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88光年,一個完美的恆星系統被發現,這裡不缺「超級地球」

2021-01-19 騰訊網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上近日刊登的一篇科學報告,在距離地球88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恆星系統,目前已知的是,這個恆星系統中擁有6顆行星,和太陽系非常相似,科學家們稱它為HD 158259。

完美的HD 158259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雖然恆星的數量數不勝數,不過向太陽系一樣的恆星系統則是非常罕見的,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銀河系中50%左右的恆星都是雙星系統,而剩下的50%恆星像太陽系一般的就更少了,HD 158259也因此成為了最特別的發現之一。

HD 158259要比太陽大一點,而在它的恆星系統中,除了擁有五顆微型海王星之外,研究者還發現,其中還有一顆超級地球的存在。

而從發現至今,通過多年來對於HD 158259的觀測研究,科學家們更是激動地表示,HD 158259中的行星運行軌道都是非常完美的,這種完美甚至比太陽系還要優越。

和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軌道比較分散不同,HD 158259系統中的六顆行星,都和主星之間的距離非常近,而距離最近的一顆行星,它和主星之間的距離僅有水星和太陽距離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即使距離主星最遠的一顆行星,它也不處在宜居帶之中,這意味著,雖然HD 158259系統非常完美,但是其中不可能存在生命。

因為距離的關係,讓這六顆行星上沒有一顆可以擁有液態水,同時,它們的情況也都不支持它們上面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和穩定的磁場,而這些都是形成生命的關鍵所在。

但是它的出現仍然給了我們一個了解系外恆星系統的機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恆星系統的不同類型,也可以為我們尋找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提供了新的方向。

那麼,除了HD 158259系統之外,在宇宙中,科學家們還找到了哪些類似太陽系的,擁有多顆行星的恆星系統呢?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10多個擁有多顆行星(六顆以上,含六顆)的恆星系統,其中和太陽系一樣,擁有八大行星的恆星系統有Kepler -90,它距離地球有2545光年,其中擁有被認為具有宜居性的行星——克卜勒-90i,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現代研究認為,它上面的情況或許和金星差不多。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擁有七顆行星的HD 10180恆星系統、HR 8832恆星系統,以及TRAPPIST-1系統,此外,除了擁有六顆行星的HD 158259系統之外,還有一個同樣擁有六顆行星的Kepler-80系統。

而在這些恆星系統之中,研究者認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Kepler-80系統,它距離地球1100光年,就好像是一個迷你太陽系。

神奇的Kepler-80系統

自從2012年發現了Kepler-80開始,科學家們就對它進行深入研究,最終發現它其中竟然擁有著6顆行星,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迷你太陽系」一般。

在圍繞著Kepler-80運行的六顆行星中,其中5顆和主星之間的距離都非常近,最遠的公轉周期,也僅有9天左右,一開始,科學家們對於Kepler-80系統是比較失望的,因為這麼近的距離,自然導致Kepler-80系統和本文中提到的HD 158259系統一樣,沒有辦法孕育生命。

不過,後來科學家們又在Kepler-80系統的邊緣,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它的質量要比地球大一些,不過也更有希望孕育出生命,因為這顆行星被認為是超級地球。

而在目前已知的這些擁有多顆行星的恆星系統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就是TRAPPIST-1系統了,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40光年,而且在它的其中,擁有著七顆類地行星。

這讓TRAPPIST-1系統成為了科學家們尋找地外生命的最佳場所之一,因為它的主星本身就是一顆紅矮星,而在近年來的研究中,很多科學家都相信,紅矮星的周圍,是最有可能孕育出生命來的。

此外,由於TRAPPIST-1本身比木星大不了多少,這也讓它的壽命非常久,不過,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辦法確認TRAPPIST-1星繫到底形成多久了,因為生命的形成和演化是需要時間的,拿地球來說,就是誕生後大約5億年之後,才開始有了生命的萌芽。

所以,只有TRAPPIST-1星系的年齡足夠久,它周圍的類地行星上,才有可能孕育出生命來。研究者表示,在今年伴隨著NASA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縮寫JWST)後,極有可能會揭曉TRAPPIST-1星系的生命之謎,一起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獻

sciencealert——《Astronomers Find a Beautiful 6-Planet System in Almost Perfect Orbital Harmony》01-05

