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傳輸更近一步?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2020-11-26 環球網

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

北京時間9月25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在一項聽上去幾乎像是《星際迷航》中場景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會在密碼學領域擁有應用前景,後者的主要目的便是實現對信息的安全傳輸,其中也包括地球與飛船之間的信息傳輸。

「量子瞬間傳送」技術依賴的基礎是一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現象。這是發生在兩個原子之間的相關性——即便相隔天涯,其中一個原子的變化也會瞬間影響到與其成對的另外一個原子。其中最令人驚奇的一點就是,這樣的兩個粒子之間存在的這種相互聯繫似乎是不受光速限制的,瞬間發生的,也難怪愛因斯坦曾經將這種現象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瞬間傳送」技術依賴的基礎是一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現象。這是發生在兩個原子之間的相關性——即便相隔天涯,其中一個原子的變化也會瞬間影響到與其成對的另外一個原子

此前的研究中已經展示了在房間距離內的原子「瞬間傳送」,另外科學家們也已經在奧地利實現了跨越多瑙河兩岸的光子瞬間傳送實驗。在2014年,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實現了25公裡距離上的量子瞬間傳輸。而最新這項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完成的實驗則將這一距離記錄一下子拓展了4倍。

相關研究論文合著者,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量子光學專家馬丁·史蒂文斯(Martin Stevens)表示:「令人興奮的是我們現在可以在這樣的長距離上實現量子瞬間傳送。」這項成就是採用矽化鉬超導材料製成的先進單光子探測器下取得的。史蒂文斯表示:「如果沒有這些新型設備,我們根本不可能開展這樣的實驗,這些設備讓我們得以測量極其微弱的信號。」

這樣的技術不管是在量子通訊還是量子計算領域都將具有良好應用前景,因其可提供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前景,如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或是先進的密碼破解技術。

人體的瞬間傳送是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的場景(如圖)。批評者們認為人體內含有太多的原子,因此難以轉化為物理數據並能夠再次異地復原。而你如果想要傳輸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那就還得使它在傳輸目的地繼續存活下去

研究組強調,他們的這項研究相比《星際迷航》中所展示的那種「瞬間傳送」技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星際迷航》電影中,人們可以將物體轉化為信號進行傳輸,而在位於另一處的接收端再次將信號轉換回物體,從而實現物體的瞬間傳送。

但就在本月早些時候,一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表示此次這類技術的突破將會為未來出現真正類似星際迷航中那樣的「瞬間傳物」場景鋪平道路。

對於這項技術進展,美國紐約大學教授,著名的美籍日裔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評價道,未來實現將人體「瞬移」所需要的技術突破已經達成了。他相信「瞬間傳送」技術在本世紀末就將出現

對於這項技術進展,美國紐約大學教授,著名的美籍日裔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評價道,未來實現將人體「瞬移」所需要的技術突破已經達成了。他相信「瞬間傳送」技術在本世紀末就將出現,而能夠將我們在宇宙中「自由發送」的瞬移技術的出現也將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加來道雄說:「你知道在過去說『把我傳送過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那是嘲笑人的。在過去,如果有人談論瞬間傳送的話題就會遭到嘲笑,但現在我們不再嘲笑這樣的話題了。量子瞬間傳輸技術已經出現,而我認為在10年內我們就將能實現首次對一個分子的瞬間傳送。」

他指出,作為人類,我們已經實現了在原子層面上對瞬間傳送的操作。而一旦人類掌握了對分子的瞬間傳送,那麼下一步就將是實現月球基地與地球之間的光子瞬間傳送,而如果這一實驗同樣獲得成功,那麼再接下去人類就會開始嘗試一些更大的物體,比如說動物,最後就會輪到人體本身。(晨風)

