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時的遠方客人,灰鯨
墨西哥的下加裡福尼亞半島沿海,一年一總是有一群來自北冰洋的灰鯨前去」訪問」,說得上是個不知疲倦的」旅行家」。
北半球冬半年開始了,成百條的灰鯨群體告北冰洋,以每小時約6.4千米的速度南遊,穿浩瀚的太平洋,在2月初到達墨西哥沿海,洄遊的歷程長達1萬千米,經歷的時間約2.5個月。它們從不」失約」每年到達的時間,最多相差4~5天,可以說是很守時間的了。這裡的自然條件很適宜灰鯨的繁殖,氣候溫暖、水淺含鹽量大,是灰鯨的」天堂」,生兒育女的」搖籃」。
懷孕的灰鯨遊在鯨群的最前面,它們日夜兼程,急於早日到達的地。跟在後面的是雄鯨和剛成年的雌鯨,浩浩蕩蕩的鯨群掠過海面的時候,仿佛一列行進中的艦隊。鯨群大多匯集到狹長的加裡福尼亞淺水礁湖區,由於它們的光,使那寧靜的海灣頓時熱鬧起來。
小灰鯨身軀不太大,體長一般12~13米,也有長達15米、重15噸以上的。它頭部狹小,腹部平滑,只有在咽喉部有幾條皺紋,體呈暗灰色或灰黑色,鑲有不規則的灰白色的帶有光澤的斑點。老年的灰鯨身上長著不少疙瘩,有許多白色的鯨蝨寄生在那裡。此,遠遠看去似乎是呈灰色的,由此得名。
灰鯨身軀肥胖,行動笨拙,遊速很慢,因此常常遭到逆戟鯨的追逐食,這時候它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聽任逆戟鯨吞噬。可是,當仔鯨傷的時候,雌鯨會奮不顧身地加以保護;當雌鯨受傷的時候,雄鯨也救護。相反的,雄鯨負傷了,雌鯨卻立即逃之夭夭。
灰鯨沒有牙齒,只是在上顎部有一像牙齒的須,長約50釐米,叫做」梳」。灰鯨就是靠這個」梳」在吞吐海水時把較小的海洋生物留下為食。
灰鯨常常在淺海區或巖礁附近活動,以躲避逆戟鯨的襲擊,潮時,由於它不能及時隨著潮水退去,常常在海灘上擱淺,特幼灰鯨往往是擱淺的常客。例如,墨西哥加尼亞島鹹水湖鮮東海岸海灘上,每年都能看到灰鯨擱淺的情景。
據科學家考察,在墨西哥西部海灣裡,全世界90%以上的灰鯨冬天在這裡交配生育。墨西哥人往往幽默地說:」如果灰鯨有國籍的話,那它就應該是墨灰鯨西哥籍。」
灰鯨在海水中進行交配,在海上產仔。幼鯨一生下來就有4米多長,1噸左右重,而且都帶有一條小尾巴。母鯨用頭或身體把剛生的幼鯨託浮在水面,讓它呼吸第一口氣,免得憋死。成年雌灰鯨2年生一胎,懷孕期約13個月。母鯨身體前部有2個奶頭;用舒張和收縮腹肌將奶擠入幼鯨口腔,每次約4公升。鯨奶營養價值很高,幼鯨長得很快。2個月後,幼鯨體重可達2噸,成了小遊泳手,可以跟隨」媽媽」橫渡太平洋洄遊回歸北冰洋啦。
灰鯨的蹤跡曾經遍及世界海洋,現在只有北冰洋和太平洋還有灰鯨出沒。墨西哥政府為保護灰鯨,除用法律禁止捕獵外,還在70年代劃定保護區,現在灰鯨的數目已由500~600條增加到了1000多條。墨西哥政府在鯨魚出沒的海域建設一些觀鯨臺,供國內外遊客觀賞灰鯨戲水的奇景。
起一股驚人的水泡。幼鯨在泡沫翻騰的海水中歡樂得團團轉。接著母鯨用鼻尖託住幼鯨,將它輕輕彈起,讓它在波浪間翻滾。有時,巨鯨突然竄出水面,那龐大的身軀在半空中慢慢旋轉,然後落下,轟然一聲,水花飛濺。有時,幾十條鯨一起噴水,比噴泉群還要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