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發布

2020-1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本報評論員

智能化並不簡單等於人性化,讓智能技術更加人性化,需要用愛心和關懷來加溫。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重要論述精神,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智能技術推廣運用中的人性化溫暖。落實好《實施方案》的部署安排,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科技適老環境,幫助老年人克服數字「恐懼」、解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會。

相向而行,幫助老年人邁好第一步。跟上時代腳步,方能老有所為。統計顯示,我國2.54億老年人中,約3/4的老年人未接觸過網際網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排斥網絡科技和智能技術,特別是在涉及資金支付等應用場景方面,心存戒懼,裹足不前。如果智能技術運用的「最後一米」不能突破,老年人就難以體驗數字社會的便利和數字生活的快樂。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會,需要各方面鼓勵和幫助老年人勇於邁出第一步,先從心上「破冰」,不躲避、不迴避,建立對智能技術的興趣,樹立主動學習的態度,通過自主學習、相互學習、快樂學習,逐漸掌握智能技術運用方法,進而敞開心扉擁抱數字生活,讓智慧科技為晚霞添彩。

科技適老,家庭成員應擔起第一責任。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家庭成員離老年人最近、和老年人最親,是老年人最可信賴、最易溝通的人,在幫助老年人適應、融入數字生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無可比擬的優勢。所以家庭成員要擔起主體責任,通過物質支持、技術反哺、情感激勵和心理支援等方式,幫助老年人對智能技術產品從排斥到接納再到熟練使用、樂在其中,進而使智能技術成為家庭養老服務功能的重要支撐,成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重要保障。要及時為老人添置一部智慧型手機,耐心教長輩使用網絡,替身邊老人演示打車、掛號、健康掃碼等常用操作方法。要努力讓年輕人得心應手的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潛移默化地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他們能夠在與智能技術的接觸應用中收穫實效和實惠、體驗快樂和尊嚴。家庭成員要下決心把做好這件小事當做孝親敬老的大事,設身處地為長輩著想,耐心反哺數字知識,慢慢說、細細講,手把手、心貼心地教會老人。家人的工作到位了,老人就更容易從智能技術的牴觸者、排斥者,轉化為智能技術的熱愛者、享受者。

共建共享,基層治理肩負重要使命。做實事要有大格局,面對億萬老年人的智能技術運用需求,必須站在老齡化社會治理的層面來謀劃推動。落實好《實施方案》,一方面要使智能化發展適應老年人,另一方面要改進傳統服務方式,做到「兩條腿走路」。各有關部門要把促進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作為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重點,把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相關工作納入建設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區、老年宜居環境等統籌推進。在開展智慧助老幫扶行動中,要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將孝親敬老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將數字助老項目列入「三社聯動」和政府購買服務重要內容,鼓勵慈善、社工、救助等基層服務力量創新開展科技助老,發動社區黨建、老年協會、志願者等工作力量將科技助老列為年度重點工作。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會,考驗著基層社會治理的智慧和能力,需要社會各界凝心聚力,將惠老助老的責任扛在肩上、落到實處。

堅持「智治為人」,讓「智治」充滿溫度,不跑偏、不變味,就會成為幸福生活的翅膀。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幫老年人形成積極主動的心態,主動融入,並給老年人多種選擇,「數字鴻溝」就不復存在,智能技術就會成為連結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一道溫馨彩虹。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30)


