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百草生,一念山河成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
鯨落海底, 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巨鯨落,萬物生,人常言道,鯨落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死法,一隻鯨魚會給大海提供百年的生態環境,把最後的溫柔留給了大海,痛苦卻自己默默承受,而日前,我國南海首次驚現鯨落,看到視頻的那一刻小編相信那能所有為之震撼不已,而聽著那聲嚎叫,卻不自覺讓人動容!
當看到了關於「鯨落」這個詞確切的解釋:當鯨魚的生命終結來臨前,它會尋一片安靜的海域,靜待死亡的到來,當鯨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而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
是怎樣的循環能長達百年之久?小編了解到的是,原來鯨魚在沉屍形容鯨落的過程不是一氣呵成,而是分為四個階段
一、移動清道夫階段——主要是被肉食動物吃掉身體的90%的柔軟組織。
二、機會主義階段——能夠在短期內適應相應環境而快速繁殖。這裡所說的環境,就是鯨屍、鯨骨。在這個階段,一些無脊椎動物特別是多毛類和甲殼類動物,能夠以殘餘鯨屍作為棲居環境,一邊生活在此,又一邊啃食殘餘鯨屍,不斷改變它們自己的所在環境
三、化能自身階段——大量厭氧細菌進入鯨骨和其它組織,分解其中的脂類,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鹽作為氧化劑,產生硫化氫。化能自養細菌例如硫化菌,則將這些硫化氫作為能量的來源,利用水中溶解氧將其氧化,獲得能量。而與化能自養細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補充,供養一些生物的生養與繁殖
四、礁巖階段——當殘餘鯨落當中的有機物質被消耗殆盡後,鯨骨的礦物遺骸就會作為礁巖成為生物們的聚居地,可以說一隻鯨的死亡從皮肉到筋骨,每一處都物盡其用
從鯨落的整體過程看來,小編覺得鯨落的意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也佔據了一定的重要地位,先不說它為許多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這些海洋生物除了無脊椎動物和魚類,還有許多微生物。與這些微生物相比,鯨的個體大小差別巨大,因此一頭鯨的死亡能夠養活的海洋生物個體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另外向死而生,才是鯨魚存在的意義,它以骨肉養育生靈,化作另一種形式,綿延不息於世間,這莫不是鯨對人間最後的眷戀,既是零落成泥,也要養護一方生命。一個鯨落足以哺養生靈生存幾十年到幾百年,鯨魚在活著的時候,消耗了大海那麼多東西,它死了,便將這些悉數還給大海,成為空寂深海最溫暖的綠洲,這是萬物循環,亦是永恆之理。
然而當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人間最美,不過鯨落,想必是人們都被鯨留給大海這份最後的溫柔所感動了吧,也讓人感受鯨魚的這一份靈性!
【本文部分圖片出處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