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奢望是我們漸行漸遠的腳步

2020-12-05 追風的眼鏡姑娘

每每讀龍應臺的文字都會讓我心靈受到震顫,如這句:「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今天朋友老爸去世了,老人因患節腸癌每天都在疼痛中折磨煎熬著,真的望著病中被病痛的老人還不是令人心痛的,心痛的是老人痴痴望著門的眼神讓你心疼又心澀,我們明白其實折磨老人的不只是身體的疼痛,還有心裡想孫子想兒子的思念之痛,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了。到最後老人也沒「望來」久盼的兒孫帶著遺憾走了,最後一程也沒來送。

圖片來源網絡

不知有多大的積怨竟真走到老死不相往來這一步,這是一個父親的悲哀更是一個做子女的悲哀,就算父母有再大的錯處,我們做兒女的都不應該做的如此不近情理,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並用畢生的心血哺育培養了我們,真的有仇恨能泯滅所有的良知與親情?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我們還有家,每逢節假日我們還能有個心心念念牽掛相聚的地方,可以思念家,父母不在了,我們就成了無根的浮萍,忙忙碌碌無人喝彩,最後只剩下歸往人生最後的歸宿。

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我們也會成家但是有一個我們生活從小至成年的家不在了.人大半生生活和思念的家不在了。

縱然父母有再大的錯,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連慈禧,也寫下了「世上爹媽情最真」「可憐天下父母心」等詩句。從我們未出生,父母就傾注了濃濃愛意,等到出生後,又一步步精心呵護,直到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其中辛苦不為外人所知,因此,古人才有這樣一句老話:「古來痴心父母多,孝順兒孫誰見了。」所以父母的愛是可以包容一切的。也願我們能回抱父母讓父母快樂。

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有一次看過這樣一篇短文,在人來人往的候車室裡,有一老一少兩個男人互相依靠的坐著,輕輕聊著,年輕男子說:「爸,別擔心,醫生說了,沒事了,這病能治。」

原來是一對父子,他們身邊的包裡放著一些藥物,大概,父親生了病,兒子帶著他到城裡大醫阮診治,這是要往家裡趕呢。

父親年齡並不太大,也就六十歲的樣子,只是臉色蠟黃,非常清廋,看上去很虛弱。他穿著一件略顯大的白襯衫,嶄新的,與他黝黑的皮膚不太相稱,大概,是為了進城而新買的吧。旁邊的兒子穿著挺講究,看樣子,應該在城裡生了根發了芽。

圖片來源網絡

聽了兒子的話,父親搖了搖頭,低聲說:「我就說不來看,你偏讓來,白花冤枉錢。自己身上的病自己清楚。你們現在都出息了,我也沒啥牽掛,就希望走得利索點,別拖累你們。」

兒子沒接腔,轉過臉,有淚悄悄地滑落。他趕緊抬手擦掉,不讓父親看見。

看來父親的病並不像兒子說的那樣輕鬆,或許,生離死別的悲傷已經在彼此心裡漫延。

兩個人都沒再說話。過了許久,父親似乎累了,身體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兒子肩上,雙目緊閉,看樣子,已經進入了夢鄉。

候車室裡人來人往,嘈雜不堪,並不是睡覺的地方。兒子一手扶著父親的腰,一隻手輕輕地覆在父親的耳朵上,試圖為他抵擋一些噪音……

只見兒子像一個放哨的戰士,身體保持不動,眼睛卻緊張地看向每一個從他們身邊經過的人,目光裡寫滿了乞求,似乎在說:「噓,別吵,讓父親睡一會……」

看著這一幕,所有的人都壓低了聲音,放輕了腳步。

讀這篇短文時,我只感覺我雙眼酸澀。無論在嘈雜的候車室,還是在擁擠的火車上,抑或是在排成長龍的醫院裡,從來都是孩子靠在父親或母親的肩頭休息,什麼時候,我們看到過年輕力壯的父親或母親在公眾場合安心小憩?他們從來都擔當著保護者的角色,只有當他們病了,老了,再也無力保護孩子時,才會心無旁騖地小睡一會,緩解已經積累了快一輩子的疲憊。

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最後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父母的奢望是我們漸行漸遠的腳步,帶給父母的是期盼,帶給我們的是對遠方的執著和對那前方的背影深深的愧疚。

