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一談到鯨落這個話題,很多人又要說鯊掉了。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鯨落」是什麼,它對海洋生態究竟有多麼重要,鯨落是深海綠洲這種說法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鯨落
「鯨落」光著兩個字聽起來還挺浪漫的,但是其實它和死亡緊密相連,鯨落就是指鯨魚死亡之後沉入海底的一種自然現象。
鯨魚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之一,藍鯨則是鯨魚之最,體長最長可達27.6米,190噸,也就是有9層樓高,可能有30幾隻大象那麼重。因此,我們對鯨魚使用的兩次甚至可以不用「條」,可以說是一座鯨魚了。
正是由於這麼龐大的體型,一座鯨魚的屍體在海底中的循環可達上百年。就好像,這條鯨魚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是它仍然在燃燒自己。
今年4月,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了鯨落,這條鯨魚的長度約為3米。大家可能以為世界上鯨魚那麼多,鯨落應該算不上是什麼非常稀奇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中發現的自然鯨落的現象還不超過50個。
鯨落的演化過程
在海洋當中是存在非常多的生物的,因此我們不可能指望一座鯨魚屍體可以完好無損地落到海底去,實際上,當一條鯨魚真正落到海底的時候,已經所剩無幾了。從它死亡到落地,會有幾個關鍵的演化過程。
首先,鯨魚的屍體會被海洋中其它大型的魚類或者哺乳動物清理,比如鯊魚。因為這些體型較大的海洋動物在海洋中有明顯的捕食優勢,因此90%的鯨魚肉都被它們佔領了。這個消耗的過程大概可以持續4-24個月, 主要是由鯨魚的大小所決定的。
第二,在被大型的海洋動物啃食之後呢,剩下的就歸海洋中的多毛類和甲殼類動物為主了,它們可以一邊生活在鯨魚的體內,還可以一般以它為食。這個感覺也太方便了吧,吃飯都不用出門,張嘴就行了。
到第三個階段的時候,鯨魚的屍體就不再是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被分解了。這時候微生物開始進入了,一些厭氧細菌會開始進入鯨魚的屍骨當中,分解脂類來產生硫化氫,來作為一些自養細菌的能量來源。
最後,當鯨魚的屍體最終沉入海底的時候,它會成為有些生物的聚居地。
這麼四個階段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它們可能會延續上百年,有的鯨落甚至能夠維持上萬個生物體的生存,這是非常難以想像的。
鯨落的意義
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鯨落真的是一個用生命繼續燃燒和照亮別人的一個過程。
首先,它為海洋中的諸多物種提供了食物,從大鯊魚到小細菌。
其次,鯨魚的屍體為很多底棲動物提供了庇護場所。
最後,鯨落促進了海洋中營養物質的運送,為大量微生物提供了生命的能量。
如果沒有鯨落海洋生物會怎樣
上面我們也提到了,鯨落其實不是一個特別常見的過程,因此它對海洋生態的建設有非常大的作用嗎?其實我們很難判斷。
因為有的海洋生物即使不從鯨落中獲取食物或者能量,它們也很有可能在海洋中尋找到新的食物、能量甚至棲息地。也就說是,深海中的很多生物也並不完全依靠鯨落生存,它們都有自己生存的路子。
鯨落是一個很溫柔的過程,但是對海洋生態的影響還在持續的研究當中。但是無疑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自然過程。
小結:
鯨落是鯨魚死亡後自然落入海底的一個過程,只要有四個階段,首先鯨魚會被較大型的海底生物啃食掉90%,然後再被甲殼類等動物吃掉,微生物開始介入分解,最後鯨魚的骨架可能會成為某些底棲生物的生活場所。
一次鯨落可能能持續上百年,然後滋養上萬種生物。然而鯨落對海洋生態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探究。但是這種自然的偉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讚嘆。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