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招,讓「無G」老人融入智能時代!

2020-11-29 央視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8日電(郎朗)近期,關於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現象引發輿論關注。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讓老年群體搭上「數字快車」,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近日,多地多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從醫療、出行、消費等各方面出手,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

資料圖:工作人員幫助老年人進行登記。 羅天琪 攝

  醫療:掛號繳費等人工窗口將保留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很多醫療機構提供了掛號、繳費、列印檢查結果等自助服務,但對不熟悉它的老年患者來說,這會帶來諸多不便。

  有預測數據顯示,203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3.7億,佔比25.3%。面對這一龐大的數字,在醫療領域破解老年人智能技術困難顯得刻不容緩。

  對此,在11月26日《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負責人表示,對於現場掛號、繳費、列印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醫療機構要保留人工窗口,還要配有導醫、志願者、社工為老年人服務。

  開通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是目前各地主要採取的方式。

  今年9月,陝西省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完善陝西省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要求到2022年,所有養老機構能為入住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醫療衛生服務,醫療機構全部設立老年人掛號和就醫綠色通道。

  11月初,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介紹,今年年底前,北京所有醫療機構將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包括北京二級以上醫院開設老年人「無健康碼」綠色通道。

  「在做好非急診全面預約的基礎上,根據老年人就醫實際情況,為老年人提供不少於30%比例的現場號源。」海口市衛健委在11月印發的《關於醫療機構建立老年人「無健康碼」綠色通道等多渠道便民服務的通知》要求,在2021年1月前,海口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

資料圖: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為特殊旅客設置「無碼旅客專用通道」 睢晶晶 攝

  出行:「健康碼」爭取和公交老年卡整合

  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健康碼」成為人們的出行必備,但這也成了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掃碼的老年人的出行障礙。

  「不能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的憑證,要採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相結合手段,方便群眾出行。」 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負責人表示,對於不使用或者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要通過其他的方式替代「健康碼」查驗,比如憑有效的身份證件或紙質證明等來替代。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場所為老年人開設「無健康碼通道」。

  安徽合肥已經開始著手落實這項措施,26日,合肥市軌道集團表示,為方便廣大乘客掃碼乘地鐵,該集團再次優化掃碼通行措施,無手機的老人及手機無法正常使用的乘客進站前可通過查驗身份證、社保卡等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放行。

  而在更早之前,浙江無錫火車站一張為老年人開通「無健康碼通道」的照片,就曾引發無數網友的關注。在這之後,包括雲南昆明、福建廈門等多地的火車站也紛紛開設了專門的「無健康碼通道」。

  據介紹,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與各個部門協調,通過技術手段,爭取把「健康碼」和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證件整合起來,作為替代「健康碼」的憑證,最大限度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通信:手機APP適老化改造 引導老年人適應「數字生活」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中國已有9.4億網民,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佔10.3%。當大家都在享受智能時代便捷的同時,也要關注如何讓網民中龐大的「銀髮族」融入其中。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表示,會保留並完善面對老年人傳統線下「面對面」電信營業廳服務模式,並鼓勵企業在智能設備上提供「老年模式」、「長輩模式」等。

  上述《方案》中也提到,針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困難,組織行業培訓機構和專家開展專題培訓,提高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操作能力。同時,要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

  在地方,已經有多地通過開設課程、製作視頻教程等方式,為老年人運用智能化產品提供相應幫助。

  今年10月,遼寧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開展敬老月活動,活動期間,圍繞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通過社區服務人員、志願服務組織、老年大學等對老年人開展了智慧型手機使用培訓。

  更早的像南京,早在4年前,南京鼓樓區工人新村的鶴顏社區老年大學就開設了免費的智慧型手機培訓課,學員們能夠掌握網購、行動支付、線上掛號等技能。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多地也已經在一些基層社區開設老人智慧型手機使用培訓班,老年大學也將相關培訓納入了課程表。

資料圖: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開在麵館裡的「幸福食堂」。市場價每碗9元的牛肉麵,關愛價僅需1元,高齡價、幸福價分別為3元、5元。 張添福 攝

  敬老愛老,這些地區出招為老人行方便

  除了要幫助老年人適應智能時代,在其他方面,各地也於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惠老政策,從出行、醫療保障等方面,為老年人能安享晚年營造環境。

  ——山東:免費乘公交老人年齡降低5歲

  前兩天,「山東將免費乘公交老人年齡降低5歲」相關話題上了熱搜,網友紛紛點讚。

  山東省印發的這份《關於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優待政策的通知》,將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全部納入免費乘坐城市公共運輸工具的優待範圍,實現老年人優待「全員化」,而且,老年人不分國籍、不分地域,一律同等享受優待政策。

