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距離瞬移還有多遠,量子糾纏能否根本解決瞬移問題?

2020-09-05 痞客獵奇

人類到底能否實現瞬間移動?瞬間移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今天就帶大家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人類已掌握的速度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人類目前已掌握的移動速度:

人類最原始的移動速度就是步行,通過步行人類能夠到達大約5公裡/小時的移動速度。如果跑起來,正常情況下,普通人一般可以達到10公裡/小時。而人類目前能夠達到的最快的跑步速度是牙買加飛人博爾特,他跑完100米的時間用了9.58秒,折合為37.6公裡/小時。這也是人類在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


牙買加飛人博爾特


如果人類藉助交通工具,比如汽車,則可以達到200公裡/小時的移動速度,而若藉助高鐵的話,則可以達到400公裡/小時的速度。乘坐磁懸浮列車的話,則可以達到600公裡/小時的速度。這差不多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人類在地面上能夠實現的最高速度了。


600公裡/小時磁懸浮列車


要想獲得更快的速度,我們必須脫離地面,走向空中。空客,波音等民用飛機能夠達到900公裡/小時的移動速度,而協和號則可以達到2700公裡/小時的。人類最快的飛機,是美國X-15型超高音速飛戰鬥機,它使用了火箭發動機,最高速度達到了7274公裡/小時。這是目前人類在地球上能夠達到的最高速度的載人飛行器。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脫離地球,

美國X-15型超高音速飛戰鬥機

不受空氣阻力,則可以達到更快的速度,而要想脫離地球的引力,必須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秒,也就是28440公裡/秒。目前世界上一共有6個國際空間站,他們基本上以7.8米/秒的速度圍繞地球公轉。而目前人造的最快的飛行器,是2019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其速度已達到100公裡/秒。如果人類能夠以這樣的速度在地球上移動的話,那從上海到紐約,距離12000公裡,也僅僅需要2分鐘時間,幾乎是瞬移了。


帕克太陽探測器

可是,如果要在太空遨遊,那這樣的速度,從銀河系外看,那就幾乎就是靜止不動的,以這樣的速度即使想要飛出太陽系,也需要2年的時間。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快速度是光速,每秒30萬公裡,可是即使是光速,想要穿越銀行系,都需要3萬年,實在是太慢了。

二、瞬移的理論基礎

這麼說,那人類想要實現瞬移就真的沒有一點希望了嗎?下面就要來說說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這或許人類打開瞬移大門的金鑰匙。

量子力學,是屬於微觀的概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科學家們深入到了微觀世界之後,發現這個世界的規則與我們宏觀世界的規則很不一樣。科學家們發現,在微觀世界裡,如果我們把一個量子系統(可以是一個原子,或者是一束雷射等等)用某種辦法把它們「切割」開,分成兩個更小的粒子,則這兩個小粒子之間就會具有「心靈感應」的特點。只要知道第一個粒子的狀態,就能確定第二個粒子的狀態,即使它們之間相距再遙遠都會彼此感應到對方,並且是瞬間完成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改變第一個粒子的狀態,那麼第二個粒子的狀態也會瞬間發生確定的改變,這不就是瞬間複製嗎。既然能瞬間複製,那刪掉原件之後,就相當於瞬間移動。


量子糾纏


1998年,加州理工學院將一個光子的狀態通過一米的距離傳遞給它的糾纏夥伴,並成功複製。由於處於糾纏態的粒子狀態是相反的,要實現複製,科學家們需要用到3個光子(ABC)來達到這個目的:先把A的狀態進行反向,複製到B,再由B與C進行量子糾纏,從而得到一個與A一模一樣的C 。


2012年,我國研究人員成功傳送了第一個「宏觀」物體的量子態(1億個銣原子)。這是量子傳送裡程碑式的成就,

2017年,中國科學家將一個光子的量子態信息發送到距離地球1400公裡的軌道衛星上,這一信息被檢測到,然後被轉發給光子的糾纏態「伴侶」,後者隨後成為其在地球上「伴侶」的「鏡像拷貝」,這項壯舉是目前量子隱形傳送的最遠距離。

就是這樣,理論上便實現了人體的瞬間移動,人體也是有無數個微觀粒子構成的,所以我們的身體可以看做是微觀粒子的集合體,只要能找到或者創造出與身體粒子發生糾纏的粒子,就可以把我們的身體以糾纏的方式「複製」過來!

