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2020-12-04 品味宜賓

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

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

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而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個階段,其長期的觀測價值不言而喻!

如同一棵倒樹倒下後,不久就很快會被蜂擁的微生物分解。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因鯨屍太龐大,食腐動物又無法順利撕裂之下,最終將沉入數千米的海底。

但死亡的鯨魚屍體宛如海洋荒漠中的綠洲,成為許多生物賴以維生的食物與養分,變換成深海食物的來源之一,供養著海洋生態整套生命系統。

生物學家將這個過程稱為──鯨落(Whale Fall)

而鯨落這個由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來自unsplash

作為地球上最龐大的哺乳動物之一,一條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生態系統百年之久。

1988年,夏威夷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北太平洋深海洋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萬多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

海洋生物學家艾莎·德沃斯曾在一場演講中表示:

鯨魚遺骸也能運輸約19萬噸的碳,深海即所謂的「碳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能捕捉及儲存大氣中多餘的碳,藉此幫助減緩全球暖化。

有時這些遺骸也會被衝上岸,為陸地上一些獵食物種提供食物。

來自unsplash

有人說:「一鯨落,萬物生。」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從完整的身體到一副巨大的骨架,最後什麼也不剩......震撼於鯨魚的最終歸宿,也許是鯨獻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來自unsplash

我們這一生可能無法看見親眼看看鯨落,但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可以讓我們近距離觀看鯨魚這種海洋中的大精靈。

通過觀鯨感受自然之偉大,了解生命有靈且美。

// 紐西蘭 . 凱庫拉

凱庫拉 ,坐落在紐西蘭風景如畫的南島東海岸,堪稱紐西蘭海洋動物的天堂,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在一年四季都能觀察到抹香鯨的地方。

來自馬蜂窩用戶@Bayern2001

深度達兩公裡的凱庫拉海峽是大自然為海洋生物們準備的樂園,南方來襲的寒流與北方來擾的暖流在這裡會合,海水從海底捲起大量的營養物質。

正因如此,這裡也被稱為海洋生物生活的天堂。鯨魚,海豚和毛皮海豹把這裡當作最佳的捕食地點,它們大量的聚集在這裡繁衍生息。

來自馬蜂窩用戶@酒瞳桐

說到凱庫拉的捕鯨史,大概能追溯到1842年歐洲人Scotsman Robert Fyfe在這裡建立捕鯨站。

當中以座頭鯨、抹香鯨為主的捕鯨業一直維持到20世紀早期最終才被農、牧產業代替。

來自馬蜂窩用戶@Bayern2001

可觀鯨類:抹香鯨最佳觀賞期:全年

// 冰島

冰島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鯨魚提供了完美的棲息場所,有大約23種鯨魚生活在冰島的海域之內。從體型巨大的抹香鯨,到嬌小的鼠海豚,這裡應有盡有。

來自馬蜂窩用戶@Guide to Iceland

來冰島觀鯨,最常見的鯨魚就是小鬚鯨,幾乎每次出海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除了小鬚鯨以外,群居的座頭鯨、害羞的港灣鼠海豚、喜愛水面嬉戲的白吻斑紋海豚和神出鬼沒的虎鯨都是較為常見的鯨魚種類。

來自馬蜂窩用戶@Guide to Iceland

除了以上幾種較為常見的鯨魚,在冰島你還有可能看到抹香鯨、白鯨、角鯨、喙鯨和領航鯨等等。

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或許你還可以在夏季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兩種生物——藍鯨和長鬚鯨。也可以看見鯨魚躍出水面,那畫面堪稱壯觀。

