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特斯拉的降維打擊,理想、蔚來、小鵬只能跪地求饒?

2021-01-11 鈦媒體APP

文 | 智能相對論,作者 | XL

特斯拉開的不是汽車,是火箭啊!

這10個月的股價飆升,特斯拉的市值已經超過8000億美金,特斯拉的大boss馬斯克也成了全球首富。

這兩天還有消息說,特斯拉將在上海超級工廠國產Model 3、Model Y之後的第三款車型。這款新車在2020年9月就已實現立項,有望於2021年3月完成產品驗證。重點是這第三款車的定位將低於Model 3,價格或在16萬左右。儘管特斯拉回應稱該消息不實。但科技圈商業界的「謠言」基本都是事實的前奏。

最開始的時候,人們習慣把特斯拉稱為汽車界的蘋果。但自從Model 3一路降到24.99萬的史低價,這說法就沒什麼意義了:蘋果從來不會用這種大降價的方式,直接跟對手血拼。

更不用說開年爆款Model Y了。只能說特斯拉就是特斯拉,它有它自己的玩法。

這裡我們只講清楚兩件事:特斯拉的降價邏輯、以及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01

特斯拉的降價邏輯,一是出於自身策略,二是契合政策環境。

如今回頭看特斯拉的產品投放順序,不難發現它的基本策略是以高端產品切入市場,樹立品牌優勢後產品適時下沉,推出Model 3這種走量的車型。

Model Y作為一款與Model 3共享平臺的車型,延續了前者的使命:增強對中端純電車市場的滲透,進一步擴大終端流量。

基於這個使命,Model Y的定價極具殺傷力,將此價格與同級別其他競品做個對比,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相比之前特斯拉官網上高達48.8萬和53.5萬的預售價,Model Y真實發售的價格來了一個高臺跳水。「智能相對論」認為,真正棋高一著的是,特斯拉在Model Y發布的同時,對Model 3的配置和售價也做了調整:取消了原售價30.99萬的長續航後驅版,同時將原售價高達41.98萬的高性能四驅版直接降到了33.99萬。

這樣調整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Model 3高性能版本原價高達40萬,本身就沒多少銷量,主要走量的是25萬的入門版,少數消費者會選擇30萬出頭的長續航版。現在特斯拉直接砍掉長續航版,把高性能版直接下放到34萬區間。集中釋放了中高檔位的消費潛力,用高性能版的口碑和產品力去滿足長續航的準用戶,並且與Model Y形成了無縫銜接的「雙子星」組合。

這一步棋直接將軍。

開頭提過,以前特斯拉常被拿來類比iPhone,但iPhone崛起到現在,再怎麼強勢,還是留給了華為OV小米們一定的市場,這塊市場iphone拿SE、XR這樣的低端產品壓制不了。但特斯拉不同,直接同款中配低價入市,就好比蘋果直接拿iPhone 12 Pro來跟華為小米OPPO VIVO搶蛋糕,而不是用SE。

壓低成本,不斷加速降價壓迫式競爭,這樣的策略激進且有效。

02

另一方面,從外部政策環境來看,Model Y的空降低價可以說從上海市政府引進特斯拉就埋下了伏筆。

眾所周知,上海市政府與特斯拉有份對賭協議:在未來5年內,特斯拉需要完成對上海工廠140.8億元(約合20億美元)的投資;從2023年底開始,特斯拉上海工廠每年須上繳22.3億元(約合3.23億美元)的稅收;如果無法滿足上述協議安排,就需要將這塊土地歸還給上海政府。

「智能相對論」認為,想實現對賭,特斯拉要年產量50萬臺,這也決定了特斯拉在中國的策略以銷量為先。而按照目前的產品定價,每個月也就一萬多的銷量,離五十萬年銷量相差甚遠,所以特斯拉必然要走低價策略。

那麼猜測一下,上海市政府引進特斯拉的考慮是什麼?

