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最大88歲!成都一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課,教老人網上購物、繳費

2021-01-20 紅星新聞

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老年人在網際網路面前「被拒」的新聞屢見不鮮。網際網路已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當年輕人擁抱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們該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呢?

針對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時遇到的共性問題,前不久,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程,專門教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幫助老年人學會網上購物、生活繳費、出示健康碼等,讓老年人也能融入智能時代。

↑課堂上。

「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時尚。」今年57歲的徐淑君,是肖家河街道的一員。在學校裡,她報了兩門課,其中一門就是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經過培訓,她學習了在手機上買菜、購物、外出旅遊訂房間、網上查詢當地景點美食,「老年人也要和時代接軌,提高素質,學習新東西。」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肖家河老年大學成立於2019年9月,由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全新打造,初期開設課程有10餘種,包括各類舞蹈、書法、葫蘆絲、旗袍走秀、簡化太極拳、聲樂、攝影、古琴、國畫以及公益講座和實踐活動等。

作為學校校長也是智慧型手機使用這門課的主講人,程偉介紹,今年春季學校就開設了智慧型手機課,但由於疫情影響,春季未能開課。「疫情過程中,我們注意到老年朋友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困惑和不會使用帶來的不便更加明顯。秋季具備開學條件後,除了常規班,還加強了講座的形式,吸納更多人參與。不止學員,還深入到各個社區,建立了志願者隊伍,以更多人的力量來完成智慧型手機的培訓。」

課堂上,程偉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答老年學員在手機操作上的各種問題,志願者則在一旁協助教導。而學會的老人幫助還未理解過來的老人,大家互相學習。

↑志願者輔導老年學員。

程偉介紹,從今年9月開始,肖家河老年大學已經開展了15堂智慧型手機培訓課程,已有幾百位老人參加。課程內容主要覆蓋網上購物、訂餐、健康碼出示、軟體下載等日常手機使用場景,課程設置為每周一節。

據了解,原本該學校招生年齡一般不超過75歲,但身體健康的老人年齡可以適當放寬。手機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是88歲的朱奶奶,除了手機課,她還報了聲樂課和舞蹈課。據朱奶奶兒子介紹,母親愛好廣泛,身體硬朗,平時能上網「衝浪」,「她喜歡社交,也能看清屏幕上的字,有這個興趣我們支持。」