相關焦點

  • 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這本科幻小說,人們了解到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知道三體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的宇宙中一樣存在三體世界,這個三體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更是地球的8倍,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呢?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找尋著「第二個地球」,這不僅是希望能找到地外生命,也希望能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畢竟人類不可能永遠生存在地球上,終有一天人類會走向宇宙,若那一天到來了,那麼人類的下一站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作為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巴納德星是一顆比太陽更小的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百分之14,只有木星的180倍,2018年,天文學家在巴納德星的0.35個天文單位處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也就是巴納德星B,質量是地球的3.2倍,公轉周期為233天。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不過第二個問題濤濤倒是可以非常乾脆的回答,在廣袤的宇宙中,這種類地球的星球絕對有無數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宇宙中恆星的形成機制都差不多,都起源於星子云。都是星雲的凝聚和收縮形成的恆星吸積盤。中心壓力和高溫引發了氫核聚變,恆星就生成了。恆星會吸取這個吸積盤中絕大部分質量,也會剩下一點點渣子,就會形成行星。一個恆星系統就這樣生成了,可以說所有的恆星幾乎都會有行星相伴。
  • 呼聲最高的「超級地球」或已有生命存在
    在技術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金星是另一個地球,金星的體積幾乎和地球一樣大,而且是地球的鄰邦,因此它同在太陽系中生活,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它在大氣中的位置。但是當探測器著陸時,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金星表面溫度很高,是一片熾熱的焦土,而所謂的大氣是由二氧化碳組成,有時還會有硫酸雨,這種環境就像地獄一樣。
  • 天文學家發現110光年外宜居行星上存在水,可能是宜居的大號地球
    超級地球這是科學家首次對一顆行星做出這樣的發現,該行星與恆星的距離意味著理論上它的表面可能有液態水。即天文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外的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上發現了水存在的證據。這一發現表明,圍繞一顆距地球110光年的紅矮星運行的行星K2-18b的大氣層中含有水蒸氣。這是第一次發現行星位於我們所認為的宜居帶上。相關研究的兩篇論文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一篇上傳在arXiv網站上。
  • 「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距地4光年,各項指標比太陽系還要好
    這種情況當然是不正常的,因為宇宙中孕育了138億年的無數恆星系。只要每個恆星系孕育生命的概率不小於零,生命的數量就會在誇張的基數下嚇人,宇宙也不可能如此「安靜」。事實上,這就是費米悖論的核心內容,為了解釋費米悖論,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設。誇張點地說,人類當前處於外星文明設置的自然保護區內。
  • 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還有哪些會有生物存在呢?
    這就是說,只要一點點的反物質就可以使一個太空飛行器運行幾千年。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還不將反物質實際應用呢?這是因為得到反物質極其困難。我們要堅定信念,科學家們喜歡解決這種難題,所以,我們也許終究會擁有超級太空飛行器我們的首次光速旅行我們先去天狼星拜訪一下,天狼星是星空中最亮的一顆恆星,距地球8.5光年。現在,帶上我們的三明治,登上火箭,和大家揮手告別,然後點火起飛!
  • 超級地球葛利斯581d適合生命居住
    一、超級地球葛利斯581d 如今隨著人口的日益增多,地球上的資源也在不斷的枯竭,所以科學家們一直都致力於尋找新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據說之前科學家們首度公布了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的名單,其中就有葛利斯581d,葛利斯581d是歐洲的天文學家發現的一顆星類地行星,下面小編就來帶你了解葛利斯581d。
  • 60光年外的一個亮點引起了科學家關注,未來地球已提前上演!
    ,因為它距離地球只有60光年,而這顆恆星的質量、體積以及光度和表面溫度只比太陽稍高,而且還比太陽年輕越7.3億年!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地獄一般的行星,儘管科學家們有些落寞,但無意中卻揭示了一個真相,未來地球的真相!
  • 大角星:36.7光年外的浪漫恆星
    大角星被認為是一個紅巨星,它已經不再像太陽那樣聚變核心中的氫,天文學家認為它現在開始聚變碳等更重的元素。繁星點點的夜空中,如何找到這顆36.7光年外的恆星在我國所處的北半球看星空,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就是大角星。大角星是全天第四亮的恆星,全天前三亮的恆星都在南半球,它們分別是,天狼星(大犬座α星)、老人星(船底座α星)、南門二(半人馬座α星)。
