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手機軟體侵犯用戶隱私,網絡安全周,被公安部聯合點名

2020-11-29 人神暢

現在很多人已經習慣了使用手機,有些手機終日不離手,日常的娛樂、聊天、辦公,甚至是點個外賣、銀行轉帳、通知會議等都可以通過手機輕鬆實現,這其中離不開眾多手機APP(簡單來說就是手機上安裝運營的軟體)的功勞。但這些手機APP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是否真的安全呢?是否在竊取你的信息?

近日,公安部等方面發布消息,有不少手機APP存在侵犯個人隱私竊取用戶資料、非法採集超範圍採集信息等問題,嚴重損害用戶權益,對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等方面造成侵害。

9月15日,在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來臨之際(一般為九月第三個星期),公安部下屬部門和天津、廣東等地網信辦、網安總隊等部門聯合舉辦了一場「2019年網絡安全專題發布會」。對涉及上述問題的一些軟體和公司進行了曝光。旨在提高民眾的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安保防範水平,督促相關軟體進行整改,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環境。

會上,針對近年來網絡安全問題初心的諸多新情況,有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網安總隊等方面人員進行了科普介紹。介紹了手機APP(手機軟體)和SDK(軟體開發工具包)等常用軟體隱藏的問題,點名指出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軟體客戶端存在侵害隱私和超範圍採集信息的問題。比如:明果果分期、碧桂園售樓、金山詞霸等都上了本次相關部門名單。

這些問題APP已經過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確認,經過長時間的技術檢測和確認。據稱,當前手機軟體中存在的類似問題主要集中在涉嫌侵犯個人隱私、違規跨境傳輸、存在高危漏洞等方面。自中心成立三年多來,類似問題已經發現很多,並不是個例個案,而是在不少APP等軟體中都存在,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應急中心有相關負責人透露更多信息,除上面三個軟體外,以下軟體也不同程度存在問題:

APP方面:

存在高危漏洞:NBA籃球大師、分鐘天天紅包等

超範圍採集公民個人隱私:金山詞霸、墨跡天氣、分期寶等

回傳用戶通訊錄和簡訊的侵犯公民個人隱私行為:果果分期、烈鳥APP等

遠程控制、惡意扣費等八大類惡意行為:家校看板、蜜蜂優選、撥號大師、碧桂園售樓等

SDK方面:

存在高危風險,容易被黑客利用:百度雲推送、阿里雲移動推送、現在支付、贏告橫幅廣告等

從上面的部分名單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些是我們較為熟悉的軟體,從中也體現出這種安全隱患並非個例,而是在一定範圍較多存在。有時我們會發現在安裝部分軟體時會彈出提示框,要求獲取某些控制權限,其中有的是軟體運行必須的,有些則和軟體完全無關。比如不少軟體要求獲取的通訊錄權限、獲取地理位置權限、簡訊息訪問權限等。

針對這種情況,使用者應該不斷增強隱私保護意識,低於來歷不明的軟體保持警惕。同時相關管理和監管部門也應當出臺更為完善的制度規範,加強聯動處置、明確相關標準、加大監測力度、進行處罰懲戒,共同維護手機網絡環境。

