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當中,康熙為何要那麼對待容妃?為何讓其去刷馬桶?

2020-12-04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在康熙王朝中,作為康熙皇帝的妃子的容妃令人印象十分深刻,而容妃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她悲慘的結局,容妃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她從之前的寵妃淪落成了洗馬桶的奴才,以至於最後被馬桶砸死呢?

容妃因為她善良和溫柔,使得康熙皇帝對她十分喜愛,康熙皇帝沒事的時候,經常回去容妃的宮中,使得慧妃十分嫉妒,如果能夠一直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下去,容妃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結局,不過命運卻並不會如此的安排,後來容妃因為在康熙皇帝廢除太子胤礽時,阻止康熙皇帝廢除太子胤礽,甚至還搬出孝莊太皇太后的懿旨,容妃的這些行為,無疑是當眾逼迫康熙皇帝妥協和駁了康熙皇帝的面子,康熙皇帝自然十分生氣,當著眾人面,命人將容妃帶下去。

康熙皇帝沒過多久,便來到了容妃所在的宮中,對於容妃的表現,康熙皇帝生氣之餘也是十分失望,在打完容妃後,宣布奪去容妃的貴妃封號,降為常在,仍在現在的宮中,只是不允許她在踏出宮門半步,康熙皇帝在走之前,告誡容妃後宮不得幹政,康熙皇帝還是對容妃有感情的,不然也不會再將容妃廢為常在,前去探望此時的容常在,並提出要與她說說話,不過因為紅玉的到來,康熙皇帝並沒有與容常在說太多的話,將紅玉交由容常在照顧後,說是照顧,其實就是變相的監視紅玉。

容常在雖然此時的境遇並不怎麼好,但是內心善良的容常在,選擇放走了紅玉,康熙皇帝知道後,雖然生氣,但是並沒有選擇處置容妃,之後容妃在康熙皇帝的面前依舊說一些康熙皇帝不愛聽的話,甚至還批評康熙皇帝殺伐過重,氣得康熙皇帝最終拂袖而去,並下旨將容常在逐出後宮,交由宗人府為奴,因為之前容妃受寵而忌恨容妃的慧妃,聽到容妃被降為常在並且逐出後宮,貶到宗人府為奴的消息後十分高興,慧妃命宗人府的管事,將容妃派去洗馬桶。

其實容妃落到洗馬桶的下場,大部分是她咎由自取的,雖然容妃遵從的是孝莊太皇太后的懿旨,出發點也是好的,但是她用錯了方式,容妃不分場合的駁了康熙皇帝的面子,康熙皇帝對她的處置已經是夠客氣的,要不是因為康熙皇帝對於她,有一定的感情在,康熙皇帝早就可能下令殺了她,之後在與康熙皇帝第二次說話的時候,依然不改教訓,在沒有經過事情的調查之下就為大阿哥胤禔說好話,之後又批評康熙皇帝疑心和殺伐過重,使得康熙皇帝對於她十分失望,不過理智和感情還是讓康熙皇帝選擇了對容妃網開一面,即便是康熙皇帝錯了,容妃也不應該那樣去說康熙皇帝,因為康熙皇帝畢竟一國之君,一國之君的權威是不容挑戰的,尤其還是多次挑戰。

之後容妃的女兒藍齊兒格格回宮,在知道母親刷馬桶的事情後,使得藍齊兒與父親康熙皇帝大鬧了一場,康熙皇帝沒有辦法對藍齊兒生氣,之後就把氣出在了容妃身上,康熙皇帝認為是容妃在女兒藍齊兒面前說了什麼,藍齊兒才會有這樣的表現,但事實上,容妃什麼都沒有說,雖然康熙皇帝心裡對容妃是生氣的,但是行動上還是對容妃不錯的,只是後來在千叟宴時,因為宗人府太監的欺負,讓她將很多的馬桶必須快速的刷出來,容妃因為刷了過多的馬桶,導致體力不支,碰倒了堆積如山的馬桶,導致最後被馬桶砸死。

康熙皇帝在聽到容妃去世的消息後,為容妃留下了淚水,可見康熙皇帝心裡還是有容妃的,之後康熙皇帝還親自探望去世的容妃,還將看過容妃洗馬桶和侍候容妃的人,全部殺死,為容妃殉葬,同時還為容妃舉行了隆重的喪儀,至於康熙皇帝為什麼不去接洗馬桶的容妃,主要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

