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米飯與雜糧,如何選擇更健康?

2021-01-11 騰訊網

「人是鐵,飯是鋼」,作為剛需的米在中國文化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甚至被稱為「五穀之長」。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營養意識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日益豐富的選擇,對於米飯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

「米飯到底該不該吃?」,這是老一輩和年輕一輩的人經常爭論的問題,到底該聽誰的呢?雖然米飯與網傳的「垃圾食品之王」的名頭還是有區別的,但是對於血糖較高的朋友們來說,平時吃米飯還真得注意了!

《英國醫學雜誌》曾發表過一項針對中日美三國所做的研究結果:吃白米飯最多者與最少者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55%。而一些有自測血糖經驗的朋友也會發現,如果多吃了一碗飯,餐後的血糖就蹭蹭地漲。

的確如此,因為白米飯去了糠層只留胚乳,澱粉含量高,膳食纖維含量低,容易消化吸收,升糖快,但這並非意味著不該吃米飯。《中國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每天需要吃主食250~400克,包括全谷雜豆50~150克,薯類50~100克。

主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就會使血糖升高而增加胰島負擔;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少,容易引起脂肪過度分解,導致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碳水化合物的種類和數量對餐後血糖的控制很關鍵,吃對主食就相當於控制好一半血糖。

主食雜糧的分類與選擇

主食雜糧可分為全穀物、精製穀物、薯類、雜豆類。

(1)全穀物

全穀物是指未經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稻米、玉米、黑米、小麥、燕麥、蕎麥、薏仁、高粱等,經過加工均可作為全穀物的來源。

(2)精製穀物

精製穀物是指在加工中去除了胚芽和糠皮,只保留胚乳的穀物,其膳食製品佔據主食的主導地位,如米飯、饅頭、烙餅、包子和麵包等的主要原料都是精製穀物。

(3)薯類

馬鈴薯、甘薯、芋薯和木薯等都稱為薯類,部分薯類也可作為蔬菜食用。薯類中維生素C較穀類高,其碳水化合物佔25%左右,但蛋白質、脂肪含量較低。

(4)雜豆類

雜豆類是指除大豆之外的紅豆、綠豆、黑豆等。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0%以上,膳食纖維、鈣、鐵含量均較高。

與精製穀物相比,全穀物及雜豆類食物能夠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合物等有益健康的營養成分。在血糖生成指數方面,全穀物、薯類及雜豆類要大大低於精製米麵。

粗細結合,餐後血糖更平穩

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時間,從而延遲糖分在小腸裡的吸收,延緩餐後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需要維生素,如果缺乏會加重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粗糧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較高,而且每一種雜糧都含有不同的營養素。

所以,想要降低餐後血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證主食食材的多樣化,做到粗細互補,經常變換粗糧的品種,攝取多種營養素。不僅可以延緩血糖升高,有利於糖尿病的治療,還增加了多種維生素的攝入,有助於預防併發症。

1. 豆類是法寶

豆類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與大米混合烹調做成雜豆飯、雜豆粥、八寶粥等。磨豆漿時也可多用幾種豆子。

2. 薯類可以代替主食

土豆、紅薯、芋頭等薯類富含澱粉和膳食纖維,既能產生很強的飽腹感,還能延緩血糖升高速度,所以可以和主食交換著吃。

3. 雜糧麵粉做面點,營養豐富

可將小米麵、玉米面、黃豆面按2:2:1的比例做成饅頭、麵皮、烙餅等。

4. 搭配顏色,好看又營養

如:加入綠色的豌豆、黃色的玉米粒、橙色的胡蘿蔔等,既美觀,又提供了維生素,還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合併眼病;紫米、黑米、紅米與白米搭配食用,能提供大量花青素類抗氧化成分,能預防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初期每天宜攝入主食200~300克,接下來可根據血糖和用藥情況加以調整,個別重體力勞動者每天主食量控制在400~500克,中等體力勞動者為250~300克,極輕體力勞動者為200~250克。此外,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控制蔗糖、蜂蜜、麥芽糖等純糖製品的攝入量。