來自馬蜂窩用戶@Guide to Iceland

可觀鯨類:抹香鯨、白鯨、角鯨、喙鯨和領航鯨等等最佳觀賞期:全年皆宜,夏季最佳// 斯裡蘭卡 被印度洋環繞著的斯裡蘭卡,是亞洲範圍內絕佳的觀鯨地。

南端大陸架延伸到非常深的海域,你能夠看到體積龐大的藍鯨,靜靜悄悄靠近海岸。除了藍鯨,座頭鯨、抹香鯨、海豚也經常在這片海域中出沒。

來自馬蜂窩用戶@龍龍

每年11月直至次年4月,南部的美蕊沙和西海岸的卡皮提亞會有大量的鯨魚和海豚,隨著海潮從南極北上到印度洋繁衍後代。

來自馬蜂窩用戶@逍遙99

而位於斯裡蘭卡東北部的港市亭可馬裡,每年3月到10月是觀鯨的最好季節,其中7月和8月,在遙遠海平面中最容易邂逅藍鯨的身影。

來自馬蜂窩用戶@蔡菲

身材瘦長、背部青灰色的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的長度可達 30 多米,重量達200公噸以上。

但與其巨大的身影相反的是藍鯨非常「害羞」。它們不會等著你去發現它們,或者像是海豚一樣旋轉跳舞,藍鯨常常匆匆一瞥並且快速地消失。

來自馬蜂窩用戶@蔡菲

可觀鯨類:藍鯨、座頭鯨、抹香鯨最佳觀賞期:美蕊沙 11月-次年4月/ 亭可馬裡 3月-10月// 南非 . 開普敦 露脊鯨每年都會離開冰天雪地的南極獵食地,去往氣候更溫暖的南非,並在那裡繁衍後代。

冬季和初春之時,在開普敦的海岸便可看到鯨魚聚集的盛景。

來自馬蜂窩用戶@全球旅遊傳記

露脊鯨重約60噸,它們喜歡沿海岸巡遊,有時甚至出現在距陸地僅數米的地方。

但因行動緩慢,被殺後會身體浮於水面,而且捕獵收益不菲,一度被視作「最合適的」獵殺對象。直至1935年,才正式受到法律保護。

來自馬蜂窩用戶@全球旅遊傳記

位於開普敦南海岸的赫曼努斯,儘管以露脊鯨聞名,但也不乏其他種類鯨魚的存在,如座頭鯨、布氏鯨及虎鯨。

除了鯨魚,你還能在這裡遇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報鯨人。觀鯨時節,他們將在赫曼努斯進行全職巡視,吹響巨型號角通知觀鯨者,鯨群的到來。

來自馬蜂窩用戶@全球旅遊傳記

可觀鯨類:露脊鯨、座頭鯨、布氏鯨及虎鯨最佳觀賞期:7-12月// 澳大利亞 . 昆士蘭 5月至11月,沿著澳洲的海岸線,觀鯨便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其中, 昆士蘭州被稱為座頭鯨的家園,觀鯨時間段是每年的8月至10月。由於水域平靜,這裡成為座頭鯨遷徙途中的最佳避風港。

來自馬蜂窩用戶@hammery宏博

而昆士蘭中部的赫維灣是最佳觀鯨地點。

在7月至11月,南半球冬季,座頭鯨洄遊,它們從南極出發遊向聖靈群島溫暖的水域,途徑赫維灣。

來自馬蜂窩用戶@hammery宏博

5月至8月間,凱恩斯北部一帶的珊瑚礁有機會看到小鬚鯨的探險旅程。

這裡還有「米伽羅」——世界上僅剩的4頭白色座頭鯨之一,它曾在2013前後在此露面,年如果與它有緣便能幸運相見。

來自馬蜂窩用戶@hammery宏博

可觀鯨類:座頭鯨、小鬚鯨、白鯨最佳觀賞期:5-11月

// 加拿大

加拿大西海岸擁有綿長的海岸線,這裡得天獨厚海洋結構,能為鯨提供豐富的食物,同樣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觀鯨聖地之一。

從溫哥華島、溫哥華多個地點出發,都可以觀賞到豐富多樣的鯨魚品種: 虎鯨、座頭鯨、灰鯨等。賞鯨的季節可以長達半年。

來自馬蜂窩用戶@一蟹君

在維多利亞最大的好處是既可以欣賞城市的美景,還可以出海賞鯨。一般的賞鯨公司都提供的是半天左右的行程,主要能看到虎鯨和座頭鯨,賞鯨時間在每年的5月到10月。

來自馬蜂窩用戶@一蟹君

託菲諾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面朝廣闊的太平洋,每年有20000頭左右的灰鯨來這裡,從這裡出海賞鯨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賞鯨的季節從3月底到10月,可以看到灰鯨、座頭鯨、小鬚鯨。

