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7.8!人類已經把海洋推到「ICU」門口了

2021-01-09 梵觀點

酸鹼度

酸鹼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鹼性強弱程度,用pH值來表示。熱力學標準狀況時,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顯鹼性。

pH範圍在0~14之間,只適用於稀溶液,氫離子濃度或氫氧根離子濃度大於1mol/L的溶液的酸鹼度直接用濃度表示。

海水pH值

海水pH值是測量海水酸鹼度的一種標誌。海水由於弱酸性陰離子的水解作用而呈弱鹼性。海水pH變化不大,一般在8.0~8.5之間,表層海水通常穩定在8.l±0.2左右,中、深層海水一般在7.8~7.5之間變動。

季節性變化

海水的pH變化主要是由二氧化碳(CO2)的增加或減少引起的。由於海洋佔了地球面積的80%,因此海水的pH值變化很小,因此有利於海洋生物的生長。海水pH值因季節和區域的不同而不同:夏季時,由於增溫和強烈的光合作用,使上層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氫離子濃度下降,於是pH值上升,即鹼性增強,冬季時則相反,pH值下降。在溶解氧高的海區,pH值也高;反之,pH值就低。

晝夜變化

夏季:白天表層海水光照時間長,浮遊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大於生物呼吸及有機質氧化分解強度,結果海水中出現CO2的淨消耗,pH值逐漸上升;午後3—4小時內,pH值幾乎達到最大值;晚間,光合作用停止,但呼吸作用和有機質降解作用照常進行,產生的CO2逐漸積累,海水pH值逐漸下降。冬季:由於水溫低,生物的光合作用與有機質的分解速率均下降,pH值的晝夜變化幅度比夏季小 。

海洋酸化現象

海洋與大氣在不斷進行著氣體交換,受海風的影響,大氣成分最先溶入海洋表層,在隨後的數個世紀中,這些成分會逐漸擴散到海洋的各個深度層。海洋酸化即海水由於吸收了空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導致pH值降低的現象。(全球海洋約每小時可以吸收一百萬噸的CO2)當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進入海洋中時,海洋就會酸化。科學家研究表明,工業時代到來之前,大氣中碳的變化主要是自然因素導致的,這種自然變化造成了全球氣候的自然波動。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開採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並砍伐了大量森林,由於人類活動,至21世紀初,已經超過自然排放量,排出超過5000億噸的二氧化碳,這使得大氣中的碳含量水平逐年上升。人類活動釋放的CO2有超過1/3被海洋吸收,使表層海水的氫離子濃度近200年間增加了三成,到2012年海洋平均pH值下降了0.1,這表示海水的酸度已經比200年前提高了30%。如果按這個速度發展,預計到2100年海水錶層酸度將下降到7.8,到那時海水酸度將比1800年高出150%。

海洋酸化的危害

2003年,「海洋酸化」這個術語第一次出現在英國著名科學雜誌《自然》上。到2005年,研究災難和突發事件的專家詹姆斯·內休斯為人們進一步勾勒出了「海洋酸化」潛在的威脅。他的研究發現,距今5500萬年前,海洋裡曾經出現過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罪魁禍首就是溶解到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估計總量達到45000億噸,此後海洋至少花了10萬年時間才得以恢復到正常值水平。

首先受到影響的是浮遊植物,由於浮遊植物構成了海洋食物網的基礎和初級生產力,它們的「重新洗牌」很可能導致從小魚小蝦到鯊魚、巨鯨的眾多海洋動物都面臨衝擊。此外,在pH值較低的海水中,營養鹽的餌料價值會有所下降,浮遊植物吸收各種營養鹽的能力也會發生變化。其次,越來越酸的海水,還在腐蝕著海洋生物的身體,研究表明,鈣化藻類、珊瑚蟲類、貝類、甲殼類和棘皮動物在酸化環境下形成碳酸鈣外殼、骨架效率明顯下降。

魚類:海洋酸化會阻礙珊瑚礁的生長繁殖並導致依賴珊瑚礁作為家園的各種魚類受到影響,《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最新報導:模擬了未來50~100年海水酸度後發現,在酸度最高的海水裡,小丑魚仔起初會本能地避開捕食者,但是發育中酸化海水會破壞它們的嗅覺系統,實驗表明,同樣一批魚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環境下,處於正常pH值的海水中,30個小時僅有10%被捕獲;但是當把它們放置在大堡礁附近酸化的實驗水域,它們便會在30個小時內被附近的捕食者斬盡殺絕。

珊瑚或將消失

2013年3月,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報告說,海水酸化越嚴重,擁有堅硬骨骼並且能夠製造珊瑚礁的珊瑚就越少,而柔軟的海雞冠則會增加。如果酸化過於嚴重,珊瑚有可能在21世紀末就消失。研究小組發現,當海水pH值平均為8.1的時候,珊瑚生長狀態最好。當pH值為7.8時,就變為以海雞冠為主。如果pH值降至7.6以下,兩者都無法生存。

