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老年人在網際網路面前「被拒」的新聞屢見不鮮。網際網路已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當年輕人擁抱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們該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呢?
針對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時遇到的共性問題,前不久,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程,專門教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幫助老年人學會網上購物、生活繳費、出示健康碼等,讓老年人也能融入智能時代。
↑課堂上。
「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時尚。」今年57歲的徐淑君,是肖家河街道的一員。在學校裡,她報了兩門課,其中一門就是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經過培訓,她學習了在手機上買菜、購物、外出旅遊訂房間、網上查詢當地景點美食,「老年人也要和時代接軌,提高素質,學習新東西。」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肖家河老年大學成立於2019年9月,由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全新打造,初期開設課程有10餘種,包括各類舞蹈、書法、葫蘆絲、旗袍走秀、簡化太極拳、聲樂、攝影、古琴、國畫以及公益講座和實踐活動等。
作為學校校長也是智慧型手機使用這門課的主講人,程偉介紹,今年春季學校就開設了智慧型手機課,但由於疫情影響,春季未能開課。「疫情過程中,我們注意到老年朋友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困惑和不會使用帶來的不便更加明顯。秋季具備開學條件後,除了常規班,還加強了講座的形式,吸納更多人參與。不止學員,還深入到各個社區,建立了志願者隊伍,以更多人的力量來完成智慧型手機的培訓。」
課堂上,程偉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答老年學員在手機操作上的各種問題,志願者則在一旁協助教導。而學會的老人幫助還未理解過來的老人,大家互相學習。
↑志願者輔導老年學員。
程偉介紹,從今年9月開始,肖家河老年大學已經開展了15堂智慧型手機培訓課程,已有幾百位老人參加。課程內容主要覆蓋網上購物、訂餐、健康碼出示、軟體下載等日常手機使用場景,課程設置為每周一節。
據了解,原本該學校招生年齡一般不超過75歲,但身體健康的老人年齡可以適當放寬。手機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是88歲的朱奶奶,除了手機課,她還報了聲樂課和舞蹈課。據朱奶奶兒子介紹,母親愛好廣泛,身體硬朗,平時能上網「衝浪」,「她喜歡社交,也能看清屏幕上的字,有這個興趣我們支持。」
紅星新聞記者 劉成夢 圖據受訪者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