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因胃部不適如反酸、胃疼行胃鏡檢查的病人,其活檢胃黏膜組織的切片在顯微鏡下可以見到許多彎曲螺旋狀的「毛毛蟲」,這些「毛毛蟲」就是幽門螺旋桿菌。煙臺業達醫院消化內科專家提醒大家,幽門螺旋桿菌可誘發多種胃部疾病甚至胃癌,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早治療。
煙臺業達醫院消化專家介紹,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主要通過口腔傳播,中國人有共餐的習慣,所以感染率極高,約70%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屬於微需氧菌,在大氣或厭氧環境下不能生存。電子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看到菌體的一端有2-6條鞭毛,鞭毛起推動器的作用,細菌藉助其推動作用可以四處遊走,穿透粘液層,定居到胃黏膜上皮細胞,繼而損傷機體。
別小瞧這種細菌,它與胃部疾病有很大關係,常見誘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而且它還可以引起胃癌、胃的黏膜相關淋巴瘤等惡性腫瘤,嚴重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其次,HP感染還可以引起難以去除的口臭,使人們在社交場合處於尷尬境界。
既然幽門螺旋桿菌危害如此之大,我們怎樣才能發現它呢?煙臺業達醫院消化內科進行的3C呼氣試驗是最簡單無創傷的檢查方法,通過檢測HP感染機體產生的氨氣濃度明確診斷。其次,還可以到門診檢驗通過抽血檢查抗HP抗體。當然,如果顯微鏡下看到活檢組織中存在幽門螺旋桿菌,那就是最直接可靠的證據了。
一旦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應用三聯或者四聯療法治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所以,我們平時要勤洗手、管住口、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小細菌引起大麻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5-692298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