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慶江豚保護區 探訪「水中大熊貓」的守護者

2020-10-17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0月17日電(記者 高琳琳) 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2500萬年。它們的數量甚至比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還要少,所以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據了解,為了加強江豚就地保護,安慶市每年在大型湖泊組織開展灌江納苗和長江增殖放流活動,修復長江漁業資源,改善江豚棲息生境質量。在長江堤岸設立界碑,確定保護範圍,設定重點保護江段。加強漁政管理,打擊非法捕撈,加強重點江段江豚棲息地保護。

2017年6月,農業部「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第一批協助巡護示範點先後在江西鄱陽湖湖口、湖北何王廟、湖南集成、湖南洞庭湖嶽陽、安徽安慶掛牌。

據悉,由6名自願退出漁業捕撈的專業漁民組成的巡護隊,也協助進行江豚保護工作。10月16日,「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走進安慶江豚保護區,探訪這些江豚的守護者們。

據巡護隊負責人胡師斌介紹,目前巡護隊隊員已經增加到了21人,而且也都是曾經的漁民。他回憶說,2017年剛剛開始巡護的時候,非法捕撈的現象相對較多,經常需要夜間巡護。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對於非法捕撈的打擊初見成效,目前這一現象已經比較少了。

江豚對於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很高,因此除了打擊非法捕撈之外,巡護隊日常還會協助監督長江汙染的情況。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安慶段江豚的數量有了明顯的增加。

「在零幾年的時候,江面上的垃圾還是很普遍的,現在長江環境是非常好的。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一些不規範的碼頭全部拆除,只留下正規碼頭。」胡師斌說,岸邊的荒灘、泥沙也少了,也對江豚的生活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他還告訴記者,今年6月份的時候,他們在巡江的過程中還看到了大江豚帶著小江豚的情景。胡師斌表示,巡護隊的成立讓他感到很欣慰,因為長江江豚確實需要保護。