來自unsplash

可觀鯨類:虎鯨、座頭鯨、灰鯨、小鬚鯨最佳觀賞期:3-10月

// 美國 . 阿拉斯加 在全美各州中, 阿拉斯加擁有最長的海岸線。在這裡觀鯨便成了順其自然的一件事。這裡鯨類眾多,包括座頭鯨、虎鯨、灰鯨等其他海洋哺乳動物。

來自unsplash

每年冬天成千上萬的灰鯨便開始了遷徙之旅。它們從加利福尼亞州開始,遊向位於阿拉斯加北部的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的夏季棲息地。

來自unsplash

據估計,每年春天約有2萬隻灰鯨沿著阿拉斯加外部海岸巡遊。因此每年的4 - 5月來這裡觀鯨的人都能目睹這場壯觀的遷徙活動。

來自unsplash

相關焦點

  • 深讀|鯨落萬物生——揭秘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
  • 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最引人注目的一項 是在南海深海海山1600米的山腰處 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生態系統 對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一鯨落,萬物生!這個星球上最浪漫的死亡——「鯨落」
    今年4月3日,央視報導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什麼是「鯨落」呢?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 鯨落(Whale Fall)。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拍攝到的鯨落圖像(TS16航次共同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偉供圖)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李松海說,在研究中,鯨落是個統稱,鯨的屍體、屍體墜落的過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態系統等統稱為鯨落。如果把深海海底比作荒漠,與深海熱液、冷泉一樣,鯨落如同荒漠中的「綠洲」,也好似一個「移動中轉站」,為海底生物提供補給。國際上對鯨落的研究始於1987年,夏威夷大學的科考人員乘坐潛水器首次發現海底的鯨落生態系統,隨後科學家們逐漸開始探索這一另類生態系統之謎。
  • 鯨落:一鯨落萬物生;網友:那鯊凋呢?
    前幾日,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區域發現鯨落現象的消息突然間上了熱搜,於是一時之間大家的朋友圈紛紛刷著「一鯨落萬物生」,聽起來很唯美,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發這些朋友圈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鯨落」,還有一些網友打趣道:鯨魚死亡叫鯨落,那鯊魚死了是不是叫鯊凋?怎麼沒聽人說過「一鯊凋萬物X?」
  • 一鯨落而萬物生
    來源:【人民日報】「鯨落」,火了!不久前,中國「深海勇士」深潛器搭載母船「探索一號」完成2020年首次科考任務。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學家們在本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鯨落一詞迅速登上搜索排行榜,讓更多人認識了這種奇特的生態現象。 何為鯨落?從字面含義來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鯨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解消耗的過程。
  • 世界上最溫柔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為何有人卻提出質疑?
    世界上最溫柔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為何有人卻提出質疑?一鯨落,萬物生,應該是對死亡最美的解釋。這是世界上最慷慨最溫柔的死亡,死亡即重生。「鯨落」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其實是對鯨魚死亡最浪漫的解釋。迄今為止世界上的鯨落不足50次,近日在我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傳說鯨魚是可以預知自己死亡的,當他們感受到生命即將走到臨頭時,便會尋找一處海域,孤獨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鯨魚的一生都在大海,生於此死於此,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要奉獻自己回饋大海。
  • 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什麼是鯨落?為什麼鯨落越來越難以發現
    鯨落的過程中形成的生態系統,也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有個說法叫做,一鯨落,萬物生。而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今年2020年4月2日下午,我國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 中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落是什麼?
    中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落是什麼?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對於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我國南海首次驚現鯨落,一鯨落……
