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鯨落,就是指鯨魚死去後,屍體沉入海底的現象。
其實,一座鯨落就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具體我們分析一下。
生態系統
我們以人類熟悉的老虎所在的生態系統為例,我們知道,自然界中存在著三種角色:
生產者一般是指植物,它們能夠利用身體細胞裡的葉綠體進行,生產能量,並將多餘的能量儲存在自己身體裡。
而消費者是指,由於自身不能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因此需要攝入能量體來維持生命活動,比如:牛吃草,老虎吃牛。
消費者中又分為幾個等級,比如:一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一般第四級消費者是頂級消費者,比如:老虎,由於自然界中老虎並不存在天敵,因此沒有比頂級消費者更高一級的消費者。
分解者是指各種微生物,它們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命再次使用。
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是能量能夠在這三者之中流動,比如:草利用光合作用生產能量——牛吃草——老虎吃牛——微生物能分解所有動植物的屍體。
其實,鯨落也是這樣的一個生態系統。
鯨魚死後,由於屍體上有大量蛋白質和有機物,因此會吸引一些食肉物種前來,比如:鯊魚、盲鰻、甲殼類生物,由於鯨魚體型龐大,因此鯨落上的蛋白質可供生物食用4-24個月之久。
食肉動物將鯨落表面的蛋白質吃完後,接下來會輪到無脊椎動物登場,它們一邊將鯨落當成美食,一邊又將鯨落當成居住場所,在這裡繁衍生息,並啃食鯨落中的各種有機物和蛋白質碎屑。
鯨落在沉入海底時,大量厭氧細菌會在鯨落中繁衍生息,它們將鯨落中的脂類分子分解,並使用海水中的硫酸鹽作為氧化劑,合成簡單的無機物硫化氫,而硫化氫又可以當成其他生物的能量來源,再次利用。
最後,難以分解的鯨落會沉入海底,它的礦物遺骸會當做礁石為生物們提供居住地。
其實從以上也可以看出能量的流動,鯨落中的蛋白質被食肉動物所利用;有機物被厭氧細菌所分解,最後難以分解的礦物質會沉入海底,成為深海生物的棲息地。
可以說,鯨落在沉入海底的過程中,重新把能量釋放到大自然當中。
鯨落的能量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鯨落在沉入海底中,不僅會為生物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還能改變深海的環境。
這是因為,足夠深的海水可以隔絕太陽光線,我們知道,地球大部分能量來源於太陽光線,少部分來源地熱能,而地熱能只有在海底煙囪口才可以存在,因此大多數深海裡能量缺乏,生物稀少。
而鯨落在下沉的過程中,將自己在海水上方獲取的能量向下運輸,促進了深海生物的繁衍和發展。
科學家還發現,鯨落還可以孕育新物種,科學家在鯨落的鯨骨中找到了之前從未見過的生物,而這些生物還未在其他環境下發現。
總結
鯨落從死亡到最後完全分解,可能需要幾百年時間,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它可以改變鯨落所在地的環境和生物種群分布,甚至可以影響到新物種的演化。
但由於人類過度捕獵,導致鯨魚數量大幅度減少,鯨落的形成也遭到了嚴重破壞,鯨落的消逝勢必會對未來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