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通過量子糾纏的現象,來探索靈魂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2020-12-01 牛歡喜

作者有話說

作者近期關於引力場和量子物理的研究,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和否定。作者並是不接受不了質疑和否定的聲音,只是否定的理由如果是因為量子世界目前沒有人能研究明白,沒得到科學證明,所以作者的觀點就一定是錯的!這是什麼邏輯?是不是很可笑?

艾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先有的想法和觀點,還是在他的大腦中憑空瞬間生成了相對論?他的很多理論是在他去世以後才被現代科學證明的,按照你們的邏輯,艾因斯坦曾經在得不到證實的時候就不能提出了?或許網友又好說了,因為人家是愛因斯坦,那我反問你,你怎麼就能保證作者本人就不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下一個特斯拉呢?

對於這些網友,我建議你去了解一個人,因為我並不認為你知道這麼個人,這個人的名字是哥白尼,你要重點了解一下他是怎麼死的......

人和神的距離,在於能否創造出一個細胞?

程式語言可以向計算機發出指令,計算機發出什麼指令,都源於程式語言如何寫。而在生命體裡,眼睛長在什麼位置,長出幾根手指,幾歲可以說話,這些指令是誰發出的呢?是基因語言。也就是我們的生物特性是怎樣的,哪種生物有放電的本領,哪種生物有超聲波回聲定位的本領,核心取決於基因語言A、T、C、G如何編寫。

同樣是語言,它們的差距在哪裡?計算機出問題了,需要程式設計師去尋找問題並修改;而基因語言,一切都是自動化的,DNA可以自動地完成修復、修改、更新、進化。假設有這樣一個軟體,它的代碼在使用時可以自動發現問題,自動更新,防禦病毒和自我加強,那麼這套語言就非常接近基因語言了,也就意味著,更接近於神的世界。

目前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對生物基因做出重組和修改,完全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物種,這個物種可以有電鰻的放電功能,也可以有蝙蝠的超聲波回聲定位功能,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只是目前的技術達不到。即便做到了,我們依然是基於大自然的母體在進行加工改造,而不是獨立開發出來的。

也就是說,我們脫離了大自然母體,根本創造不出來一個單細胞。當我們可以實現這個技術,所謂人格化的神,也就不再抽象化了。他可以是一個物種,也可以是我們自己。

假設這個技術實現了,我們就可以創造生命了,我們可以定義這個生命的特性和功能,但另一個問題來了,這個生命的本質只是一個高級機器人(生物機器人)而已,但是他如何能夠獨立思考呢,如何有自己的意識呢?這正是我們所說的靈魂了。

目前的克隆技術可以從生命特性上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的人,但問題是這個人是獨立的,因為他有自己的思考方向和意識。我們做不到靈魂的提取和傳輸。根本原因在於我們都不知道靈魂這個東西是什麼,它存在於哪裡,以什麼形式存在,還談什麼提取呢?

所以,我們要離開粒子性的世界,走進波動性的世界,這就是接下來要講的,通過量子糾纏來討論靈魂是什麼。

人格化的靈魂或許並不存在,只是量子信息的傳輸

01 關於意識

我們都玩過遊戲,程序語言決定了創建遊戲人物的身高,外表,功能屬性。但這個人物上線以後,是去打怪升級,還是找人PK,這是背後玩家的意識在決定。反推一下,我們的基因語言決定了我們的生物特性,但我們的意識,有沒有可能是另有其人在為我們做決定呢?換句話說,我們的意識,真的是我們自己的意識嗎?