「粗細結合」要注意

1. 雜糧難熟,提前泡

有一部分雜糧,如大麥、薏米、紫米、黑米及各種豆類較難熟,最好提前將其洗淨、浸泡,一邊煮的時候玉米同時熟。

2. 種類儘量豐富,營養互補

如蒸米飯時加小米、糙米、燕麥或雜豆;煮白米粥時加燕麥片;做面點時加全麥粉或雜豆雜糧粉等。

3. 三餐粗糧應有所區別

比如早上磨粗糧豆漿,中午煮雜糧飯,晚上可以熬點雜糧雜豆為主的八寶粥。、

4. 主食幹一點,血糖上升慢

研究表明,米粒的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越慢。一般米飯做熟後還能保持完整的顆粒,但是長時間熬製的粥米粒已經開花,血糖升糖指數比米飯高得多,因此主食做得幹,血糖更易穩定。

5. 主食涼一點,利於控制血糖

澱粉分為直鏈澱粉、支鏈澱粉和抗性澱粉三大類。其中,抗性澱粉在體內的消化速度最慢,其大多數「穿腸而過」,帶來的熱量極少。研究證明,冷卻的方法正好可以促使食物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進而達到減慢消化的目的。

如何煮粥、喝粥對血糖影響小

與米飯、饅頭相比,粥的糊化程度高,血糖指數比米飯高,但糖尿病患者並不是絕對不能喝粥,只要注意煮粥、喝粥的方法,就不會引起大的血糖波動。喝對了粥不僅可以增加膳食纖維,也可使血糖降低。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即可:

(1)煮粥時間不要太長,保持米粒和豆類的完整;

(2)喝粥就喝粗糧粥,豆類最好佔一半以上,更有助於控糖;

(3)食用粥的量不能多,可搭配蔬菜一起吃;

(4)喝粥還不能快,慢慢喝,升糖慢。

合理分配,巧加餐

糖尿病患者不宜暴飲暴食,每餐吃七分飽,一般兩餐之間就會有飢餓感,這樣就需要進行加餐。但需要注意的是,加餐並非加量,而是應將三次正餐中的主食攝入比例相應減少作為加餐,這樣既可以預防低血糖,又可以防止餐後高血糖,有利於平穩控制血糖。

加餐一般適宜選擇番茄、黃瓜、蘋果等低GI的蔬果,或者牛奶、酸奶、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不選擇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避免引起血糖波動。

