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死後要經歷什麼過程?為什麼有「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

2021-01-08 科學獵奇

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它們在整個的海洋生態系統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鯨落」就是鯨對海洋生態最大的貢獻之一。不過,鯨落的形成條件非常的苛刻,到目前為止,已知的鯨落不超過50次。那麼,鯨落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對海洋生態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什麼是鯨落?

鯨落簡單的說就是鯨在死後慢慢沉入海底的一個過程。雖然這個這個現象看似普通,但是一種生物想要在死後沉入水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許多現實中的例子來看,比如豬被淹死後,大都是漂在水面上的,即使像河馬這種大塊頭,在死後也是四腳朝天的漂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死去的動物在水中會有腐爛的過程,而腐爛的同時,身體內會釋放出大量的氣體,讓整個的屍體像一個氣球一樣被充滿。

鯨落是如何形成的?

按照上面的說法,動物的屍體在水中開始腐爛後就會浮出水面,鯨魚如此龐大的體型,死後身體內的氣體應該是更多,那麼鯨落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嚴格意義上說,所有自然死亡的鯨都有可能形成鯨落。但是,並不是所有自然死亡的鯨都能形成鯨落。簡單的說,就是鯨落的形成條件比較的苛刻。

整個鯨目下約有接近100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在死亡之後,體型較小的鯨大都被其他食肉動物直接分食了,自然就無法形成鯨落。而體型大的鯨也不一定會形成鯨落,因為一旦鯨的密度小於海水密度,它就很難下沉,比如鯨脂就是一種密度比海水小的物質,如果鯨魚身上的鯨脂過多,它在死後就很難下沉,比如全身都有著厚厚脂肪的露脊鯨。

所以,只要足夠大的鯨死後,它的屍體才不會被很快地吃掉,而且在鯨死後,鯨脂較少的鯨,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鯨脂會被慢慢的分解掉,剩下的就是比海水密度要大的鯨肉,再加上鯨的屍體在漂浮的過程中,海水會進入其腹腔內,這樣就容易形成鯨落。

為什麼被觀測到的鯨落很少?

在開始我們就說過,目前被觀測到的鯨落次數不足50次,這個數字相比鯨的種類和數量來說實在是太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就是鯨落的形成並不容易(上面我們說過)

第二,鯨生活在海洋中,我們無法預測鯨在何時何地死亡

第三,許多鯨在死後不是被其他食肉動物吃掉,就是擱淺在沙灘上

因此,綜合以上三個原因,鯨落確實很少且很難被發現。

鯨落的過程

所有形成鯨落的鯨並不是死後立即開始鯨落的。由於鯨魚體內鯨脂的存在,它們會先漂浮,然後等到鯨脂被分解後,才開始下沉,而且鯨魚在下沉的過程中,身體內部還伴隨著微生物的消化以及腐爛,這就會讓鯨魚的屍體以極其緩慢的速度慢慢下沉。

在緩慢下沉的過程中,優先得到饋贈的就是海洋表層的生物,比如鯊魚、鰻魚等食肉海洋生物優先開始享受美餐。在享受美餐的同時,鯨落依然在進行,當鯨魚屍體持續下降到一定深度時,淺層的海洋生物就會放棄進食,接下來就會有新的海洋生物上來填空,直到鯨魚完全沉入海底。

鯨魚屍體沉入海底的時長與諸多的因素有關,比如海水的溫度、密度、體內微生物的密度、身體分解的程度等等,相對來說體型越大的鯨,鯨落的時間就越長,總的來說,鯨落的整個過程至少要在4個月以上,有些鯨落甚至會持續2-3年。

沉入海底的鯨魚並沒有完成它的饋贈。在整個的下沉過程中,鯨魚身體的約90%以上會被其他生物吸收掉,剩下的基本上就是鯨的骨骼了。鯨的骨骼到達海底之後,海底的微生物和細菌們開始了狂歡,它們進入鯨骨內部貪婪地吸吮著鯨骨內的營養物質。最後,即使剩下的被吸收完大部分營養物質的鯨骨也會成為藻類、珊瑚等海洋生物的棲息地。

也就是說鯨落的整個過程,滋養了大大小小各個海洋深度內的海洋生物。據科學的研究發現,在海洋中,超過一萬種海洋生物是完全依靠鯨落生存的。可見,「一鯨落、萬物生」並不是誇大,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總結

鯨魚雖然大都體型龐大,但是許多大型的鯨,它們的主要食物卻不是其他的大型海洋生物,比如藍鯨主要以磷蝦為食,而磷蝦在海洋中的數量和生態位置與我們陸地上的草其實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在死後,鯨魚幾乎將自己完全回饋給了海洋,通過鯨落,它們滋養著萬物。

