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生命:人類細胞攜帶作為靈魂存在的量子信息

2020-12-05 量子認知

生命是一種生物學過程的特徵,例如信號傳遞、自我維持過程等,將具有這種生物學過程的物理實體與沒有生物學過程的物理實體區分開。不具有這種生物學過程的物理實體,是因為此類功能已經停止,我們稱之為死亡,或者是因為它們從未具有此類功能而被分類為無生命。

我們所生活的物理世界是通過我們的認知所意識到的。這樣的認知與意識,在我們的身體死亡以後,到哪去了呢?這是一個極為基本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極為重要和極具關鍵意義的問題,然而又是一個極其敏感且極易引起爭議的問題。

幾千年來,自從人類文明以來,這一直是人們關心的重要問題。幾千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宗教、思想流派等也都是圍繞著這個基本命題來展開。

最近,慕尼黑普朗克物理研究院的物理學家們,與著名物理學家彭羅斯,達成一致共識認為,如果一個人暫時死亡,那麼這種量子信息就會從人體微管中釋放出來並進入宇宙。但是,如果生命復甦,則量子信息將被導回到微管中。 「如果生命沒有復活,並且患者死亡,那麼這種量子信息就有可能作為靈魂被無限地存在於體外。」

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物理研究院,英文:Max Planck Institute,以著名量子理論創建者、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命名,擁用12000名研究人員,另經常約9000名訪問學者於此工作,有32名研究員獲得諾貝爾獎,研究院的研究領域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學、醫學、工程技術、人文科學等。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國際著名數學物理學家,特別在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具有重要貢獻,與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一起證明了例如黑洞的奇點,發明了扭量理論、自旋網絡等,發表了探討基礎物理與人類意識之間聯繫的多部著作,其中《接近真實:宇宙法則導引》(The Road to Reality: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是一本1,099頁的書籍,目標在於對物理定律給予儘可能詳盡的指證。

彭羅斯和著名腦神經學家、斯圖爾特·哈默洛夫(Stuart Hameroff)一道通過研究認為,意識是微管中量子引力效應的結果。這一關於意識的量子起源的「大膽的、甚至很可能是騙子」的理論,過去備受學界批判。但是,由於彭羅斯的學術成就是如此公認的出色,學界普遍地又不可能對此觀點予以否定。

當代著名量子引力理論物理學家、李·斯莫林(Lee Smolin)評價說:彭羅斯「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毫無保留地應稱為天才的人」,「我們不應該愚蠢地將他們的理論當作兒戲看待。」

彭羅斯的微觀理論認為,量子相干發生在大腦神經元內部的蛋白質結構的微管中。微管是作為細胞骨架的一部分的真核細胞內的管狀結構,在決定細胞的形狀及其運動,包括細胞分裂即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分離中發揮作用。微管是彭羅斯在其理論中一直在尋找的量子裝置。在神經元中,微管有助於控制突觸連接的強度,並且它們的管狀形狀可以保護它們免受較大神經元周圍的噪音的影響。彭羅斯特別關注微管的對稱性和晶格結構。

彭羅斯認為,這是量子級存儲的信息。彭羅斯和他的團隊發現,「基於蛋白質的微管是人類細胞的結構組成部分,具有亞原子級存儲的量子信息。」最近89歲的彭羅斯在接受採訪時說:「以某種方式,我們的意識是宇宙之所以是在這裡的原因。」在宇宙中的其它地方存在著智慧的生活或意識。彭羅斯認為,我們必須超越神經科學,進入量子力學的神秘世界來解釋我們豐富的心理生活。

當代著名醫學家、生物學家、哲學家、羅伯特·蘭扎 ( Robert Lanza),於2007年提出生物中心宇宙的思想,該思想提出把生物學置於其他科學之上來探索。其著作《 生物中心論:生命和意識是理解宇宙的關鍵》於2009年問世 。《時代》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00位人物」,《 展望》雜誌評為「世界前50名思想家」,由於其一系列生物技術特別是幹細胞技術成就,被授予歐巴馬總統的「將在未來20年塑造生物技術」獎。

蘭扎在生物中心理論中提出,重新思考時間、空間、與意識和死亡幻覺。對於靈魂是否存在?他提出的新科學理論說,我們是不朽的,存在於時間之外。生物中心論認為,空間和時間不是我們認為的硬對象。在永恆、無純粹空間的世界中不存在死亡。他的新科學理論表明,死亡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最終事件。

蘭扎認為,「有無限數量的宇宙,所有可能發生的一切都發生在某個宇宙中。在這些情況下,死亡根本不存在。所有可能的宇宙同時存在,而不管它們發生了什麼。儘管個體的身體註定要自我毀滅,但是那種活潑的感覺:「我是誰?」,只是在大腦中運轉的20瓦能量源。但是這種能量不會在死亡時消失。科學最可靠的公理之一是能量永不消亡;它永遠不會消失,它既不能被創建也不能被破壞。」

