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2020-08-29 把話說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瞬移」。

「瞬移」是一種超級牛的超能力,看過電影「心靈傳輸者」的朋友,都會為電影中主人公那種瞬間移動的能力感到驚奇和羨慕,想去哪裡時,瞬間就可以到達目的地。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想要某種超能力,反正對我來說,瞬移就是最好的超能力了。

心靈傳輸者海報

今天我來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瞬移就要實現了,這可不是什麼都市傳說,今天來說的是真正的物理瞬移,那麼怎麼通過物理學,來實現瞬移呢?

早在100年多年前,愛因斯坦剛剛提岀廣義相對論時,其實他內心始終有一個解不開的結,那就是量子力學。究竟有什麼現象?讓愛因斯坦感到疑惑?

就是人們發現這個電子繞原子核在外面狂轉,按理來說它應該是有規律的,地球繞太陽轉就是有規律,月亮繞地球轉也有規律,整個可觀測宇宙都是有規律的運轉。按理這個電子繞原子核轉應該也是有規律,但是不管怎麼觀測,人們發現,電子這個旋轉是沒有規律的,愛因斯坦說:它應該不是亂轉,它是有什麼規律,只是我們還不知道。但是,研究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說:我們已經測過無數次了,它就是在這亂轉!所以根本不能用一個運動公式來描述它是怎麼轉的,所以你就不可能知道它下一秒在什麼地方。

電子繞原子核無規則運動

物理學家們更是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這個電子繞著原子核轉,只要我們去觀察它,它就停那了。不是說就停在那了,而是確定在某一個地方了,當我們不去觀察它的時候,它就不一定在什麼地方,這就好像它知道我們在觀察它一樣。

那麼通過這個現象,量子力學物理學家們覺得,微觀世界的東西都是靠觀測來決定的,就是你不觀測它,任何東西都是不確定的,你一觀測它,它就確定了。不光是微觀世界,咱們這個宇宙,都有可能,是靠觀測才決定的。因為整個宇宙都是由最基本的粒子組成,既然粒子是由觀測所決定的,那整個宇宙就有可能是由觀測來決定的。

愛因斯坦絕對不這麼認為,浩瀚的宇宙怎麼可能是由人類的觀測所決定,宇宙140億年前就有了,我們人類才出來幾十萬年,那又是誰觀測的?於是呢,愛因斯坦就留下了一句名言:我不抬頭看月亮,月亮它也在那。就是說,我看不看它,我觀不觀測它,月亮肯定在那。

量子糾纏中的地球

但是,按照量子力學的說法,就不是這樣的,就說你一低頭,月亮就不一定哪去了,波爾和愛因斯坦為這件事吵了幾十年。波爾始終堅信自己是對的,愛因斯坦也始終堅信,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但是這裡邊肯定有錯?愛因斯坦並不完全否定他。

回到1935年,愛因斯坦抓到一個機會,因為這時物理學家們發現了量子糾纏。愛因斯坦覺得找到量子力學的漏洞了! 這個量子糾纏是怎麼回事啊?就是說,通過把兩個電子配對,那什麼叫配對呢?就是說電子繞著原子核轉,一個軌道上最多有兩個電子,這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是相反的,這個就叫「一對電子」,那麼得到這一對粒子之後,再把它倆分開,一個送到很遠的地方,另一個留在手邊,人們看一下手邊上這一個電子自旋方向向上,然後讓另一組科學家去觀察另一個電子,發現另一個電子的方向,正好自旋方向向下。難道這是一種必然? 於是做了無數試驗發現都是這樣子的,只要看第一個朝上,第二個就朝下。只要看第一個朝下,第二個就朝上。莫非他倆之間有什麼緊密的聯繫?一個電子本身,原先是不知道朝上還是朝下的,結果一看它朝上了,另一個馬上知道它朝上了,於是它便朝下了。