相關焦點

  • 原來,有一天,我們也會這樣漸行漸遠
    誰會相信有一天,相愛如我們也會漸行漸遠,原來,殊途也未必能同歸。曾經你和我說過要一起去看世界,要帶我去浪漫的巴黎。曾經你說過會愛我一輩子,一輩子不夠還要再愛下輩子。那些曾經的誓言字字還記得,我還記得你說這些時候穿的什麼衣服,說話時你臉上的笑容我都記得,可我卻想不起為什麼走著走著這些說過的誓言盡也都不算數了,是我們變了,還是時間讓說過的話被彼此遺忘了。蝴蝶再美,終究飛不過滄海。誓言再真,終究抵不過流年。原以為會跟我喝交杯酒的你,多年後卻還是來喝我的喜酒。
  • 這世間,所謂的父母子女之情,終究不過是漸行漸遠
    從呱呱墜地,到呀呀學語,父母是我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導師,也是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人,從小的言傳身教,到長大之後的諄諄告誡,再到我們成家後,默默的遙目相望。父母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不管是成長過程中的苦辣酸甜,還是人生路上風吹雨打,他們伴隨著我們走過無數個日日夜夜。
  • 目光所及之處,身影漸行漸遠
    最終,我也沒有安慰她,小小的人不斷的回頭,雖隔了一扇門,但我們好像穿越了時空一樣,她的目光和我隔空相望。直到她和老師的身影都消失在我的視線裡。我在想,我和她的緣分在這一刻可能就漸行漸遠了,從此以後她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雖有不忍,可這是成長必須所承受的。
  • 「沈夢辰 總是敷衍都會漸行漸遠」
    【#沈夢辰 總是敷衍都會漸行漸遠#】11月16日,#沈夢辰ins發文# :「樹葉,不是一天黃的;人心,不是一天涼的。誰都不傻,總是敷衍,都會漸行漸遠;誰也不笨,沒被看重,都要越來越淡。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夢辰再度發文說:「懂的人自然懂,好的壞的都是經歷,感謝。」隨即,好友孟佳也來點讚。網友們都在猜測發生了什麼,吃瓜群眾們也想一觀究竟。
  • 【朗誦作品】潘緣《漸行漸遠文亭湖》
    漸行漸遠文亭湖
  • 夜讀:習慣一些人的漸行漸遠,適合你的才會是最好的
    我快忘記你了,在古文中的表達是:「漸行漸遠漸無書,海闊魚沉何處問?」生活中,有些人走著走著就失去了聯繫,有些事記著記著還是模糊。在不經意間,以為會是在身邊陪伴一輩子的人,慢慢的就在心底消失了。只希望那些遠去的人,當某一天我們再次見面時,你依舊灑脫,我依舊堅強。
  • 漸行漸遠的婚姻,到底是誰的錯?婚姻的本質不要忽視
    異地戀情修成正果的比較少,而且異地戀情總是會不被人看好,更何況是異地婚姻,結婚以前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婚姻想像得太美好,我們總是把婚後的生活想像得太簡單了,認為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哪怕一個月就掙一兩千塊錢,也是夠花的,但是結婚以後等有了孩子才發現現實的生活遠遠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個樣子,人生的酸甜苦辣
  • 環島之旅再添恩怨 李登輝和「臺聯黨」漸行漸遠
    環島之旅再添恩怨 李登輝和「臺聯黨」漸行漸遠     李登輝(右)日前為恆春生態農場的「綿鍾攬月樓」揭碑,並登上鐘樓,一共撞了33次鍾。
  •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從懷胎十月開始,到呱呱墜地,開始了一場父母與子女的人生旅程,過程中作為父母,起先是滿懷興奮和期待小生命的到來,呵護著孩子一天天成長,他們授予你知識,讓孩子們從一個無知的小孩成長為一個懂事的青少年,與此同時,他們卻在一天天老去,歲月的痕跡烙印在他們臉上。
  • 朋友圈小句子|人和人漸行漸遠的時候,總覺得是對方變了
    人和人漸行漸遠的時候,總覺得是對方變了。When people and people drift away, they always feel that the other person has changed.
  • 閨蜜相處的3個地雷——心理學:為什麼好朋友會漸行漸遠?