三、瞬移存在的問題

那麼,有了這樣的理論基礎和成功實驗,我們是不是就能夠實現人體瞬移技術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還存在以下三個問題難以解決:

第一個問題:信息量

科學家在此前就曾經表示:一顆人類巴掌大的石頭,其中所蘊含的量子的信息量都是無法想像的,即使是使用全部可觀測宇宙的一切物質作為存儲單位,也是無法存儲下一塊石頭所含有的所有量子的信息量的,更何況是一個人,即使將世界上所有的電腦都拿來運算,初步估計,需要3000億年才能完成。只有等未來量子計算機廣泛應用之後,才可能有希望。



第二個問題:意識傳送問題

這是一個更加無法實現的困難,因為,意識不同於生命體的軀體的存在,生命體的軀體是一個可視可觸的存在,是實實在在的物質,但是對於生命體的意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靈魂是一個不同於其他一切物質的存在。

雖然我們還沒有搞懂靈魂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但是科學家普遍認為,靈魂並不是物質,所以對於靈魂,我們在使用量子技術對生命體進行瞬間移動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實現靈魂的傳送的。我們在利用量子糾纏技術對人類的身體進行瞬間移動的時候,能夠傳送過去的只有人類的身體,但是對於人類的意識,有可能還會停留在起始地,也有可能會因為與身體分離而消失。



第三個問題:倫理問題

通過量子糾纏技術來實現瞬移,實際上是通過先複製再刪除的方式來進行的,瞬移其它的東西還行,可是瞬移人類,就涉及到倫理論問題了,難道真的能夠將複製本體刪除嗎?


總結:

總之,瞬移技術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技術,人類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不過或許若干年後,能夠有所突破,現在我們所能希望的,就是這個若干年能夠是在有生之年。