已量子配對的兩個電子

但是愛因斯坦不這麼想,愛因斯坦說有可能呢,是它倆一開始就決定了一定是相反的,所以你看這個朝上,另一個就朝下,這不就很正常。

當時愛因斯坦打了一個比方,就說我有一副手套,一個左手一個右手,在不看它的情況下,把它們放在兩個盒子,一個盒子放在我身邊,另一個盒子送到南極,我打開手邊這個箱子發現裡面是左手手,我馬上就知道南極那個是右手手套了。就是這個道理,就是說在一開始裝箱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第一個箱子是左手的,第二個箱子肯定是右手的,但是後來經過試驗確定不是這麼回事,一個箱子裡的手套有可能是左手,也有可能是右手。愛因斯坦認為它倆之間存在某一種通道,只是這種機制我們還不知道,經過測量他們之間的通信速度是超過光速的,愛因斯坦認為宇宙裡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所以肯定是某一種超過光速的通信機制。

隨著技術的進步,實驗條件越來越好,直到1982年,量子力學實驗證明了愛因斯坦是錯的,這兩個量子之間是並不存在任何溝通,而能夠實現一個量子的信息傳送到另一個量子。

後來在2015年和2016年,又一次在世界上大範圍的做了實驗,結果也都證明了愛因斯坦是錯的,那麼大家只需要知道一個結論:就是如果兩個量子它們配對了,不管它們相距多遠,對一個的影響,會立刻產生對另一個的影響。

說了這麼多前奏,回到今天要說的主題上面來,瞬移!歐洲航空航天局在非洲的一個群島上做了個實驗,在這個島上生成兩個配對的光子,把其中有一個光子用雷射傳送到另一個島上,這兩個島之間相隔143公裡,然後用第三個光子,去和這個配對的光子中的其中一個結合,第三光子的信息呢就通過量子糾纏式傳到了一百四十多公裡之外的另一個,通過這個信息生成一個和這邊一模一樣的光子,就實現了這個光子的傳輸,其實並不是光子被傳輸過去了,傳輸過去的只是這個光子的信息,光子的本體並沒有被傳輸過去,就是第三光子瞬間被克隆過去。

通過這個方法就可以實現人類的瞬移,比如我們事先準備好大量配對的量子堆放在地球上,另一堆放在火星上,然後在地球上掃描你身上所有粒子的信息, 掃描完了之後,就把人身上所有的信息都與量子進行結合,火星那邊第一時間得到了這個人身上所有粒子的信息 ,等量的粒子加上這個信息,就會瞬間生成一個和你一模一樣的個體出來,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克隆,這就實現了人類瞬移。

通過量子糾纏,瞬間克隆到火星

哲學上或者是倫理上來說,會把本體的信息全部刪除掉,所有信息通過量子糾纏被傳輸到克隆體上。目前為止的實驗都是在光子這個基礎之上的實驗,並沒有拿實體東西做實驗,更沒有拿生命做過實驗。

如果我們是把身體所有的粒子都複製過去,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的靈魂,我們的思想, 同樣會被複製過去?當然了,這個瞬移啊,還不是那麼容易就實現的,因為明顯存在很嚴重的哲學和倫理上的問題,這個實驗比那個DNA克隆羊更有爭議,克隆純粹只是複製一個DNA,並不能複製記憶,複製思想。但是這個量子糾纏就是完全複製,完全的克隆。

人的意識和靈魂也許也是量子

只要有量子糾纏的存在,一切都可以實現,量子是組成這個世界最基本的粒子,這個小粒子具有沒有時間,沒有距離,速度無限大的特點。如果未來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傳輸本體,而不是克隆本體來進行瞬移,你最想去的是什麼地方?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宇宙的邊緣。