相關焦點

  • 100公裡光子瞬移成功實現 人體瞬移已不遙遠
    在一項聽上去幾乎像是《星際迷航》中場景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會在密碼學領域擁有應用前景,後者的主要目的便是實現對信息的安全傳輸,其中也包括地球與飛船之間的信息傳輸。
  • 瞬間傳輸!中國科學家實現地星間量子隱形傳態
    提到「瞬間傳輸」,不少人腦子裡會浮現起《星際迷航》。雖然我們目前離瞬間傳輸人類還很遙遠,但中國科學家已經藉助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實現了地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論文的第一作者、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任繼剛副研究員向澎湃新聞強調,量子隱形傳態是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物質的未知量子態精確傳送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遠距離量子隱形傳態是未來實現大尺度分布式量子信息處理網絡的基本單元。量子糾纏態:超越光速的傳輸?
  • 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瞬移」。「瞬移」是一種超級牛的超能力,看過電影「心靈傳輸者」的朋友,都會為電影中主人公那種瞬間移動的能力感到驚奇和羨慕,想去哪裡時,瞬間就可以到達目的地。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想要某種超能力,反正對我來說,瞬移就是最好的超能力了。
  • 人類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移」,但卻不敢人體實驗
    歐洲航空航天局在非洲的一個群島上做了個實驗,在這個島上生成兩個配對的光子,把其中有一個光子用雷射傳送到另一個島上,這兩個島之間相隔143公裡,然後用第三個光子,去和這個配對的光子中的其中一個結合,第三光子的信息呢就通過量子糾纏式傳到了一百四十多公裡之外的另一個,通過這個信息生成一個和這邊一模一樣的光子,就實現了這個光子的傳輸,其實並不是光子被傳輸過去了,傳輸過去的只是這個光子的信息,光子的本體並沒有被傳輸過去
  • 人類距離瞬移還有多遠,量子糾纏能否根本解決瞬移問題?
    而目前人造的最快的飛行器,是2019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其速度已達到100公裡/秒。如果人類能夠以這樣的速度在地球上移動的話,那從上海到紐約,距離12000公裡,也僅僅需要2分鐘時間,幾乎是瞬移了。
  • 迷你《星際迷航》:中科大實現單光子高維量子態「瞬間傳輸」
    」雖然只停留在科幻作品中,但量子信息學家們對於「瞬間傳輸」一個粒子的量子態已經有了經驗。   「墨子號」曾實現星地量子隱形傳態  我們假設小紅想把手上1號光子的量子態傳給小明。那麼,科學家就製備出一對糾纏起來的2號光子和3號光子,通過光纖傳輸、或是通過衛星分別發給小紅和小明。
  • 實現人類"瞬移"不是夢!
    今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雖然「星際迷航」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稱,中國科技大學在合肥市進行的研究以及卡爾加裡大學在加拿大卡爾加裡市的研究,均已經證明利用光纖進行量子隱形傳輸的可行性。
  • 量子傳輸取得重大突破,未來人類或可瞬間移動
    據每日郵報報導,「星際迷航」式的人類瞬間傳輸(Teleportation)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兩個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在城市光線網絡中將量子信息傳送出數公裡遠的距離。
  • 量子傳輸取得重大突破 未來人類或可瞬間移動
    網易科技訊9月20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星際迷航」式的人類瞬間傳輸(Teleportation)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量子旅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光子遠距瞬間轉移!麻省學者:邁向量子化...
    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預測了量子通信的可能性。近兩年來,中國在量子應用上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繼在實驗室外實現了世界首次量子傳輸後,如今中國科學家已經取得進一步突破,成功將一顆光子從地球瞬間轉移到距離地表500km外軌道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上,這也是目前全球最長距離的量子糾纏實驗!
  • 我國科學家實現500公裡級光纖量子通信傳輸
    新華社合肥3月4日電(記者徐海濤、蕭海川)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院士團隊近期與清華大學、山東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等機構合作,實現了500公裡級真實環境光纖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和相位匹配量子密鑰分發,傳輸距離達到509公裡,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科學實驗告訴你:人類可以瞬間移動嗎?但憑空傳送恐會引發大問題
    ,其中一個通過雷射傳送到距離這個島143公裡的另一個島上,然後又找來第三個光子和剛才那一對光子的其中一個結合。再通過量子糾纏把第三個光子的信息傳輸到143公裡之外的另一個光子那裡去。於是在143公裡之外的那個地方,就生成了一個信息,與第三個光子一模一樣的光子。
  • 科學家利用量子糾纏現象實現信息 「瞬間」傳輸
    布裡斯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一款晶片,能在電路中生成光粒子,利用量子糾纏現象實現遠距離瞬間通信。量子晶片渲染圖英國和丹麥科學家稱,他們首次實現了信息在兩個計算機晶片之間的「瞬間傳輸」,此舉可能催生更安全的「量子網絡」。
  • 科學家認為:通過量子糾纏,人類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瞬間移動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能夠瞬間隱形轉移到某個位置。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能夠使用科學技術,實現人類的瞬間移動,擁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近日,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或許利用量子傳送機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 中科大潘建偉項目組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相信「瞬間移動」會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這種超能力在物理學上並非不可能。如果我們能夠對構成物體的每一個粒子進行測量,然後在目的地用同樣的粒子完全複製其狀態,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物體。如今,中國科學家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我國實現16公裡自由空間量子態隱形傳輸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組成的聯合小組,成功實現了16公裡的量子態隱形傳輸,這個距離是目前世界紀錄的20多倍。該實驗首次證實了在自由空間進行遠距離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的最終實現邁出了重要一步。6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光子學》雜誌以封面文章發表了這一成果。
  • 科學家已經實現44公裡距離的量子傳輸,量子網際網路可能即將到來
    #量子通信#科學家們正在逐步接近實現超安全,超快速量子網際網路的可能性: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在44公裡(27英裡)的總距離上「傳送」高保真量子信息。當要建立一個真正的,有效的量子網際網路時,數據保真度和傳輸距離都至關重要,而在這兩個領域中取得進展對於建立下一代通信網絡的人們來說都是值得慶祝的。
  • 瞬間傳輸 量子隱形傳態有多神奇
    1和B擁有的光子2之間是糾纏對,構成量子通道(通過量子衛星實現)   通過對光子1、量子態3共同進行測量,測量後量子態3隱形,光子1變化   A將測量結果用經典通道(如電話)告知B,B根據收到的測量結果,經處理光子2變成光子1最開始的樣子   而這之間的形態變化都是超光速   雖然科幻電影中人的「瞬間傳輸
  • 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將人瞬間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場景。一去十萬八千裡,費時幾乎為零,聽起來就很酷啊。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場景能實現嗎?「瞬間傳送」有沒有什麼可靠的技術支持呢?
  •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奧地利科學家創造了物質和光之間量子糾纏傳輸距離的新紀錄——首次用光纜將量子糾纏傳輸了50公裡,比以前的數字高出兩個數量級,可用於構建實用的城際量子網際網路。        量子網際網路有望提供絕對防竊聽的通信和強大的分布式傳感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