相關焦點

  • 鯨落萬物生,鯨魚死後叫鯨落,鯊魚死後叫什麼?
    鯨魚往往會尋找一片安靜的水域靜待死亡,鯨魚死後用龐大的身軀創造出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這是鯨魚留給大海的最後溫柔,算是塵歸塵,土歸土,極盡繁華,不過一掬細沙。有些東西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去,一代霸王的落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很唯美而又憂傷的名字,那麼鯊魚死後叫什麼呢?
  • 為什麼說「一鯨落萬物生」
    為什麼說」一鯨落萬物生」今天被抖音」鯨落」刷屏了,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鯨落」,就是鯨魚在死去的時候會慢慢沉入海底,科學家為這個現象取了一個特別美麗的名字叫」鯨落」,鯨魚可以說是海洋中落葉歸根最好的詮釋,它生於大海死於大海長於大海隱於大海,獨自孤獨用盡全力給大海最後一個擁抱
  • 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什麼是鯨落?為什麼鯨落越來越難以發現
    鯨落 是一個非常美的名字,它指的是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而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數月至數年。鯨落的過程中形成的生態系統,也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有個說法叫做,一鯨落,萬物生。而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今年2020年4月2日下午,我國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 一鯨落而萬物生
    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學家們在本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鯨落一詞迅速登上搜索排行榜,讓更多人認識了這種奇特的生態現象。 何為鯨落?從字面含義來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鯨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解消耗的過程。
  • 鯨落,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當一頭鯨魚離世之後,它那龐大的屍體就會緩緩的沉入海底,在它沉沒的海底會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這個新的生態系統可以維持數十年。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過程一個非常溫柔而夢幻的名字——鯨落。世間萬物皆有靈性,當鯨魚感知到自己不久於世間的時候,它就會在海洋中尋找一處荒蕪之地,那裡充滿了黑暗,那裡一片荒蕪,它就在那裡靜靜的等待生命最後一刻的降臨。當死亡降臨的時候,它龐大的屍體就會開始緩緩的下沉,最後沉沒到暗無天日的海底,最終這裡將會形成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因為一頭鯨魚的死亡而開始。
  • 「鯊掉」無人問,「鯨落」萬物生
    一次鯨落形成的生物聚落可以持續數十甚至數百年,在北太平洋深海洋中,至少有1萬多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如果再細究的話,只要你把鯨落的「落」理解了,基本就明白什麼是鯨落了。以此滋生出一個小型生態循環系統,我們把這個鯨魚死後沉沒(下沉的過程也有分解者會來吃)到形成小群落這種現象過程稱為鯨落。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千個甚至上萬的個體可以依賴它生活,所以它要是沒了會導致這麼多的生物都消失。
  • 鯨魚死後的屍體會經歷什麼?為何會有「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
    其實,鯨落也是這樣的一個生態系統。鯨魚死後,由於屍體上有大量蛋白質和有機物,因此會吸引一些食肉物種前來,比如:鯊魚、盲鰻、甲殼類生物,由於鯨魚體型龐大,因此鯨落上的蛋白質可供生物食用4-24個月之久。食肉動物將鯨落表面的蛋白質吃完後,接下來會輪到無脊椎動物登場,它們一邊將鯨落當成美食,一邊又將鯨落當成居住場所,在這裡繁衍生息,並啃食鯨落中的各種有機物和蛋白質碎屑。
  • 科學菌:一鯨落,萬物生,鯨為什麼死前有在海面上一躍這個行為呢?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之後,會用自己的軀體去養育海洋中無數的生命,因此也就有了「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在這個過程中會形成一個獨特的深海生態系統,生物學家稱這一過程為「鯨落」,而鯨落髮生的條件非常苛刻。 首先必須是一條足夠大的鯨魚屍體,其次是落入超過1000米深的海底時才有可能出現。鯨落與深海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綠洲」,孕育著豐富多樣的深海生命。
  • 一鯨落萬物生(手記)
    這裡是洛花生手記 歡迎分享你生活中的趣事萬物生長有時,萬物消頹有時,沒有經歷過一起看潮水磅礴湧動再黯然退出,沒有感受到日星月落鬥轉星移的變化。我終究還是我,我終究不能與你去經歷這些我所嚮往的瑣事。當我看到一鯨落萬物生時心裡不由想起「鯨生於海、歸於海、長於海、隱於海 ,一鯨落萬物生,願化為孤島的鯨,獨自孤獨,用盡全力落下尾鰭想給海最後一個擁抱,腐爛成泥也要成就一場驚喜」這段文字。我也想想像鯨一樣在廣闊無垠的大海裡遨遊受生活的束縛,孤獨是一個人成長的開始這是我深信不疑的一句話所以它的人生是我骨子裡想要卻模仿不出來的。
  • 鯨落:一鯨落萬物生;網友:那鯊凋呢?