比如此寫篇文章,這不是我某天為某個目的而做下的決定去寫的,而是在某一個瞬間突然產生的一個想法,這個想法的生成,並不是我大腦在通過思考而決定,那麼這個念頭從何而來?有時候在家裡躺著,正看著電視,但瞬間出現了一個晚上去買三文魚吃的想法,當時並不餓,這個吃三文魚的想法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嗎?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我並不想那麼做,但結果卻去做了。最後就是我們的夢境,夢境裡的很多場景,我在現實中都想像不出來,是什麼生成了我夢境中的這些場景,夢境中的我,是我嗎?如果是我,可我又無法左右自己的行為,也就是夢裡的自己要做什麼,必須按照夢境中的「劇本」來做,這個意識又是誰的意識?對於如上幾點的描述,我的想法已經超越了我的語言能力

02 關於量子糾纏

目前的科技可以證實,量子糾纏這個現象能夠超越空間距離的限制,瞬間達到量子同步。正是因為這個現象,我認為人格化的靈魂並不存在。

我們的基因可以存儲信息,還有一樣東西也是可以記錄存儲信息的,那就是引力場和磁場。場可以記錄存儲信息!而量子信息很可能就是通過場這個介質完成傳遞。這兩者可以發生作用,著名的費城實驗已經證實了。

線圈切割磁場線運動能產生電流,而電流自然攜帶著信息,既然磁場能和電子相互作用,量子切割磁場線就意味著量子信息通過磁場完成了傳送,量子糾纏就是這樣實現的。

光是場吸收和釋放能量的外在表現,但我們反過來想,場不就是無處不在的量子態能量嗎?因為是量子態,所以看不到。也可以說,我們的基因功能語言中,沒有為我們譜寫出這個功能。

我所理解的靈魂,就是軀體量子信息的集合。我們的記憶並不是存儲在大腦裡,而是存儲在某一個場裡,大腦只是信息交換裝置,是傳輸記憶或意識的連接終端,人格化的靈魂是在讀取這些信息。

這就可以說明我們其實是生活在一個物質能量和場交換信息的世界,交換的信息無處不在,不論我們人在哪裡,量子糾纏都可以讓所有信息同步。如果這些假設都成立的話,那很可能你的一生都在演繹場信息為你寫好的「劇本」,這個「劇本」其實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寫好。也可以理解為你的出生就是為了幫助場做些它為你安排好的事,等你完成任務以後,你也就......

國外有個著名的實驗發現每個人在做決定之前,大腦的特定區域都會變得異常活躍,大家會認為這是大腦在做思考,現在我們可不可以理解為是在接收指令?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當有一個人可以讀取你在場裡的信息時,你想到了什麼?沒錯,那就算命和卜卦。如果有那麼一個人能做到讀取宇宙知識寶庫的信息,我並不認為這個人是愛因斯坦,他很可能是特斯拉。

讀者朋友們,或許你此刻正在思考去評論點什麼,但現在你應該明白一個道理,當你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下一篇文章,將討論大金字塔與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相關焦點

