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腎功能好壞,需要看哪個指標?落在這個範圍內才算正常

2021-01-11 跟著喬妹做營養

我們的腎臟就像一個超級「篩子」,可以把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保留下來,同時將身體新陳代謝下來的「廢物」篩出去,然後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腎臟不好了,身體產生的代謝產物就不能很好地被腎臟篩選出來,某些指標就會出現異常。很多人把腰酸腿疼、尿中出現泡沫、尿黃尿臭當成腎病發生的標誌,其實這樣做往往會耽誤診治腎病的最佳時機,而且「誤診率」和「漏診率」也是很高的。#百裡挑一#

不知道為什麼,相對上述所謂的腎病「症狀」,可以表示腎功能好壞的醫學指標就不那麼「普及」了。很多朋友都知道肝功能好壞要看轉氨酶,但要問他們腎功能好壞看什麼指標,就一臉茫然了。究其原因,可能與我國曾經是B肝大國有關,人們對肝病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老人們都知道腎病是一種「富貴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腎病患者日益增多,當前我國的慢性腎病患者已超過1億人了。

腎病發生的初期,患者是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的。當出現明顯的腎病症狀,如全身乏力、雙下肢水腫、排尿異常等,病情往往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前面我們已經提到,腎臟是個超級「篩子」,一旦腎臟功能出現了異常,首先就會表現在某些代謝產物的異常上。在這些代謝產物中,血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比較具有代表性,它們都具有評價腎功能好壞的作用:

1、血肌酐,是肌肉組織新生代謝的產物,每天產生的量幾乎是恆定的;肌酐只能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排出多少完全取決於腎小球的濾過能力。眾所周知,腎小球濾過率是反應腎功能的金標準。成年人血肌酐的正常範圍是44-133μmol/L,超過了這個範圍就意味著腎臟的損傷;

2、尿素氮,尿素氮是蛋白質代謝的產物,每個蛋白質可產生0.3克尿素氮;腎臟也是尿素氮的主要排洩器官,尿素氮在腎小球濾過,在腎小管被重吸收,可反應腎小管的功能好壞,這項指標對透析患者尤為重要;

3、胱抑素C,這是近年來才逐漸被學界重視的一個指標,胱抑素C是一種小分子蛋白質,在血液中濃度非常穩定,還不會被其他因素所幹擾。腎臟又是它唯一的排洩器官,是理想的腎功能評價指標,只是現在應用得還不廣泛。

從上面三個評價腎功能指標來看,血肌酐是最重要的一個,大家看到這個指標的檢查結果,就可以大致判斷一個人的腎功能好壞了。一般來講,如果血肌酐大於133μmol/L,就說明腎臟有炎症和輕微的損傷;如果超過186μmol/L,就說明腎功能有明顯的損傷了;如果超過了451μmol/L,就說明已經發展到了腎衰竭期;如果超過707μmol/L,就發展到尿毒症了。

在專業腎內科醫生的眼中,血肌酐指標容易受到多種病理和生理因素的影響,如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肌肉總量和飲食習慣等。罹患某些肌肉損傷性疾病或者服用了某些藥物,也會影響到血肌酐值的準確性。醫學界公認的判定腎功能的金標準,是使用ECT測得的腎小球濾過率。如果尿常規檢查發現血肌酐值升高,大家應去腎內科就診,做進一步的確診檢查。

