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守宮砂」?
說白了,就是男權社會用來驗證女子是否為處女的一種印跡。在金庸的許多武俠小說中,比如《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就多次提到過守宮砂。引自《神鵰俠侶》原文:
小龍女捲起衣袖,露出一條雪藕也似的臂膀,但見潔白似玉,竟無半分瑕疵,本來一點殷紅的守宮砂已不知去向。
事實上,這些文學作品並非無的放矢進行杜撰,而是援引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一種現象。據《淮南·萬畢術》記載:
守宮飾女臂,有文章。取守宮新舍陰陽者各一,藏之甕中,陰乾百日,以飾女臂,則生文章,與男子合陰陽,輒滅去。
此處,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關於守宮砂的明確記載。接下來,我們繼續聊一聊守宮砂這個話題。
通過《淮南·萬畢術》的記載不難發現,從西漢甚至更早時,我國歷史上已經出現了「守宮砂」。不過,由於處女觀念不強和製作實在不易,當時的守宮砂僅僅停留在上層貴族中間使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醫學的發展,對於守宮砂的認識水平和使用範圍也不斷擴大。到了唐宋時期,尤其是北宋經濟和社會的空前繁榮,使得「程朱理學」日益盛行。伴隨著理學所推崇的「餓死事小和失節事大」的理念,使得守宮砂的推廣和使用達到了頂峰。
那麼,「守宮砂」又是如何製作的呢?
守宮其實就是一種壁虎,選擇雌性的長期投餵硃砂數年,待它通體透紅並與雄性壁虎交配後迅速搗爛晾乾,緊接著與硃砂按比例攪拌備用。最後,使用黃豆粒大小的印跡,將制好的守宮砂點於少女的右臂。
如果,這個女孩能守身如玉,那麼她在新婚之夜時這個印跡依然會殷紅如初,即斷定為處子之身。
依照現代科學的角度,利用守宮砂查驗女子的貞潔沒有絲毫的科學依據。事實上,它只不過是封建社會有意為女子設置的一道禁錮和底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