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量子糾纏」有關嗎?

2020-12-01 騰訊網

為何總是會有人把量子力學尤其是量子糾纏「妖魔化」?總是有人把量子糾纏與意識甚至靈魂等概念聯繫在一起?就是因為量子糾纏太詭異了?太有悖於我們的傳統認知了嗎?

事實上,量子糾纏並沒有多麼難以理解,它就是量子世界的一個固有屬性而已,本質上就是量子的疊加態和不確定性(詳見我的專欄,點擊頭像即可),不過量子糾纏並沒有傳遞任何信息,只是一個整體系統的表現而已!

而人類的情感呢?人類的情感很難準確定義,但可以看做是人類對外界人和事的一種反應,與意識的概念有些類似,可以認為就是人腦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不管是情感還是意識,都是依附於物質,也就是人類而存在的!

量子糾纏呢?它是微觀粒子的一種特性,就像萬物之間有引力那樣的特性。有些人認為量子糾纏是一種假設猜想,並不是這樣的,量子糾纏是真實存在的一種現象!

所以說,物理學角度講,人類情感與量子糾纏沒有任何關係,是風馬牛不相及兩個事物,不能因為量子糾纏比較詭異就主觀臆斷地認為它與意識情感甚至靈魂有關係!

關注微信公眾號:yzdaquan,上萬人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很好的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現實人生中,我存在的價值就是周圍的人的關注,當這個關注力越強的時候,我的存在就越有價值,我的能量就越強;當沒有人關注我的時候,我就不是我了,我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這也就是人害怕孤獨的原因,孤獨可以令一個人窒息死亡。靈魂的「量子糾纏」因為靈魂就是量子,所以靈魂具備量子的突出特性:糾纏。什麼叫量子糾纏?
  • 量子糾纏很好地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量子糾纏很好地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但是,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科,因為量子的特性很詭異,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幹擾」等特性,而且粒狀的量子不遵循牛頓力學,波狀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數。這讓研究量子科學的物理學家們一頭霧水,這是因為,量子科學,已經觸及到了靈魂世界!
  • 量子糾纏很好地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量子科學,隨著中國量子衛星的發射成功,將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但是,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科,因為量子的特性很詭異,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幹擾」等特性,而且粒狀的量子不遵循牛頓力學,波狀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數。
  • 緣分之間的量子糾纏
    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幹擾」等特性,而且粒狀的量子不遵循牛頓力學,波狀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數。什麼叫量子糾纏?就是兩個有關係的量子之間,一個量子的改變必然會引起另外一個量子的改變,而且,兩者的改變是同時同量發生的。比如,母女二人,女兒生了個孩子,女兒就變成了媽,而母親則變成了姥姥。母親是被動地同時同量地發生了存在狀態的改變,這就是量子糾纏。 在靈魂世界裡,靈魂與靈魂互相糾纏。
  • 「生死之間,殯葬人的量子糾纏」
    「你們殯葬呀,像極了量子糾纏。」他笑著說。仔細一琢磨,人、事、物、內心等等還真是那麼回事。去世的、主事的、喪屬、一條龍、送行的、告別的、服務的、看風水的、做法事的...搶錢的、發財的、監管的、搬磚的、痛苦的、辛苦的、挨罵的、要打要殺的、感謝的...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其它行業裡還真嘗不到這個滋味。
  • 當佛學遇到了科技:靈魂與量子之間的糾纏
    有人說量子是宇宙的靈魂,因為粒子的量子不遵循經典力學理論,波狀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數,還有什麼「量子疊加」、「量子吸引」包括「薛丁格的貓」等等足以讓人一頭霧水的理論,如果你看過大劉的「球狀閃電」,也許會相信有量子生命的存在。佛家也說空、無、有,也有涅槃,涅槃後的狀態是量子狀態嗎?這樣說可能不太明白,我們接下來展開講講吧。
  • 忽悠人的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效應描述了一個亞原子粒子的狀態可以立即對另外一顆亞原子粒子的狀態產生影響的現象,不論這兩顆粒子之間相距有多麼遙遠,即便位於宇宙的兩端也是一樣。哲學告訴我們,自然界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物質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 量子糾纏,牽起靈魂之間的緣分?
    但是,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科,因為量子的特性很詭異,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幹擾」等特性,而且粒狀的量子不遵循牛頓力學,波狀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數。
  • 量子糾纏與心靈感應之間的聯繫
    看過量子糾纏的介紹以後,小編有一個大膽的猜想,這個原理似乎能解釋心靈感應和解釋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現象。說起這些首先要解釋一些是什麼是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或稱量子纏結,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是1935年由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提出的一種波,其量子態表達式:其中x1,x2分別代表了兩個粒子的坐標,這樣一個量子態的基本特徵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寫成兩個子系統的量子態的直積的形式。量子糾纏技術是安全的傳輸信息的加密技術,與超光速傳遞信息相關。
