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來一個好消息,莫迪終於能夠挺直腰杆,一雪前恥揚眉吐氣

2021-01-16 騰訊網

據《環球網》對外報導,近日印度傳來一個好消息,其政府千呼萬喚的兩款新冠疫苗 Covishield 和 Covaxin 終於完成了國內審批,由印度藥品管理總局授權這兩款疫苗的緊急使用權。

莫迪終於能夠在新冠疫情下挺直腰杆了,之前國際上有不少傳言稱印度的科研團隊就是個笑話,其國內近13億的人口竟然連一款新冠疫苗都研發不出來,現在莫迪一雪前恥揚眉吐氣,接連在推特上發布了三條消息來炫耀這份足以自傲的成果,隨後《印度時報》和《斯坦時報》轉發了莫迪的頭條。

印度國內緊急授權兩款新冠疫苗的使用

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家,自今年3月份以來印度政府一直都被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折磨著。一方面,貧富差距的急劇擴大使得新冠病毒在印度貧民區裡傳播速度更快,而且更加難以控制;另一方面,印度國內的抗疫物資也無法滿足人口的基本需求,導致在中後期大量的抗疫物資還要從中美等國家進口。雖然莫迪非常想早點研發出新冠疫苗來抑制住國內的疫情,但奈何國內的科研團隊就是不給力,不管投入多少研發資金,效果就是出不來。

這樣下去,印度國內爆發動亂也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在今年11月份時總理莫迪不得已先從俄羅斯進口了3億支新冠疫苗來救急。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即使俄羅斯能夠為印度加快新冠疫苗的生產速度,但要等這3億支疫苗全部交付過來,恐怕還要到今年6月份才能實現,現在國內的 Covishield 和 Covaxin 兩款新冠疫苗被授權緊急使用,確實讓莫迪鬆了一口氣。早前因為臨床實驗數據不全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這兩款疫苗一直擱置在藥管局難以獲得審批,如今藥管局的專家組已經全部表態支持這兩種疫苗的使用,看來是對此非常有信心了。

印度科研團隊的努力獲得了回報

據有關部門報導,新冠疫苗 Covishield 是美國牛津大學和英國阿斯利康醫藥公司共同研發出來的一款新冠疫苗,該疫苗在去年9份獲得了在印度臨床實驗的授權,在印度科研團隊參與進去後,到了12月底印度血清研究所已經儲存了近5000萬劑的 Covishield 疫苗,不過由於臨床實驗數據的缺失,使得印度政府也不敢將這批疫苗直接投入國內的接種工作,印度血清研究所也在加快對該款疫苗的研發,直到今年1月份時才算徹底公布在印度國內。

而第二款疫苗Covaxin 則是印度首款在國內開發的新冠疫苗,該疫苗由印度國家病毒研究所牽頭,醫學研究理事會和巴拉特生物公司共同聯手取得的巨大成果,雖然巴拉特生物沒有對外公布Covaxin疫苗的3期臨床實驗數據,但藥監局的肯定為疫苗的有效性做了強有力的保障。

兩款新冠疫苗的推出標誌了印度科研團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得到了回報,在藥監局的一致同意下,兩種疫苗都會在未來的幾周向印度人民推出,不過因為前期劑量不多的原因,所以 Covishield 和 Covaxin 兩款新冠疫苗的第一批接種工作仍然是以優先級為原則,貧民區和富人區的疫苗劃分比例還在商榷,但印度政府保證在今年年底會讓80%以上的印度人民都能成功接種新冠疫苗,不管是貧民還是富商。如今印度的相關工廠已經在加快對兩種該疫苗的生產效率,相信第二批次的疫苗接種最早在今年6月份之前就可以完成,到時候接種的規模要比現在還要多出數倍。

