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袋鼠過量繁殖威脅其他物種—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新華社電 袋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但繁殖迅速,數量眾多。澳研究人員12月12日指出,袋鼠數量過多已威脅到當地爬行動物的生存。

領導研究的國立澳大利亞大學的布萊特·豪蘭德表示,袋鼠數量太多,草場消耗過快,導致蜥蜴無處藏身,無食可覓,影響了蜥蜴的生存環境。如再不控制袋鼠數量,就會威脅到蜥蜴等爬行動物數量,一種珍稀的條紋無腿蜥蜴甚至會瀕臨滅絕。

研究人員通過蜥蜴數量來判斷一片草場是否健康。蜥蜴是食物鏈的重要一環,它以昆蟲為食,其本身又是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食物。結果發現,草長到20釐米高時,生活在其中的蜥蜴數量最多。

在首都坎培拉的一些草場,每平方公裡內袋鼠的數量達到300只,幾乎吃光了所有的草。研究人員因此建議,把每平方公裡內的袋鼠數量控制在100只以內,在樹林地區,這一數字應該更少。

澳大利亞大陸缺少袋鼠的天敵,人為獵殺袋鼠的行為也遇到爭議,導致袋鼠數量近年來迅速攀升,已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徐海靜)

《中國科學報》 (2014-12-16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林火導致113個澳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
    新華社坎培拉2月13日電綜合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受持續數月的林火影響,澳大利亞113個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急需幹預救助。據報導,澳大利亞林火肆虐威脅到很多動物物種的生存,一個專家組受委託進行相關調查。
  • 爬寵網絡交易正在威脅野生種群—新聞—科學網
    「和狗不同的是,這些爬寵中有許多並不是源自人工繁殖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中科院版納植物園)副研究員Alice Hughes表示,現行國際貿易法規只適用於11000多種已知爬行動物中的9%,大量交易未受監管。
  • 超半數最具威脅物種入侵我國—新聞—科學網
    據統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我國成為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文並圖/記者李大林 通訊員粵國檢 外來生物入侵令我國年損失超兩千億 外來物種入侵這個詞聽上去較為陌生,其實經常就發生在老百姓身邊。
  • 大黃蜂愛吃低脂食物—新聞—科學網
    沒有昆蟲授粉,許多植物物種(包括各種農作物)便無法繁殖。「因此,蜜蜂的死亡會影響人類的食物供應。」研究植物與昆蟲相互作用的專家Sara Leonhardt說。全世界有兩萬多種蜜蜂需要被考慮,其中除了著名的蜜蜂外,大黃蜂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蜜蜂的大部分營養來自花蜜和花粉。雖然花蜜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但花粉含有大多數其他必要的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
  • 林火導致113個澳大利亞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袋鼩最危急
    新華社坎培拉2月13日電綜合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受持續數月的林火影響,澳大利亞113個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急需幹預救助。據報導,澳大利亞林火肆虐威脅到很多動物物種的生存,一個專家組受委託進行相關調查。
  • 飼養野生動物 遺傳後果嚴重—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ANN AND STEVE TOON/MINDEN PICTURES     科學家近日在《南非科學雜誌》上警告說,南非政府決定將包括犀牛、獅子和獵豹等在內的30多種野生物種,列入可通過繁殖和基因研究加以改良的動物名單,這一做法可能會對這些動物的基因多樣性造成極大破壞。   這一於2019年5月宣布的決定事先並未徵求公眾意見。
  • 高海拔基因或使喜馬拉雅狼成為新物種—新聞—科學網
    令人驚奇的是,這群具有典型狼群特徵的傢伙,似乎在基因上有了不同,並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物種。 據《科學》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些分布在印度北部、中國和尼泊爾的狼,與生活在附近的灰狼在基因上存在不同,而導致不同的,正是幫助喜馬拉雅狼適應4000米以上低氧高海拔環境的基因。
  • 澳將消滅百萬袋鼠 由於毀滅生態系統
    「很少有政客有膽量表揚射殺袋鼠的行動,哪怕它非常有必要, 」林登邁爾說, 「但是,以利氏袋鼯和無腳蜥蜴為例,由於大量的袋鼠以及火災、伐木等使得它們近乎滅絕,於是政府介入保護它們生存的草地。   澳將消滅百萬隻袋鼠 為了保護野生生態和瀕危的草地   【澳將消滅百萬隻袋鼠】「很少有政客有膽量表揚射殺袋鼠的行動,哪怕它非常有必要,」林登邁爾說,「但是,以利氏袋鼯和無腳蜥蜴為例,由於大量的袋鼠以及火災、伐木等使得它們近乎滅絕,於是政府介入保護它們生存的草地。