首先,允許外商100%獨資,釋放中國擴大開放的信號。

第二,用引進一家公司,來培養一整套產業鏈。因為特斯拉國產是有條件的,就是一定時間內所有零件必須國產化,這將會大大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培養中國純電動車的產業鏈。

最重要的,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引入一條鯰魚,促進市場競爭。通過特斯拉的降維打擊來降低電動車的購車成本,實現供給側改革的戰略目標。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通過規模化產業化來降低成本,淘汰落後產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斯拉Model Y的定價就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但特斯拉這波操作可謂兇殘,對於國內新能源競品來說,說是鯊魚應該更為合適。

03

Model Y降價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可以細分到四個方面去看。

在造成新勢力當中,直面壓力最大的,可能要數蔚來EC6了。無論從外觀定位還是價格上,兩者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參數上兩者對比簡單明了:蔚來EC6基礎版價格是36.8萬元,減去1.8萬補貼的價格是35萬元,對應續航裡程是430KM;而價格為33.9萬元的Model Y續駛裡程為594KM。

當然,蔚來EC6也有自己的優勢,包括更大的尺寸(EC6 4850*1965*1731 VS Model Y 4750*1921*1624)、更好的服務與做工。然而在更低的價格和更強的自動駕駛、以及更高的品牌認知度面前,消費者會怎樣選擇呢?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這是「中美特斯拉」在同一細分品類車型的首次貼身肉搏。在此之前,二者推出的車型並不存在特別直接的競爭關係。Model S和Model Y的價格接近百萬,Model 3是款轎車,而蔚來的三款量產車均為SUV。

Model Y推出後,蔚來汽車客戶大量退訂轉投特斯拉的消息也不脛而走,蔚來汽車對此回應不會跟隨降價。

雖說特斯拉的價格像是逼宮一樣,但蔚來好歹有得一拼。定位上,蔚來瞄準的是真正的高端市場,40-60萬這個區間,目前還是屬於蔚來的藍海。當然,前提是目前的BBA高端電動車尚不足以在產品力和體系服務力上和蔚來一戰。

在「全鏈條」的豪華品牌體驗、優越感的創造上,蔚來可以說是目前國產品牌做得最好的。特斯拉不斷通過調整價格來實現銷量抬頭,但「第一豪華電動車品牌」的名頭,最終還是可能落在蔚來身上。這本質上是區分化的路線鬥爭,也是蔚來最大的生機所在。

至於小鵬和理想,前者主推款P7對標的是Model 3,雙方交手大半年,基本是Model 3在前面吃肉,P7在後面喝湯。且P7是偏個性而非偏實用的小眾轎跑車型——小眾的利弊在於開創細分市場時難度大,但一旦佔住細分,新進入者想影響它也沒那麼容易。而理想做的是增程式汽車,與Model Y針對受眾不同。

想當初國產Model 3大降價,大家熱議的話題就是「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結果新勢力三強的交付量在年底最後一個月出乎意料都破了新高。

究其原因,目前新能源汽車屬於增量市場,ModelY一定會比EC6買得好,但想「屠殺」誰也沒那麼容易,造車新勢力還是有的打。比它們更慌的,是BBA。

04

不誇張的說,Model Y的橫空出世,基本把BBA的新能源計劃按死了在原地。

就在Model Y上市前一個多月,寶馬發布了其電動化轉型的重磅產品iX3。這內飾之豪華、做工之精良可以說秒殺Model Y,但把基本參數拉出來比一比,會發現這點優勢簡直不值一提。

iX3百公裡加速6.8秒,NEDC續航僅有500公裡,起售價卻高達46.99萬元,相比Model Y高出了十多萬,估計只有寶馬真愛粉才會放著特斯拉和蔚來不選,跑去買這款車。至於奔馳出的EQC,還不如寶馬iX3,NEDC續航少了近百公裡,指導價卻還貴3萬塊。