    前幾日,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區域發現鯨落現象的消息突然間上了熱搜,於是一時之間大家的朋友圈紛紛刷著「一鯨落萬物生」,聽起來很唯美,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發這些朋友圈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鯨落」,還有一些網友打趣道:鯨魚死亡叫鯨落,那鯊魚死了是不是叫鯊凋?怎麼沒聽人說過「一鯊凋萬物X?」
  • 一鯨落,萬物生!這個星球上最浪漫的死亡——「鯨落」
    今年4月3日,央視報導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什麼是「鯨落」呢?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 鯨落(Whale Fall)。
  • 大海裡的鯨數量如此之多,為什麼鯨落卻很罕見?
    「鯨落」簡單的說就是鯨死後沉入海底的過程,目前已知的鯨落不足50次,而在海洋中,僅僅是鯨的種類就有接近100種,每一種鯨又擁有龐大的數量。那麼,為什麼鯨魚如此之多,鯨落卻很罕見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鯊魚死亡又叫做什麼呢?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鯊魚死亡又叫做什麼呢? 最近我國在南海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發現了一頭死亡的鯨魚,一鯨落,萬物生是鯨魚死亡後對大海最偉大的饋贈。那麼鯨魚的死亡意義究竟有多大呢?
  • 為什麼說「一鯨落而萬物生」?一條魚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鯨的死亡為什麼要叫「鯨落」 儘管我們對鯨這種生物抱有天然的好感,但無可否認,每一條巨大的鯨魚都是一臺生命收割機器,它們一次就能吞食約200萬隻磷蝦,每天吃掉4000-8000千克的食物,這對海裡的其它生靈來說,似乎很殘忍,但它並非只會吞噬的怪物,任何生靈都逃不開出生、成長、壯大、凋零的過程,只成長不消亡,便不能推陳出新,那只會誕生一個個醜陋的怪物
  • 鯨魚死後反哺海洋,誕生新的生態系統,一鯨落萬物生不是瞎說
    原本以為鯨魚死了就是死了,安靜地沉落海底,沒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後來卻發現這叫鯨落,是鯨魚給海洋的饋贈。海洋哺育了它,它死後便反哺海洋。鯨落顧名思義,就是鯨魚死亡後,其龐大的身軀沉落海底的一種現象。不是每一條鯨魚死後都能形成鯨落,它有兩個苛刻的要求。第一是體型足夠大,幼年鯨魚死後基本不會有鯨落現象。
  • 鯨起萬物擁,鯨落萬物生
    我時常在想海水為何會是鹹的,會不會有像它一樣的孩子如「52赫茲」般孤獨?「52赫茲的鯨」是否真的象徵著孤獨?可能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可能它不被理解,得不到認可,但它應該是獨一無二的。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以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這是它留給海最後的溫柔。鯨落於海,星沉於窪,風隱於密林,蟬鳴漏進夏至,想讓世間所有溫柔住進你眼裡。一鯨落,萬物生。鯨落,是一隻鯨魚最後一次擁抱大海的方式。這是鯨魚給予生養它的海洋最後的溫柔,它緩緩墜落,看似憂傷悽涼,卻又久久迴響。
  • 鯨落:一鯨落而萬物生,鯨魚的生命最後獻給大海的溫柔,讓人落淚
    01一鯨落而萬物生近日,中國科學家們在 2020 年首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 米深處發現了一個3米長的「鯨落鯨落指的是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緩慢沉入海底並在此過程中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鯨落」維持了有43種類12490個生物生物體的生存,促進了深海生命的繁榮,具有長期觀測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新的物種產生,所以說「一鯨落萬物生」,這也是大自然的因果循環。
  • 鯨落帶來萬物生,鯨爆可不是這樣,威力堪比生化武器
    我想每一個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一鯨落萬物生,鯨落,是鯨魚這種物種留給所有海洋生物的一個寶物。它死後的屍體會成為滋養萬物的一個寶庫,讓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從它身上汲取到養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詞叫鯨爆,是不是頭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你還會覺得有那麼一點奇怪,什麼叫做鯨爆,難道是鯨魚在行動的途中原地爆炸嗎?要知道鯨落是鯨魚留給海洋的寶物,但是鯨爆卻恰恰相反。
  • 一鯨落萬物生!科學家首次拍到罕見鯨落畫面,場面十分壯觀
    一鯨落萬物生!科學家首次拍到罕見鯨落畫面,場面十分壯觀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之一,它的食量也是非常驚人的,作為海洋中的佼佼者,也有死去的那一天。科學家們在海洋底部發現了一具鯨魚的屍體,在它的附近,有很多的魚類遊動,通過研究發現,這隻鯨魚死亡於六個月之前,整個鯨魚的屍體長達4到5米,而且,只剩下魚骨,身上的肉幾乎全被其它的海洋生物吃掉。
  • 什麼是鯨落?鯨魚死後最美麗的名字,你認為呢?
    近期呢有粉絲私信我說什麼是鯨落,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什麼是鯨落?在我國古代關於不同的人的去世有不同的說法,和尚死後稱為「圓寂」,高僧之死稱為「坐化」,佛教以及喇嘛之死叫做「涅槃」,基督教教徒之死為「歸主」。但唯獨鯨魚之死尤為特別,科學家們給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鯨落」,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