  • 通過量子糾纏來討論靈魂是什麼
    換句話說,我們的意識,真的是我們自己的意識嗎?比如寫篇文章,這不是我某天為某個目的而做下的決定去寫的,而是在某一個瞬間突然產生的一個想法,這個想法的生成,並不是我大腦在通過思考而決定,那麼這個念頭從何而來?有時候在家裡躺著,正看著電視,但瞬間出現了一個晚上去買三文魚吃的想法,當時並不餓,這個吃三文魚的想法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嗎?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我並不想那麼做,但結果卻去做了。
  • 靈魂真的是量子糾纏的產物嗎?
    靈魂是人類討論的永恆主題。在各種宗教教義中,基本都闡明了人都是有靈魂的,但靈魂到底是什麼?卻又莫衷一是,沒有定論。之前曾經發了一篇文章討論靈魂是不是暗物質,很多網友都表述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些看法其實我個人覺得很有道理,比如說靈魂不屬於物質範疇,而是一種能量,那能量又是什麼呢?
  • 靈魂粒子團和量子糾纏現象
    只要是生命體,他都具有一定特徵性質的靈魂粒子,每個靈魂粒子團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它會形成自己獨特的磁場! 生命體的結束,靈魂粒子團會攜帶一定的載體信息離開,尋找下一個活體載體,這個結合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怎麼選擇呢?
  • 究竟什麼是量子糾纏?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科學成果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好多曾經象牙塔中的專業名詞流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聊天當中。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
  • 究竟什麼是量子糾纏?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科學成果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好多曾經象牙塔中的專業名詞流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聊天當中。墨子號實驗衛星的上天,讓量子糾纏一詞迅速傳播到大街小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詞彙,很多人並不明了其中的物理含義,老郭想利用此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隨著科技的發展,量子學的出現,以前我們認為構成物質最小的單位是分子原子,但沒有包括無形的意識,那靈魂和意識又是什麼呢,有形的物質無形的意識包括靈魂和能量,都是有量子構成一團震動的能量,這乃是裡程碑似的結論,它統一了有形的物質世界和無形虛擬世界。
  • 量子糾纏和靈魂伴侶
    我們在把一些思想唾棄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中蘊含著真諦呢?3.測量、數學的本質既然言必談測量,那我們來看看測量的本質是什麼。既然我們離不開數學工具,離不開波函數等工具,那我們也來看看數學的本質是什麼。波爾前面說也許根本不存在量子世界,而只有一個抽象的量子物理學的描述;物理學的任務不是去發現自然究竟是怎樣的,它只關心我們對自然能做何描述。關於量子糾纏,有物理學家嘗試通過多宇宙、平行宇宙來進行解釋。我們也許需要去糾正一下我們的宇宙觀的,我們作為宇宙的測量者,作為觀測者,也許是被我們的眼睛蒙蔽了的。我們嘗試用老祖宗給我們的金鑰匙去打開神秘的量子世界吧。
  • 靈魂存在得到證實?在量子糾纏中,轉世輪迴也很有可能
    然後他通過搶救那些瀕臨死亡的病人,來判斷他們是否知道天花板上的東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科學家在通過測量人死亡之後瞬間體重的變化,來判斷人是否具有靈魂。將一個快死的人,放到非常敏感的稱上,在死亡的一瞬間,每個人的體重或多或少都會變輕。
  • 如果通過量子傳輸一個人,傳送的主體是他的肉體還是靈魂?
    進入量子時代後,人類可能擁有更多建立在量子糾纏理論上的量子技術,2017年我國建造的「墨子號」衛星就是能夠利用量子糾纏實現信息加密傳輸的重要代表。於是人們更加迫切地希望了解這種特殊的機制,科學家們曾經舉過例子,這就好比兩個具有心電感應的雙胞胎,即便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仍然能夠感受到對方的存在。
  • 蟲洞與量子糾纏
    在理論上,人們無法通過量子糾纏狀態來傳遞信息,因此可以說這種神奇的現象並未違反物理學的「定域性」(Locality)。但是馬爾德西納和薩斯坎德為了解決黑洞火牆的悖論,開始探索量子糾纏態在宏觀領域的表現,它們在論文中大膽提出:EPR=ER,正是這個讓人初看起來覺得不知所云的公式把微觀和宏觀現象連接在一起。
  • 顛覆光速最快,科學無法解釋,量子糾纏是科學還是「超自然」現象