相關焦點

  • 人類能否通過量子糾纏實現人與物體遠距離傳送即「乾坤大挪移」?
    自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以來,人類對量子的研究已經涉及多學科、多領域。其中,對量子糾纏現象的研究和應用成果最為顯著。那麼什麼是量子糾纏呢?所謂量子糾纏是指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兩個粒子互相糾纏,即使距離遙遠,一個粒子的行為將會影響另一個的狀態。
  • 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所以根本不能用一個運動公式來描述它是怎麼轉的,所以你就不可能知道它下一秒在什麼地方。 通過這個方法就可以實現人類的瞬移,比如我們事先準備好大量配對的量子堆放在地球上,另一堆放在火星上,然後在地球上掃描你身上所有粒子的信息, 掃描完了之後,就把人身上所有的信息都與量子進行結合,火星那邊第一時間得到了這個人身上所有粒子的信息 ,等量的粒子加上這個信息,就會瞬間生成一個和你一模一樣的個體出來,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克隆,這就實現了人類瞬移。
  • 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回到1935年,愛因斯坦抓到一個機會,因為這時物理學家們發現了量子糾纏。愛因斯坦覺得找到量子力學的漏洞了! 這個量子糾纏是怎麼回事啊?就是說,通過把兩個電子配對,那什麼叫配對呢?通過這個方法就可以實現人類的瞬移,比如我們事先準備好大量配對的量子堆放在地球上,另一堆放在火星上,然後在地球上掃描你身上所有粒子的信息, 掃描完了之後,就把人身上所有的信息都與量子進行結合,火星那邊第一時間得到了這個人身上所有粒子的信息 ,等量的粒子加上這個信息,就會瞬間生成一個和你一模一樣的個體出來,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克隆,這就實現了人類瞬移。
  • 網友問:量子糾纏技術,是否可以實現人體的瞬移?
    類似「量子瞬移」的新聞和文章,艾伯菌在很多地方見到過,讓我感覺荒謬百出、不切實際。大部分人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大致意思為:傳輸一個人,需要把這個人所有物質的狀態,包括量子狀態進行複製和傳送,然後在另外一個地方使用對應物質進行重組,然後簡單計算數據量太大,所以無法實現!對於這個解釋,艾伯菌就覺得不可思議!
  • 100公裡光子瞬移成功實現 人體瞬移已不遙遠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  「量子瞬間傳送」技術依賴的基礎是一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現象。這是發生在兩個原子之間的相關性——即便相隔天涯,其中一個原子的變化也會瞬間影響到與其成對的另外一個原子。
  • 人類「瞬間轉移」夢想破裂,量子糾纏難以實現瞬移,靈魂無法轉移
    就是這樣,便實現了人體的瞬間移動,這裡面應用的就是量子的糾纏技術。但是,我們接下來就要考慮這裡面的可行性了,畢竟是電影,很多東西都是沒有真實的可行性的(並不是所有的都是憑空捏造的),所以我們需要在接下來對其可行性進行討論。
  • 量子傳送!實現人類"瞬移"不是夢!
    ↑ 點擊上方「微科幻」關注我們         電影《星際迷航》中的人類瞬間傳輸(Teleportation)的技術讓不少影迷嘆為驚止
  • 量子通信之量子隱形傳態,到底能不能實現「瞬移」?
    那麼瞬移到底能不能成為現實?很多人認為「量子隱形傳態」也許能讓它成為可能,那「量子隱形傳態」是什麼呢?貝尼特是IBM公司的科學家,是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領域的主要領導者,也是量子密碼和量子通信的創始人之一。美媒曾評出本應該獲諾貝爾獎的10位頂尖物理學家,貝尼特拍第三。所謂的「量子隱形傳態」,往往也被稱為量子遠距離傳輸或量子隱形傳輸等。
  • 科學家認為:通過量子糾纏,人類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能夠使用科學技術,實現人類的瞬間移動,擁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近日,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或許利用量子傳送機可以實現瞬間移動。從科學角度來分析,傳輸量子需要兩個對應的傳送門,一個放置在起點,一個放置在終點。瞬間移動的實質就是量子的隱形傳輸,運用量子糾纏現象完成遠距離的傳輸。
  • 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在一項聽上去幾乎像是《星際迷航》中場景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會在密碼學領域擁有應用前景,後者的主要目的便是實現對信息的安全傳輸,其中也包括地球與飛船之間的信息傳輸。「量子瞬間傳送」技術依賴的基礎是一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現象。