    一念百草生,一念山河成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鯨落海底, 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巨鯨落,萬物生,人常言道,鯨落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死法,一隻鯨魚會給大海提供百年的生態環境,把最後的溫柔留給了大海,痛苦卻自己默默承受,而日前,我國南海首次驚現鯨落,看到視頻的那一刻小編相信那能所有為之震撼不已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一起了解地球上最為壯美的重生——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生於斯,長於斯,落於斯。鯨落,最後擁抱大海的方式。一朝鯨落,萬物重生。鯨,悲寂瀟瀟下,繁榮此中開。鯨落,世上最為壯美的重生。」  4月4日,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炳耀副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了這樣一首小詩。與此同時,「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一時間也成為了網絡熱詞。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全球發現不足50個,卻沒上熱搜
    4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任務,在科學家們返回碼頭時,他們得到了一個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這次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的這一個鯨落,鯨的屍體大約3米長,科學家們推斷為齒鯨。而鯨落位於南海中部的海山上,根據形態特徵,科研人員進一步估計,這應該是一頭小型海豚,從骨骼形態判斷,具體應是熱帶斑海豚。
  • 鯨落:一鯨落而萬物生,鯨魚的生命最後獻給大海的溫柔,讓人落淚
    01一鯨落而萬物生近日,中國科學家們在 2020 年首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 米深處發現了一個3米長的「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也不足50個。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發現鯨落,深海綠洲之一——鯨落
    近期,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人間最美,不過鯨落。這是鯨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是鯨將生命用另一種形式綻放,鯨落於海,星沉於圭。所謂鯨落,就是落到海底的鯨魚屍體,在淺海區域死去的鯨魚不能叫鯨落,只有落到上千米深的海底才能叫鯨落,因為淺海地區腐肉動物較多,水溫較高,鯨魚的屍體腐爛比較快,腐爛產生的氣體會讓鯨魚的屍體漂浮起來。但是在深海地區,水溫較低,水壓也大,低水溫能夠提高鯨魚屍體的保質期,好水壓可以增高氣體的溶解度,於是浮力下降,鯨魚屍體可以保證更完好的形態,鯨沉到海底變成鯨落。
  • 我國科學家南海首次發現鯨落,它們為什麼被稱為深海綠洲?
    一鯨落,萬物生!這是最具有浪漫氣息的死亡!4月3日中科院所屬「探索一號」成功抵達三亞,完成了為期將近一個月的深淺科學探查任務。此次科研探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在我國南海領域發現了鯨落,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的鯨落,鯨魚骨骼長達3米左右,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在大快朵頤。
  • 為什麼說「一鯨落萬物生」
    為什麼說」一鯨落萬物生」今天被抖音」鯨落」刷屏了,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鯨落」,就是鯨魚在死去的時候會慢慢沉入海底,科學家為這個現象取了一個特別美麗的名字叫」鯨落」,鯨魚可以說是海洋中落葉歸根最好的詮釋,它生於大海死於大海長於大海隱於大海,獨自孤獨用盡全力給大海最後一個擁抱
  • 一鯨落萬物生!科學家首次拍到罕見鯨落畫面,場面十分壯觀
    一鯨落萬物生!科學家首次拍到罕見鯨落畫面,場面十分壯觀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之一,它的食量也是非常驚人的,作為海洋中的佼佼者,也有死去的那一天。科學家們在海洋底部發現了一具鯨魚的屍體,在它的附近,有很多的魚類遊動,通過研究發現,這隻鯨魚死亡於六個月之前,整個鯨魚的屍體長達4到5米,而且,只剩下魚骨,身上的肉幾乎全被其它的海洋生物吃掉。
  • 海底小課堂|一鯨落萬物生 關於鯨的故事
    一鯨落,萬物生當它沉入海底之後最後的溫柔也留給了這個世界今天一起了解下和鯨相關的小知識吧01關於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2020年4月3日報導,中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世界上最慷慨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南海鯨落是如何被發現的?南海的鯨落是如何發現的呢?我們先看一段視頻。這是我們在南海第一次發現鯨落時拍攝的視頻資料,大家可以注意右下角的這隻鎧甲蝦和鼬䲁魚,這隻鎧甲蝦本來想到鯨尾部來分一杯羹,結果被鼬䲁魚發現了,鼬䲁魚快速遊過去、揮舞著它的魚鰭,驅趕鎧甲蝦,鎧甲蝦只好悻悻地退到旁邊去再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