相關焦點

  • 銅陵淡水豚保護區: 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
    中新社合肥9月8日電 題:銅陵淡水豚保護區:冀擴大「水中大熊貓」種群  中新社記者 吳蘭  從安徽銅陵大通古鎮的和悅渡口,乘輪渡過鵲江,來到坐落於長江中間的和悅洲上,穿過曾經盛極一時三街十三巷,來到生活著11頭野生長江江豚的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域。
  • 記者探訪|洪水襲來!長江中的這些「國寶」還好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12日開始,長江銅陵段水位猛漲,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側的圩埂被衝開了30米的口子,11頭江豚面臨逃逸風險。7月15日,江水吞沒了長江安慶江豚自然保護區西江基地附近的村莊,保護區的19頭長江江豚成了人們的牽掛。洪水襲來,這些「水中大熊貓」還好嗎?
  • 安徽安慶:嚴打非法捕撈和排汙 留住江豚的微笑面孔
    中國網記者 郭澤涵 攝中國網10月21日訊 (記者 郭澤涵)頭部鈍圓、性情活潑,通體呈灰藍色,天生一副憨態可掬的微笑面孔……被人們稱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目前僅存1000頭左右,比大熊貓數量還少,而它的近親白鰭豚已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保護江豚、「留住江豚美麗的微笑」已刻不容緩。
  • 江豚飼養員張八斤:守護「水中大熊貓「
    10月15日早上7點左右,張八斤正提著一隻裝滿雜魚的紅色水桶,朝著餵食點走去,大大小小的江豚在江水中嬉戲等候,黑脊部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中,不時劃下一道弧光。張八斤把餌料投進水裡,江豚便在江面上雀躍爭食。當餌料全部餵完時,他拿起空桶在欄杆上有節奏地敲了三聲,發出「信號」——餵食結束。原本一直在水裡翻滾跳躍的江豚,像聽話的孩子一樣,或擺著尾巴,或噴著水滿意地向深水區遊去。
  • 為了江豚的微笑,這群博士守護在八百裡皖江……
    在這裡有一群江豚的守護者——於道平教授領銜的「博士班」。為了保護江豚這個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安慶師範大學於道平教授和團隊裡的11位博士一起不知在八百裡皖江上走了多少個來回。    因為江豚的牽絆,他的腳步已從中國的長江跨越到柬埔寨湄公河流域。受柬方的邀請,於道平團隊正帶著首創的深水圍網救護長江江豚並成功繁殖的技術,幫助當地保護瀕危伊河海豚,從而參與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中。
  • 央媒記者來銅探訪淡水豚保護區
    最新資料顯示,保護區江段江豚種群數量長期穩定在60頭左右,多年以來的考察證實,銅陵江段是長江下遊長江江豚分布密度較大的江段。  據了解,長江水運的發展、棲息地環境的變化,曾給長江江豚帶來深深傷害。張西斌說,為保護好長江生態環境,為江豚的生長繁衍提供更加良好的環境,保護區多次聯合漁政、海事、水上公安等開展聯合執法。  此外,引導保護區內專業漁民退捕轉產,避免「人豚爭食」。對核心區及緩衝區實施船舶交通管制。據了解,該保護區是唯一一個在長江幹流對船舶航行進行限速限航管制的保護區。  張西斌介紹,目前保護區科研人員重點工作之一是研究長江江豚的「族譜」,避免「近親繁殖」。
  • 安徽一江豚保護區圩埂破口!11頭江豚有逃出可能
    江豚無人餵養會不會挨餓?它們被洪水衝出保護區還能不能自力更生呢?保護區內的江豚 | 拍攝於2019年9月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7年5月,江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了不讓江豚滅絕,省政府於2000年批准建立了「安徽省銅陵淡水豚省級自然保護區」,6年後,國務院正式批准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知道「水中大熊貓」是什麼嗎?這位老人為何被稱為「豚爺」
    「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大熊貓是國寶,那你們知道江豚嗎?江豚是水中的『大熊貓』,它們是國寶中的國寶。」8月上旬以來,在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與揚州江豚保護協會、揚州市生態環境局舉辦的線上宣講會上,被人們敬稱為「豚爺」的陳宜林老人對同學們深情介紹他為之奔走了十年的江豚。
  • 安徽一江豚保護區圩埂破口!最怕它們逃入......
    保護區內的江豚 | 拍攝於2019年9月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7年5月,江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了不讓江豚滅絕,省政府於2000年批准建立了「安徽省銅陵淡水豚省級自然保護區」,6年後,國務院正式批准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安徽一江豚保護區圩埂破口!最怕它們逃入!
    江豚無人餵養會不會挨餓?它們被洪水衝出保護區還能不能自力更生呢?保護區內的江豚 | 拍攝於2019年9月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7年5月,江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了不讓江豚滅絕,省政府於2000年批准建立了「安徽省銅陵淡水豚省級自然保護區」,6年後,國務院正式批准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今年發現21頭江豚死亡 長江豚類保護區將全年禁漁
    白鱀豚與江豚均為中國內陸水域僅存的兩種水生哺乳動物,也是長江特有物種。2007年,白鱀豚被科學家宣告功能性滅絕。11月10日,第三次長江江豚科考隊再度出發。他們將用40天3400公裡的考察告訴世人,長江裡到底還有多少江豚,是否還有白鱀豚,以及他們生活的狀況。目前,長江沿線共有10個江豚保護區,包括4個遷地保護區。但保護需求與保護措施仍不對等。
  • 安徽日報:《長江江豚保護條例》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從近期巡護的情況看,現在非法捕撈的現象很少了,江豚生存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張賢敏說,即使是冬季,江豚出沒頻次比較少,在皖河和長江交匯口處,近期時不時也能見到幾隻「小傢伙」歡騰地露出水面。 張賢敏稱呼的「小傢伙」,可不簡單。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種。因為性情溫和,嘴部弧線天然上揚呈微笑狀,而被稱為長江的「微笑精靈」;它不僅是長江中現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
  • 《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1月1日起施行 守護長江「微笑精靈」
    「從近期巡護的情況看,現在非法捕撈的現象很少了,江豚生存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張賢敏說,即使是冬季,江豚出沒頻次比較少,在皖河和長江交匯口處,近期時不時也能見到幾隻「小傢伙」歡騰地露出水面。張賢敏稱呼的「小傢伙」,可不簡單。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微微上翹的嘴角、活潑可愛的性情,長江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
  • 安徽安慶拆船護江豚 長江「微笑天使」野性再現
    2018年6月,該基地首添「新丁」,今年又出生一頭小豚,目前西江共棲息長江江豚19頭。  長江江豚俗稱「江豬」,因天生一副「微笑」面容,又被稱為「微笑天使」,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因種群數量少,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隨著「長江女神」白鱀豚的功能性滅絕,長江江豚成為長江中僅存的鯨類動物,也是長江中唯一的哺乳動物。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廬山保護區
    8月8日,為進一步了解保護區內桃花水母在其生活水體環境中的狀態,廬山保護區工作人員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九江海憶潛水俱樂部潛水員共同潛水完成了此次桃花水母的科研調查與水下拍攝工作。桃花水母是地球上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到數億年前,被譽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不想看到江豚再步白鰭豚的後塵!」
    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其微微上揚的嘴角像是一直掛著憨態可掬的「微笑」,因此也被人們稱為「微笑天使」。從白鰭豚功能性滅絕,到長江江豚數量驟減,加上普通魚類種群和數量的大幅減少,讓本應是物種多樣性的長江水域面臨巨大壓力。捕魚、排汙、採砂等都會對江豚生存造成威脅,實行更為嚴格的保護成為必然。江豚的生存狀況,也是長江水域生態環境重要參照之一。
  • 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圖)
    8月13日,長江江西彭澤段,一隻江豚在江中嬉戲。 湯繼虎 攝中新網九江8月13日電 題: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作者 王昊陽 洪永林 袁昕「怎麼樣?拍到了嗎?」「嗯,拍到了,今天是第二回了。」站在長江邊上,湯繼虎的目光凝視著滾滾波濤,搜索江豚的身影。
  • 《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今年起實施!新條例為江豚保護帶來哪些...
    突出主要棲息地保護 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果顯示,2006年至2012年,安慶江段長江江豚數量從約333頭降至約173頭。2015年以後,安慶江段江豚種群數量趨於穩定,數量為180-203頭,佔長江幹流1/3以上,是長江江豚就地保護的重要水域。
  • 長江白鰭豚功能性滅絕後江豚也瀕臨滅絕邊緣
    半年接報30多頭江豚死亡長江江豚在地球上生存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僅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以食魚、蝦類為主。如今,原來位居長江食物鏈頂端的江豚,已經不得不離開生長了千萬年的故地,逐漸躲入長江的支流和湖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