參考資料: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他終於挺直腰杆 感謝好心人相助
    小張此前後凸畸形嚴重小張已能挺直腰杆穩步行走早報訊 (記者林志安 文/圖)飽受強直性脊柱炎病痛折磨的小張,今年31歲,身高僅1.17米,體重才15公斤左右,如今,他順利完成三次手術,於昨日出院,挺直腰杆的他已能和常人一樣目視前方穩步行走。
  • 終於可以挺直腰杆了
    近日,來自四川的小李因為一個手術收穫了健康和意外驚喜。小李(化名)因先天發育異常,脊柱竟「凸出」一個角。不僅外觀上導致駝背,隨著畸形的嚴重,年紀輕輕的小李常年腰背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近期,小李和家人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就診,在對其後凸畸形進行了手術矯正後,他終於挺直了腰杆,身高還增長了3釐米。
  • 女童脊柱彎曲如「S型」 手術後終於「挺直腰杆」
    手術後,婷婷終於「挺直腰杆」。圖為婷婷(化名)手術前的CT,脊柱彎曲如「S型」。兒童醫院供圖據該院骨科病房副主任劉星教授介紹,婷婷患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患兒10歲時,家長發現其雙肩不等高、駝背,曾到醫院就診。當時雖然脊柱側彎已經很明顯,但考慮到患兒當時年齡小不適合手術,採取了保守治療方法。」
  • 曾經的「板凳大哥」 現在能挺直腰杆走路了
    在貴州華夏骨科醫院置換雙髖關節後,經過近 3 個月的康復,終於在今天可以丟掉板凳,直立著走出家門,開始全新的生活了。據了解,肖叔叔今年 54 歲。15 年前,因雙髖部疼痛,到處求醫問藥,錢花去了不少,病情不但不見好轉,還呈進行性加重,逐漸活動受限,導致雙髖關節完全融合不能直立行走,只能依靠板凳在家移動。
  • 自食其力讓張浪民挺直了腰杆
    早年,他一直在異鄉打零工,憑藉自己的勤勞與努力,自學成才,開了一個家電修理店,平時遇到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顧客,他就只收取成本費。自我市脫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張浪民家被確定為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幫助他改造了破舊的房屋,辦理了低保金和殘疾人補助,讓他每個月有了固定的收入。按說這日子也能將就過,可是張浪民心裡怎麼也舒坦不起來,他總想靠著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好。
  • 媒體:在大選前,成群結隊的流浪牛將困擾印度的莫迪
    米娜告訴法新社,「我們已經嘗試了一切——稻草人和帶刺鐵絲網——但是流浪牛從來沒有錯過一個機會來吃掉我們的莊稼,」她斜視著她在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的繁茂的莊稼,顯得很是失望。對於莫迪參加總理競選,並打算在本月11日開始的選舉中獲勝,並開始第二個任期,米納說「他們(政府)在玩弄政治,他們不關心貧窮農民。」
  • 44歲男子駝背20年終挺直腰杆
    「終於可以平臥了,也不用再低著頭,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昂首闊步了。」近日,駝背20多年的黃先生經過我院骨科西區林宏生教授團隊的手術治療後,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術後黃先生一改二十多年來只能低頭行走,睡眠只能側臥的體態,終於挺直了腰杆,身高也增高了5釐米。
  • 1天傳來5個壞消息!英國首相取消訪問印度,莫迪高興不起來了
    按照詹森和莫迪兩人的布局,1月晚些時候,詹森將趕赴印度與莫迪會面,並就防務、經濟合作進行會談。很顯然,眼見印度確診人數超過1000萬、英國本土又危機四伏,詹森根本抽不開身趕去新德裡。詹森決定延期訪問印度之前,普京已經做出了類似決定。不少印度民眾認為,普京之所以想給印度一個下馬威,很大原因在於莫迪過於親美,這讓俄羅斯倍感不快。
  • 永遠腰杆挺直的楊洋不累嗎?網友:要他彎腰才是真的累!
    永遠腰杆挺直的楊洋不累嗎?網友:要他彎腰才是真的累!在娛樂圈中,一說到站姿挺拔,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楊洋。不管在什麼場合,日常生活,路透,還是在拍戲時,永遠都是腰杆挺直,幾乎沒有見過他彎腰駝背的樣子。楊洋是學過舞蹈,舞蹈對身體的要求也很大。
  • 原創丨印度又傳來大消息!5大壓力決定,留給莫迪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雖然印度這次重大傷亡根本原因是自己救援能力太弱凍死的,但在印度國內,反華情緒還是很嚴重的,要求報復中國的聲音也較為強烈。尤其是反對黨國大黨,開始大肆批判莫迪面對中國表現太軟。對莫迪來說,當前情形壓力不止中國,在其身上至少有5重巨大壓力:一、疫情壓力;每天確診一萬多例,死亡超過2000例,印度疫情實際情況要比現在嚴重得多,但莫迪政府對控制疫情可以說是無能為力。
