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鯨落,萬物生
當它沉入海底之後
最後的溫柔也留給了這個世界
今天一起了解下和鯨相關的小知識吧!
01
關於鯨落
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2020年4月3日報導,中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鯨落的形成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①當鯨沉落海底之後,一開始它的屍體會被食腐動物發現,他們會在大概4-12月的時間內吃掉90%;
②接下來是小型生物,大概20多種的多毛類和甲殼類生物,會靠著這些殘羹冷炙存活大概兩年之久;
③最後,當它沉落到深海之後,血肉被散盡之後的鯨的骨骼仍然會被海洋裡的黑暗生物圈所用。而鯨落就成了大洋荒漠中的綠洲,從而一步一步完成生物的遷徙和覆蓋。
鯨落的形成和消失對許多生物來說是漫長的。現存鯨的數量比過往少之又少,有些特定種群僅存可憐的兩位數,現狀令人擔憂。
02
海底小縱隊裡面的鯨
鯨目是哺乳綱下設的一個傳統分類單元,包含現存約90種體態似魚、皮膚裸露的水生哺乳動物和它們已滅絕的早期親族,統稱鯨類或鯨豚類,習慣上體型大者稱鯨,小者稱豚。大部分棲息於淺海,少數幾種棲息於淡水。
海底小縱隊裡面也有很多關於鯨的篇章,包括藍鯨、虎鯨、弓頭鯨、座頭鯨、獨角鯨等等。
體積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
喜歡群體出動的虎鯨
頭部堅硬的弓頭鯨
長長牙齒的獨角鯨
這些內容,你們都還記得嗎?
03
愛唱歌的座頭鯨
今天我們先來一起來分享一點座頭鯨的故事吧~
座頭鯨棲息於世界各大洋,中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及臺灣南部海區。它們每年會進行有規律的南北洄遊:夏季洄遊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洄遊期不進食。遊泳速度較慢,常發出類似「唱歌」的繁雜聲音。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座頭鯨和呱唧一起唱歌的片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雄性座頭鯨每年約有6個月時間整天都在唱歌,這種龐然大物至少能夠發出7個八度音階的音,且按照一定的節拍、音階長度和音樂短語來歌唱。
研究人員還發現,座頭鯨還十分擅長用一種人類歌唱家常用的「A—B—A」格式來演唱,即先演唱一段旋律,接著進一步闡述,然後再回到稍加改變的原旋律上來。
最關鍵的是,它們還會進行「藝術交流」,印度洋的座頭鯨移居到澳大利亞的太平洋海域後,不出三年時間,澳洲「土著」座頭鯨就放棄了它們的傳統曲目,轉而演唱這些外來戶帶來的新曲。
對鯨來說,它所有的能量來自於陽光。
而當它沉入深海之後
就成了我們送給黑暗中
深海生物圈的最好禮物。
就算鯨沉入了海底,
就算它身上的皮肉已經被耗盡,
它僅靠留下的骨骼,
就能滋養這個深海生物圈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讓這些生物,在寒冷無光的海地花園裡面像花朵一樣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