相關焦點

  • 公安部重拳出擊!光大銀行、天津銀行、天津農商行等100款APP被點名...
    對此,光大銀行回應稱,高度重視提升客戶體驗與客戶隱私信息保護工作,切實保證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目前提示的用戶隱私政策條款符合相關要求。光大銀行手機銀行APP一直正常運行,從未停止過服務。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公安部組織開展「淨網2019」專項行動,已依法查處違法違規採集個人信息的APP共683款。
  • 當手機變成「監視器」 如何讓隱私信息不再「裸奔?
    手機變成監視器  最近問世的一款名為vivo NEX的手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了網友口中的「流氓軟體鑑別神器」。  為何這麼說?有用戶發現,vivo NEX在使用一些軟體時,這款手機的攝像頭會突然默默升起,又默默縮回去,這讓大家不禁起了疑慮,用戶是否被偷拍?
  • 閱讀軟體「藏書館」也涉嫌侵犯用戶隱私 董事長陳劍知情嗎?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據工信部下發的2020年第四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顯示,廈門簡帛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閱讀軟體「藏書館」涉嫌侵犯用戶隱私被通報,不知董事長陳劍是否知情?資料顯示,「藏書館」是一個以社交為紐帶的書籍閱讀與知識管理平臺,是一款將閱讀與交流結合起來的軟體,讓你在閱讀中還可以與別人交流,與人共同討論,網絡上還會創建你的個人云圖書館,讓你可以與同道相互討論並且分享圖書。
  • 用手機麥克風竊聽用戶隱私,全球最大的社交軟體做到了
    原標題:用手機麥克風竊聽用戶隱私,全球最大的社交軟體做到了 A BOUTBEAUTY 最近 vivo NEX 火了,這款採用升降式攝像頭的手機被網友戲稱為「流氓軟體檢測器」。
  • 騰訊手機管家正式發布8.7版本,全方位守護手機隱私安全
    騰訊手機管家正式發布8.7版本,全方位守護手機隱私安全 2020年08月26日 13:37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極大方便了用戶生活
  • 網貸中介平臺偽裝「徵信查詢」繼續侵犯下載者的個人隱私
    今天我們針對一些廣告的徵信查詢進行下載測試,我們在下載好的時候進行安裝的時候發現這些APP涉及的權益包括了個人隱私,甚至權限達到可以修改刪除下載安裝者的SD卡內容,完全違反了(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一個APP軟體為什麼要獲取下載者修改刪除SD卡的內容這成為了一個關注個人隱私的安全問題
  • 手機攝像頭和話筒成隱私洩露「重災區」
    網絡隱私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議題,什麼軟體會獲取我們的隱私信息?哪些獲取行為屬于越界獲取?我們該如何防範隱私洩漏和網絡欺詐?日前,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顯示,目前幾乎所有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但大多數都能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進行獲取,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持續大幅降低,2018年上半年安卓APP越界獲取比例降低到5.1%。
  • 多圖分享社交軟體「美篇」涉嫌侵犯用戶隱私 CEO湯祺怎麼看?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日前,工信部下發了一批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手機應用軟體名單,其中南京藍鯨人網絡公司旗下開發運營的多圖分享社交軟體「美篇」因違規收集並使用各人信息而上榜,不知作為創始人兼CEO的湯祺怎麼看?
  • 職場網絡安全丨你的電腦也許正被公司監控!我們該怎麼保護隱私?
    對於公司的做法,陳小姐很不服氣,她認為,如果公司不允許員工上網可以直接說,或者乾脆對上網權限進行限制,這樣偷偷摸摸安裝監控軟體明顯是侵犯了員工的隱私權。案例二:隱私被公布,福利變負擔直到日前因手機指示燈異常閃爍,範某拆開手機才發現被安裝了竊聽器。面對範某的責問,公司反倒振振有詞,稱範某屬於公司員工,公司有權對範某的一切言行進行監督、管理,範某也必須無條件地接受或服從。解析哪些行為屬於侵犯勞動者隱私?
  • 超九成手機APP正獲取你的隱私權限,攝像頭和話筒成重...
    一部分APP開發者設計時,為追求短期利益,售賣用戶隱私信息,造成大量用戶隱私洩露。8月3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評估移動端APP的隱私安全。
  • 下載APP請上官方網站,保障手機安全請用騰訊手機管家
