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夥伴問我,咱們嫦娥五號不就帶了點土回來嗎?
怎麼好像全世界都很興奮一樣呢?
人家美國蘇聯早就上去人了,人家也都帶回月球土來了,比咱們早多了,怎麼搞得好像咱們比他們還厲害一樣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你就要先了解上個世紀美蘇爭霸的歷史背景才能理解清楚。
當初美蘇爭霸的時候,無非就是為了在各個方面爭第一,你有的我必須有,就算一起研究,我得比你快一步才行。
他們的冷戰思維,其實就是一種不理性的惡性競爭。
比如登月計劃,當時,不管是蘇聯還是美國,去月球的目的,無非就是告訴你,我比你強,你看,我都到月亮上來了,你還在地球上,你怎麼跟我鬥?
所以,那時候,不管是蘇聯還是美國,去月球,不過是為了掙國際威望,真正的科研價值,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科研設備下,是遠沒有現在這麼專業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當時去月球上去,就是為了窮得瑟,在月球取土壤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是亂取,只要是月球土,帶回來就完事兒了。
那個年代,還不知道月球上有氦3,或者知道,並沒有聯想到可以為日後人工可控核聚變提供高能聚變燃料,而且,受限於當時的航天技術,他們也不可能精準的降落到某個隕石坑裡,去針對性的取一些具有高科研價值月球土壤和巖石標本。
也就是說,他們上去,就是去觀光了一圈,不過是告訴世人,我們來過月球了,僅此而已。
而現在我們的嫦娥五號去月球,可不是為了觀光,我們是帶著科研項目過去的。
之前為什麼在月球背面登陸?
那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登陸,難度可想而知,但是,咱都成功了。
隨後,嫦娥五號去了歐美做夢都想去的風暴洋【月球西側一個非常有研究價值的地方】,然後測一測,量一量,搞一搞。
看看這個地方是不是富含稀土元素,是不是有大量的氦3資源,這裡的物理和環境條件怎麼樣?
適不適合搞個開採?
如果一旦覺得可以,那麼,以咱基建狂魔的身份,分分鐘就開始跑月球上開礦去了。
有些小夥伴看到這裡,可能會說,小霍你真能吹,八字還沒一撇呢,你就吹上了。
咱可沒吹!
看看美國,看到咱們嫦娥五號回來了,全世界都在為我們祝賀,就美國酸不拉幾的發了個上個世紀的登月視頻,然後,還信誓旦旦的揚言,他們也要重新登月了。
這說明啥?
坐不住了唄。
看到我們風風火火的跑到他們前面去了,按捺不住了唄。
之前印度就不服我們,咱也不知道印度哪來的底氣,啥啥都要跟咱比。
咱們發個月球登陸器,他們也跟著要發。
你說,我們能在月球背面登陸,你以為你有個火箭,你也行啊?
結果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了點錢,發了個月球登陸器,結果,最後幾分鐘失聯了。
現在世界各國都知道,人工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可行性已經確定了,而我們國家的超能環【託卡馬克裝置】也走在了世界前列,未來對於月球資源的開發,顯得尤為重要。
誰先去了,誰先得,各國都瞪紅了眼睛,想要分一杯羹。
但是,這口肉,可不是誰想吃都能吃得到的。
你再不服氣,也沒招!
當今世界上,能跟我們爭霸的,只剩下美國了,而美國這個老大帝國,跟新興的超級中國,我當然看好我們自己。
看著吧,這個世紀妥妥的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了,沒跑了!
無需打賞 只要關注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