  此外,符合條件的老人可享受半價乘坐政府投資建設的國有景區內的觀光車、纜車等代步工具;享受免費進入公共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場所;按照時段免費或半價進入政府興辦或支持的公共體育健身場所健身。

資料圖: 老人在長春中醫藥大學老年課堂上課。 郭佳 攝

  ——福建:縣級以上城市至少建設一所老年大學

  很多老年人常常會感到孤獨,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地方惠老政策的重點之一。

  福建省在今年7月印發了《福建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實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省縣級以上城市至少建設一所老年大學,90%以上鄉鎮(街道)建有老年學校,60%以上行政村(社區)建有老年學習中心。

  ——海南:探索建立政府為全省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制度

  今年8月,海南省印發的《海南省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實施方案》中提到,探索建立政府為全省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制度。由政府出資逐步為全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同時,方案還要求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服務,建立完善以醫療機構為支撐、社區為依託、居家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網絡。依託護理院(站)、護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提供長期照護服務能力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鄉鎮敬老院等養老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

相關焦點

  • 「智能項圈」讓老人不再卡脖子
    在火車站設置專門的「愛心窗口」,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輪椅,12306APP在餘票充足時,可為60歲以上老年旅客自動分配下鋪……從線下到線上,中國鐵路從各個細節之處,儘可能全方位地考慮到老年人的各種需求,為老年人提供了貼心、細緻入微的服務,讓他們這樣的弱勢群體能夠得到充分的關心與關愛,完美詮釋了人民鐵路的初心。把握嶄新的智能時代。
  • 信息技術時代讓老人生活更從容
    天津北方網訊:這幾天,一則視頻觸動了網友們的心:在湖北宜昌,一名老人獨自冒雨來交醫保,因為拒收現金而滿臉無助……「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那一刻,老人卻顯得有些無助和無奈。
  • 鄭州銀行:跨越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也「跟得上」智能時代
    因為沒有或者不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不少老人常有寸步難行或被拒之門外之感。為了幫助老人更好地融入智能時代,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2021山東選調生面試熱點:數位化時代,如何讓老人潮起來?
    行測 | 申論 | 面試 | 考試熱點| 試題 | 模擬題熱點背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有碼暢通無阻,無碼寸步難行」,媒體已公開報導多起老人出行公共場所沒有健康碼「被拒」的案例:有因為不會出示健康碼無法乘坐公交、地鐵或進超市購物的;有因為老年機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其他乘客趕下車的。
  • 成都一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課,教老人網上購物、繳費
    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老年人在網際網路面前「被拒」的新聞屢見不鮮。網際網路已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當年輕人擁抱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們該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呢?
  • 等一等數字時代走得慢的人
    近期這類報導的增多,並不是說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一下子變多了,而是在充分享受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以後,社會終於意識到在主流視野之外,還有許多數字時代走得慢的人:他們可能是偏遠山區的兒童,可能是因為身體殘障無法正常使用智能設備的殘疾人,而老年人無疑是這類人群的典型代表。很多老年人無法熟練地操作智慧型手機,因此出現了與智能社會相脫節的問題。
  • 芒果動力開啟AI智能營銷新時代
    這時代,正在加速淘汰,不改變的企業!網際網路智能時代大潮,洶湧而至。無智能,不營銷,已成為新營銷時代最強音。十年磨一劍,芒果電銷機器人17項國家專利行業領先自2008年,芒果創始人之一張曦先生申請《基於多層流程圖組織對話語料的自然語言問答方法》專利開始。