相關焦點

  • 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回到1935年,愛因斯坦抓到一個機會,因為這時物理學家們發現了量子糾纏。愛因斯坦覺得找到量子力學的漏洞了! 這個量子糾纏是怎麼回事啊?就是說,通過把兩個電子配對,那什麼叫配對呢?愛因斯坦認為它倆之間存在某一種通道,只是這種機制我們還不知道,經過測量他們之間的通信速度是超過光速的,愛因斯坦認為宇宙裡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所以肯定是某一種超過光速的通信機制。隨著技術的進步,實驗條件越來越好,直到1982年,量子力學實驗證明了愛因斯坦是錯的,這兩個量子之間是並不存在任何溝通,而能夠實現一個量子的信息傳送到另一個量子。
  • 人類距離瞬移還有多遠,量子糾纏能否根本解決瞬移問題?
    人類到底能否實現瞬間移動?瞬間移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今天就帶大家來探討這個問題。一、人類已掌握的速度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人類目前已掌握的移動速度: 人類最原始的移動速度就是步行,通過步行人類能夠到達大約5公裡/小時的移動速度。如果跑起來,正常情況下,普通人一般可以達到10公裡/小時。
  • 網友問:量子糾纏技術,是否可以實現人體的瞬移?
    類似「量子瞬移」的新聞和文章,艾伯菌在很多地方見到過,讓我感覺荒謬百出、不切實際。大部分人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大致意思為:傳輸一個人,需要把這個人所有物質的狀態,包括量子狀態進行複製和傳送,然後在另外一個地方使用對應物質進行重組,然後簡單計算數據量太大,所以無法實現!對於這個解釋,艾伯菌就覺得不可思議!
  • 人類能否通過量子糾纏實現人與物體遠距離傳送即「乾坤大挪移」?
    如量子通信應用於量子態隱形傳輸;量子計算應用於量子計算機等等。我國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是應用了量子糾纏的原理,實現了世界首個星地間的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隱形傳態。量子糾纏這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其神秘之處在於兩個相互糾纏的量子之間沒有通過任何其它方式接觸,無論距離多遠,都可以實現瞬移
  • 科學家認為:通過量子糾纏,人類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能夠使用科學技術,實現人類的瞬間移動,擁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近日,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或許利用量子傳送機可以實現瞬間移動。從科學角度來分析,傳輸量子需要兩個對應的傳送門,一個放置在起點,一個放置在終點。瞬間移動的實質就是量子的隱形傳輸,運用量子糾纏現象完成遠距離的傳輸。
  • 100公裡光子瞬移成功實現 人體瞬移已不遙遠
    其中最令人驚奇的一點就是,這樣的兩個粒子之間存在的這種相互聯繫似乎是不受光速限制的瞬間發生的,也難怪愛因斯坦曾經將這種現象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此前的研究中已經展示了在房間距離內的原子「瞬間傳送」,另外科學家們也已經在奧地利實現了跨越多瑙河兩岸的光子瞬間傳送實驗。在2014年,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實現了25公裡距離上的量子瞬間傳輸。
  • 人類「瞬間轉移」夢想破裂,量子糾纏難以實現瞬移,靈魂無法轉移
    就是這樣,便實現了人體的瞬間移動,這裡面應用的就是量子的糾纏技術。但是,我們接下來就要考慮這裡面的可行性了,畢竟是電影,很多東西都是沒有真實的可行性的(並不是所有的都是憑空捏造的),所以我們需要在接下來對其可行性進行討論。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實現讓人瞬間移動?若是真的,多久能實現?
    星際迷航裡面有種設備叫分子傳輸機,光腦記錄下人體所有分子所在位置與狀態然後分解在異地從新組合,從而實現人瞬間移動。現實中,科學已經證實一種可以讓人瞬間移動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量子糾纏可以造成瞬間轉移。
  • 量子傳送!實現人類"瞬移"不是夢!
    巴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量子計算機專家弗雷德裡克·格羅斯漢斯(Frederic Grosshans)說:「這兩項實驗已經證明,在城市範圍內實現量子隱形傳輸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毫無疑問,將來許多有趣的量子信息試驗將幫助建立這種網絡。」         除此之外,這兩項實驗也將對加密技術產生影響,幫助信息更安全地傳輸,包括在地球和太空船之間的通訊。
  • 量子通信之量子隱形傳態,到底能不能實現「瞬移」?
    有沒有很羨慕科幻電影裡瞬時傳送的科技,或者玄幻小說裡瞬時移動的能力,我不僅羨慕過而且還幻想過,幻想著自己擁有了瞬移的能力,做了很多不可描述的事情。要是現實裡真的擁有了這種能力,那將是多麼幸福的事啊,可是現實裡真的能實現嗎?曾經小說電影裡出現的超能力:意念操控,現在不就是成為了現實了嗎?
  • 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在一項聽上去幾乎像是《星際迷航》中場景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會在密碼學領域擁有應用前景,後者的主要目的便是實現對信息的安全傳輸,其中也包括地球與飛船之間的信息傳輸。「量子瞬間傳送」技術依賴的基礎是一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現象。