所以,現在美國學界,包括普朗克物理研究院的物理學家們,最近認同了彭羅斯的量子生命的觀點。

參考:dailygalaxy.com/2020/03/quantum-death-human-cells-carry-quantum-information-that-exists-as-a-soul-weekend-feature/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靈魂的存在(圖)
    [導讀]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和美國意識研究中心主任哈梅羅夫提出,大腦中的量子物質形成了「靈魂」,當人死亡之後大腦微管的量子信息離開身體進入到宇宙。轉播到騰訊微博死而復生:最新研究揭曉了瀕死體驗之謎,人類死亡之後,他們的量子靈魂從身體中釋放,重返至宇宙之中依據這一理論,人類瀕死體驗相當於大腦中量子計算機的一個程序,即使死亡之後仍存在於宇宙之中,這將解釋那些瀕死體驗者的神秘記憶。
  • [圖]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靈魂的存在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提出一項不同尋常的理論,人類瀕死體驗發生於量子物質(quantum substances)形成的靈魂離開神經系統並開始進入宇宙的時候。
  • 科學家:靈魂是存儲在大腦裡的量子信息,所以量子能解釋靈魂?
    用量子解釋靈魂,國外確實有科學界人士進行過這樣的嘗試,而且不是一般的三四流的科學家,其中一個主義研究者是羅傑彭羅斯,他在科學界的地位可是霍金同級別的。至於其理論的可信度如何,沒看過相關論文也不好發表評價。
  • 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對人類的存在本身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就拿量子力學來說吧,很多研究量子力學的人都表示這門科學太可怕了,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據說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吧!    靈魂是人類探討的永恆話題,人們在乎生前的世界,同樣也好奇自己死後是否會有一個靈魂繼續下一段歷程。然而死亡是一種非常個體化的體驗,「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死後即使靈魂不滅,死者也無法再藉口言說,把自己的體驗告訴給活看的人,而活看的人,又如何可能用感官接收到?
  • 靈魂粒子團和量子糾纏現象
    只要是生命體,他都具有一定特徵性質的靈魂粒子,每個靈魂粒子團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它會形成自己獨特的磁場! 生命體的結束,靈魂粒子團會攜帶一定的載體信息離開,尋找下一個活體載體,這個結合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怎麼選擇呢?
  • 人體內的量子計算機,靈魂可能真實存在,就在身體的這個地方
    那麼關於這個猜想,我們就必須要說到另外兩個科學家所提出來一個更加超前的理論,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和美國的醫學博士斯圖爾特默羅夫在1994年就共同提出了一個特別的假說,假設的名字覺得特別難看懂,叫做《調諧客觀還原理論》,我們就不用去理解它的字面意思了,簡單的說他們就是認為人類的靈魂就是量子靈魂,靈魂就在人腦細胞當中,一個叫做微觀的結構當中,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猜想呢?
  •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與信息量子熱力學》一書是馬客思考2043同志20多年來在工作之餘對物理學哲學問題辛勤思考和積極探索的科研成果彙編。20多年來馬客思考2043一直試圖想搞清楚「信息本質、量子本質、運動本質、時空本質、物質本質、能量本質、生命本質、意識本質、靈魂本質、實體本質、現象本質、現實實在本質、虛擬實在本質、數字本質、科幻本質、超驗本質、技術本質和哲學科學本質」等基本範疇和「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識起源、黑洞信息悖論、量子糾纏現象和超光速現象」等基本問題。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對人類的存在本身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就拿量子力學來說吧,很多研究量子力學的人都表示這門科學太可怕了,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據說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吧! 靈魂是人類探討的永恆話題,人們在乎生前的世界,同樣也好奇自己死後是否會有一個靈魂繼續下一段歷程。然而死亡是一種非常個體化的體驗,「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死後即使靈魂不滅,死者也無法再藉口言說,把自己的體驗告訴給活看的人,而活看的人,又如何可能用感官接收到?
  • 靈魂是否真實存在?人走後靈魂去哪了?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
    人類作為目前地球上唯一的高級智慧生命,我們對於生命有著更多的思考,例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消逝之後又去了哪裡。在古代宗教中,死亡分為兩種,好人去世之後靈魂是去往天堂的,而壞人死後是要下地獄的。從古代人們對死亡的觀點,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對死者寄託的不同情感。那麼當人死了之後,一切都結束了嗎?
  • 量子理論證明靈魂存在?量子力學是唯物學科嗎?