  • 距離8000光年的黑洞在不停地噴射等離子體,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
    一個距離地球近8000光年黑洞,因其奇特的、搖擺不定的性質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注意。科學家們發現,這個被稱為「V404天鵝座」的黑洞正在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噴射著高速等離子云。當然,與其他黑洞系統一樣,V404也在吸收附近恆星的氣體。雖然人們知道黑洞會吐出物質,但研究人員這次觀察到V404黑洞的噴流,會連續、快速地噴射出等離子體。科學家把這種奇怪的現象比作「旋轉的陀螺擺動」,因為它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內就快速旋轉起來。
  • 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
    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自從2016年中國天眼建成之後,發現了44顆脈衝星,這些脈衝星都會非常有規律的發出脈衝信號。當然這是非常規律,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近日中國天眼卻收到了不一樣的信號,和以往比起來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
  • 距離地球6500光年!NASA公布宇宙花環圖,大家「樂壞」了
    作者:文/羅兆春在地球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總是處於一個嚮往的狀態。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幾張關於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行星盤陰影圖像,可把大家「樂壞」了,太空真的是太美了,根據科學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年初的時候,就拍攝過一個行星盤距離地球1300光年,這次是拍攝的其中有一顆RS船尾座(RS Puppis)的巨大恆星給予「襯託」,表現得更加的完美,比上次的還要好看,所以大家都稱它為「宇宙花環」,而科學家們也測出了整個「宇宙花環」的基本數據。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然世界和宇宙空間的認知水平逐步提升,為了更有針對性、更加系統和直接地了解地外空間的環境狀態及其演化規律,科學家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啟了向太空發射探測器的序幕,其中以探測地外生命的存在基礎和生命形態為主要內容的宇宙生命科學工程,成為眾多太空探測器的重點任務之一。
  • 日科學家發現3萬光年外豬尾巴狀螺旋分子雲(圖)-科教臺-中國網絡...
    巨大的豬尾巴分子雲,距地球3萬光年研究人員豬尾巴分子雲由兩個巨型分子雲相撞形成,被扭曲和擠壓成螺旋形  北京時間9月7日消息,日本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巨大的分子氣體雲,外形酷似豬尾巴,距地球3萬光年。太空中的分子雲就像是一個託兒所,能夠孕育出恆星。  豬尾巴分子雲是由慶應義塾大學物理系的二年級博士生松村申智和副教授岡明友治發現的。分子雲經常發生撞擊,但像豬尾巴分子雲這樣擁有奇特外形的非常少見。這兩位發現者表示他們相信兩個巨大分子雲之間形成一個磁管道,在摩擦接觸時扭曲和擠壓,形成一個螺旋結構。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雲被螺旋磁管道捕獲,形成獨特的豬尾巴形狀。
  • 300 光年外或存在另一個地球;CNN 識別大熊貓準確率 95%;小鼠胚胎...
    光年外或存在另一個地球近日,天文學家新發現一顆行星克卜勒 -1649c,距地球 300 光年,一顆約為太陽四分之一大小的恆星圍繞著其運行。該行星的大小和地球幾乎相同,軌道位於恆星的宜居帶,溫度接近地球,這意味著這顆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著液態水,可以維持生命。美國宇航局(NASA)認為,它有成為外星生命家園的基礎條件。
  • 太陽與其他的恆星有什麼不同,為啥被叫做太陽系?
    太陽系之所以叫太陽系,至少有如下幾個因素:1、因為這個系統裡有地球存在,地球上有你我他這樣的人類存在,這些人類把地球圍繞著公轉的那顆恆星叫做「太陽」,因此就有了太陽系。2、既然叫太陽系,就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只有一顆恆星就是「太陽」,佔據了整個系統99.86%的質量;其餘還有八大行星,5顆已經確認的矮行星、200多顆已確認的衛星,以及無數顆小行星、彗星、星體碎片和塵埃,還有未發現或未確認的若干矮行星、衛星等,這些天體加起來才佔有整個系統質量的0.14%。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兩個天體是月球和太陽,前者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後者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兩個天體都能在白天看到。而那些更加遙遠的天體,由於它們發出的光抵達地球時已經變得比較暗淡,只有到了夜晚才變得肉眼可見。那麼,肉眼可見的天體都有哪些?最遠的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 外媒:外星人在哪裡監控地球?
    現在,來自康奈爾大學和利哈伊大學的研究人員製作了一份名單,列出了遙遠星系中的1004顆恆星,這些恆星可以清晰地看見從太陽前經過的地球。根據康奈爾大學的一份聲明,所有這些主序恆星都距離地球不到300光年,並且可能存在數量不詳的系外行星。天文學家利用所謂的「凌日法」來搜尋遙遠的系外行星。當一顆行星在地球與其恆星之間穿行時,恆星的亮度會發生短暫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