奧迪e-tron更是離譜得過分,470公裡的NEDC續航,指導價居然去到69萬起,現在已經在打骨折賣了。

超高性價比的Model Y打到門口,BBA電動化轉型剛剛邁出一條腿,差不多就被打折了。

但更慘的是,還沒邁出去的那條腿——燃油車地盤,如今也受到了威脅。

「智能相對論」認為,馬斯克對於Model Y的銷量預期,是超過Model 3、Model S和Model X等車輛的總和。目前30萬元以上的市場,所有電動汽車每個月銷量都沒突破1萬輛,如果Model Y銷量真要超越Model 3,就必然會吃掉30萬元以上很多燃油車的份額。

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個價位和Model Y定位相近的中型豪華SUV——BBA重量的銷量及利潤來源。寶馬X3、奔馳GLC、奧迪Q5L這三款車,都佔到各自品牌15%以上的銷量。其定價都在38萬以上,加上選裝件比Model Y要高一截,更別提電動車不用交10%的購置稅。

性能參數上,一群2.0T還不到200馬力的「豪車們」,在400多馬力的Model Y面前估計連尾燈都看不到,動力性能的傳統優勢蕩然無存。

在自帶黑科技光環的特斯拉面前,就連BBA一貫的品牌優勢都變弱了起來。當初Model 3國產版上市後,BBA賣得最好的5系插混直接銷量腰斬,可見特斯拉對於BBA的用戶群有著怎樣的虹吸能力。

當然,要說BBA會立馬元氣大傷,也不至於。大家現在天天討論特斯拉,但在非一線城市,真正會買它作為家庭用車的又有幾個?況且,BBA還有數十款電動車正在路上,這些車主要針對忠誠度相對較高的原有用戶群體。首先擋在特斯拉前面的,就是所謂的品牌護城河。

對於BBA來說,想要在電動車領域趕超特斯拉,那麼就要和特斯拉一樣,造出產品力、吸引力不亞於同級燃油車的電動車。但屆時,BBA電動車首先顛覆的不是特斯拉,而是它們自己的業務核心——燃油車。

從這個角度來看,引領電動車潮流的,不會是燃油時代最強的傳統車企。因為燃油車業務越大,創新與改革的包袱也就越大。這個矛盾,才是傳統車企與特斯拉競爭的根本掣肘點所在。

05

1月8日消息,從相關渠道獲悉,特斯拉將在上海超級工廠內國產第三款車型。新車定位將低於Model 3,價格或控制在16萬左右。

面對特斯拉一系列神操作,大家感慨造車新勢力和BBA遭暴擊。但就跟「王老吉與加多寶打架,和其正沒了」一樣,比它們更慘的,是二線豪華品牌們。

Model Y的熱度持續了這些天,在大家的討論中,已經把凱迪拉克、沃爾沃、捷豹路虎這些二線豪華品牌給遺忘了。

據統計,2020上半年國內豪華車市場中,BBA佔去近三分之二,其他豪華品牌的份額只剩下三分之一。凱迪拉克的XT4、XT5,沃爾沃的XC40、XC60,捷豹的F-PACE、I-PACE,又都和Model Y在同一價位。尤其是沃爾沃XC40新能源和捷豹I-PACE,都是純電車型,定價比Model Y貴,性能卻是一個天一個地。

沒有BBA的品牌實力及忠實圈層,在價格、性能等多方面又都處於劣勢,更可怕的是,33.99萬元恐怕遠遠不是Model Y的底價。除非凱迪拉克、沃爾沃等突然祭出什麼殺手鐧,不然面對特斯拉難有還手之力。

同樣境遇的還有國內傳統車企。

Model Y出來後,誇張點的新聞標題會說國內「各家車企原地爆炸」。造車新勢力尚且有的一拼,但是其他品牌呢?尤其是那些傳統車企轉型做電動車的,要怎麼玩?