相關焦點

  • 米飯饅頭沒營養?不吃主食更能瘦?
    很多人把不吃主食當作減肥的捷徑,還有人聲稱米飯饅頭沒營養、會升血糖等,把主食完全當做了影響健康的惡魔。你我身邊一定有這樣的場景,出去吃飯,女生經常米飯都吃不上一碗;很多人平時稍微貪吃了點主食內心都會莫名產生一種悔恨感。這樣做對的嗎?首先闢謠一下米飯饅頭沒營養?米飯饅頭養活了祖祖輩輩這麼多人,怎麼就沒有營養了?
  • 主食吃饅頭和吃米飯,哪種更容易使人發胖?別爭了,看醫生怎麼說
    減肥的目標立下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進行,尤其是主食的選擇上更加讓人困惑,不知道應該吃饅頭還是吃米飯。饅頭和米飯誰更容易讓人發胖?看看醫生怎麼說同等重量的米飯和饅頭,米飯的熱量在117卡路裡左右,饅頭的熱量在233卡路裡左右,可以明顯看出饅頭的熱量遠遠高於米飯,而且有些饅頭在發酵過程中還會加入糖分,更是提高了熱量,因此建議大家少吃饅頭,饅頭更容易發胖。
  • 什麼是主食沙拉?如何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主食沙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崇尚健康、時尚、均衡無負擔的飲食方式。輕食沙拉成為廣大白領、健身減脂人群,甚至當紅明星的不二之選。輕食沙拉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吃草」,而是可以被人們當作主食的輕食沙拉。什麼是主食沙拉?輕食沙拉怎麼做才能當作主食?
  • 主食,選米飯還是麵食?哪個更有營養?
    我們最常見的主食就是米飯和麵食,一般來說北方人對於麵食更喜歡一些,南方則以米飯為主食,那麼主食選擇米飯和麵食哪個更好,米飯和麵食在熱量上哪個更適合減肥等,對於這些問題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米飯和麵食的一些相關知識。
  • 五穀雜糧養生大全——小小的五穀雜糧,藏著大大的健康學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60%~70%的雜糧佔比是健康飲食的基礎,而現代人飲食中,雜糧比例過低,僅佔20%~30%,長此以往會導致機體營養過剩,引發健康隱患,出現"三高"。所以,在實際生活中,切忌"只吃貴的,不吃對的"。有研究表明,粗糧、雜糧可顯著降低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總膽固醇、三醯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日常生活中,適當增加粗糧比例,既經濟,又健康。
  • 糖尿病人吃哪些主食,不容易升血糖?介紹4樣,健康吃
    1、加入雜糧的高纖維米飯 糖尿病患者每天吃的米飯裡,可以適量加入玉米,小米這類的雜糧,玉米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素,有利於胃腸的蠕動,還有降血脂的功效
  • 米飯、饅頭和麵條,減肥期間適合吃哪種主食?用實驗數據告訴你
    在以前,南方人每天吃大米,北方人每天吃麵食,大家都不用糾結吃什麼主食。但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選擇的主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開始關心起「熱量」和「營養」。那麼米飯、饅頭和麵條這三種常見主食,哪種更有營養?哪種熱量更低?哪種吃了不容易長胖呢?
  • 總是不小心吃掉兩份主食,怪不得悄悄變胖了
    當我們站在更前沿的飲食方法當中來看,這些菜有沒有存在什麼問題呢? 有,這些菜當中混合了一部分高澱粉的主食,如果再搭配主食,就很容易悄悄的吃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主食攝入250-400g(生重)。
  • 糖尿病友主食首選米飯,不同米怎麼選?我們今天說一說
    因此,糖尿病人一般應該攝入主食來作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其中又以米飯來作為首選(因為麵食有麵筋蛋白,部分糖友會對其敏感,引起血糖異常)。那麼,市場上這麼多不同的米,各有什麼特點呢?怎麼來做米飯更健康?我們今天說一說。
  • 天天吃雜糧和吃大米飯有什麼不同?哪種飲食更健康
    大米飯對於南方人來說,一直都是我們的主食,每餐必不可少的。但現在很多人都聽說吃雜糧飯會更健康,平時不要吃大米飯。事實上真是這樣嗎?每天吃雜糧飯和大米飯當主食的人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雜糧飯和大米飯的區別1.
  • 饅頭和米飯,哪個主食對血壓影響大?看醫生怎麼說,不妨了解一下
    米飯饅頭是我國人民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通常南方米飯吃得多,而北方則饅頭吃得多,作為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呢?高血壓患者主食吃米飯還是饅頭,來給大家做幾點分析,大家就會明白了:一、饅頭和米飯,哪個主食對血壓影響大?