相關焦點

  • 肌酐正常卻已是腎衰竭?判斷腎功能好壞,3項指標會「說話」
    得了腎病,判斷病情好壞的關鍵一點就是腎臟功能。但腎功能看不見摸不著,如何深入的了解病情?部分腎友往往喜歡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腎功能的好壞,認為肌酐正常腎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腎功能就受損了。但其實肌酐並沒有那麼「靈敏」,一般肌酐升高後表明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了,所以,有些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去檢查,發現肌酐正常,誤以為自己沒事,就錯過了治療時機。判斷腎功能的好壞,肌酐並不是唯一的指標,還有一些指標更敏感。其實腎內科醫生常常會說到「腎功能三項」檢查,除了肌酐,還有兩項指標也能幫你趁早了解腎功能的「秘密」!
  • 衡量腎功能的6個指標,哪個最準確?
    對於大多數我國的腎病患者來說,如何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簡稱腎功能)的好壞,大家都會說肌酐,肌酐越高證明腎功能就越差,肌酐越低腎功能就越好,如果沒有其他幹擾因素,確實可以這樣說。但對於腎內科醫生來說,需要考慮更多方面的因素來綜合判斷,才能得出最準確的答案。
  • 腎功能指標的意義
    腎臟代謝功能,也就是人們通常指的腎功能。因此,在各種腎病中晚期,腎功能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了解腎功能檢查所包括的項目,有助於自行了解腎病的發展和所處的時期。腎功能檢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  腎功能檢查指標和正常值:  1、血肌酐(Cr):成人血清Cr正常值:男性44―132微毫摩爾每升,女性70―106微毫摩爾每升。
  • 人有兩個腎臟,怎樣才知道哪個腎的功能最好?需要做哪些檢查?
    如果我們腎臟這種濾過功能下降,血液裡的代謝廢物便會堆積如山,會使我們的思維變得遲鈍,讓我們感覺不舒服,長時間的腎功能喪失出現腎衰竭,甚至會導致死亡。抽血檢驗腎功能腎功能的好壞,該如何測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肌酐。肌酐是人體肌細胞壞死之後的代謝產物。一個健康的人,每天都有少許肌細胞發生壞死,然後被新的肌細胞取代。
  • 飯後抽血會影響腎功能的哪些指標?
    很多患者來到醫院門診以後,主動要求抽血化驗,比如腎功能,但在此之前,醫生會問患者「是否已經吃過飯了」,如果患者吃過飯了,醫生會建議患者下次晨起空腹時再抽血化驗腎功能,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吃過飯以後,吃進去的食物要經過胃腸道消化和吸收,而在這個過程中,血液的成分會受到影響,許多血液的檢查指標也會受到影響,包括腎功能。因為許多檢測指標的參考範圍是根據健康人在空腹時經抽血化驗得出的,那麼一個人吃了飯進行抽血化驗的結果與正常的參考範圍就缺乏可比性了。
  • 監測腎功能,需要做3類檢查,2項指標最關鍵
    第2種是CT,通過斷層掃描可以檢測到腎臟的結構異常;第3種是活檢,這種方法是明確腎臟病理變化的客觀標準,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疾病進展。但是,腎活檢是具有風險的侵入性操作,需要仔細考慮利弊。了解腎功能的第2類手段,是尿液檢查。通過尿液分析,可以檢測尿液酸鹼度、比重、蛋白、潛血、白細胞、葡萄糖、膽紅素、亞硝酸鹽、尿膽原。
  • 腎功能的三個指標各代表什麼意義?
    腎功能的三個指標各代表什麼意義?哪個對評價腎功能更有價值?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腎病科普」腎功能的評價臨床上常使用三個指標: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當然,還有更多的評價指標以後再介紹。一、血肌酐肌酐是肌肉的代謝產物,一般每20g肌肉可代謝產生1mg的肌酐。
  • 判斷腎病嚴不嚴重,除了看肌酐,了解這兩個指標也很關鍵!
    目前,臨床上多用血肌酐水平來衡量腎臟濾過功能的好壞,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44~133μ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 μmol/L時便意味著腎臟已出現損傷,超過707μmol/L就被稱為尿毒症期,需要以透析為主來進行治療。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B肝五項怎樣才算正常 哪些人需要檢查
    那麼,B肝五項怎樣才算正常?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B肝五項怎樣才算正常1、在B肝五項檢查結果五項全部表現為陰性這種情況下也是B肝兩對半正常情況,說明沒有感染B肝,但是也沒有B肝抗體,說明沒有注射過B肝疫苗,即體內沒有可以和B肝病毒抗衡的抗體。這一類人是比較容易感染B肝的。建議能夠及時的去醫院注射B肝疫苗,防止B肝病毒的感染。