  • 現實中如何實現瞬移?
    不過我們人類的想像力真的很強大!不少科學技術,最初就來自於一個幻想。但是,在這個話題上,我們碰到的是物理學的玻璃天花板。很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都描述了「瞬間移動」。電影《心靈傳輸者》的主人公神奇地具備這一能力,只要他想像出目的地,就能瞬移到那裡。
  • 量子糾纏可能實現瞬間轉移,靈魂轉移卻無法達到,或許能轉移軀體
    在科幻電影裡面,也有很多瞬移的場面,主人公無非利用超能力,或者是科學技術完成瞬移,將它搬到現實中討論,瞬間移動有實現的可能性嗎?我們可以藉由電影中使用的量子糾纏技術來討論其合理性。比方說一個人想從甲方移動到乙方,他需要一個特定的容器,人進入到這個容器中,輸入自己想去的地方,容器中的掃描儀將對人體進行掃描,將掃描出的信息利用量子糾纏技術瞬傳到乙方,乙方根據收到的信息,提取重組並形成一個一模一樣的人。
  • 隔空傳物與瞬移大法
    隔空傳物是說把一個物體瞬間移動到另一個地方,這事聽起來是天方夜譚,其實這裡邊涉及到物理學知識,量子力學有一個現象叫量子糾纏,假如我們能發明一個機器,把我們所要傳送的東西的組成粒子全部糾纏,那我們就可以操控這個東西了,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怎麼對這個東西實現糾纏態?我認為想要糾纏這個物體的組成粒子就像鑰匙開鎖一樣,需要強大的算力來破解這個密碼。
  • 科學實驗告訴你:人類可以瞬間移動嗎?但憑空傳送恐會引發大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量子糾纏是怎麼回事。​電子繞著原子核旋轉是由軌道的,一個軌道上最多有兩個電子,這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是相反的。這個就叫做一對電子。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如果把自旋方向相反的,同一運行軌道的一對電子分開很遠的距離,再次觀察,結果就會發現他們表現出了同步的運動軌跡。
  • 中科大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8月10日,從中科大傳來有關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區的新突破:量子隱形傳態的距離從2010年的16公裡,首次達到了97公裡。通俗地打個比方來解釋,原本咱們像哈利·波特那樣「嗖」的一聲「幻影移形」,只能從中科大「瞬移」到大蜀山;這一次突破,則讓咱們有望一下子「幻影移形」上太空。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實現讓人瞬間移動?若是真的,多久能實現?
    量子糾纏可以造成瞬間轉移。我國目前公布出來的量子研究是由科學家潘建偉主持的量子通訊及力學研究,他曾在香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提到過量子糾纏對人體瞬間轉移的暢想。 他認為,人體瞬間轉移首先要具備一臺超強大的計算機可以掃描人體的糾纏粒子,可以發送和接收量子能量,並且可以將信息重新構形的能力。
  • 神胎、瞬移、巧合 盤點近期靈異事件及科學依據
    第二例異象,是來自中央電視臺報導的一對擁有「瞬移」特異功能的父子。「瞬移」,顧名思義,就是瞬間移動。著名藝術家喬杉曾在節目中演示此特異功能。它的原理基礎來自於物理學中的「蟲洞」理論,於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提出。
  • 「量子糾纏」——是宇宙的基本法則
    (詳情 百度百科 量子力學)為何是最基礎「實驗」事實,因為相關方面的理論、原因,我們還不能全部確認,或根本就沒有形成。量子糾纏原理可以讓我們做什麼?地球到火星之間進行實時交流;中國的量子通訊,知道吧!(法則更恰當)量子糾纏,就是當一個粒子發生改變,立即(請明白,這個詞,「超過」光速或就是沒有時間間隔的,時間在他們之中不存在,為零。)在另一個粒子中反映出來。這種現象不以距離的長短為限(請明白,這個長短,也可以講它是沒有長度這個限制的,長度也可以說為「無窮大」。
  • 量子隧道效應發生時,真的是瞬移嗎?超越光速了嗎?
    上期我們講到想要同時存在於各個位置,量子隧道效應可以幫你實現,至少有那麼一點。量子隧道效應就不講了上期說了,這期主要講一些別的東西。當一個阿爾法粒子逃逸原子核,這是放射性衰變最重要的機制之一,量子隧道效應也會向另一個方向發生,光子、中子、電子和阿爾法粒子也能在各種聚變和粒子捕獲現象中通過量子隧道效應進入原子核。實際上,沒有量子隧道效應恆星無法把氫轉化成重核,各種現代電子產品也要依賴量子隧道現象,包括電晶體等。但阿爾法粒子穿過屏障的速度有多快呢?
  • 巴夏:瞬移
    問:我想了解,有一種叫做瞬移的移動方式?巴夏:是的,實際上,我相信你們的科學家已經著手研究這個。我認為,最近,你們的科學家做到了瞬移一個分子。問:哦,了解了,人的大腦,我不確定是不是指大腦,但我們實際上只是自我的一小部分。巴夏:當然,你與生俱來就擁有這種能力,所有人都有,這取決於你如何理解你的思想。但你可以模仿它,換句話說,你可以給自己一個技術性藉口,讓你自己瞬移,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