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骨髓移植,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白血病常見的治療方式,但你肯定沒聽說過骨髓移植還可以治療肝硬化。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消化內科王芬教授團隊採用超聲內鏡技術將患者自體骨髓經門靜脈成功移植到一例B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肝臟內,僅半個月即獲得良好療效,白蛋白水平快速提升,1個月後腹水完全消退。
△骨髓移植示意圖
患者是一名50歲中年男性,B肝病史20餘年。
近年來逐漸出現B肝肝硬化失代償期症狀:肝功能明顯減退、脾功能亢進、大量腹水,多次嘔血、黑便,需頻繁出入醫院。
王芬教授在查房時向患者表示,可應用「自體骨髓細胞」治療肝硬化。
患者當時也很驚訝,相信第一次聽說的你也是如此,自體骨髓細胞為什麼可以治療肝硬化呢?
王芬教授表示:骨髓中的間充質幹細胞可促進促進肝小葉重塑,骨髓造血幹細胞在肝臟內可定向分化成新的肝細胞,骨髓自帶的細胞因子也可以刺激肝臟原始祖細胞產生新的肝細胞,使產白蛋白的肝細胞數量迅速增加,有望改善患者肝功能、消除腹水、延緩肝硬化進展。
△王芬教授手術中
入院第4天,在評估患者病情、詳細溝通手術相關事項後,患者籤署了知情同意書。
王芬教授及其團隊從患者體內抽出30ml全骨髓,通過超聲內鏡途徑,順利經門靜脈精準定植到肝臟內,術中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未出現明顯不適。
術後半月隨訪患者發現,其白蛋白指標由28.9g/L上升到37.8g/L,一月後腹水完全消退。
肝硬化是一種由多種病因長期作用於肝臟引起的慢性、進行性、瀰漫性肝病的終末階段,病變逐漸進展,晚期出現肝功能衰竭、門脈高壓及多種併發症,死亡率高。
現階段常見治療方案主要包括:
內科藥物保守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賁門血管離斷術、門體分流術、肝移植等)
內鏡治療(食管-胃底曲張靜脈套扎、組織膠注射等)
介入治療(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
除了肝移植,其他治療措施雖能暫時改善臨床症狀,卻不能逆轉肝細胞數量日益減少導致的肝功能逐漸減退。
臨床上迫切需要一種經濟且有效的手段來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
在消化內科原有成熟的超聲內鏡治療平臺的基礎上,在沈守榮教授及王曉豔教授兩代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王芬教授創造性地應用超聲內鏡技術將自體骨髓經門靜脈途徑移植到患者肝內,具有安全、創傷小、恢復快、靶向性好、無排異、無基因突變風險等多重優點。
到目前為止,王芬教授及其團隊已先後為10餘例患者成功實施該項治療技術。通過數月-1年的隨訪,療效非常肯定,尤其在增長白蛋白水平、消除腹水上有獨特的療效,是一項能讓廣大肝硬化患者獲益的醫療技術。該技術以大會發言的形式在美國消化疾病周(DDW)、韓國超聲內鏡峰會(EUS-Summit)、中國消化內鏡年會等國內外重要會議上交流,並應邀在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湖北、湖南等多個省級年會上做大會主旨報告,獲得了一致好評。
(編輯zebra。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蔡婷 鄭少鵬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