  • 評估腎功能,光看肌酐就行?錯,這些指標比肌酐更準確!
    說到如何評估腎功能,相信不少腎友的第一反應都是看肌酐,沒錯,血肌酐確實是目前臨床判斷腎功能(腎臟濾過功能)最常用的指標,不過它卻不是最準確的指標。今天小編就來給腎友們介紹幾個更為準確的「傢伙」,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判斷腎功能是否受損以及受損到什麼程度。
  • 腎功能檢查報告,哪幾項指標最關鍵?3個數「暴露」腎臟狀態
    體檢中,對腎臟這個身體重要器官的相關檢查不可缺少。其中隨著腎病人群的增長,體檢中對於腎臟功能的檢查尤為重視。有些患者腎功能檢查正常,但卻可能得了腎病,其中與腎臟自身的代償性強大有關。但隨著腎功能發生實質性的損傷後,受損超過50%,各種症狀就開始出現,且指標檢查往往出現明顯異常。腎功能指標,你看對了嗎?腎功能損傷也就導致了腎病的發生。要評估病情的嚴重性,及腎功能損傷的情況,一些指標就變得尤為重要。尿檢、血常規、血生化及腎臟B超是檢驗腎功能的基本檢查。
  • 判斷魚缸水質好壞的簡單方法,但也需要了解其中一些道理。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水質好壞如何判斷,因為大家都愛好養魚,養草才走到一起,所以很多魚友網友只是知道有個魚缸,放上水就可以養魚養草了,但是實際上養的時候就發現錯了,簡單的事,反而不簡單了,那麼我們今天就簡單的讓大家了解清楚,這其中的一些道理。
  • 腎功能檢查報告看不懂?醫生提醒:這3項關鍵數值,才是重點所在
    這些檢查指標中,哪一項才是腎功能異常的信號? 1、血肌酐----即便是正常,也不能大意 所謂的肌酐其實就是肌肉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人體內每20g的肌肉代謝就可產生1mg的肌酐,而這種成分排出體外就是依靠腎臟來完成的。
  • 每天排尿幾次算正常?一天排尿小於4次和多於10次,哪個更嚴重?
    排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及時將體內的一些毒素和垃圾排出體外,有利於健康,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每天排尿次數很少,有的人卻不停跑廁所,比如一天排尿少於4次和多於10次的情況,哪個更嚴重呢?人每天排尿幾次才算正常?尿液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腎功能好不好 要看肌酐含量正不正正常
    腎功能好不好 要看肌酐含量正不正正常 2018.04.03 17:39:00來源:壹品健康作者:sharon 4月3日報導 文/sharon肌(酸)酐是一種由肌肉代謝產生的化學廢物分子。肌酐是肌(氨)酸產生的,是肌肉中能量產生的重要分子。
  • 腎功能中哪個指標最準確?不要只會看肌酐
    腎功能化驗單上有多種指標,可能有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內生肌酐清除率等等。不過,評價腎功能最權威準確的「金指標」,是腎小球濾過率。
  • 肌酐是評估腎臟排毒能力的指標,超過這個數,腎損傷已經很嚴重了
    如果肌酐值正常,心中的石頭自然就會放下了。 但實際上,肌酐的臨床意義並非這麼簡單。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講講肌酐到底是一項什麼指標,導致肌酐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肌酐值的高低可以反映腎功能的好壞 血肌酐是臨床上普遍使用的評估腎臟功能的檢查指標
  • 血糖值多少才算正常?醫生:若能控制在這個範圍,或無需擔心
    當疾病上門後才知道控制血糖是不益於健康的,所以如何控制血糖是如今許多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其實,大部分的血糖不穩都與飲食有關係,從飲食方面下手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一、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通常情況下,可以從餐前餐後的血糖對比來觀察血糖的情況。若發現血糖水平超出正常水平就需要格外注意了。那麼,血糖正常的範圍是多少呢?
  • 防尿毒症別只看肌酐,有一點更關鍵!別等腎衰竭了才重視
    腎功能的好壞是判斷腎病最終是否會發展為尿毒症的主要因素。那麼如何評估腎功能是好是壞?腎臟所具有的不同方面的作用,評估的依據也有所差異。對於腎臟的這兩項功能,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看血肌酐指標,肌酐作為一類代謝「廢物」,不斷的升高一定程度反映出腎臟排毒功能逐漸下降,血液內毒素水平較高。但在過濾功能方面,肌酐並不能準確的反應腎小球基底膜受損的情況,及濾過率的情況。實際上,血肌酐可以反應腎臟功能的一方面,但卻不能以偏概全。且肌酐的高低主要是腎功能的影響,只通過肌酐去判斷腎功能的好壞,反倒是局限了,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