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有部分人始終不敢面對真相:經濟發展根本離不開大陸。
正解局出品
前兩天,臺灣地區發布貿易統計數據。
大部分島民們一驚:臺灣地區超過40%的出口,要靠大陸。
這也意味著,臺灣地區連續多年來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成了笑話。
不過,就這樣,臺灣地區仍然有人給出驚人解讀:說明大陸越來越依靠臺灣。
高雄港
2016年,島內變天。
從那時起,他們就搞出一個所謂的「新南向政策」。
說白了,就是想在經貿上和大陸「脫鉤」。
但是島內地狹人稠,向來是經貿立業,所以,需要加強和東協、印度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經濟聯繫。
他們還煞有介事地設立了「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和「新南向政策專網」,不斷放寬對這些國家的籤證手續,提供超過1000億新臺幣的融資等等。
「新南向政策」的主要對象國
但不得不說,他們吭哧吭哧幹了5年,結果卻非常尷尬。
根據臺灣地區自己的統計數據,2020年對大陸(包括香港)出口達到了1367.4億美元,佔到了他們出口總份額的43.8%。
簡單說,臺灣地區每賺回100塊錢,其中有43塊8毛是大陸和香港貢獻的。
更重要的是,2020年臺灣地區對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增幅高達14%。
而平均來看,臺灣地區今年出口增幅是4.9%,對日本、歐洲這樣老客戶的表現也非常不好(日本是增長0.5%,歐洲還大跌5.4%)。
尤其刺眼的是,對「東協」(也就新南向政策重點的東協10國),出口額竟然是-1.3%。
在臺灣地區出口總盤子裡,最近五六年對東協出口從最高的佔比超過18%,下滑到15.4%。
看到這個數字,島內是一片譁然。
要知道,當時小馬哥在時,臺灣地區有一撥人說,和大陸的經貿數額越來越大,是所謂的「賣臺鐵證」。
結果,如今小馬哥不在了,和大陸的生意越做越大,「賣臺鐵證」越來越明顯了。
而今,慘遭打臉。
2010-2020年大陸在臺灣地區出口市場份額變動趨勢
不過,臺灣地區總有人腦迴路比較清奇,居然認為,這證明對岸更需要臺灣。
當然,臺灣地區也有頭腦清醒的網友就質疑:那就不要將貨賣給大陸呀,對岸飛彈對我們,經濟又要靠我們,我們還賣東西「資敵」?
還有網友說,騙人的最高端技巧,是連自己都騙。
更有網友評價,恭喜這麼快就入圍年度笑話XD。
實際上,臺灣地區的「獨派」一直不願意和大陸走近。
1994年時,他們就搞出來了「加強東南亞地區經貿工作綱領」,也就是第一次「南向政策」。
推動臺商到東南亞設廠,發展經貿、文化交流。
但實際上,這幾十年來,臺灣地區和大陸的聯繫是越來越緊密。
到2002年,大陸就成了臺灣地區第一大出口市場。
2020年,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是1514.52億美元,從大陸的進口額是647.79億美元,貿易順差866.73億美元。
2020年,臺灣地區貿易總順差也只有587.9億美元,還少於對大陸市場的貿易順差額。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大陸市場,臺灣地區的貿易全年將是逆差。
臺灣地區現在興高採烈、歡欣鼓舞:2020年經濟有望正增長。
但是,他們卻不想承認,沒有大陸市場,經濟恐怕不會怎麼好看。
實際上,臺灣地區有部分人始終不敢面對真相:臺灣地區經濟發展根本離不開大陸。
這就像月亮和地球,地球和太陽的關係一樣。
這是現實規律。
而實際上,不光是經濟,臺灣地區的安全、安定同樣離不開大陸。
只是臺灣地區的一部分人,還不願意承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