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鯨友好一幕:人在船上觀鯨,8米長的灰鯨在水下推船!

2020-12-06 六維自然

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大型生物,但鯨並不是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大多數鯨類都是對人類極為友好的,所以很多海灘中都有觀鯨這類活動。近日,在墨西哥一個海灘中,一群遊客和一條長達8米的灰鯨就有一場友好的相遇。

這群遊客坐著摩託艇出海,主要目標就是觀鯨,很快就遇到一頭灰鯨,這頭灰鯨長8米左右,比摩託艇都大的,真怕灰鯨一個發怒,就將摩託艇撞翻,將遊客撞落水中。

灰鯨是一種個性比較溫順的海洋生物,並不會以大型動物為食,反而是以浮遊性小甲殼類、鯡魚的卵,以及其它群遊魚類為食,所以只要不惹怒它,它幾乎都不會主動攻擊。

觀鯨是一種活動,自然也要要求的,就是遊客不能主動去打擾或者攻擊灰鯨,只能在船上觀賞灰鯨,所以很快就形成了一種人與鯨友好一幕:人在船上觀鯨,灰鯨在船下觀人

遠遠看上去這一幕非常有意思:這隻頑皮的小灰鯨非常好動,遊到船後並輕推著船前進,8米長的灰鯨在水下推船!成年的灰鯨體長在10-15米之間,體重達30多噸,這隻還是在成長的小灰鯨!

在墨西哥近海中,這條灰鯨和遊客友好相遇,還友好上前幫忙推船,是多麼和諧!不像有些國家的捕鯨業屢禁不止,少數國家的過度捕鯨,使鯨類面臨種群滅絕的危險!

除了捕鯨業,灰鯨在海洋中的主要天敵是虎鯨,經常遭受虎鯨的襲擊,這時只有將肚皮朝上浮在水面上,用假死的方法試圖躲過災難,虎鯨是海洋頂級霸主,任何海洋生物都不敵虎鯨群!

