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漫的「鯨落」之前,整條街的人都吐了

2020-12-06 河北青年報

(該圖片來源於和訊網)

近日,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罕見「鯨落」,

有人說「一鯨落,萬物生」,

而且說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

可是說到鯨類的死亡,

我們首先想到並不是浪漫,

而是一具「大型肉體炸彈」,

以及隨時出現的大範圍臭氣燻天,

那種臭氣會導致整條街的人都感到作嘔,

且連續數天揮之不去。

「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

然而迄今為止,

人類發現的自然鯨落不足50個,

而人類發現鯨類死後脹成「氣球」、

隨時爆炸的鯨類屍體,

卻是數不勝數。

(※下圖可能引起迷之不適,請酌情觀看)

西澳大利亞海岸發現的腫脹座頭鯨屍體

圖源:Mark Watkins / Facebook

大型鬚鯨,如藍鯨或座頭鯨,

隨著屍體內臟及胃內物腐爛,

甲烷、氨等氣體會在屍體內累積。

大喉囊會像氣球一樣膨脹;

它原本的功能是充盈海水

和把海水逼出以濾食食物,

所以可以承受很大壓力。

氣體在鯨目體內的壓力會不斷上升,

通常也會緩慢洩壓;

但如果「操作不當」,

爆炸往往一觸即發。

鯨屍先是嚴重脹氣(左),然後又緩慢放氣(右)。

攝影:DON BRADSHAW, NTV NEWS

引起爆炸的原因通常不在鯨目自身,而是因為人們爬上鯨屍;從鯨屍上提取紀念物;試圖搬動鯨屍;或者故意給鯨屍放氣。

2004年,一隻抹香鯨在運往臺南大學進行科學研究的途中,當街爆炸,民眾事後回憶「真的很噁心!整條路都是噴出的血跟內臟!而且臭氣燻天!」;

2013年11月,在北大西洋的法羅群島,生物學家要進行解剖兩隻擱淺的抹香鯨時,也發生了類似的噁心爆炸。

腫脹的鯨目屍體

攝影:DONBRADSHAW, NTV NEWS

上圖這頭藍鯨的屍體,在2014年被海水衝上了加拿大紐芬蘭島沿海小鎮的石灘上,附近居民都對鯨屍的臭味抱怨不已。

腐壞的鯨屍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難聞的味道之一,與暴曬好幾天的豬油味類似,那種惡臭會好幾天揮之不去。

當代澳大利亞詩人朱迪斯·貝弗裡奇(Judith Beveridge)的詩作《鯨魚》記錄了鯨目解剖——世界上十大噁心工作之一的場景:

「戈雷南從腹壁切進幾刀,

一股可怕的氣味衝出來,

我們咒罵著扭轉過頭去。」

腫脹的鯨目屍體

攝影:DONBRADSHAW, NTV NEWS

「那陣氣體洩出的嘶嘶聲

猶如一整隊卡車突然全都煞住氣閘。

我們拖著它走,趔趔趄趄,

蹬過那些衝上岸來的海浪。」

圖源:NICOLE WHEELER / TWITTER

「不久鯨屍開始放炮,

像一輛車後爆氣的大貨車;

然後是蛆,白如浪花,流淌出來。

強勁的東風不停地把蛆

吹進我們的眼睛和嘴,

連帶那可怕的腐臭味。」

※請反覆觀看這張動圖,以仔細體會該工作人員當時對待人生,是怎樣的一種看法※

圖源:《每日郵報》

加拿大專家們在處置

這具重達170噸的屍體時

著實忙活了一番。

為了確保安全,

解剖人員全副武裝,

最終成功解剖了這頭藍鯨,

並將其心臟製成約200公斤的標本,

大小堪比一輛微型汽車。

圖源:《每日郵報》

鯨目死在岸上,

會化身恐怖生化武器,

要是死在海裡,

或許是因為捕食者的撕咬,

產生有利於排放氣體的小孔。

因而不會爆炸,並終究會往下沉。

這就是「鯨落」。

比如在灰鯨的遷徙路線上,

平均每年每80000平方米

就有至少一頭灰鯨落入海底;