相關焦點

  • 容妃逝世後,為何康熙說:「凡看到容妃刷過馬桶的人全部殉葬」?
    康熙帝和容妃之所以那麼愛容妃是因為容妃像是他的知己一樣,非常懂他,時刻為他著想,在這種無微不至的愛裡,康熙帝倍感溫暖,而且容妃的性格也比較好,非常溫柔識大體,這也是康迪非常喜歡的一點;只是康熙皇上是萬民的皇上,不是容妃一人的夫君,所以康熙帝要照顧的是千萬百姓,是為百姓而活;而容妃只是康熙帝一人的妃子,她需要付出的要比康熙帝對她付出的要多很多,就在容妃被貶為奴隸,被指派刷馬桶時,康熙帝縱然非常心疼
  • 她是康熙最寵的妃子,卻被安排刷馬桶,其中竟有這樣的原因
    她是康熙最寵的妃子,卻被安排刷馬桶,其中竟有這樣的原因。康熙是清朝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一位皇帝,也是功績比較卓著的皇帝。雖說江山和美人不可以兼得,但是康熙除了穩固大清的局勢、平定邊境戰亂、收復藩王的權力之外,也有他喜歡的妃子,因此才有了這麼多的皇子。
  • 雍正王朝:對於江湖術士——張德明,康熙為何如此寬容?帝王心術
    ,他老人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儒學的各門各派,更是深究其理土木三分;而對左道旁門歷久就是深惡痛絕。 一位如此英明,一位對旁門左道如此深痛惡覺的聖主,自然不會被這樣的雕蟲小技蒙蔽! 只是,正如鄔思道所言:「但是這一次,皇上為何對那個姓張的術士就如此寬容呢?」
  • 身為一代寵妃,死的比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還慘,是被馬桶砸死
    身為一代寵妃,死的比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還慘,是被馬桶砸死最近熱播的《延禧攻略》深受廣大影迷的喜愛,大家將《延禧攻略》與一直受大家期待的《如懿傳》進行對比,顯然這部鮮肉聚集《延禧攻略》更受大家喜愛,得到一致好評。
  • 康熙撞破太子胤礽姦情,為何鄭春華哼歌,康熙腿就軟了?
    《雍正王朝》是一部經典的清史題材電視劇,作為《康熙王朝》的姊妹篇,它同樣是劇情精彩、製作精良的佳作。不過,為了豐富和充實劇情,劇中有著不少虛構的事件和人物。舉例來說,劇中有一個場景,那就是康熙帝撞破了嬪妃鄭春華和太子胤礽的私通,不過,房中的鄭春華僅僅是哼唱起了一首搖籃曲,就讓見慣大風大浪的康熙大驚失色,差點腿軟站不穩。那麼,鄭春華的這舉動厲害在哪兒,為什麼康熙帝會有那麼大的反應呢?
  • 幼年康熙為何要殺他?
    說起鰲拜,可能對這個人的了解更多是在影視劇裡,《少年康熙》中的鰲拜也是極其囂張跋扈,畢竟影視劇裡的情節無法考證。有人會問:鰲拜乃三朝元老,為大清的建設和鞏固立下了漢馬功勞,年幼的康熙為何又要殺了他呢?帶著下面的問題仔細了解一下鰲拜就知道為何了。鰲拜是誰?
  • 康熙為何喜歡老四而不是老八?大家看看老八每天吃什麼?
    小編給大家帶來:康熙為何喜歡老四而不是老八?大家看看老八每天吃什麼?江山被扛起的那一刻,責任就沒那麼簡單了,雖然有了他人不能有的尊貴地位,但這也不是他們因此就可以為所欲為。  皇帝的責任比他所處的地位更會重要些,歷史上各個時期都有皇帝被擁戴後被趕下去的,後來王朝的建立者怎麼不會去吸收這這其中的經驗教訓呢?選儲君在任何時候對一個帝國來說都是政務中最難解決也最容易出問題的事情。
  • 鰲拜是主謀,班布爾善是從犯,為何康熙卻處死後者
    康熙在擒住鰲拜之後,隨即命議政大臣對其進行審訊。大臣們經過審訊,列出鰲拜30條罪狀,建議判處死刑。可康熙最後念及鰲拜的軍功,決定寬大處理,於是赦免了他的死罪,改為囚禁。最終,鰲拜就在禁錮中去世。 在對待鰲拜一事上,康熙無疑是仁慈的。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康熙赦免了鰲拜的死罪,卻處死了班布爾善。
  • 雍正王朝:康熙知道剿滅江夏鎮的幕後主使為四阿哥,為何沒有揭穿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四阿哥想要得到《百官行述》,故意放走了劉八女等人。然後,派年羹堯在回京的路上抄江夏鎮。年羹堯一不做二不休,得到《百官行述》的隱藏地點之後,殺掉了現場數百人,把城堡中的幾百萬兩銀子洗劫一空。雍正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吃一驚,認為年羹堯做的有點過了,非常生氣。
  • 康熙大帝|鰲拜沒有謀反,為何康熙要置他於死地
    小康熙皇帝8歲登基,自然也是屬於被託孤獻子的那一撥人。此時,橫亙在康熙和皇權之間的是四個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康熙小時候,不懂得朝權政治,輔政大臣幫忙匡扶皇室無可厚非,可待到康熙成年親政,鰲拜不僅不歸隱山林,將政權還之於康熙,反而殺死蘇克薩哈等人,將皇宮大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權力過度膨脹的鰲拜表現的更加飛揚跋扈,侍著自己三朝老臣的身份,不僅在殿堂之上對康熙高聲喝令,而且培植死黨,幾視康熙為無物。有時候上朝的時候竟然也「黃袍加身」,跟康熙的龍袍只有帽子不同。
  • 焦晃在雍正王朝中將康熙演活了,為什麼在乾隆王朝表現一般呢?