  • 國際殘疾人日來臨 盲人如何融入資訊時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羅亦丹)12月3日,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智慧智能 助力視障文化服務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盲文圖書館舉行。工信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無障礙研究中心主任王莉在會上表示,目前信息無障礙產業供需不匹配,未來將推動無障礙終端產品供給,推動網際網路無障礙化普及,讓殘疾人用上更好的信息服務。
  • 寵物消費邁進「智能家居時代」
    原標題:寵物消費邁進「智能家居時代」   年輕人更捨得為寵物花錢,為了討好寵物主人各大
  • 智能儲物櫃:智能時代丨一個值得您稱讚的智能產品
    智能儲物櫃:智能時代丨一個值得您稱讚的智能產品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的智能化,倉儲行業逐漸迎來了智能化。各種各樣的智能儲物櫃層出不窮,為人們的旅行和工作帶來了較大的便利。與其他廠家生產的智能寄存櫃相比,喜存智能儲物櫃分為三種合作模式,一、自購共享儲物櫃。二、成為城市合伙人。三、自有場地免費放櫃。而駕校訂購的智能儲物櫃,就可採用的自有場地免費放櫃的合作模式。使用智能儲物櫃後,學員在學習駕車技術時,還可以享受到優異的寄存服務,學車體驗較好。
  • 智能生活快速便捷,但對老人而言是否那麼便捷呢?
    11月23日一湖北宜昌的老人獨自去交醫保,卻被告知拒收現金,需手機支付,智能生活對老人的不友好再次引起公眾的重視。老人行走不便還被要求親自到銀行人臉識別、老人因不會使用健康碼被拒入地鐵、又或是想求醫卻不會網上預約等等,老人們並沒有錯,卻承擔著社會技術發展後的被忽視。
  • 晾霸劉海輝:用智能晾衣機打開智能家居的時代
    PChouse記者現場採訪了廣東晾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輝先生,就此次建博會晾霸參展情況、晾霸在品牌推廣上規劃方向等進行了探討。 廣東晾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輝先生  【PChouse】我們經常看到晾霸參與展會活動,晾霸這次是第幾次參與上海建博會?  【劉海輝】晾霸主要是專業從事電動智能晾衣機的廠家。
  • 用手機購物看病很多老人搞不定
    超市購物老人使用智能軟體需幫助  記者在石家莊多家超市看到,收銀區分為自助結帳區和人工收銀通道兩部分,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助結帳區的速度要比人工收銀通道快很多。記者注意到,想使用自助結帳,必須按規定進行操作,操作過程中需要在微信、支付寶或者插銀行卡幾種形式中進行選擇。對於老年人來說這似乎有些難度,為此在自助結帳區年輕人居多,老年人基本都會選擇人工收銀通道。
  • 家裡老人怕走丟?綠廠推出遠程守護,化身老人的小保姆!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說,子不教父之過,小時候淘氣的我,在父母親的混合雙打之下有幸長大成人,進而融入現代社會,而當我看到操忙一生的父母輩們由於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在這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連最基本的消費、就醫、出行等方面面臨諸多不便的時候,或許我們是時候問問自己,這又是誰的過錯。
  • 西安交大社團有個空巢部 大學生每周為老人培訓智慧型手機
    在西安交大的生活區,有一群熱心的大學生,他們是交大公益社團——揚帆社的成員,幾乎每周都會開設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培訓活動,為離退休老人們一對一、甚至多對一提供「貼心」服務,這一活動已經堅持了幾年之久,獲得老人們的衷心點讚。
  • 《忘不了餐廳》今日營業 黃渤鼓勵認知障礙老人融入社會
    忘不了餐廳即將營業 寶藏老人身懷絕技今晚,忘不了餐廳即將開門營業,店長黃渤、店長助理張元坤以及五位可愛暖心的寶藏老人就要與觀眾見面了,據了解,節目組歷時四個月,走訪全國6個城市、50多家醫院、220多所機構和社區組織,從1300多位老人中最終選定五位老人參與拍攝。
  • 新聞1+1丨是「智能」還是「只能」?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近日,「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和「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兩條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 害怕被智慧型手機「淘汰」的老人們,開始自救
    11月9日下午,在南京市雨花臺區鶴顏老年大學智慧型手機班的第二堂課上,她要教老人們如何用手機掛號——「今天要買的菜」是「健康南京」APP。 手機班是社區老年大學今年學生最多的班,有23個人,密密坐在教室前三排。據《南京日報》,該市目前超過700所老年大學開設了智慧型手機培訓班,每年培訓學員數萬人。手機班裡的老人多為女性,大家愛好有動有靜,大多愛拍風景和製作相冊。
  • ——三評《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發布
    跟上時代腳步,方能老有所為。統計顯示,我國2.54億老年人中,約3/4的老年人未接觸過網際網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排斥網絡科技和智能技術,特別是在涉及資金支付等應用場景方面,心存戒懼,裹足不前。如果智能技術運用的「最後一米」不能突破,老年人就難以體驗數字社會的便利和數字生活的快樂。
  • 引領智能電視3.0時代,TCL Q7D雲社交電視有何魅力?
    電視,相信大家並不會陌生,它也許還是很多人客廳中的C位存在,不過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視在家中的"地位"正不斷被冷落。而當它發展到智能電視3.0時代後,又會煥發出怎樣的生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