  •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真空渦旋之間的相互作用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首先來了解一下量子和量子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按照超流體真空論,我們可以把量子理解為一種超流體性質的真空的一種運動狀態。右邊是量子比特能量的聚集為圓柱狀,而不是球形。示意圖中的紅矢,表示量子世界中一個疊加態,這些所有疊加態的端點,仍然是球形Bloch球面,這是因為自旋方向的隨機性,方向可以指向整個球面。根據超流體真空論,真空可以理解為粘度為0的超流體。如果量子比特是真空渦旋,那麼由量子比特組建的各種量子就是量子比特這種真空渦旋的序列組合。
  • 科學家解釋活細菌與光之間的量子糾纏現象
    當兩個粒子「糾纏」時,若其中給一個光粒子「傳送」信息的時候,另一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科學家推測生物體內也可發生類似的量子現象,只是一直未被直接觀察到(至少本文提到的這個實驗沒觀察到)。最初的實驗,旨在找出生物體重是否存在量子現象。Cole 等人在特殊的鏡子之間擠壓了一堆的細菌,然後用光子對其照射。
  • 揭秘量子糾纏與玄學之間的秘密
    即使在空間上,量子之間可能是分開的,但是量子間的相互影響是無法避免的。介於此,量子糾纏技術被聯想到量子信息的傳遞領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一定意義上,利用量子之間飛快的交流速度從而實現信息的傳遞。南美的空氣中的一個能量子和遠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空氣中的能量子本是一對相互糾纏的能量子,所處位置和環境相對穩定。但是,恰巧處於南美空氣中的能量子附近有一隻蝴蝶,它震動了翅膀,導致能量子位移,而相互糾纏的另一個處於德克薩斯州的能量子發生劇烈的位移,從而導致了該能量子周圍一系列的氣流變化,發展成具有破壞力的龍捲風。
  • 清華大學突破量子糾纏接口新紀錄,實現25個量子接口之間量子糾纏
    個量子接口之間的量子糾纏。相比於先前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組保持的4個量子接口之間糾纏的世界紀錄,糾纏的量子接口數目提高了約6倍。該成果4月20日發表於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研究組在量子信息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25個量子接口之間的量子糾纏。
  • 為什麼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讓人更加迷茫?
    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很抽象的概念,甚至目前沒有誰,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
  • 在遙遠的大物體之間實現量子糾纏
    由於與光的相互作用,原子自旋的進動與膜的振動變得量子相關。這就是原子和膜之間糾纏的本質。資料來源:尼爾斯波爾研究所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爾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成功地纏繞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量子物體。這一研究結果在超精密傳感和量子通信方面有幾個潛在的應用,目前發表在《自然物理》雜誌上。糾纏是量子通信和量子傳感的基礎。
  • 量子糾纏與其有關,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與量子糾纏有關!人類現在對大自然的探索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其實現在我們的科學發展已經到了相對比較完善的階段,但是在地球上依舊有很多謎題是人類無法解開的,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認識世界也只不過是一個概率而已,我們通過現在地球上已存的物質找到了其中的一些線索。
  • 讓愛因斯坦困擾的,量子糾纏是什麼?
    量子糾纏在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學等新興技術中得到了應用,並已被用於通過實驗實現量子隱形傳態。同時,它引發了一些有關量子理論的更哲學導向的討論。由量子力學預測並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相關性拒絕了局部現實主義的原理,即關於系統狀態的信息僅應通過其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來介導。關於量子糾纏過程中實際發生的事情的不同觀點可能與量子力學的不同解釋有關。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第一個注意到老師目光的人提醒了其他同學,然後你立即回到屬於自己的小角落,當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你能想像,當沒有人在的時候,教室的桌子和椅子有可能也會這樣嗎?  你能想像,這些物體可能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而在人們觀察的時候,就會迅速恢復到正常狀態?  如果你覺得這種想法只是天方夜譚,那麼你並不孤單——1927年的愛因斯坦,就是這麼認為的。
  • 光速恆定,那麼量子糾纏的傳輸速度也是恆定的嗎?
    而量子糾纏,有人認為是超距的,但更多人認為是有速度的,是超光速的。我在之前的文章《量子糾纏的超光速傳輸有可能就是宇宙暴漲的速度》中提出如果時空本身是量子糾纏的結果,那麼初始時期的宇宙暴漲速度就是量子糾纏速度,確切地說,暴脹發生在宇宙誕生後的10^(-35)秒至10^(-33)秒之間,在這麼短暫的時間裡,整個宇宙的尺寸膨脹了10^26倍。
  • 每個人都有量子糾纏的另一個自己,你找到了嗎?
    「萬物皆有聯繫」這句經典的哲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在未涉及量子領域之前,大多數人對它或許並沒有太大的感觸,但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程度的不斷加深,許多人開始對這句話產生新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