    古往今來很多的傳說和怪異現象,其中可能大部分為杜撰、誇大和歪曲事實,但也不乏一些是以人力所不能解釋的現象,這些現象與其說超自然,不如說人類還未能找到其背後隱藏的規律和法則而已。量子糾纏現象亦是如此,人類對於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不過是百餘年的時間,至今也不過是觀測到了一些表象,而量子糾纏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 量子糾纏究竟是什麼?著名的科學實驗:薛丁格的貓
    而你一生所有觀察到的日常現象,都是物理學。但是,假設我們探索一個,關於原子物理學的問題,比如氫原子核,它周圍的電子看起來像什麼?我們能根據我們對日常物理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嗎?當然不行,為什麼?在原子空間裡到處都是,一下子在這裡,一下子在哪裡,看起來像是隨機出現在某個地方,只有在我們測量了它的位置之後,我們才能精確定位,電子就在那一個位置,就像我們打開盒子才知道貓是死是活,這就引出了量子糾纏這一奇特而美麗的現象。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訪問學者,他在論文中給出了多種可行的實驗驗證方案,學術界或許在今年就能給出部分結論,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本文來自新智元邀請的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任全勝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解讀。
  • 量子糾纏,牽起靈魂之間的緣分?
    什麼叫量子糾纏?就是兩個有關係的量子之間,一個量子的改變必然會引起另外一個量子的改變,而且,兩者的改變是同時同量發生的。比如,母女二人,女兒生了個孩子,女兒就變成了媽,而母親則變成了姥姥。母親是被動地同時同量地發生了存在狀態的改變,這就是量子糾纏。在靈魂世界裡,靈魂與靈魂互相糾纏。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人類文明自從數百年前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這個世界的很多物理現象開始了不斷的的研究探索。科學的力量是強大的,在它的幫助下,這個世界大部分的物理現象我們都有了很好的解釋,這些物理現象基本都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也就是宏觀層面的事物。
  • 人類的死亡究竟是怎麼回事?科學家通過量子力學找到新的探索之路
    可能在普通人的眼裡,死亡就如同燈滅,什麼也沒有了。可是站在科學的角度,從科學家的眼光來看,似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個世界萬物的本質都離不開科學的範疇,都有宏觀和微觀的表現,而生命是宇宙誕生的眾多事物中,最神奇也是最神秘的事物,生命的死亡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量子糾纏」有關嗎?
    為何總是會有人把量子力學尤其是量子糾纏「妖魔化」?總是有人把量子糾纏與意識甚至靈魂等概念聯繫在一起?就是因為量子糾纏太詭異了?太有悖於我們的傳統認知了嗎?事實上,量子糾纏並沒有多麼難以理解,它就是量子世界的一個固有屬性而已,本質上就是量子的疊加態和不確定性(詳見我的專欄,點擊頭像即可),不過量子糾纏並沒有傳遞任何信息,只是一個整體系統的表現而已!而人類的情感呢?
  • 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早在100年多年前,愛因斯坦剛剛提岀廣義相對論時,其實他內心始終有一個解不開的結,那就是量子力學。究竟有什麼現象?讓愛因斯坦感到疑惑?不是說就停在那了,而是確定在某一個地方了,當我們不去觀察它的時候,它就不一定在什麼地方,這就好像它知道我們在觀察它一樣。那麼通過這個現象,量子力學物理學家們覺得,微觀世界的東西都是靠觀測來決定的,就是你不觀測它,任何東西都是不確定的,你一觀測它,它就確定了。不光是微觀世界,咱們這個宇宙,都有可能,是靠觀測才決定的。
  • 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早在100年多年前,愛因斯坦剛剛提岀廣義相對論時,其實他內心始終有一個解不開的結,那就是量子力學。究竟有什麼現象?讓愛因斯坦感到疑惑?就是人們發現這個電子繞原子核在外面狂轉,按理來說它應該是有規律的,地球繞太陽轉就是有規律,月亮繞地球轉也有規律,整個可觀測宇宙都是有規律的運轉。
  • 量子糾纏的本質是什麼?量子之間為何會發生糾纏?
    首先肯定一點:量子糾纏是微觀粒子間的一種特殊物理現象,已被實驗觀測證實,並非是猜測。量子不是某種粒子的稱呼,而是具有量子現象的微觀粒子的統稱。其次我們需要明白,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這點已經被大量的實驗觀測證實。微觀粒子與我們宏觀世界的物質不同,它們既是物質又是波,不是我們看到過的任何東西。還有「全同粒子」的概念,量子力學裡對同一類粒子的定義,比如所有的電子是全同粒子;所有的中子是全同粒子。全同粒子有一個特性叫做疊加態原理,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