2個鯨落之間的平均距離

只有不到10000米。

看上去一副神秘的鬼樣子,其實它們並沒有死,活得好好的:在印度洋,30多隻成年抹香鯨正在豎著睡覺。

攝影:STEPHANE GRANZOTTO

當鯨目的軀體抵達海底時,

會很快被盲鰻、睡鯊、深海蟹等發現,

吃掉90%以上的軟組織,

這頓饗宴一般會持續4-12個月。

大號腐食者心滿意足地離去之後,

便輪到多毛類和甲殼類小型生物入住,

依靠食物殘渣生活2年之久。

一隻抹香鯨頭朝下垂直睡覺。

攝影:STEPHANE GRANZOTTO

但是,這一切僅僅是開始,

當鯨目只剩下骨架時,

大量特殊厭氧細菌爬入鯨骨深處,

分解其中的脂類,

產生硫化氫,

創造出類似於深海熱泉口的富硫環境。

抹香鯨(SPERM WHALE):抹香鯨的頭部擁有大量的脂肪物質「鯨油」,19世紀的人們將其當作燃油和潤滑油使用,因此抹香鯨遭到大量捕殺。圖中的抹香鯨拍攝於亞速爾群島(Azores)。

攝影: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鯨骨體型巨大,富含脂類,

分解又十分緩慢,

一頭大型鯨可以維持這樣一個綠洲

和裡面上百種無脊椎動物

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座頭鯨(HUMPBACK WHALE):曾經過度的捕撈活動導致座頭鯨的數量驟降90%,直到1966年頒布禁令,它們的數量才得以逐步恢復。

攝影:MAURICIO HANDLER,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在鯨目誕生之前,