    我在網絡上經常看見一些宣傳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聯繫的文章,比如,有一篇網絡文章叫《從量子糾纏到量子計算機,未來的某一時刻人類或許解開宇宙的起源》,還有用朱清時的演講做成的《朱清時:量子力學證實,人類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礎》、《物質並非實有的存在》等等,這些文章千篇一律的把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掛鈎,甚至直接鼓吹量子力學證明了唯心主義。
  • 讓我們通過量子糾纏的現象,來探索靈魂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假設這個技術實現了,我們就可以創造生命了,我們可以定義這個生命的特性和功能,但另一個問題來了,這個生命的本質只是一個高級機器人(生物機器人)而已,但是他如何能夠獨立思考呢,如何有自己的意識呢?這正是我們所說的靈魂了。
  • 科學家用超弦理論和量子計算猜測,你的靈魂在這裡!西瓜視頻解答
    靈魂一直是很多人都很感興趣的東西,人到底有沒有靈魂呢?其實科學家也一直在研究,其中一些科學家就用超弦理論和量子計算來猜測,人的靈魂到底存在哪兒。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時,偶然間看見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seeker大師兄,他在作品中詳細介紹了什麼是超弦理論和量子計算,並且說明了科學家們對靈魂的猜測,讓我漲了不少知識。
  • 量子宇宙觀與現代生命科學
    這是在探索生命起源過程中的一次突破,打破了生命神秘論,揭示了生命與非生命物質的統一性。評述:生命起源的探索從宏觀到微觀又前進了一大步,但是量子宇宙觀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根本不存在非生命物質,人工只是將更微觀的生命物質「意識元」團合成為可以觀察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島素物資。
  • 人類「瞬間轉移」夢想破裂,量子糾纏難以實現瞬移,靈魂無法轉移
    首先是瞬間移動的原理,注意這個原理是基於電影的合理性,如果一個人想要從1地瞬間移動到2地,這個時候,他需要輸入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然後進入一個特定的容器內,到時候容器將會對該人進行掃描,掃描完成後,1地的電腦就會將該人的信息發送到2地,隨後通過量子糾纏技術,將1地該人的信息瞬間傳送到2地,2地的電腦將會根據1地傳來的信息,通過提取1
  • 科學家稱瀕死體驗源於大腦量子信息進入宇宙
    ,認為大腦量子物質形成靈魂,死亡之後這些量子信息進入宇宙空間,當他們起死回生之時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體。  美國亞歷桑那大學意識研究中心主管、心理學和麻醉學系名譽退休教授斯圖爾特-哈梅羅夫博士提出這一準宗教理論,他認為意識是人體大腦量子計算機中的一個程序,即使死亡之後也能存在於宇宙,從而解釋了那些瀕死體驗者的神秘死而復生意識。  基於一項意識量子理論,他和英國物理學家羅傑-潘洛斯提出,人類靈魂本質上存在於大腦細胞中的微管。
  • 命中注定是假的,而善惡有報或是靈魂的量子糾纏
    然而讓上帝知道幾十億億次人類同時發生的行為總和,除非上帝是超級計算機,否則這又怎麼可能呢?還有,上帝能夠造萬物和人,那麼疑問來了,上帝是怎麼形成的,上帝這麼睿智,不太可能自然生成,上帝難道是被更高智慧的「上帝」創造,那麼「上帝」的「上帝」誰創造,陷入一個無窮無盡的循環。
  • 量子糾纏,牽起靈魂之間的緣分?
    這讓研究量子科學的物理學家們一頭霧水,這是因為,量子科學,已經觸及到了靈魂世界!靈魂,即思想意識。人類對物質世界的科學研究已經很透徹了,但是對於靈魂世界,才剛剛開始。靈魂就是傳說中的不可分割的量子,獨立而恆在的個體!
  • 原來「量子」即是「靈魂」
    但是,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科,因為量子的特性很詭異,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幹擾」等特性,而且粒狀的量子不遵循牛頓力學,波狀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數。這讓研究量子科學的物理學家們一頭霧水,這是因為,量子科學,已經觸及到了靈魂世界!
  • 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
    ·菲舍爾在《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出磷原子的核自旋可以作為大腦中的初級「量子比特」,也就是量子位,這使大腦能夠像一個量子計算機那樣運作。量子計算機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斯圖亞特·哈默羅夫博士和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爵士都認為,靈魂是儲存在量子維度上的信息
  • 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
    量子大腦理論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大學的物理學家馬修·菲舍爾在《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提出磷原子的核自旋可以作為大腦中的初級「量子比特」,也就是量子位,這使大腦能夠像一個量子計算機那樣運作。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斯圖亞特·哈默羅夫博士和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爵士都認為,靈魂是儲存在量子維度上的信息。他們認為,人類的量子信息存儲於以蛋白質為基礎的微管之中,而微管是人類細胞結構的組成部分。通俗點講,就是我們的靈魂存儲在大腦細胞中的微管結構中。我的猜想是,我們的大腦就是量子計算機的硬體部分,而軟體部分,也就是量子計算機的作業系統應該就是我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