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名家匯於2016年登陸創業板,IPO時募集資金2.57億元。有意思的是,公司上市半年就發布了定增計劃。2016年9月,名家匯發布定增預案稱擬募資17億元,2018年4月,該定增計劃落地,實際募資8.8億元。
頗為有趣的是,在上次募集資金到位後的2年多時間裡,募投項目進度緩慢。截至2020年6月30日,補充照明工程配套資金項目調整後投資總額為6.58億元,累計投資4.43億元,投資進度為67.43%;LED 景觀藝術燈具 研發生產基地暨體驗展示中心建設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2億元,實際投資0.6億元,投資進度為29.88%。
此外,2018年的定增項目還經歷過變更及延緩完成期限。比如公司變更原用於合同能源管理營運資金項目的募集資金使用計劃,將剩餘10762.34萬元用於公司現有的照明工程項目;再如「LED景觀藝術燈具研發生產基地暨體驗展示中心建設項目」,原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為2020年6月30日,後延期至2021年9月30日。
除了兩次股權融資,名家匯還於2019年發債券融資2億元,債券簡稱「19名家01」,代碼「114589」。如果此次收購配套資金募集成功,公司又將獲得大量「補血」。
資產質量與盈利質量背離
與大規模融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名家匯的盈利下滑明顯。在盈利良好的2016-2018年,公司資產質量又與盈利質量背離。
在名家匯上市後的前三年,公司業績飛速增長。2016-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16 億元、6.82億元和13.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98%、64.02%、91.61%;分別實現淨利潤1.01億元、1.74億元、3.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2.27%、72.72%、81.83%。
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公司的資產質量卻很一般,體現為應收帳款的急劇增長。2016-2019年、2020年三季度末,名家匯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2.58億元、3.72億元、8.74億元、13.7億元、14.18億元。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也大幅下降,2016-2019年的數據分別是1.9、2.17、2.11、1.12。
名家匯應收帳款的帳齡結構也不容樂觀。截至2019年末,公司應收帳款餘額為16.04億元,其中1年以內的應收帳款餘額為8.53億元,僅佔53.18%;1年以上的應收帳款佔比46.72%;3年以上的應收帳款餘額為1.81億元,佔比11.28%。
與此同時,名家匯大幅增長的淨利潤與現金流也不相匹配。2016-2018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1.17億元、-2.36億元和-2.01億元,與同期大幅增長的淨利潤嚴重背離。
中注協《審計技術提示第1號——財務欺詐風險》提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連年為負值,或雖然帳面盈利且利潤不斷增長,但經營活動沒有帶來正的現金流量淨額」存在財務欺詐風險。財務人士同時指出,盈利質量與資產質量的背離也是值得關注的預警信號。
2019年,名家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由負轉正,但淨利潤卻大幅下降53%。2020年前三季度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再次轉負,為-3.36億元,持續「失血」。(來源:新浪財經)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名家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