    焦晃老爺子在雍正王朝中所飾演的康熙,使很多觀眾認為這就是真正的康熙,簡直是演活了。而在乾隆王朝飾演的乾隆,卻是默默無名,等一下或者說乾隆王朝是默默無名,甚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一部這樣的電視劇。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雍正王朝給焦晃老爺子的片酬多了,所以老爺子演的好。
  • 為何說康熙喜愛科學於國有害?傳教士的一席話,顛覆康熙形象!
    最典型的是,大家都激動的時候,你卻不激動,那麼你就是破壞氣氛。張鳴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寫過一篇文章,標題叫《「千古一帝」的宣傳水分》,其中提出一點反問,即:都是死無對證,他高在哪兒呢?留下他驗算的數學題了嗎?總得留下一些高手的證據,好讓後人仰望吧!閒話少敘,言歸正傳,我們姑且相信康熙喜愛科學,並有很高的科學素養吧!為什麼說康熙喜愛科學,於國無益反而有害呢?
  • 《康熙王朝》:李光地扳倒明珠和索額圖,為何無功還被貶臺澎知縣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一個狠角色,叫李光地。這個人既仗義執言、書生氣十足,同時又狡黠、圓滑、狠毒,簡直就是個多面人。李光地幫助康熙扳倒明珠、索額圖、胤褆、胤礽後,卻被康熙認為是一個威脅,將其貶為臺澎知縣還不準回京。當然小說不是正史,真實的李光地要偉大得多,而且下場也不落魄,甚至可以說是完美人生。
  •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晉升德妃為皇貴妃?後宮是朝堂的「延長線」
    偶有「後宮不許幹政」的命令,但擋不住椒房枕邊的悄悄話;妃子外圍力量強大,即便人老珠黃,皇帝也要有所表示。《雍正王朝》中,德妃的出生並不高貴,只是普通官吏家庭,但她為康熙生了兩個厲害的兒子,足夠撐死一片天。康熙晉升的德妃為皇貴妃的背後,有更強的政治意圖。 事件發生的背景 當時,胤礽被廢不久,康熙號召各路諸侯舉薦新太子。
  • 歷史上最真實的鰲拜,對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為何被康熙除掉?
    我們不說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看看鰲拜死後,康熙、雍正兩位皇帝是怎麼對待鰲拜的。鰲拜去世44年後,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這一年康熙六十壽辰,康熙覺得「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便在暢春園舉辦千叟宴,邀請全國65歲以上年老者入京參加宴席。
  • 康熙一直被鰲拜欺負,為何其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也沒出來擺平鰲拜
    公元1644年,即順治元年,在多爾袞等人的決議下,恭迎順治皇帝入京紫禁城,大清王朝正式遷都北京,而順治皇帝成為大清王朝入住中原的第一位君主。 當然,此時順治皇帝年僅6歲,根本沒有執政的能力和權力,大清王朝的實際當家人是順治皇帝的十四叔睿親王多爾袞。直到順治七年,多爾袞病逝,順治皇帝才得以親政。
  • 康熙王朝:康熙與鰲拜第一次正面交鋒,估計是尿褲子了
    康熙王朝:康熙與鰲拜第一次交鋒,沒被嚇住?估計是尿褲子了彈,彈,彈交鋒中。「兩面針」班博爾善班博爾善,這個名字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跟他的名字相反,此人並不善良。這是講得最硬的話朝堂局勢一面倒向鰲拜。在群臣的起鬨下,鰲拜逼迫康熙下令緝拿舒克沙哈。康熙表示要三思,鰲拜哪還容得了這個,一個箭步跨了上去,一把拽住康熙的手,說:皇上要再不下旨,老臣就要行駛輔政大臣的職責代皇帝擬旨了!嚇得康熙一哆嗦,立馬說,快拿下舒克沙哈。很快就有人出來架起了舒克沙哈。那一刻,康熙肯定是嚇壞了,頭一次見這麼兇險的場面。
  • 鰲拜死後,康熙是如何對待其族人及子孫後代的?
    其實康熙除鰲拜不過是為了殺雞儆猴,他更多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收回鰲拜手中的權力。而且鰲拜很有可能是孝莊太后送給康熙的成人禮,所以鰲拜被整其實是比較冤枉,因此康熙在鰲拜死後對待鰲拜的子孫極其族人還是十分不錯。
  • 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為什麼要送康熙一隻死鷹?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其實早在推舉新太子時就徹底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康熙打死也不會把皇位傳給他了。所以,當康熙年事已高,即將油盡燈枯之際,胤禩開始想法子篡位了。 送死鷹一事就是胤禩的陰謀。
  • 康熙皇帝去世時,為何讓隆科多去接八爺黨,讓張五哥去接四阿哥?
    在滿清政權入關後,經歷了順治皇帝、康熙皇帝兩位皇帝的統治後,清朝國力開始走向富強。康熙皇帝六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清朝盛世的情形開始顯露。康熙皇帝登基早期,勵精圖治,國家開始走向強大,他平等三藩,討伐準噶爾,大大拓寬了我國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