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專廠所在的員村承載了一代廣州人的記憶。
如今,部分工業遺址蝶變為創意園區,部分則面臨著被拆除的命運。5月14日,天河區員村街道辦事處對廣州國際金融城員村地塊拆除工程公開招標,原南方麵粉廠、玻璃廠及鵝公村將被拆除。
玻璃廠曾是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玻璃容器製造商之一,南方麵粉廠曾是廣東省最大的麵粉廠。14日上午,記者前往該地塊,發現玻璃廠地塊已張貼圍蔽施工公告,南方麵粉廠地塊也發布了場地不再出租的提示。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柳時強
一牆之隔,兩種命運
紅專廠,是生活在廣州的小夥伴都知道的「網紅」園區。而一牆之隔,有一片廢棄的廠房,原本也能成為風光的創意園。如今,是兩個世界。
這片廠房在廢棄之前,原來是1960年投產的廣東玻璃廠,1994年合資後更名為廣東澳聯玻璃,它曾是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玻璃容器製造商之一。但在21世紀初期,玻璃廠汙染嚴重,而且位於密集的居民區之中,屢遭市民投訴,從2004年至2008年,因為排放不達標被接連開了12張環保罰單。2010年,該玻璃廠被勒令關停。
2012年,廣州計劃拿出位於臨江大道琶洲板塊的70萬平方米土地,計劃投資26億元,建設包括展覽館、演藝中心、文化創意等多功能項目的文化產業園區。消息指出,面積45.5公頃的廣州北岸文化碼頭創意產業園位於廣州珠江北岸、琶洲對岸,由原南方麵粉廠、澳聯玻璃廠和員村熱電廠所組成,未來將成為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創意產業園,是中國特色的城市創意公園。
但在今天,大家習慣稱這塊地方為員村玻璃廠地面停車場。在地塊現場,記者看到了一紙通告,通告顯示玻璃廠地塊4月25日起全部圍蔽拆除。通告發布時間為2019年4月17日。
工業記憶,逐漸淡去
相關資料記載,1954年,廣州提出「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生產城市」的口號,動員全市迅速改變廣州工業落後的面貌,員村輕工業區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迅速成形。
廣東罐頭廠是員村工業區興建的首個龍頭廠,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與罐頭廠同年開工的還有廣東玻璃廠、第二棉紡廠、絹麻廠,其後南方麵粉廠、無線電廠則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海珠區遷入員村,至此,員村作為廣州輕工業重鎮的地位逐漸穩固。
離中心城區不遠,近黃埔港,有鐵路,在珠江邊上等因素造就了員村的光輝工業史。如今住在員村的老職工回憶起當年,仍會覺得能在這裡上班是一種榮耀。
南方麵粉廠,前身是福新第五麵粉公司廣州分廠。1960年轉為國營企業,改名南方麵粉廠。1962年,國家投資在廣州市東郊員村建成新廠,成為廣東省最大的麵粉廠。現在走進廠區,早已「改頭換面」。這裡部分地塊已改造為臨江507創意園,其改造力度小,幾乎保留了原南方麵粉廠和員村糧倉的原貌。
在園區大門張貼有一份溫馨提示,提示中指出,廣州市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員村中轉糧庫地塊將在2019年12月31日前移交政府部門收儲,地塊內物業場地不再出租。發布時間為今年2月1日。
員村地塊,有望崛起
員村往東一公裡,是赫赫有名的國際金融城;南邊和國際會展中心隔江相望;北面就是天河區政府和天河公園所在。
這就是員村。加持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城、琶洲西區的多重利好。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讓人感覺其發展對不住其地理位置。
此次招標項目的建設規劃許可顯示,該項目立項的根據是穗計調【2004】17號文件批准,也就意味著該地塊在2004年就已著手開發。記者查閱文件,該文件指出根據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領導小組2002年的相關決定,同意員村地塊土地開發項目立項。該項目地塊用地總面積為907650平方米,匡算項目總投資為人民幣24.42億元。
但近年來,隨著金融城的進一步擴大和深化,與珠江新城和琶洲國際會展中心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員村有望快速崛起。
廣州國際金融城總面積達8平方公裡,核心區總面積2.3平方公裡,包括起步區和西核心區兩部分。西核心區北至規劃花城大道,南至臨江大道,東至員村四橫路,西至員村大道,面積1.2平方公裡。員村就位於西核心區。
2010年6月公布的「琶洲—員村地區城市設計深化及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員村被定位為國際金融區,並作為城市中央商務區的拓展區,將承擔起CBD向東延伸的重要職責,將是創新產業集聚發展核心區。
招標公告顯示,此次項目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廣州國際金融城員村地塊內,主要建設內容是對本地塊內的玻璃廠、南方麵粉廠及鵝公村的建(構)築物進行拆除外運處理,拆除面積合計118492平方米,餘方棄置合計49720平方米。其中,玻璃廠拆除面積39481平方米,餘方棄置16471平方米;南方麵粉廠拆除面積72520平方米,餘方棄置30676平方米;鵝公村拆除面積6490平方米,餘方棄置257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