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信息化時代已悄然來臨。
據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指出,截至2018年末,我國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到8.2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9.6%,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已達8.17億,佔網民總數的98.6%。市場的需求,讓信息技術的構建基礎——編程能力在未來始終佔據一席之地,而「一切從娃娃抓起」的理念也讓針對少兒階段的編程教育也在近幾年全面鋪開。
一般而言,少兒編程教育被看作是針對6至18歲的青少年和兒童開展的寫代碼教學,但進一步看,少兒編程教育更多的是通過一些編程遊戲形成啟蒙教育作用,培養青少年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創新能力。
寶利財富研究員表示,在剛剛提出之際,少兒編程便遭受不少非議,部分家長由於對編程知識知之甚少,認為只是單純地認為是在玩電腦遊戲,損害身心健康。而隨著這幾年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和一些網絡媒體的宣傳之後,人們對這個行業的態度又明朗了起來。
近幾年,國家出多項與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相關的政策,都在鼓勵和推動學校將信息技術、編程課程納入學校的課程體系中去。例如:2016年出臺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將學校的信息化教育水平納入考核體系;2018年出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強調學校的信息化教育應聯繫實際、實現個性化教學;2019年出臺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重點》,提出了、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信息化教育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由此,不難看出國家對於編程及相關信息化教育的重視。
此外,就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宣布正式取消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取而代之的就是「強基計劃」,即為了培養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和國家安全等領域(其中與編程相關的領域高達40%)的國家緊缺人才的選拔計劃,這充分說明了編程人才在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許多家長仿佛吃下了「定心丸」,對少兒編程的關注也與日俱增。
根據網絡上的數據信息顯示,中國的少兒編程行業的市場規模在政策引導下不斷增長,由2015年的234億元已增長到2019年的257億元。同時,我國少兒編程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5%,這遠遠低於美國的44.8%,這也充分體現我國少兒編程市場的的巨大潛力。
除此之外,眾多技術的鼎力支持也在推動著少兒編程教育的高速發展。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為個性化編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設置;4G技術的成熟和5G技術的發展為線上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有效減少了直播課程中的卡頓、延遲和回聲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拓展了少兒編程教育的發展渠道。
當然,隨著市場參與者的逐漸增加,少兒編程教育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狀況。有專家表示,當前少兒編程教育面臨兩大難題:其一,少兒編程編程教育面對的最大的挑戰就是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部分機構教師水平差異較大,缺乏既懂教育又懂編程的複合人才;其二,少兒編程教育循序漸進的、完善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應該考慮不同年齡階段,還應以思維培養為導向,而不是僅僅學習編程本身,使得少兒編程教育背離其初衷。
由此可見,選擇優質的教育機構,開展科學的教育課程,對於初初接觸編程學習的兒童可謂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寶利財富研究員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湧現出多家頭部企業,例如「編程貓」等在線少兒編程公司,累計融資金額12.5億元,並已全部投入於優化教學內容與技術服務升級,為少兒編程教育基礎應用做足了準備。目前,「編程貓」已擁有3147萬用戶,在接下來全新一輪融資之後,機構或將向科創板進發,力爭成為首家上市少兒編程公司,引領少兒編程教育領域走向全新的發展平臺。
本平臺發布信息的內容和準確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單位或組織獨立承擔安全責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