死亡的珊瑚礁

氣候變得異常

海洋吸收過量溫室氣體造成的海水酸化,導致海中大陸架的珊瑚礁大量死亡,而這會造成低海拔島國,如吉里巴斯和馬爾地夫更容易為海潮所侵害。而海洋酸化具有潛在可能導致氣候變暖加劇的能力。《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稱,海水pH值的降低導致了大氣硫元素減少,而海洋生物排放是大氣硫元素的最大天然來源(大氣中的硫元素能夠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從而降低地球表面溫度。)研究表明到2100年,海洋生物對硫元素的排放將下降18%左右,而這將額外引起顯著的輻射增強,地球溫度將上升0.23℃~0.48℃。這將間接加劇厄爾尼諾現象,暴雨,洪水,乾旱將會頻發。

食物和經濟危機

據估計,在有些水域,海洋的酸度已經開始到達貝殼開始溶解的程度。當貝類生物消失時,以這類生物為食的其他生物將不得不尋找別的食物,事實上人類將會遭殃。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球有5億多人依靠捕魚和水產養殖作為蛋白質攝入和經濟收入的來源,對其中最貧窮的4億人來說,魚類提供了他們每日所需的大約一半動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海水的酸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必然危及這些人口的生計。

梵觀點:如果人類還不做出有效的應對,估計我們還能吃到生蠔的時間僅剩不多了。

相關焦點

  • 純淨水的ph值是多少 純淨水的ph值是多少呢
    水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是人體正常代謝所必需的物質,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都不應低於1200ml,那你知道我們每天飲用的純淨水配ph值是多少嗎?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下。
  • ph試紙怎麼用 什麼是尿常規pH試紙
    對於ph試紙,大家的映像是不是還停留在上學的階段,在上學的時候有學到關於ph試紙的知識。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ph試紙怎麼用,什麼是尿常規ph試紙,這個尿常規ph試紙有這什麼樣的臨床意義!ph試紙怎麼用pH 試紙通常用於檢測溶液的酸鹼度,由於其具有結果顏色可對比性,因此對於大致了解溶液的酸鹼程序具有十分直觀的特點。
  • 海鯊網絡:996.icu到底是什麼?
    看到最近很多人在討論996.icu,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搞清楚996.icu是什麼意思,網上的解釋也是亂七八糟,畢竟不是程式設計師的人,可能比較難以理解相關概念,趁著清明節這個愉快的假日,小編就來講一講996.icu是什麼。
  • ph試紙的使用方法
    打開ph試紙包裝盒,會發現裡面含有ph試紙顏色比對卡和ph試紙兩部分。取被檢測的溶液少許,放入器皿中。然後將ph試紙浸入被測溶液中,待2至3秒後,取出。 或者用試管取少量被測溶液,滴到ph試練上。稍等片刻,試紙顏色將起變化。最後將檢測結果與ph試紙顏色比對卡進行對比,以確定被檢測溶液的酸鹼程序。通常情況下,ph值越小,則溶液酸性越強。
  • ph值和orp的關係
    ph值   pH值(即:氫離子濃度指數,potentialofhydrogen)是衡量水體酸鹼度的一個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準。
  • ph值是什麼 ph值的測定方法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ph值是什麼。ph值是什麼pH值是指的酸鹼度,也就是氫離子濃度指數。通常人體的血液,尿液等體液pH值相對穩定在一定範圍內,保持機體的內環境平衡,用於維持機體的生理代謝。ph值的測定方法1.使用pH計pH計是一種測定溶液pH值的儀器,它通過pH選擇電極(如玻璃電極)來測定出溶液的pH。
  • 當海洋汙染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的危機,我們能做什麼?
    海洋在氣候調節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還為人類提供了工作、藥品、景點、娛樂,以及整個人類蛋白質攝入量的20%。  而在今年二月,《自然·生態學與進化論》雜誌上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從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和克馬德克海溝採集的甲殼類動物脂肪組織內竟然取樣檢測出了很高濃度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多氯聯苯(PCB)和多溴聯苯醚(PBDE)等。
  • 海洋最深處是馬裡亞納海溝,下面已經到底了?是不是已經到地心了
    之後,來自各國的科學家們都曾經使用各國最先進的潛水器試圖找到更深的地方,但每次測量值幾乎都與11,034米差不多,這表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上海洋的最深處大約就是11,000米。海洋最深處是馬裡亞納海溝,下面已經到底了?是不是已經到地心了 在上個世紀,前蘇聯也做了一個挖掘地球的項目,企圖徹底揭開地球的秘密。
  • 14名海洋大學志願者推一輛車被質疑,冰雪為什麼會滑?