像特斯拉一樣的降價嗎?不僅成本回不來,對品牌也是極大傷害;像特斯拉一樣玩軟體盈利嗎?消費者會說你有什麼資本在軟體上盈利,能做到特斯拉這種FSD未來可期的狀態嗎?成本消耗的起嗎?完全follow自動駕駛路線?跟特斯拉比就別想了。

短期內降價求生幾乎是唯一應急手段。後續不外乎瘋狂研發、推出升級版本,從能耗、續航、人工智慧、安等方面提升,然後加大宣傳、擴大市場、以求倖存。

例如比亞迪的唐,慢慢擠牙膏的作法終於到頭了,估計馬上會推唐ev100度電池的版本,價格還會異常的「美麗」。

06

借著國產電動車,最後我們就來談談「品牌」。

之前,國產為騙補貼求量不求質,電動車幾乎成了「為上牌的無奈之選」。誰開電車都會跟你講省油、講上牌、不限號,但沒人和你講品牌。因為這種電車不配有名字,只有價格。

這種現象持續太久,以至於很多人都忘了,電動車是奔著結束燃油車而來的。

好吧,國產品牌不行,那就天降特斯拉。汽車行業固步自封,是應該要被攪攪局才能進步。

33.9萬和36.9萬的高性能Model Y一出,汽車圈才意識到被打到了家門口。價格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品牌還這個價格。

如今,有不少消費者沒做多少功課就願意無腦購買特斯拉,作為一家成立不足20年的公司,這種品牌效應是很恐怖的。

什麼叫汽車品牌?在國內,開出去別人都認識、且彰顯身份地位的才叫品牌。換句話說,就是有人買的時候只看牌子和價格,其他啥也不管,這叫有品牌。

比亞迪有嗎?蔚來有嗎?小鵬有嗎?好像真的只有特斯拉有。

所以,只有特斯拉能正面硬剛拿下BBA的潛在客戶,也只有特斯拉的價格對BBA形成絕對壓力。

賣空者一直認為,特斯拉存在人類史上最大的泡沫。實際上在過去的2020年,隨著特斯拉股價的飆升,特斯拉的賣空者總共損失了380億美元。投行大摩不久前才剛將特斯拉股票評級上調為「增持」。

將特斯拉定義為科技公司的馬斯克生動演繹了一個道理:所謂的經濟危機,不過是弱者的危機,強者都是利用經濟危機形成寡頭壟斷。

最近爆出挺多特斯拉的負面新聞,可為什麼特斯拉失控新聞那麼多,銷量還那麼好?