    近日,浙江杭州的小周下載了一款3D鈴聲軟體後,發生了一件糟心的事情:手機屏幕突然出現了一大推廣告彈窗,他想要點擊關閉,結果怎麼也關不了,反而不小心點開了廣告。小周本想體驗3D立體式環繞鈴聲,卻意外遭遇惡意廣告的騷擾,這是因為他下載的「3D手機鈴聲大全」軟體有「毒」。
  • 約會軟體 Boompi 可讓女性邀閨蜜 「竊聽」 私信,侵犯隱私了嗎?
    2011年 Lulu 推出了一個爭議性的功能——女性用戶可以通過 Lulu 匿名評價和查看 Badoo 上男性用戶的約會記錄,這個功能甚至到現在都還是有爭議的。約會社交軟體的 「腦洞」 時常引起爭議,到現在依然如此,Lulu 的後來者 Boompi 又再惹起侵犯隱私的爭議,它到底幹了啥?
  • 8月底全國技術檢測平臺上線 嚴查獵豹安全大師等App窺探隱私亂象
    作為大型央企,中國銀行(維權)手機銀行App曾沒有隱私政策;作為安全類App,獵豹安全大師竟然也曾過度收集個人信息;雖經多輪重拳治理,個別企業對於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至今樂此不疲……記者昨天獲悉,工信部最新通報顯示,包括交通銀行、迅雷和科大訊飛等在內,相關企業旗下58款App再登全國「黑榜」。
  • 網絡安全小黑板|如何安全使用家用智能攝像頭設備
    智能攝像頭通常指不需要連接計算機,直接使用 Wi-Fi 聯網,配有移動終端應用軟體,可以遠程實時查看、操作監控視角,甚至還支持視頻分享、移動偵測報警等,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家居產品。其具有安裝門檻低、操作簡單、功能強大等特點,受到廣大用戶的喜愛。但不可否認,智能攝像頭同時也存在著穩定性差、安全性低等問題,很容易被黑客攻破,成為黑客非法竊取用戶個人隱私的幫兇。
  • 共享充電寶陷洩露個人隱私旋渦 消費者隱私已被洩露怎麼辦
    生活中,出門在外遇到手機沒電時,一款可租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謂「江湖救急」。近兩年來,隨著消費的變化,曾經被人稱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如今似乎成了「剛需」。不過,共享充電寶最近陷入了洩露個人隱私的旋渦。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題為《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的文章。
  • 下載軟體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 提醒:怎麼做不僅違法還可能...
    近幾年,網上不少軟體都打著「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的旗號,吸引消費者充值。而實際上,根據手機號定位從技術上來說雖然可行,但是管控非常嚴格。而且,獲取他人定位屬於違法行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在軟體商店輸入「手機號定位」,可以發現不少軟體都打著「手機號找人」「實時定位追蹤」的廣告。這些軟體雖然下載免費,但都需要內購才能使用服務。記者下載了排名靠前的某軟體,註冊後發現需要繳納最低單月198元到包年388元的訂閱費用。購買服務後,也只會生成一條連結邀請對方手機號下載使用。實質上這就是位置共享服務,在多個社交軟體上都可以免費使用。專家表示,一般軟體都不可能實現僅憑手機號定位。
  • 【安全圈】2020中國網絡安全深度解析|網絡安全|瑞星|勒索軟體|雲...
    圖:220年手機病毒類型比例(二)2020年1至12月手機病毒Top5(三)220年手機漏洞Top5三、企業安全(一)2020年重大企業網絡安全事件1. 2020年勒索軟體攻擊已突破歷史最高點2020年,據全球企業調查和風險諮詢公司Kroll的報導,勒索軟體是2020年最常見的威脅,其可能通過網絡釣魚、
  • 臉書子公司隱私條款惹爭議,2500萬用戶連夜刪APP,跳槽其軟體
    近日,手機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發布的新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惹怒了不少網友,還引發了一大波社交遷移。每個人手機裡總會有那麼幾款即時通訊軟體。在新加坡,WhatsApp、微信、Telegram等軟體幾乎是人手必備。近日,WhatsApp更新了其服務條款和部分的隱私政策。
  • 博客作者爆料稱Palm公司利用Pre手機搜集用戶隱私
    按照Hess的說法,檢查Log文件的方法相當簡單,他說:「我用從網上學來的方法取得了對Pre手機的完全控制權,這樣,我就能看到Pre作業系統中的所有文件,當然也包括這些Log文件。」
  • 360瀏覽器、部落衝突等31款APP被曝惡意吸費、捆綁推廣軟體
    通過技術檢測,工信部發現這31款問題安卓軟體,包括360瀏覽器、部落衝突等知名手機應用。在31款安卓軟體中,存在強行捆綁推廣其他應用軟體、未經用戶同意,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惡意「吸費」等問題。AI財經社統計,從2015年到2017年,在工信部發布的季度不良手機應用名單中,全部是安卓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