  • 吃對米飯才是人上人!
    膳食結構不合理是引發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飲食從吃得飽到吃得精,我們的舌頭變得愈來愈挑剔,餐餐主食離不開精米白面,而口感相對粗糙的穀類等主食攝入量則不斷下降,整體主食結構處於「精糧過剩」、「粗糧不足」的失衡狀態。同時,油脂、動物性食物、過度加工的精糧導致能量攝入過剩,而蔬果、奶製品、雜糧谷薯類、B族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攝入不足。
  • 米飯和饅頭,哪種主食對血壓影響大?看看醫生怎麼說
    甚至也有一些患者會問該吃米飯好,還是該吃饅頭好?米飯和饅頭,哪種主食對血壓影響大?看看醫生怎麼說米飯和饅頭都是我們生活當中最為常見的主食,當然根據自己飲食習慣的不同,有些人喜歡吃米飯,有一些人喜歡吃饅頭,單純就這兩種主食來說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不過是我們的一種飲食習慣而已,那麼他們對於高血壓的影響,其實也沒有本質區別的。
  • 比較推薦糖友們選擇的是這4種主食
    不過芋頭這種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替代一小部分米麵主食,作為粗雜糧添加到主食中,還是具有一定好處的,可以幫助控制餐後血糖,或許這也是一些人誤認為芋頭可以降血糖的原因所在。畢竟它的升糖指數只有48,煮熟後也大概也只在53左右,還是遠低於大米飯(83)或者白面饅頭(88)的。
  • 多吃五穀雜糧能減脂嗎?未必,吃主食沒有注意這幾件事,很難成功
    人們紛紛用自己的辦法減肥,但最近幾年聽說不吃主食不能減肥,反而會誘發營養不良。這是對的,三餐中主食是不必可少的食物, 如果機體沒有了主食的供能,長期下去,確實有可能讓機體出現營養不良。相反,越來越多的減肥人群,開始吃五穀雜糧。把之前全部的精細糧食,都換成粗糧是不是就能夠減脂了呢?未必,吃主食時沒有注意這3點,很難成功。
  • 燕麥紫米地瓜飯糰軟糯甜香,簡單易做,減脂期代替主食的健康穀物
    最近,小編忙著減肥,科普了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穀物和雜糧。著實對這些平日裡不怎麼吃的健康食物有了新的看法和深刻的了解,原來燕麥的營養價值如此之高。燕麥富含的脂肪含量在5-9%,相當於大米、白面的4-5倍。燕麥富含十分豐富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是大米、小麥粉的2.5倍,在穀類糧食中佔據首位。食用燕麥,飽腹感很強,減脂選擇燕麥再合適不過了。
  • 燜米飯時,直接加水煮是大錯!牢記3點,米飯更香更軟,還不粘鍋
    導讀:燜米飯時,別再加水了!換成它,米飯更香軟,更有營養,還不粘鍋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簡食記!米飯,最常見的主食之一,尤其是在南方,它可是當之無愧的「實力擔當」。每當熱氣騰騰的米飯出鍋時,無需大魚大肉,只需一塊腐乳或者幾根蘿蔔鹹菜,一大碗米飯便可下肚!
  • 電飯鍋蒸米飯,為啥老是粘鍋?掌握這個小妙招,米飯更香甜不粘鍋
    米飯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個主食,大家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做一些米飯來吃,但是有一些人在蒸米飯的時候,我會發現為什麼用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總是粘鍋呢,其實我們在用電飯鍋蒸米飯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掌柜之後就不會粘鍋,而且米飯也會更香甜。電飯鍋蒸米飯,為啥老是粘鍋?
  • 吃了容易變胖的主食,這4種主食比米飯熱量還高,減肥人群要忌口
    一說到能夠使人長胖的主食,很多人都能想到白米飯,對於南方人而言,在各種各樣的主食中更偏愛米飯。可很多想要減肥的人,想到米飯熱量高,又是誘發二型糖尿病的因素之一,還會選擇其他主食。但你知道嗎?在吃了容易發胖的主食中,白米飯並非排在榜首,吃這幾種主食比米飯熱量還要高,體重會蹭蹭往上漲,減肥人群要忌口了。首先是鬆軟可口的白饅頭:根據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喜歡吃米飯,而北方人更喜歡吃麵食。尤其是精細加工後的面類,如堪稱「美味之最」的白饅頭,以鬆軟可口而出名。也正是因為它的口感,蒙蔽了很多人。
  • 美味又營養,年糕媽媽教你做雜糧米餅
    我們都知道,平時所吃的精白米,為了口感好,穀皮,糊粉層和谷胚統統被磨去,只剩下碳水化合物,營養非常的單一,而雜糧米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營養十分豐富,恰恰可以較好的彌補這一點。今天年糕媽媽推薦一款雜糧米餅,營養價值遠遠超過白米飯,而且可以搭配一些堅果和蜂蜜,小朋友都很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