相關焦點

  • 國家出臺方案解決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困難:引導現金使用行為
    原標題:整治拒收現金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出實招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解決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招不斷,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發布後,11月26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各主管部門負責人再提便捷老年人消費、就醫
  • 如何讓智能技術對老年人更友好?360智能攝像機的做法值得參考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如何利用現階段掌握的先進技術解決老人日常起居不便等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旨在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其實,目前市場上已有部分科技產品率先走在智能終端「適老化」的前列。
  • 智能家電的要適應老年人需求
    打開APP 智能家電的要適應老年人需求 慧聰家電網 發表於 2020-11-30 11:15:56 在數位化、智能化時代到來之際,便捷年輕人生活的科技卻變成了老年人的數字困境。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將達到3億,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033年將突破4億,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到2050年前後將達到4.87億,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數量和佔總人口比例雙雙達到峰值。
  • 智能生活,別讓老年人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強調,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鄭州銀行:跨越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也「跟得上」智能時代
    出行掃碼、行動支付、線上掛號……原本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技術,卻成了一些老年人難於跨越的門檻。因為沒有或者不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不少老人常有寸步難行或被拒之門外之感。為了幫助老人更好地融入智能時代,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網上預約碰壁、掃健康碼困難……老年人旅遊數字鴻溝究竟咋填補?
    然而,這些對於年輕人而言駕輕就熟的在線操作,卻難倒了部分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甚至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無形之中在景區和老年人之間架起一道數字鴻溝。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不得因老年人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調取健康碼等原因拒絕老年人進入,並對推動解決文化和旅遊、文物領域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以及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等提出了多項要求。解決數字鴻溝,讓老年人出遊更便捷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 陝西衛健委:要簡化「健康碼」操作,方便老年人使用
    央視新聞1月4日報導,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老年人日常就醫需求,維護老年人健康權益,陝西省衛健委日前制定下發了《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關於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 陝西省衛健委:醫院要為老年人提供不少於30%現場號源
    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老年人日常就醫需求,維護老年人健康權益,省衛健委日前制定下發了《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關於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 老年人不會用手機怎麼辦?工信部啟動網絡適老化行動方案
    為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2020年1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2021年1月起,工信部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一、總體要求針對老年人,推出更多具有大字體、大圖標、高對比度文字等功能特點的產品。
  • 省衛健委最新通知,醫院要為老年人提供不少於30%現場號源
    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老年人日常就醫需求,維護老年人健康權益,省衛健委日前制定下發了《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關於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完善「健康碼」的管理和使用《方案》規定,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允許老年人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出示「通信行程卡」、親友代辦或一人綁定多人健康碼等替代措施出行。對於需要查驗「健康碼」的情形,要優化代辦代查服務,簡化操作程序,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方便老年人使用。
  • 信息技術時代讓老人生活更從容
    近年來,智能技術、行動網路的應用越來越廣,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但其給部分老年人帶來的生活不便也日益凸顯。可預見的是,技術發展的速度越快,對於接受速度相對較慢的老年人來說,被落下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大。
  • 交通運輸部:鼓勵網約車平臺優化軟體 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負責人蔡團結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1月26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有關情況。
  • 不會用手機老年人就醫怎麼辦?武漢市普仁醫院門診推出十大舉措
    2020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新年伊始,人社部發布重磅方案,8900萬企退人有福了!
    近日,人社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優化人社公共服務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其中涉及到了中老年人的養老金、社保卡、醫保卡、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變很大,可以說非常貼心了,趕緊一起來看看,下文為原文件摘編。
  • 全國首個智慧養老平臺團體標準開始實施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技術的應用已逐步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在智能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帶給不同人群的體驗卻不盡相同。相關調研及數據表明,老年人群體在面對智能設備時會表現出「不會用、不敢用」的心理特徵,致使他們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基於人工智慧的語音交互,使用的是人類自然語言,只要能說話就能使用人工智慧產品,能夠大大降低老年人群體使用智能設備的門檻,幫助更多老年人群體加速融入智慧社會,提升生活品質。
  • 多地出招,讓「無G」老人融入智能時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8日電(郎朗)近期,關於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現象引發輿論關注。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讓老年群體搭上「數字快車」,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 交通部出實招助消除「數字鴻溝」 保障老年人便捷出行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交通運輸部透露將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無健康碼也能出行、能夠無憂乘坐公共運輸。積極推動解決老年人出行問題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負責人蔡團結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交通運輸的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將根據《實施方案》讓老年人出行跨越「數字鴻溝」。將優化健康碼的查驗措施,保障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