另一些巨大海洋魚類和爬行動物

部分擔當了「綠洲屍骸」的任務,

而數千萬年前鯨目的到來

讓死亡中煥發的新生更加燦爛。

來源: 國家地理中文網

相關焦點

  • 鯨落,一個浪漫而詩意的重生
    「鯨落」,正是人們賦予它死亡的一個詩意而浪漫的名詞。只是這個聽起來詩意浪漫的名詞後面,有著一個相當漫長,且悲壯的過程,它以另一種形式延續著自己的生命。鯨魚預感到自己死亡臨近的時候,會悄悄找尋一片深海海域,然後靜靜地、孤獨地等待最後時刻的來臨。
  • 世界上最浪漫的重生——鯨落
    4月2日下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成功抵達三亞,而此次科研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南海首次發現一頭約三米長的鯨落!一鯨落,萬物生!孤獨地去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等最後一口氣吐盡的時候,身體就會慢慢的沉入深海,等待海洋生物吞噬完它身上所有的營養物質,最終剩下的殘骸會在海底化作焦巖!一頭鯨魚的shi體可以供養整套海洋系統長達百年,反哺這個海洋,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饋贈!
  • 一鯨落,萬物生!這個星球上最浪漫的死亡——「鯨落」
    今年4月3日,央視報導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什麼是「鯨落」呢?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 鯨落(Whale Fall)。
  • 鯨落或者鯨爆,鯨魚死亡後不同凡響的表達方式
    眾所周知,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同樣也是海洋裡的重量級選手。但在死亡面前,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鯨魚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死亡,在自然界中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鯨魚之死分為兩種,一種是帶有浪漫色彩的死亡——鯨落,另一種是帶有宣洩情感的死亡——鯨爆。
  • 為什麼稱鯨落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我知道一談到鯨落這個話題,很多人又要說鯊掉了。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鯨落」是什麼,它對海洋生態究竟有多麼重要,鯨落是深海綠洲這種說法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鯨落「鯨落」光著兩個字聽起來還挺浪漫的,但是其實它和死亡緊密相連,鯨落就是指鯨魚死亡之後沉入海底的一種自然現象。
  • 【科普】鯨落與鯨爆
    鯨落生態系統可分為四個演化階段:移動清道夫階段:在鯨屍下沉至海底過程中,盲鰻、鯊魚、一些甲殼類生物等以鯨屍中的柔軟組織為食。這一過程可以持續4(至少)至24個月(取決於鯨的個體大小)。期間90%的鯨屍將被分解。機會主義者階段:機會主義者(機會種)能夠在短期內適應相應環境而快速繁殖。這裡所說的環境,就是鯨屍、鯨骨。在這個階段,一些無脊椎動物特別是多毛類和甲殼類動物,能夠以殘餘鯨屍作為棲居環境,一邊生活在此,又一邊啃食殘餘鯨屍,不斷改變它們自己的所在環境。
  • 《海上鋼琴師》鯨落於深海
    有不少網友在觀看後,發出真摯的感慨:雖是二刷,1900給人的震撼卻是絲毫未減!假如在生命伊始贈你一片大海,在大海之上給你一架鋼琴,在十八歲時送你一個姑娘,你願意為這片海獻祭餘生嗎?就像電影的主人公1900,沒有在這世間留下一個腳印,也沒有觸碰過這世間的一粒塵埃,生得悄然,活得悄然,愛得悄然,也死得悄然,卻浪漫如鯨落。
  • 為什麼鯨落如此少?鯨落是給世間留下的溫柔
    一鯨落、萬物生。 鯨落是給世間留下的溫柔,造福蒼生,孕育生命,一隻鯨的隕落,便有億萬生命的崢嶸。 鯨落是鯨魚死後殘骸沉入海底形成的特殊生物群落。
  • 都說鯨落很唯美,那「鯊掉」呢?
    鯨落是如何形成的?鯨落這種獨特的生命奇觀的形成,主要在這兩方面:其一,深海中見不到光,海底生物無法完成光合作用,因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主要的能量來源,而深海比任何地方都需要其他的能量來源。既然鯨落存在感這麼強,那為什麼在今年才在我國南海第一次發現呢?注意,前文一直都在說,鯨落是在見不到光的深海中存在,所以在相對較淺的海域中不容易出現。還有,由於受到深海探測技術的限制,人類之前對海底的探索非常有限。那麼具體全世界的深海中有多少鯨落存在?這個我們沒有找到具體的資料。
  • 「鯊掉」無人問,「鯨落」萬物生
    以此滋生出一個小型生態循環系統,我們把這個鯨魚死後沉沒(下沉的過程也有分解者會來吃)到形成小群落這種現象過程稱為鯨落。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千個甚至上萬的個體可以依賴它生活,所以它要是沒了會導致這麼多的生物都消失。
  • 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它死亡的時間不算太長,身上大部分的肉質都已經被其他生物吞噬,只留下了尾部少量的肌肉,等待更多食客的到來。 每一個研究深海生態系統的人,都渴望親自探訪,研究鯨落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奧秘,但這機率如此微小,全世界也只不過發現了50座而已,可見我國科研人員的發現有多麼令人驚喜。
  • 一鯨落而萬物生
    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學家們在本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鯨落一詞迅速登上搜索排行榜,讓更多人認識了這種奇特的生態現象。 何為鯨落?從字面含義來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鯨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解消耗的過程。
  •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軀體被蠶食!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軀體被蠶食!人們將一整條鱷魚沉入水底的時候,沒過一會兒,就引來了好幾隻的海蝨,海蝨樣子古怪又恐怖,它們的腹部有著密密麻麻的腳。此時鱷魚堅硬的盔甲已經毫無作用了,只能被這些海蝨給蠶食掉。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拍攝到的鯨落圖像(TS16航次共同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偉供圖)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什麼是鯨落?
  •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我國南海首次驚現鯨落,一鯨落……
    一念百草生,一念山河成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鯨落海底, 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巨鯨落,萬物生,人常言道,鯨落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死法,一隻鯨魚會給大海提供百年的生態環境,把最後的溫柔留給了大海,痛苦卻自己默默承受,而日前,我國南海首次驚現鯨落,看到視頻的那一刻小編相信那能所有為之震撼不已
  • 深讀|鯨落萬物生——揭秘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
  • 「鯨落」是什麼意思?
    鯨落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只要你把鯨落的「落」理解了,基本上就可以明白什麼是鯨落了。鯨落的「落」在這裡不僅是動詞,表示落下,而且也是名詞,表示停留、聚集的意思,如群落,村落等。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悲壯的過程一個名字,叫做「鯨落」。人們常說:「人間最美,不過鯨落。」為何有如此說法呢?一鯨落,萬物生,也許鯨落美就美在:死亡不是它的終點,而是給這個資源匱乏的深海增添了希望和生機,就仿佛沙漠裡的綠洲、漂浮在茫茫大海孤獨航船的指南針一樣,帶來希望、帶來信念。
  • 鯨落—深海生命的「綠洲」
    2020年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本科考船自3月10日出發,在22天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連續執行了22個潛水任務,此次科考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三百年
    「鯨落於海,星沉於窪,風隱於林,蟬鳴漏進了夏至這世間所有的溫柔都住進你眼裡。」 01 眾所周知,生物學領域有種浪漫叫做「鯨落「。它是指鯨在海洋裡死去後會沉入海底。 鯨落聽起來總是很浪漫又溫柔的,但它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悲壯的過程。它的「一落萬物生,一落山河成」,也非浪得虛名。
  • 為什麼「鯨落」被視為美景,而「鯊掉」卻無人關注?原因讓人難受
    而正因為這一次發現,才讓「鯨落」在這短短的幾天裡迅速火了起來,不少人都疑惑,「鯨落」到底是什麼?但其實,「鯨落」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鯨魚死亡後沉入海底的意思,不過,如果深入研究的話,你會發現,「鯨落」其實背後大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