量佔到市場總量的60%以上,佔常州市場菜籃子供應量的80%以上,價格比周邊城市便宜10%~20%。凌家塘農產品價格指數,更是成為商家採購結算、政府宏觀決策的風向標。
  • 「洋中醫」炫技秀針法,本土奇人復現易筋經……
    原來海外也有中醫門派,洋面孔也有傳統療法「獨門絕活」,75歲的「洋中醫」從醫45年還較真鑽研了古書《內經》《淮南子》等等多個版本;原來「易筋經」不是失傳江湖的「武林秘籍」,現代杏林也有高手修習它來強身健體,不信快來讓省名中醫楊志敏教授傳你一招一式……11月2日,「杏林尋寶——第十一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廣東省中醫院開鑼,各路金髮碧眼洋面孔在會上炫起各種中醫針法
  • 寧波超市和菜市場 菜籃子爭奪戰正上演
    從個別品種的低價促銷,到越來越多的價廉的生鮮擺上超市櫃檯,這種情形正越來越微妙——越來越多的市民一大早往大超市跑。  一次菜價的比對實驗  昨天上午,記者分兩路分別走訪了市區的高塘菜場、華嚴菜市場、張斌橋菜市場、中心菜市場以及三江、歐尚、麥德龍等一些超市。
  • 中國本土田園犬當自強!
    網上看到的狗長相差距都蠻大的,問一下什麼品種都說是土狗(草狗),純種的中華田園犬應該是什麼樣的?現在純種的田園犬已經很少了,因為越來越多的外國品種引進,而且放養的也不少,國內保護措施基本沒有,所謂的土狗大多都成了串串。
  • VIPKID在線英語推出本土化課程體系,解決「洋教材」的水土不服
    眾所周知,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學好英語就有著更多的與外界交流的機會,VIPKID在線英語的教研團隊,根據國際主流教材,通過本土化研發,打造出了更適合中國孩子學習的課程進階體系,同時積極招聘優質的北美外教,將AI技術大規模的應用到教學當中,不斷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提升家長滿意度。
  • 快過節了,看看「米袋子」和「菜籃子」的情況~
    12月24號,農業農村部給出了答案,「米袋子」穩不穩主要看稻穀,小麥兩個口糧品種的生產供給足不足,由於稻穀,小麥連續多年豐產,近年來我國糧價持續低位運行。今年受疫情,災情及資本炒作等影響,部分品種價格呈階段性恢復上漲走勢。但總體仍然保持基本穩定,分品種看,隨著秋糧豐收上市,稻穀糧源供給充足。
  • 「紅色菜籃子」立起市場黨建新標杆
    推薦閱讀「紅色菜籃子」立起市場黨建新標杆□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記者 路錦 報導 非公黨建是新時代基層黨建的重點領域。 魯中蔬菜批發市場擁有固定食品經營業戶300餘戶,蔬菜批發業戶1200餘戶,年交易量30億公斤,年交易額達50億元,是全國各地蔬菜在魯中地區的主要集散地,也是我市百姓的「菜籃子」。規模如此之大的市場,是如何實現規範化管理的? 紅色菜籃子。
  • 深圳農批市場確保「菜籃子」安全
    原標題:深圳農批市場確保「菜籃子」安全   近期,農貿市場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記者日前實地探訪了深農集團旗下的深圳最大菜籃子深圳海吉星、福田農批市場以及景田市場等多家農批農貿市場,各市場採取嚴把入口、每天多次消殺、進口生鮮可追溯、重點品類加強查驗等防疫措施,市場全員進行核酸檢測,確保市民「菜籃子」安全。   記者在福田農批市場入口處看到,準備進入市場的人員均佩戴口罩,並根據指引主動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接受體溫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