    可惜遺憾的是,我們有多少個朋友,能夠成為自己一生的朋友呢?有些人,曾經一起笑過,一起哭過,可惜最後還是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了人海。好朋友之所以會漸行漸遠,一方面是由於彼此的成長,頻率變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越過了友情的邊界,做了一些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的事情。其實好朋友間,的確不需要顧忌太多,畢竟友情,就是需要放鬆與自然的相處。
  • (小康紀事)與飢餓記憶漸行漸遠的「夾邊溝」
    中新社蘭州2月3日電 題:與飢餓記憶漸行漸遠的「夾邊溝」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侯志雄  沙棗樹、紅柳、梭梭以及大片蘆葦鋪成的3.7萬畝「綠洲」與視線不遠處的荒漠「對峙」著,這就是位於中國西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名為「夾邊溝」的林場,叢林深處偶爾傳來的幾聲鳥啼為寒冬中的林場增添了幾分生機。
  • 「總是敷衍,都會漸行漸遠」沈夢辰這是婚前焦慮症啦?
    誰都不傻,總是敷衍,都會漸行漸遠;誰也不笨,沒被看重,都要越來越淡。 」這個雞湯文一出來大家都懵了!大約在一小時後沈夢辰再度發文:「懂得人自然懂,好的壞的都是經歷,感謝」不經有點疑惑沈夢辰怎麼了?是和杜海濤吵架了嗎?還是友情或者親情出了問題,不過小編還是感覺不是說杜海濤,畢竟前段時間還那麼甜蜜的在籌辦婚禮。天黑有燈,下雨有你,你是我的乖乖。
  • 更換年號後,日本「平成三大歌姬」的時代漸行漸遠
    從今年5月1日起,日本將啟用新年號「令和」,平成時代將一去不返,屬於「平成三大歌姬」的時代也漸行漸遠。濱崎步、宇多田光、倉木麻衣被稱為日本平成時代的三大歌姬,她們的歌聲陪伴了許多日本人的成長,也讓許多了解日本文化的中國人認識了她們。
  • 六一兒童節,讓我們重溫《無敵破壞王2》,追憶漸行漸遠的友情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也來應個景,聊聊我心中特別適合我們這些大兒童帶著小兒童一起看的電影——《無敵破壞王》系列,《無敵破壞王1》自不用說,它瑰麗的色彩、奇幻的想像自不用說,還能帶著你重溫那些久違的懷舊款遊戲,一波回憶殺,誰能抵擋得了。
  • 「朝天旅遊」夏日漸行漸遠,秋意漸漸明晰,我醉在朝天的秋景裡
    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夏日漸行漸遠,秋意漸漸明晰,天氣也變得清涼起來。
  • 時隔僅40餘年 過去常見的淡水魚之王白鱘漸行漸遠
    那時經常看到有人拖著比板車長的白鱘  僅40餘年淡水魚之王漸行漸遠不意外的是,目前白鱘的研究非常有限,在宣布滅絕之前,我們科研工作者已經十多年沒有白鱘的標本收集和野外觀察記錄了,沒有像其他珍稀動物一樣,至少有一部分研究數據和經驗的積累,真的很遺憾」。  長江裡還有些魚也多年沒見了  漁民有一種說法,「千斤臘子萬斤象」,萬斤象指的就是白鱘。張先鋒介紹,「館藏白鱘標本中最大的4米左右,還不是最大的白鱘標本。
  • 曾經的好兄弟漸行漸遠,中蘇關係緣何破裂
    毛主席謙虛地回答說,"我們沒有資格,我們經驗少,我們有革命的經驗,沒有建設的經驗,我們在人口是大國,在經濟上是個小國。"從雙方的交談可以看出,毛主席對蘇聯老大哥仍然是恭敬有加。在莫斯科,毛主席接見了中國的留學生代表,發表了著名的講話。他對學生們說:「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你們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 讀不懂它,也就離讀懂歷史漸行漸遠了
    我們都知道東漢的分崩離析是從大將軍何進和宦官十常侍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開始的,最後被董卓進京把控朝局,進而天下大亂。那麼這個幕後導演是誰呢?誰有能力、有氣魄攪渾這麼一大攤子水呢?沒錯,正是袁紹!明白了這一點,我們還能說袁紹是一個志大才疏的庸才嗎?他只是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所以被以成敗論英雄的人們給極度低估了而已。
  • 漸行漸遠的中國雲豹
    當然了,就像我們之前的文章所述,像灰腹角雉這樣在中國首次記錄的物種其實對貓盟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又拍到雲豹了。(灰腹角雉,一隻傳說中的大野雞)先來溫習一下新聞:「灰腹角雉、雲豹、大靈貓……『自然影像中國美麗德宏』攝影年項目自2016年11月啟動以來,陸續獲得多種珍稀瀕危物種的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