因為想買的人是不會在意的,他們只會在意那些特斯拉車友所說的。當新的產品信仰出現,特斯拉不需要公關,人人都是特斯拉的公關。

這時候,就特別適合上一張特斯拉傲嬌的官微截圖了。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蔚來理想小鵬 離特斯拉還有多遠?
    (原標題:蔚來理想小鵬,離特斯拉還有多遠?)其中,蔚來Q3淨虧同比收窄58.5%至10.47億元,小鵬汽車當季虧損情況最大,達11.49億元。儘管營收僅為蔚來汽車的一半左右,但理想顯然是「悶聲發財」的代表,其Q3淨虧1.04億元,距盈利僅一步之遙。而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理想實際已扭虧為盈,淨利潤為1600萬元。理想出現不同標準下盈虧上的差異,主要在於一筆1.3億元左右的股權激勵費用。
  • 蔚來、小鵬出聲反擊:特斯拉降價是把雙刃劍
    1月3日在蔚來二手車業務發布會上,蔚來汽車董事長、創始人兼CEO李斌回應特斯拉降價時表示:「特斯拉Model Y的定價高於預期,應該低於30萬元。」談及特斯拉Model Y並未對蔚來帶來影響,他表示「這兩天的訂單量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對特斯拉持續降價,李斌表示這與企業的定價策略有關。「有的車企是按成本來定價,因此價格會越來越低。
  • 為什麼「電車三傻」(蔚來,理想和小鵬)的市值屢創新高?
    在美國上市的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和小鵬)被暱稱為「電車三傻」(來自於極限挑戰「極限三傻」,傻人有傻福)。這三家企業在昨日紛紛創出了股價新高,蔚來順利躋身汽車行業市值前六的榮譽,這一方面得益於成倍增長的交付量,另一方面得益於國內對於電動車行業的政策支持。
  • 特斯拉祭出降價屠刀!蔚來喊話 小鵬嗆聲 造車新勢力何去何從?
    消息一出,很快席捲全網,特斯拉官網一度被擠到癱瘓,還有人連夜退訂國內新能源品牌車,轉頭搶購特斯拉。對於特斯拉降價,蔚來在微博喊話:「是對手,也是隊友。2021,一起加電前行。」蔚來還號召"忠於讓自己'來電'的選擇,不要問'Why'"就在Model Y發售的當天,網上有爆料稱,蔚來汽車慘遭大規模退單,甚至連官網都擠爆了。
  • 美媒盤點特斯拉對手:蔚來、理想、小鵬,還有賈躍亭曾經的 FF
    (原標題:美媒盤點特斯拉對手,有蔚來理想小鵬,也有FF)在金融行業的大規模資金支持下,電動汽車領域的挑戰者們正在對埃隆 · 馬斯克 ( Elon Musk ) 的特斯拉窮追不捨。但這需要技巧、勇氣和好運。很多投資者都在打賭,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可以複製馬斯克的成功。
  • 纏鬥特斯拉,小鵬汽車的危險遊戲
    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公司都將特斯拉作為學習的對象,同時也視作最大的競爭對手,蔚來和理想較少在輿論上和特斯拉產生衝突。小鵬卻經常與特斯拉擦槍走火。蔚來汽車在售的es8、es6、ec6覆蓋在36萬-46萬區間,理想汽車唯一在售車型理想one,起售價在33萬元區間,售價都避開了與Model 3的正面交鋒,又都屬於SUV車型;今年6月小鵬批量交付的B級轎車P7定價23-34萬元,完全暴露在Model 3射程下,可謂短兵相接。
  • 嘲諷小鵬,diss蔚來,馬斯克在焦慮什麼?
    自蔚來、小鵬和理想三兄弟接連上市後,都開啟了加速模式。不僅在動力電池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增加了研發投入,並逐漸脫離「模仿」特斯拉的發展路徑;另一方面,蔚來、小鵬和理想在毛利率方面也都轉正,其中理想與特斯拉只有個位數的差距。
  • 國產特斯拉Model Y低價入市 是鯰魚還是鯊魚?
    大幅度的降價以及不斷飛漲的銷量下,特斯拉發展之勢愈演愈烈。這將給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不少人稱鑑於Model Y所處的價格區間,將對蔚來汽車帶來沉重打擊。對此,在1月3日召開二手車業務發布上,蔚來汽車董事長、創始人兼CEO李斌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特斯拉Model Y的價格,不但不低,反而是高於他的預期,如果按照特斯拉按成本定價的原則,Model Y應該低於30萬。
  • 鯰魚變鯊魚!特斯拉Model Y暴降16萬,腦瓜子嗡嗡的吧?
    面對Model Y的到來,對國內做SUV如蔚來、小鵬以及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來說都是很大的一個壓力。對於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比較關注的是車型的價格和續航,就續航來說,長續航版Model Y綜合續航裡程為594km,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車的續航裡程會大幅度衰減,基本上只有不到300km左右,這對於車的產品力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那麼,消費者為什麼還是願意選擇特斯拉呢?
