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研究結果表明,人的嗅覺細胞約有500萬個,狗的嗅覺細胞大約為12500~20000萬個,而豬對氣味的識別能力高於狗的2~3倍,所以說豬的嗅覺在動物中是非常靈敏的。
豬的嗅覺
豬科動物有極其發達的嗅覺,靈敏程度是狗的2~3倍。豬的視力很差,視距短且範圍小。所以豬對實物的識別和判斷,主要是靠嗅覺和聽覺,而視覺僅起輔助作用。
在法國的一些地區的地皮下,生長著一種價格非常昂貴的食用菌類植物——黑松露菌。當地的農民把豬當作收穫黑松露菌的有力助手;有的豬甚至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裡的地雷。豬在6米遠的地方,就能嗅到長在25~30釐米深的地底下的黑松露菌。狗雖然也可以擔當這一工作,但訓練狗要比訓練豬困難一些,而且還必須天天讓狗去搜尋,如果間隔幾天,它就要忘記。而豬在這方面不亞於狗,即使每星期只搜尋一次,豬也不會忘記學會的本領。
豬類的嗅覺很靈敏,部分國家海關、機場會用經過訓練的緝毒豬來搜查毒品以及違禁品。
豬場嗅覺的合理利用
豬生有特殊的鼻子,長有吻突,嗅區廣闊,嗅黏膜的絨毛面積大,分布在嗅區的嗅神經非常密集,嗅覺非常靈敏,對任何氣味都能嗅到和辨別。
所以在養豬飼養管理中,我們養豬人常用的一些方式方法,都是利用豬的嗅覺靈敏來實現的,譬如:
一、母豬和非其仔豬之間的寄養
豬一生下來就能靠嗅覺尋找奶頭的位置,三天後就能固定奶頭,母豬熟悉其仔豬氣味兩天後,靠嗅覺能很快認出混進的窩外仔豬,並加以驅趕。所以,在寄養仔豬時,先要將被寄養的仔豬放入寄養仔豬群,使其氣味混合,以避免餵奶時,母豬嗅出外來仔豬氣味,而進行傷害。
二、不同豬群之間的並群合圈
不同窩或不同群的豬只混群時,豬能憑氣味辨別出外來豬只,並且互相攻擊。因此,不同來源的豬只混群時,先用藥物或者噴灑酒精,來刺激豬只嗅覺神經,以減少或避免豬只嗅出外來豬只氣味,進行攻擊。
三、給豬換料或投藥時採食量降低
由於豬在不同的階段對飼料所需營養不同,從而需要餵食不同配方的飼料,當給豬階段性換料時,前幾天豬的採食量會有所降低,另外,還有餵食輕微黴變飼料、以及添加無氣味藥時均會使採食量降低。
四、給豬添加誘食劑促進採食
在日常的飼養管理中,當豬只採食量下降時,我們可以給豬飼餵誘食劑,利用「香味物質」刺激豬的嗅覺器官,再由大腦發出指令,產生食慾,促進豬只多採食。
五、豬群的三點定位管理
在豬舍中有個三點定位管理是很重要的,指的就是豬的吃、睡、排洩這三個方面,基本都是靠豬的嗅覺靈敏來管理的。
由此可見,豬場的環境治理是非常重要的,環境中的惡臭對豬的生產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
植物精油除臭劑採用天然柑橘原料,萃取植物精華,小分子精油含有豐富的醛類、酚類、烴類成分,具有極強的穿透性,不堵塞噴頭,可以高效、快速、安全清除空氣惡臭異味,效果立竿見影,對植物以及動物等有機物腐敗後所產生的惡臭因子具有快速捕捉、吸附以及控制作用,最終達到除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