  • 莫迪誓言「印度大象會踏平中國」?
    ,其意圖從區域大國升級為國際大國時,往往得不到承認,因此力爭實現印度「大國抱負」成了印度的政治主旋律,印度民族運動獨立之前,運動領袖尼赫魯就明確提出「印度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一個二等國家,要麼做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 莫迪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中國穩穩拿捏印度「命脈」
    莫迪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中國穩穩拿捏印度「命脈」據新華社報導,中國一直都是非常重視基礎建設,為了國人能夠過得更加幸福,基礎建設的腳步從來都沒有停下來。同時為了能夠打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環境,利用大自然的饋贈來做出一些調整,給周邊國家和中國謀取更加大的福祉,中國基建一直都在做努力。
  • 哈雷摩託車宣布退出印度市場,川普和莫迪雙雙被「暴擊」?
    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哈雷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現了最近10年來的首次虧損,加快了退出印度市場的步伐。組裝廠關閉後,有約70名本地員工失業,哈雷也將支出7500萬美元,用來支付退出印度市場的各種費用。目前,摩託車產量佔據印度機動車行業80%的總產量。隨著印度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電商「最後一公裡」配送的需求等刺激,市場人士估計印度摩託車市場將快速增長。
  • 平頂山市魯山縣村民李自立:自強自立脫貧 腰杆挺直做人
    看著路邊、河灘、山坡上草兒已經發芽,這群羊終於可以「大飽口福」了,李自立的心裡樂開了花。  李自立年幼遭遇家庭變故,又留下小兒麻痺後遺症,走路不方便,至今單身一人生活。「以前他的日子過得很艱難,在眾人面前也覺得抬不起頭來,經常沉默寡言。但他從小就很要強,從沒有抱怨過生活對他的不公。」白溝村村主任喬東全介紹。  據駐村「第一書記」張鵬介紹,李自立「人窮志不窮」。
  • 四旬女子因病駝背十年 截骨矯形後終挺直腰杆
    合肥下線訊  (記者 李靜 通訊員 鄭慧)  駝背65度,腰杆彎成「C」形,40歲的周女士因患強直性脊柱炎導致脊柱嚴重畸形,近十年來只能低頭行走。由於駝背重心不穩,周女士站立、走路時時常要雙手撐膝,睡覺只能側身睡,無法正常工作生活。日前,周女士在安醫大二附院接受了脊柱截骨矯形術,專家團隊成功「拉直」了她的腰杆。
  • 印度新裝備連夜運往班公湖,揚言必須一雪前恥
    或者,即使到了現在印度的高級官員們依舊沒有死心,他們下令讓印度軍隊連夜將新裝備運往班公湖,揚言必將一雪之前被敵軍壓制的恥辱。,只不過,印度似乎高看了自己的後勤能力,倘若印度不是本國士兵出現凍死凍傷的狀況,強行將本來就不充分的運力將巡邏艇,以及其必需的燃料和後勤備件運送到班公湖上執行巡邏或作戰任務,那麼,印度自身相對脆弱的基礎建設,以及薄弱的運力反而會讓印度在這一次的對峙中再次吃虧。
  • 揭幕戰中TES能否一雪前恥?
    揭幕戰中TES能否一雪前恥? 【CNMO新聞】2021年悄然來到,玩家們期待已久的英雄聯盟S11賽季也將於1月9日正式開啟。
  • @莫迪,你的老友川普在用印度腔模仿你的英語發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美國總統川普和印度總理莫迪據稱關係很好,莫迪還幾次被邀請到白宮總統辦公室。兩人會面時,莫迪不僅與川普握手,還兩次與川普「熊抱」。近期川普還助力印度不斷批評它的鄰居巴基斯坦。不過,兩人的關係真如表面上的那麼好?
  • 印度鼓吹「中國威脅」,重磅動作釋放危險信號,不料莫迪自作自受
    據環球網1月7日報導,印度「防務新聞」日前指出,在印度經濟不斷衰退的情況下,印度還在計劃增加國防預算,以應對來自於中國的「威脅」。此前,印度政界高層曾表示,印度必須要在經濟和戰略實力上「超過中國,以遏制中國的野心」。顯而易見,印度針對中國的陰謀還在進行之中。
  • 印度總理莫迪連任之路會被「一頭牛」絆住嗎?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 「牛是我們的母親,在印度,沒有人能夠忘記欠牛奶的債。」印度大選計劃於4月11日至5月23日舉行。但作為一位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旗手」,今年2月,莫迪這位志在連任的印度總理早早地就亮出身份,旨在吸引印度教支持者。 2012年,全印有530萬頭流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