  • 蔚來汽車李斌:寶馬奧迪賣多少錢,我們一個價
    在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回應了特斯拉降價以及推出了改款Model 3後,和特斯拉存在直接競爭的蔚來汽車也給出了正面回應。日前,蔚來汽車CEO李斌在公開場合回應了外界對於蔚來汽車是否會降價以及如何應對特斯拉全面進攻等諸多問題。
  • 特斯拉,鯰魚活成了大白鯊?
    短期,特斯拉絕對是一頭鯊魚 要知道,在特斯拉 Model Y 售價下降至 30 萬元價位,直接殺到了國產新勢力部分主力車型的價格區間,例如蔚來 ES6/EC6、理想 ONE 以及小鵬 P7 等。
  • 蔚來激戰特斯拉,只談核心技術強弱點到即止
    對比我國新勢力車企頭部玩家蔚來與特斯拉之間的差距,看看自主品牌與國外車企在技術「三電」技術上的差距。】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2020年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絕對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尤其新勢力車企,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均成功赴美IPO,威馬汽車等車企也在著手科創板上市,這一切都將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起到推動作用。
  • 一年虧10萬塊,特斯拉車主為什麼還含淚大呼「真香「
    「去年考察了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各家的電動車,年前剛剛付了蔚來ES6的定金,」蔚來準車主小劉對新10億商業參考(ID:xsy-shangyecankao)說道,「沒想到Model Y突然降價了這麼多,說不香是假的,也考慮過要不要放棄定金入手特斯拉。」特斯拉降價「不講武德」,那以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為代表的國內造車新勢力吃得消嗎?
  • 國內電動汽車質量排行,特斯拉第二,第一的蔚來有水分嗎
    9月17日,美國調查機構發布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質量報告,採用與傳統一樣的新車評價辦法,平均每百輛車問題數(PP100),佔據榜首的不是銷量穩居第一的特斯拉,也不是深耕新能源汽車多年的比亞迪汽車,而是2015年成立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
  • 27萬的特斯拉:當鯰魚變成鯊魚
    自Model 3進入市場後,前有「減配門」(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入自動駕駛硬體降低21倍的HW2.5版本的國產Model 3),後有連續降價,特斯拉不免遭到中國人的靈魂拷問:特斯拉到底給國產車企帶來了什麼?國家給予你國民待遇,這麼快就暴露絞殺國產新能源車的野心了?鯰魚會不會成為一條通吃市場的鯊魚?
  • 特斯拉降價受衝擊?上市至今歸母淨利虧損近300億 蔚來盈利路漫漫
    而近期特斯拉Model Y大幅降價進入蔚來相關車型的售價區間,也引發市場對其未來銷量能否持續的擔憂《投資時報》研究員 林申特斯拉公司(下稱特斯拉,NASDAQ:TSLA)Model Y售價暴降三成一石激起千層浪,並由此引發市場關於是否會對有「中國版特斯拉」之稱的蔚來汽車有限公司(下稱蔚來,NYSE:NIO)將來銷量產生較大衝擊的討論。
  • 特斯拉「降價」十小時收穫十萬訂單 造車新勢力幹不過 五菱也幹不過
    反觀其他廠商還在為了路感、懸架等等問題喋喋不休的時候,特斯拉已經對他們形成了降維打擊,猜測也許下一代Model對行業的衝擊將會更加巨大。(據說蘋果也要造車了,好戲還在後頭) 也許並不是,提拉同樣給造車新勢力造成極大的壓力,自從Model Y發布以來,蔚來和理想根本就不香了,Model Y的最高價是36.99萬元,而蔚來EC6的最低價是36.8萬元,這要怎麼選每個人都很清晰了。那麼造車新勢力打不敗特斯拉,五菱可以嗎?答案應該是不可以,特斯拉10小時內訂單量超過10萬臺,五菱凱捷上市兩個月訂單超過了5萬臺,這個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
  • 蔚來翻身仗剛開始 李斌能否「一直爽」?
    特斯拉股價再創新高,報收521.49美元,市值4943.2億美元,雄冠全球車市。三大國產新勢力同樣兇猛:小鵬汽車大漲33.98%,市值519.7億美元,超越上汽集團排名中國車企第三;理想汽車漲14.48%,以365億美元市值,超越福特排名全球市值第14位。
  • 財華洞察|新能源汽車全面開花,特斯拉是狼還是鯰魚?
    論漲幅,特斯拉在蔚來(NIO-US)面還只是個弟弟,蔚來股價全年漲幅高達11.12倍,合肥市政府藉此榮膺「中國最強風投機構」。暑期前後腳上市的理想(LI-US)和小鵬汽車(XPEV-US)才上市沒幾個月,股價已經飆漲了75%及102%。這一年內,「價格屠夫」特斯拉拿起屠刀,狠狠地揮向自己的Model 3,國產造車新勢力們過去一年卻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