  • 袋鼠澳貨是幹什麼的?袋鼠澳貨將是澳洲品牌直賣行業的超新星!
    二是因為國內的產品品質不能滿足國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要求,特別是在三聚氰胺、地溝油等一系列負面新聞的影響下,國人對國內產品的信心逐漸喪失,轉而對監管更加嚴格的外國產品的依賴不斷增加。  袋鼠澳貨——專業的澳洲品牌直賣基地!  澳洲是世界空氣汙染最低的國家之一,陽光充足,無灰霾的國家,世界最宜居城市前十,獨獨在澳洲就有墨爾本、雪梨、阿德雷德和珀斯四大城市。如此優越的環境,再加上澳洲還擁有近乎苛刻的產品標準及保健品管理制度,使得澳洲出產的各種產品早己享譽全球。
  • 澳將消滅百萬袋鼠引爭議 不同的價值觀發生了碰撞
    澳將消滅百萬袋鼠引爭議 不同的價值觀發生了碰撞時間:2017-02-18 18:09   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澳將消滅百萬袋鼠引爭議 不同的價值觀發生了碰撞 很少有政客有膽量表揚射殺袋鼠的行動,哪怕它非常有必要,林登邁爾說,但是,以利氏袋鼯和無腳蜥蜴為例,由於大量的袋鼠以及火災
  • 澳拳擊袋鼠走紅 連寵物都練出腹肌胸肌
    摘要:  澳拳擊袋鼠體形彪悍,身高2米,體重200斤,連袋鼠都能練出肌肉了那麼減肥的男女還好意思嗎?澳拳擊袋鼠羅格走紅網絡,因為它一身彪悍的肌肉,腹肌胸肌清楚可見,比人類拳擊手還有力氣的樣子。   澳洲拳擊袋鼠走紅 腹肌胸肌清楚可見   澳拳擊袋鼠體形彪悍,身高2米,體重200斤,連袋鼠都能練出肌肉了那麼減肥的男女還好意思嗎?
  • 還是熟悉的沙雕土澳:兩隻袋鼠深夜互毆,仿佛拳擊手| 澳洲早報
    海服邦澳洲蝸牛早報第二十七期,爭做澳洲新聞最有態度的搬運工!距離春節假期還有5天!Ⅰ雪梨公交司機開車玩手機釀致命車禍,兩男子被撞當場死亡。Ⅱ「打你打你打你」,澳網友拍下有趣一幕,網友熱議。家住南澳Murray River的Charlie Riebolge正準備休息,突然聽到臥室窗戶外傳來打鬥的聲音,原來是兩隻袋鼠一言不合開戰了。
  • —新聞—科學網
    大熊貓保護區內大型食肉動物種群劇烈下降
  • 單性繁殖也健康—新聞—科學網
    亞馬遜帆鰭鱸是一種無性繁殖的魚類,但擁有良好的基因組健康狀況。 圖片來源:Manfred Schartl/University of Würzburg 亞馬遜帆鰭鱸是一種單性繁殖的魚類,但基因組卻顯示出令人驚嘆的健康狀況。這一新發現非常出人意料,因為單性繁殖一直被認為會導致基因組退化。 理論預測單性繁殖存在諸多劣勢,比如有害變異會逐漸積累導致基因組退化並最終導致物種滅絕。
  • 澳將消滅百萬袋鼠引爭議:其國徽上面就有袋鼠
    澳將消滅百萬隻袋鼠,為了保護瀕危的草地和野生生態。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正計劃在今年毀滅超過100萬隻袋鼠,以保護瀕危的草地和野生生態。  「東部灰袋鼠非常可愛,也是生態系統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大量的袋鼠正在毀滅生態系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環境生態學專家大衛?
  • 棘冠海星暴發嚴重威脅大堡礁生態—新聞—科學網
    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發現,位於該國東海岸的世界自然遺產大堡礁正面臨嚴重的生態威脅,有「珊瑚殺手」之稱的棘冠海星正在大堡礁泛濫生長,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 澳將消滅百萬隻袋鼠聯邦執行規定射殺袋鼠只能打頭部
    澳將消滅百萬隻袋鼠,每一年,這種清理行動都會引發爭議,反對者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減少袋鼠數量有助於環境保護。「我們曾經有大量食物鏈頂端的物種,比如塔斯馬尼亞虎。然而,當地人的過度捕獵令它們滅絕,然後殖民者又清理了像澳洲野犬這樣的天敵。
  • 澳媒:澳雪梨一隻袋鼠出逃 清晨「狂奔」在大橋上
    澳媒:澳雪梨一隻袋鼠出逃 清晨「狂奔」在大橋上 2018-01-17 11:31: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龜背上載著小世界—新聞—科學網
    「在赤蠵龜殼上發現線蟲不足為奇,但當我們把它們的數量和多樣性與其他硬表面甚至海洋植物進行比較時,我們才意識到龜背上充滿了微生物,而且這樣的豐度過去幾乎沒有記錄過。」研究人員還發現,貝殼的後部分,最接近後鰭,有不同的群落和更高的物種多樣性。 之前對赤蠵龜的研究發現,在它們的殼上生活的不同物種不到100種。通過這項新研究中,作者將至少111個新物種添加到可以生活在紅海龜背上的生物名單中。這個數字不包括其他種類的小型動物,這意味著這個數字可能會更大。
  • 南極帝企鵝遭遇繁殖危機—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CHRISTOPHER WALTON 本報訊 南極洲極具魅力的帝企鵝被認為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為變暖的海水正在融化它們生存和繁殖所需的海冰。如今,這些帝企鵝已經放棄了它們最大的一塊棲息地之一 ——3年來,在那裡繁殖的企鵝幾乎沒有孵化出任何新的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