    志願者遭受質疑2021年初,中國從北到南遭受強寒潮襲擊,北方多地氣溫驟降至-20℃以下,戶外天寒地凍、潑水成冰。又逢新冠疫情再次來襲,大連海洋大學校園封閉,師生在宿舍隔離,一日三餐和防疫物資全靠教職工和學生志願者統一配送。
  • 它有可能存在液態海洋及生命,已經成為人類重點探索對象
    木衛二(歐羅巴)初探歐羅巴人類近距離觀察歐羅巴還要追溯到由此展開了它長達8年的探測之旅。2016年9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哈勃望遠鏡疑似拍到了歐羅巴表面的羽狀噴流現象。因為這個現象代表著在歐羅巴光滑的表層下確實存在著液態海洋。而根據人類對生命誕生及繁衍的認知,存在液態海洋就意味著這顆星球具有非常高的宜居性。其生存環境應該與地球上的深海熱泉類似。要知道,在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就是從海洋中誕生的。
  • 科學家稱:鯨魚每天吞食171件人類垃圾,已經被人類逼到滅絕邊緣
    趣味探索訊 地球雖是一顆有著豐富資源的星球,但人類正毫無節制地耗用著有限的地球資源。絲毫沒意識到生存的危機感。最近的一份研究稱人類每年將製造1000萬噸塑料垃圾,而其中的650萬噸會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流進海洋,這塑料垃圾已經嚴重地威脅到地球生命,甚至會伴隨著美味海鮮出現在人類的飯桌上。 我們知道塑料垃圾的完全化解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而且化解過程產生的毒性還會嚴重染汙環境。所以每年流進的650萬噸不會馬塑料垃圾上消失,會一直漂浮在海洋中。
  • 「夢幻海洋王國」引來眾多遊客觀賞,僅數十個魚缸令街坊大失所望
    節目視頻8月22日早上,陳小姐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天河區奧體南路優託邦購物中心,位於一樓的「海洋王國」。陳小姐說,原本以為轉發了推文可以免門票的,來到才知道還要收錢因為疫情,陳小姐很久沒帶小朋友出來玩,即使是花了50元買門票,他們依然很興奮,誰知道進去就傻眼了。
  • 在不同水域,被人類捕獲到的8個奇特的水下生物
    海洋世界無疑是瘋狂而又神秘的,人類對此的探索還僅僅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事實上,多年來,除了科學家的探索,人類的捕魚者也曾經在水域當中獲取過一些足夠令人驚訝的發現。從有角的魚到巨型蜘蛛蟹,接下來,小編要為你介紹,在不同水域,被人類捕獲到的8個奇特的水下生物。
  • 【No.1 海洋訪客】可怕汙染已經不知不覺反侵蝕入人類社會?
    在這些奇形怪狀的深海生物之中,有那麼一隻小水母特別的熱情與活潑,它非但察覺到了人類的出現,更是充滿好奇心地湊近著潛水艇。  隨後這只可愛的小傢伙便理所當然地被人類捕獲了,它默默地告別了這個熱鬧的海溝,並以一種特殊的形式融入到了人類的社會中……  2021年9月,某大分子生物實驗室中
  • 「人類為什麼不吃塑膠袋」之後,泰國再推感人海洋動物保護廣告
    這隻小雄性領航鯨在馬來西亞邊境附近的一條運河裡被發現時,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在屍檢時發現這隻動物的胃裡有80個塑膠袋,重達8公斤。Kasetsart大學的一位海洋生物學家和講師解釋,是這些袋子讓鯨魚不可能再吃任何有營養食物。
  • 人與鯨友好一幕:人在船上觀鯨,8米長的灰鯨在水下推船!
    鯨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大型生物,但鯨並不是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大多數鯨類都是對人類極為友好的,所以很多海灘中都有觀鯨這類活動。近日,在墨西哥一個海灘中,一群遊客和一條長達8米的灰鯨就有一場友好的相遇。
  • 海洋公園就在家門口!
    「海洋」兩個字,天然就有一份浪漫和神秘。它包容著無數生靈,波濤中自有財富之路。無論你是誰,出生在哪裡,當看到迷人的海洋生物時,都無法拒絕海洋的召喚。來到重慶漢海海洋公園更加讓我堅信這一點。一進到水母館,就被各種飄逸的水母吸引了眼球,花花綠綠顏色各異,看久了還有點暈乎乎,好像進入了一個小時候經常玩的萬花筒,這種奇妙的滋味還是初體驗。
  • 海洋垃圾或將達6億噸!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糞便裡發現多種塑料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海洋垃圾可以說已經是人人都知道的,這是非常接近於我們的生活,而隨著人類生活用品的急劇增長,海洋垃圾汙染也不變得是越來越嚴重,人類在沒有考慮生態環境的狀態之下
  •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如果說人類是陸地上的王者,那麼在海洋當中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掠食者應該就是鯊魚了。在地球上它們比人類出現的時間更加的悠久,大約在4億年前鯊魚就已經開始在地球上進化了。
  • PH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PH傳感器的使用方法
    ph傳感器是用來檢測被測物中氫離子濃度並轉換成相應的可用輸出信號的傳感器,通常由化學部分和信號傳輸部分構成。ph傳感器常用來進行對溶液、水等物質的工業測量。 PH傳感器,可以對大型反應槽或製程管路中pH值測定;耐高溫殺菌、CIP清洗;電極長度有120、150、220、250、450mm等多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