  • 量子糾纏若真能「瞬移」,將置相對論於何地?
    如果我們把這句話換成另外一層意思來說的話,量子糾纏的現象只是一種類似於魔術的行為方式,而量子糾纏的現象也可能就不會像魔術師揮下魔術棒那樣,瞬間的就會奇蹟般的被變換出來的;當然,我們僅從物理學的角度上來講,量子糾纏的物理學現象是自發形成而產生的,我們並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去控制和操作量子糾纏的現象,並且去實現讓量子產生糾纏後而傳遞信息的可能;當然,我們只有在實驗的過程中仔細的觀察時才能夠發現到這一種奇特的量子糾纏現象
  • 科學實驗告訴你:人類可以瞬間移動嗎?但憑空傳送恐會引發大問題
    量子糾纏實驗後來歐洲的航空航天局在非洲的一個群島上做了一個實驗,目的就是為了測試通過量子糾纏是否能實現瞬移。那麼到底這樣是不是真的就可以實現人的瞬移呢?當然這裡所說的毀滅並不是真的殺死本體,而是在瞬移的同時,刪除掉本體的一切粒子信息。所以本體在新個體生成的同時就消失了。且不提什麼毀滅本體之說,單從這個瞬移的過程,我們就可以看到,其實量子糾纏本身就已經沒有了空間的概念,也沒有了時間的概念,一切都是瞬間完成。
  • 未來人類真的能實現「瞬移」?科學家:量子技術是關鍵
    說到量子力學,大多數人或都很陌生,它是一門近年來才出現的新學科。雖然此學科存在時間較短,但它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科研人員表示,量子力學主要研究事物的微觀狀態,早前,量子力學常被用於宇宙探索領域,如今,他們發現,量子力學也可被應用於通信建設領域,其用途較為廣泛。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先說一下量子糾纏的定義  它是量子力學理論的一個著名預測 。
  • 量子糾纏可能實現瞬間轉移,靈魂轉移卻無法達到,或許能轉移軀體
    在科幻電影裡面,也有很多瞬移的場面,主人公無非利用超能力,或者是科學技術完成瞬移,將它搬到現實中討論,瞬間移動有實現的可能性嗎?我們可以藉由電影中使用的量子糾纏技術來討論其合理性。比方說一個人想從甲方移動到乙方,他需要一個特定的容器,人進入到這個容器中,輸入自己想去的地方,容器中的掃描儀將對人體進行掃描,將掃描出的信息利用量子糾纏技術瞬傳到乙方,乙方根據收到的信息,提取重組並形成一個一模一樣的人。
  • 我國學者實驗實現「最優量子糾纏態」檢驗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合肥7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製備出高質量的量子糾纏態,是實現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應用的前提。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近期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研發出一種新的糾纏態測量方法,可以快速檢驗出多體糾纏態相對於目標糾纏態的保真度,實驗實現了最優效率的多光子糾纏態檢驗,對研製大規模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網絡具有重要意義。檢驗量子糾纏態的質量,是量子科研中的重要課題。傳統的量子態「層析法」,測量的數量大、複雜度高,難以滿足未來大規模測量的需要。
  • 我國學者實驗實現「最優量子糾纏態」檢驗
    新華社合肥7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製備出高質量的量子糾纏態,是實現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應用的前提。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近期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研發出一種新的糾纏態測量方法,可以快速檢驗出多體糾纏態相對於目標糾纏態的保真度,實驗實現了最優效率的多光子糾纏態檢驗,對研製大規模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網絡具有重要意義。檢驗量子糾纏態的質量,是量子科研中的重要課題。
  • 中國學者實驗實現「最優量子糾纏態」檢驗
    新華社合肥7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製備出高質量的量子糾纏態,是實現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應用的前提。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近期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研發出一種新的糾纏態測量方法,可以快速檢驗出多體糾纏態相對於目標糾纏態的保真度,實驗實現了最優效率的多光子糾纏態檢驗,對研製大規模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 現實中如何實現瞬移?
    不過我們人類的想像力真的很強大!不少科學技術,最初就來自於一個幻想。但是,在這個話題上,我們碰到的是物理學的玻璃天花板。很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都描述了「瞬間移動」。電影《心靈傳輸者》的主人公神奇地具備這一能力,只要他想像出目的地,就能瞬移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