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媽媽談育兒(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我們都知道要說什麼大補,那麼腦袋中層出不窮的一定是各種湯湯水水,因為只有湯是最不的,什麼大骨湯烏雞湯鴨湯豬蹄湯之類的,所以很多女人在懷孕後包括是生產後.
家裡的老人們都會一個勁的給他們煲各種湯,但是不得不說也是真的很難下咽,真的有點太油太濃稠了,並且很多婆媳也就因為這個起了爭執。
坐月子「吃雞」有大學問,吃公雞和吃母雞效果差距明顯,並非迷信
之前就有專家表示,其實湯水之類的最沒有營養的就是骨頭湯,這個結論一出可以說是讓個很多人大跌眼鏡了,因為誰都想不到怎麼會這樣,一般都說大骨頭湯是價值最高的,但是在做過實驗以後,經過各種燉煮之後的骨頭湯其中的價值微乎其微,營養更是,就跟普通的湯一樣了.
小珍的婆婆因為看到這個新聞,立刻就拋棄了骨頭湯,給剛生產完的她換成了雞湯,因為小珍本來就很瘦弱,懷孕也沒變胖,婆婆就害怕他的奶水不足,就想盡辦法,這天婆婆去認識人哪裡拿了兩個公雞給媳婦熬湯,小珍喝了之後臉色也變好了很多.
奶水更是每天都有多餘的,光是多的奶都凍了一整個冰箱,這天又去拿雞沒有公雞了,想著母雞也一樣可能更補於是就抓回來了,結果小珍奶水驟減,完全不夠了,這才讓婆婆明白公雞和母雞效果差距這麼明顯。
坐月子吃雞有講究,並非迷信
1. 剛生產完2周左右要吃公雞
其實很多人都認為母雞應該比公雞大補,但其實完全相反,因為母雞和公雞可以說是本身性質很不一樣,公雞很適合剛生產完的寶媽,因為這個時候人的身體是很虛弱的,而公雞因為身上的肉大部分為肌肉.
並且運動量大,他們的營養價值就更高,,而給很虛弱的人是有很好的大補作用,這樣是完全可以幫助人們滿血復活的,所以在生產完和生產完2周左右的寶媽來說吃大公雞喝公雞湯是最補得。
2.2周以後要喝母雞湯
而在生產完2周以後的寶媽們就要注意,喝母雞湯了,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奶水也通了,身體恢復也差不多了,不能在不了,因為物極必反,要是你大補過頭就會導致你的奶水回流.
並且還會導致你的審議再次虛弱,所以這個時候就要喝一些母雞楊在換和我們身體內的營養物質,這樣就可以很溫和的幫助我們一直能提供奶水給孩子喝,所以坐月子吃雞有大學問,不是隨便吃的。
坐月子期間要注意什麼?
1. 不要大補
其實在坐月子期間很多家長都害怕孩子的奶水不好,就會一個勁的給產婦喝補湯,但其實要注意的是很多產婦就是因為喝補湯喝的太早了,導致最後奶水堵塞,這樣不但產婦遭罪,孩子更是喝不上好的奶水,所以千萬不要過早的給產婦就喝補湯,不然最後你們就等著被埋怨吧,要是奶水不好再看情況而定。
2. 堅持運動
很多寶媽在產後就不怎麼運動了,合適不對的,要合理地安排一些運動,這樣有幫助我們的身體恢復,並且還會提高我們的新陳代謝,奶水的質量會更高,而且最主要的就是要是我們沒每天都在床上坐著,就會導致我們的靜脈曲張而且患有血栓的風險也會增大,所以要注意。
阿慧媽媽暖心寄語:
坐月子的講究有很多的,所以要是對產婦好的,還是多了解比較好,不要總是覺得自己是過來人自己當初就那麼過來的,就給產婦也用那些方法,你們都有可能會毀了孩子的夥食還會讓產婦很難受。
你們坐月子喝的什麼湯?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阿慧媽媽談育兒,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