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計算思維"首先它是人的思維,其次它是基於數學的思維,適用於醫療、法律、商業、政治等所有領域。"編程思維"作為"計算思維"的分支,結合數學和工程學的思維方法,把計算機當成是我們最有力的助手,通過計算機來實現我們平時不敢去嘗試的瘋狂想法和解決方法。
模式識別是指通過找出相似之處,從而聯想到類似的更簡單的情景或問題,從而幫助我們更簡單地去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數學中,給出一些數1、2、4、7、11、____,請問最後下一個數應該是多少?這就是非常明顯的通過找出相似的規律,來形成一種模式,從而預測下一個數,它們的差值分別是1、2、3、4,所以下一個數的差值應該是5,答案是16。
在我剛開始學習數學進位的時候知道:我們一般的數學是十進位, 十進位是逢十進一; 對於任何一種進位---X進位,就表示每一位置上的數運算時都是逢X進一位。 十進位是逢十進一,是逢十六進一,就是逢二進一,以此類推,x進位就是逢x進位,比如我們的鐘表是60進位,到了60秒進1分鐘,到了60分鐘進1小時;
在前期教中小學生什麼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的時候,我們先給出定義:- 輸入是把外部的信息傳遞到內部- 輸出是把內部的信息傳達到外部世界明確的定義之後,我們給出同學們最熟悉的聯想引導:- 人通過眼睛來看世界,通過鼻子來聞世界,通過耳朵來聽世界。所以人的輸入設備有:眼睛、鼻子、耳朵- 人通過嘴、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來傳達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所以人的輸出設備有:嘴巴、臉、肢體這樣即使是只在上一年級的小孩子也能足夠明白這個思考方式了,再讓同學們通過聯想回到計算機問題;
刷爆朋友圈的幼兒園試題
識別模式,其實就意味著把新問題變成了老問題,我們在以往經驗中搜索類似問題,套用類似的解決辦法。識別的模式越多,解決問題的速度就越快。把主要的精力聚焦重要的關鍵信息。這是一個過濾的過程,通過確認問題的核心本質,可以幫助我們形成解決問題的大致構想。這樣,可以加快解決問題的核心難點。設計一步一步的解決路徑,解決整個問題。其實,算法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編程思維並不是編寫程序的技巧,而是一種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不當程式設計師也用得上。正如賈伯斯的經典名言:"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電腦編程,因為它會教你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