人與鯨友好一幕:人在船上觀鯨,8米長的灰鯨在水下推船!灰鯨的分布範圍非常廣,因為它是哺乳動物中遷移距離最長的種類,遷移距離可長達10000-22000公裡,在東太平洋亞群列為無危物種,而西太平洋亞群列為極危物種!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全球13個最佳觀鯨地點,讓你與溫柔的「海洋巨人」零距離接觸!
    但可能很少人會知道,位於北海道知床半島的羅臼衝,夏秋季節也是觀鯨的最好時機。夏天這片海域出沒著虎鯨、鼠海豚,到了秋天時,這裡還是抹香鯨嬉戲的天堂。從宇登呂小鎮出發,有多家公司的遊船可以選擇,比如專門的棕熊觀察航線、追逐海豚的航線等。如果想要觀鯨,則要從知床半島東側的羅臼港出發。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
  • 溫哥華市中心驚現殺人鯨! 但這一幕 讓人看了有點暖
    在溫哥華,很多人為了觀鯨,不惜花上一兩百塊錢出海尋求不一樣的體驗。但是在生態環境相當好的城市,坐在市中心的內灣,就能欣賞到精彩的「鯨魚戲水」。 6月12日,很多幸運的網友都見證了福溪(False Creek)的精彩瞬間,並將這一幕分享到了社交媒體上。在高樓林立的市中心內灣,幾艘小遊船正在水中正常行駛,結果突然間一隻黑色的三角魚鰭浮出水面,定睛一看,竟是一隻鯨魚!
  • 加州海域發生慘烈廝殺 小灰鯨遭殺人鯨分食(圖)
    三隻殺人鯨漸漸逼近灰鯨母子灰鯨母子終不敵殺人鯨攻擊,小鯨慘遭分食  據英國媒體8月29日報導,有記者此前拍攝到了發生在美國加州海域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鯨類廝殺場面:一對灰鯨母子不幸遭到3隻逆戟鯨圍攻,雖然鯨媽媽極力護崽,但終因寡不敵眾,只能看著自己的孩子被逆戟鯨分食。
  • 海洋霸主鯨為什麼對人類很友好?
    在海洋中說鯨是絕對的霸主想必不會有人反對吧,鯨憑巨大的體積強有力的身軀在海洋中無人能敵,最長的鯨成年後可以達到30多米長,接近兩百噸重。人類在它面前感覺不會比螞蚱大多少,也是海洋裡的無數食肉動物不敢挑釁的存在。鯨也是食肉動物,那麼為什麼基本上沒有看到鯨襲擊人類的事件呢?
  • 灰鯨幼崽「討摸」 遊客大呼驚喜
    中新網7月13日電 據外媒報導,雖然夏季天氣炎熱,但正是在墨西哥觀鯨的好時機。近日,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群觀鯨遊客幸運的遇到了兩頭「親人」的灰鯨幼崽。遊客們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察這兩頭小鯨魚,甚至還能親手觸碰它們的頭。
  • 鯨落:一頭鯨的死亡,形成了一個深海生態系統
    「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連續執行了22個潛次,圓滿的完成了各項科考任務 作為航次重要成果之一 科研人員在南海發現了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什 麼 是 鯨 落 ?
  • 罕見「鯨落」現場:章魚、蠕蟲、清道夫魚的狂歡,齊啃5米鯨屍!
    團隊原本是打算尋找雌章魚等活體標本,沒想在水下3200米(10500英尺)深處發現許多深海章魚、螃蟹和多毛綱(polychaetes)等生物附著在鯨魚屍體上「開party」的畫面。
  • 科考隊員南海尋鯨記:主要依靠人眼和望遠鏡
    新華社記者張麗芸攝  大家迅速爬出被窩,不顧滿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樓,只見成群結隊的海豚圍在「天龍號」科考船船舷兩側三四米處,上下擺動尾鰭前進,在海面劃出一道道弧線。  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一旁的隊員邊記邊說:「長吻飛旋海豚,6點20分,GPS位點46。」  這是海上尋鯨的第9天。
  • 南海尋鯨記
    大家迅速爬出被窩,不顧滿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樓,只見成群結隊的海豚圍在「天龍號」科考船船舷兩側三四米處,上下擺動尾鰭前進,在海面劃出一道道弧線。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一旁的隊員邊記邊說:「長吻飛旋海豚,6點20分,GPS位點46。」這是海上尋鯨的第9天。
  • 昆士蘭觀鯨有多少種不同的體驗?
    觀鯨地標之一:費沙海岸荷維灣最佳觀賞時間:8-10月如果你問觀賞座頭鯨的首選之處是哪裡?當然要數費沙海岸 (Fraser Coast) 荷維灣 (Hervey Bay) 的溫暖海域了!荷維灣是通往世界第一大沙島——費沙島 (Fraser Island) 的必經之地,有「澳大利亞觀鯨之都」的美譽。
  • 守時的遠方客人,灰鯨
    跟在後面的是雄鯨和剛成年的雌鯨,浩浩蕩蕩的鯨群掠過海面的時候,仿佛一列行進中的艦隊。鯨群大多匯集到狹長的加裡福尼亞淺水礁湖區,由於它們的光,使那寧靜的海灣頓時熱鬧起來。小灰鯨身軀不太大,體長一般12~13米,也有長達15米、重15噸以上的。它頭部狹小,腹部平滑,只有在咽喉部有幾條皺紋,體呈暗灰色或灰黑色,鑲有不規則的灰白色的帶有光澤的斑點。
  • 四米長灰鯨寶寶浮上海面,向人類求摸摸,乖得像小狗,太萌了
    而之後克裡斯蒂安還做了解釋,來蹭頭的是一頭灰鯨寶寶,它的媽媽就在不遠處靜靜守候著它,任憑它來找人類求摸求蹭,這是什麼神仙畫面!不過灰鯨寶寶雖然是個寶寶,但人家一出生就有4,5米的長度,一年後更可以長到9米長,能夠被一頭這樣巨大的寶寶黏上碰瓷,可以吹一輩子了。
  • 衝繩觀鯨記
    每年的冬季,衝繩都會有來自北極圈地區的座頭鯨家族群體,在衝繩本島附近的渡嘉敷群島周圍,從12月到次年3月,都是觀賞它們的絕好時機,對鯨魚無比著迷的我
  • 在南海,科學家這樣尋找「鯨」喜
    大家迅速爬出被窩,不顧滿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樓,只見成群結隊的海豚圍在「天龍號」科考船船舷兩側三四米處,上下擺動尾鰭前進,在海面劃出一道道弧線。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本文圖片均為新華社記者張麗芸攝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
  • 在浪漫的「鯨落」之前,整條街的人都吐了
    可是說到鯨類的死亡,我們首先想到並不是浪漫,而是一具「大型肉體炸彈」,以及隨時出現的大範圍臭氣燻天,那種臭氣會導致整條街的人都感到作嘔,且連續數天揮之不去。「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
  •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在大快朵頤!
    團隊原本是打算尋找雌章魚等活體標本,沒想在水下3200米(10500英尺)深處發現許多深海章魚、螃蟹和多毛綱(polychaetes)等生物附著在鯨魚屍體上「開party」的畫面。有一位女船員表示:「oh!這是鯨落,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太神奇了。」探險隊領隊Nicole Raineault表示:「這是探險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之一,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會找到什麼。」
  • 看,布氏鯨在跳舞
    北京正值秋老虎,黏黏的汗水讓人有一種嚮往逃離北、上、廣的情緒。在寫字樓裡的案牘勞辛和著這日復一日的蟬鳴,讓人睏倦,這難道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嗎?(圖片:陳默老師拍攝)        在國際社會上有很多人去研究座頭鯨、藍鯨、灰鯨,但是卻很少有人去研究布氏鯨,因為它們遊得太快,觀察起來很困難。
  • 灰鯨是怎樣繁殖後代的?
    ←點我初學英語:26個英文字母視頻匯總(點開相應字母即可)←點我古詩百餘首,有趣又易記←點我灰鯨是北冰洋的哺乳動物,身長15米左右,體重達15噸~30噸。灰鯨的皮膚實際上是黑色的,因為它身上附著一層白色的寄生物,遠遠看去呈灰色,才誤起此名。
  • 喜歡和人接吻的灰鯨
    利維坦按:「灰鯨會看著你的眼睛。」攝影師賈斯廷·霍夫曼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海岸拍到了這些畫面。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霍夫曼說:「這是最令人震驚的一次與野生動物的邂逅。當時面對著這些難以置信的鯨魚,你沒法不開懷大笑。那兒有大量的友善、樂於交際的灰鯨。」他補充說:「當一隻鯨魚跟你進行眼神交流的時候,真是超級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