紅星新聞記者 劉成夢 圖據受訪者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害怕被智慧型手機「淘汰」的老人們,開始自救
    67歲的張明蘭把手機桌面投屏在幕布上,透過架在鼻翼上的老花鏡,往右劃了兩屏,點開華為手機的「應用市場」——這就是她口中的「菜場」。 11月9日下午,在南京市雨花臺區鶴顏老年大學智慧型手機班的第二堂課上,她要教老人們如何用手機掛號——「今天要買的菜」是「健康南京」APP。 手機班是社區老年大學今年學生最多的班,有23個人,密密坐在教室前三排。
  • 新港社區舉辦老人「智慧型手機」課堂
    本報訊 (記者 文琰 文/圖) 8月3日,茄子溪街道新港社區開展老年人數字閱讀培訓,帶領社區老年人「玩轉」智慧型手機。據了解,今年新港社區已經開展了兩期老年人數字閱讀培訓課。第一期開展了《手機攝影實用技巧》,為老人們講解「人物拍攝」「風景拍攝」等攝影知識;第二期開展了《電子相冊》製作,為老人們講解了如何製作音樂電子相冊。此次培訓活動中,社區志願者以「就診掛號」為主題,通過平實的語言、典型的實例,為老年居民詳細地講解了如何進行網上預約就診掛號、通過公眾號或小程序查看體檢報告等,幫助老年人體驗便捷就醫模式。
  • 多地出招,讓「無G」老人融入智能時代!
    羅天琪 攝  醫療:掛號繳費等人工窗口將保留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很多醫療機構提供了掛號、繳費、列印檢查結果等自助服務,但對不熟悉它的老年患者來說,這會帶來諸多不便。  有預測數據顯示,203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3.7億,佔比25.3%。面對這一龐大的數字,在醫療領域破解老年人智能技術困難顯得刻不容緩。
  • 老年大學太火,濟南80歲老人愛上英語口語課
    近日,山東老年大學明年春季的招生工作正在進行。生活日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時代的變化,老年人報名的熱門專業也在與時俱進,除了傳統的科目舞蹈、聲樂、書法外,電腦、攝影等一些新潮專業也很火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學英語口語專業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這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出國門,在國外留學或工作居住有關,老人學好英語,為的是以後出國看孩子或旅遊交流方便。
  • 用手機購物看病很多老人搞不定
    「老年人在我們超市購物可以有很多種支付渠道:現金結帳、銀行卡結帳、微信、支付寶結帳、購物卡結帳等。」北國超市先天下店的工作人員說,從智能生活的角度來看,手機支付更為便捷。但不少老人會選擇現金和購物卡結帳,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心裡有底。   老人心聲 用智能軟體購物不熟悉不想用  「對於年輕人來說,用那些軟體購物是便利,而對我來說感覺是負擔。」
  • 快樂老人大學2021年春季學期新生開始報名
    快樂老人大學2021年春季學期新生開始報名聯繫各校區校長還可預約免費體驗課1月7日上午,快樂老人大學長華校區中標舞公益課。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蔡侃)學位不夠用、報名排長隊、熬夜搶名額、拼手速——這不是在搶購特價商品,而是部分老年大學招生時的情景。長沙市的老年朋友可要幸福多了,快樂老人報2018年創辦的社區嵌入式快樂老人大學,2021年春季開學的有60家,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上老年大學。
  • 「我來教您用手機!」貝殼公益教老人用手機活動進社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許瑤12月22日起,貝殼青島站各門店陸續啟動「冬暖30城,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課堂。經紀人走進社區,化身志願者「小老師」,教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基本操作。作為根植於社區的公益力量,貝殼公益多年來關注社區助老工作。
  • 西安交大社團有個空巢部 大學生每周為老人培訓智慧型手機
    在西安交大的生活區,有一群熱心的大學生,他們是交大公益社團——揚帆社的成員,幾乎每周都會開設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培訓活動,為離退休老人們一對一、甚至多對一提供「貼心」服務,這一活動已經堅持了幾年之久,獲得老人們的衷心點讚。
  • 成都大學開了門「爬樹課」!網友:因為要上樹收熊貓啊!
    每到周一上午,成都大學校內的樹上總會「掛著」各式各樣的學生。↓ ↓別驚奇,這可是不是玩耍,這是人家正兒八經爬了才有學分的「運動課」。奇怪! 這群學生咋上樹喃?老師:這是攀樹運動!12月6日中午,在成都大學行政樓前一顆大黃桷樹下,學生們在樹下拉起了警戒線,繩子、鎖扣、安全帶、頭盔,擺在了地墊上,有學生往樹枝上扔繩子。「這是要做啥子?」路過的人紛紛駐足,好奇地站在外面圍觀。這段路人圍觀學生爬樹的視頻,最近在網上熱傳,網友戲稱,別人家的大學,居然可以上課時爬樹。
  • 太原這位90歲老人,英語說得特別溜!
    90歲的張鳴和老人,是太原老年開放大學學員,11月19日,得知老人家剛剛獲評「2020年太原市百姓學習之星」,記者進行了採訪。其中一位評委說:「38位決賽選手的表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360萬名國家開放大學學生的水平,張鳴和老人的故事,說明了我們國家已經進入終身學習階段。」「演講中,臺下多次鼓掌。回到太原,在老年開放大學見到同學時,大家都把我當成了明星,這算不算是轟動?」張鳴和老人回憶當時的情景,可愛得像個小孩兒。
  • 太原這個社區為老年居民開設手機課堂,解決老人「用機」煩惱
    如何連接 Wifi、 怎麼調節手機字體、手機音量咋調整……對老年人來說,這些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難題」。1月6日下午,老軍營街道桃南一社區手機課堂開班了。「兒子給我買了新手機,說是可以看電影、發微信,但我就是不會用。
  • 2021山東選調生面試熱點:數位化時代,如何讓老人潮起來?
    照片顯示,無錫火車站為使用老人機、手機沒電、無微信、無手機、不會操作等無法出示健康碼的旅客開通「無健康碼通道」。對於如何讓老年人在數位化經濟時代「潮」起來,你怎麼看?中公解析1.表明自身觀點。觀點一:老年人就好比一部手機,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需要不斷的更新版本、迭代升級。
  • 是時候開設寫作課了
    經歷過12年基礎語文教育和高考作文歷練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寫作能力為何不進反退?88.0%受訪者希望大學開設論文寫作課程,但寫作課程能否拯救大學生的寫作能力?01大學生寫作能力低下的原因上述調查表明,多數大學生存在寫作障礙,在面臨寫作任務時「不知怎麼寫」,從而導致抄襲論文成為當下大學課程的一個普遍現象。其背後的原因何在?
  • 手機預約掛號看病很智能 但是老人不會操作怎麼辦?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為了方便患者,醫院在預約掛號及支付方面也日趨智能化,而這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致使看病難上加難。10月15日上午,記者在醫院實地採訪發現,老人就診基本上均須孩子陪同,否則「寸步難行」。
  • 智慧型手機「玩不轉」?洛龍區英才社區開設手機課,手把手教學
    為了讓居民能夠更好地使用智慧型手機,英才社區針對大家關注的健康碼使用方法、微信和支付寶付款、瀏覽新聞等內容,安排老師手把手教學。  「老師還精心編制了教程,幫助居民享受智能時代帶來的便利。」  一上午,老師和社區工作人員耐心地幫居民解決手機使用問題,活動持續到中午才結束。
  • 曲靖老年大學泥塑手工體驗課讓學員秒變「老頑童」
    掌上曲靖訊 12月24日下午,在曲靖市老年大學泥塑手工體驗課上,一群「老頑童」正在把玩著手裡的軟陶,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各式各樣的泥塑作品,教室裡傳出一陣陣歡聲笑語。工筆畫班學員李素巧手裡拿著一個精美的「甜甜圈」,她激動地說:「今天的泥塑手工體驗課太有趣了,讓我們了解到什麼是泥塑和軟陶,還能親自動手體驗,希望市老年大學開設泥塑手工課,到時我一定報名學習!」
  • 智能生活,別讓老年人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超市工作人員反映稱,從智能生活的角度來看,老年人使用智能軟體確實需要專人來服務。「我身邊都是年輕人在用,不只是優惠,主要是方便。」家住南岸區回龍路的許建新是個90後,他平時購物習慣用各種智能軟體。他覺得對於老年人來說,用智慧型手機聊微信都顯得很費勁,再讓他們用智能軟體結帳就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了。「我就遇到過,老年人不會結帳,急得滿臉通紅。
  • 大學愛情課:教你以理性態度談戀愛
    「關於戀愛症候群的發生原因,至今仍然是最大的一個謎」   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教授陶國璋主講一門叫做《愛情哲學》的課程。這門課教了5個學期,可他總不太滿意,因為愛情這件事根本就和黃舒駿歌裡唱的一樣,「至今仍然是最大的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