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有多火,中國家長就有多焦慮

2021-01-10 騰訊網

就在上個月,著名的少兒編程品牌「妙小程」暴雷,課程停擺,上海總部人去樓空。

就在一年前,妙小程還融到了A輪近千萬美金。

但業內人士說,妙小程做過大規模廣告,招生卻不如人意,B輪融資也沒到位,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

就在過去這幾年,很多人都會在電梯、地鐵、報刊亭,乃至公眾號裡,看到「少兒編程」課的廣告。

但事實上,妙小程不是個例,在經歷瘋狂擴張後,火熱的少兒編程行業早已亂象叢生。

01 我給你焦慮,我給你藥

「未來的文盲,就是現在不懂編程的小孩。」

「不會寫代碼就喪失了網絡生存能力。」

「賈伯斯11歲學編程,成為一代傳奇。」

「AI時代來臨,讓孩子提前掌握基礎語言。」

少兒編程機構知道,在很多家長眼裡,自己還不是「剛需」,於是會想盡辦法在宣傳語上煽動焦慮情緒,讓它變成「剛需」。

很多家長以為,交了兩三萬的學費,孩子去學的是這個:

但其實低齡兒童編程課的畫風是這樣的:

這是一款從美國引進的軟體(Scratch),孩子不需要接觸代碼,只要把模塊化的指令拖拽、拼接起來就可以,類似於線上搭積木。

「不少培訓機構採用的編程軟體,孩子只改一改參數就能完成動畫。」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樣的「弄虛作假」完全不能對學生的思維培養起作用。

一些少兒編程機構停留在圖形化編程教育,而那些更高級的C語言、Python等「真刀真槍」的程式語言他們不教,這就是為什麼5歲可以學編程,8歲之後又沒東西可學的原因。

難怪有家長把三年級的孩子送到編程班,老師卻說「9歲學已經有點晚了」。

不過為了讓家長掏錢,他們緊接著又會說:「比起別的孩子來說起步是晚了,但年齡大理解得也快。」

為了留住大孩子的家長,一些開設C語言、Python課程的機構,開始進一步鼓吹編程對「升學」和找工作的好處。

「學編程能成為科技特長生,為升學和高考加分」

「信息學(編程)奧賽錄取率是其他學科的2倍」,

「在大賽中獲得國獎會被保送至清華北大」

「百萬編程人才缺口,三十萬年薪『錢』程無憂」

……

那真相如何呢?

一方面,國家確實在鼓勵信息教育進入中小學課堂。

也確實有「信奧賽」加分這一說法。

但是就像一個授課老師說的:「信奧賽是非常辛苦、難度非常大的,從初中組開始,這個難度和奧數相比要更大。」真能得到加分的人鳳毛麟角。

而更悲催的是,這個比賽在今年8月突然被叫停了,原因不詳。

不僅如此,最近幾年,信息類特長生的招生比例也在縮小。

即便是「科技愛好大市」南京, 2018年明確標出「機器人」「信息技術」特長生的學校只有8所。

2020年開始,北京也可能壓縮中學特長生招生比例,包括科技特長生。

雖然浙江新高考規定,可以在技術、歷史、物理等7門學科中任選3門,「技術」類課程可以變得很重要,但是其中只有25分考的是編程。

對於小升初和初升高,編程也沒有任何加分的可能。

換句話說,能加分的競賽停辦了,承認加分的學校很少,各地高考要麼不考,要麼選考只佔25分。

少兒編程班給家長煽動的焦慮情緒,有些過分了。

如果孩子確實有興趣,報編程班學一學可能是件好事;

但為了希望渺茫的「高考加分」,急忙花上兩三萬讓小孩子去學編程,是否真有必要?

有編程老師抱怨:「一二年級孩子滑鼠都握不住,我是真不想教。」

而家長會很關心,編程課的師資力量如何?

但很遺憾,這些培訓機構招人的時候都是「苦不堪言」:會編程的不會教小孩,會帶小孩的都是現學編程。

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表達能力又好的,一般都進了網際網路大公司,而少兒編程機構給出的萬元左右的月薪,對他們完全沒有吸引力。

好老師有嗎?有,但是太少了,完全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有的機構直接去大學裡拉計算機系學生來代課。

妙小程官網的師資力量

有機構招聘門檻是高中學歷都行,絕大多數沒有計算機背景,經過一個月的短暫培訓就可以上崗教學。

一個姓徐的老師抱怨:「每次說少兒編程老師都會讓人覺得很牛×,誰知道是培訓幾天就直接上崗、全程自學呢。」

所謂少兒編程市場的「火爆」也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美麗」。

有些機構暑期課招生爆滿,結果一到秋季學期就傻眼了:家長的剛需是讓孩子主科提分,沒法「立竿見影」的編程「興趣」課被排擠到可有可無的邊緣。

在搜尋引擎上,整個少兒培訓領域,語數外三門搜索都超過15%,而少兒編程僅佔到5.2%,受到的關注還很少。

在前幾年,資本對少兒編程的前景,顯得尤為樂觀。

截至去年底,少兒編程市場規模達到30-40億元,用戶規模1550萬。

預測未來5年內,規模將達到300億元。

但就在今年,這條賽道上已經冒出來太多的問題。

少兒編程的頭部公司編程貓,不僅請來了前央視名嘴張泉靈做代言人,還拿到累計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如此風生水起的企業,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們割韭菜割到了加盟商的頭上。

小劉夫婦花了80萬開了一家編程貓的加盟店,編程貓承諾要給加盟商做老師培訓、店面推廣,結果他們什麼也沒等到。

而就在門店自力更生、剛有點起色的時候,編程貓還要跟加盟店搶生源。

因為生源信息會錄入到編程貓系統後臺,總部就會直接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讓他們不要在加盟店上課了,去編程貓官網上線上課程。

小劉說:「現在我們有30個學生,但很多學生都是學完一期課程就不來了,被他們『編程貓』給挖走了。」

「我們有個群,群裡有七八十個加盟商,情況都是一樣的,都對『編程貓』十分不滿。」

「他們這生意做得太『聰明』了,一邊賺加盟費,一邊利用加盟店撬生源,簡直是敲骨吸髓!」

記者估算,「坑」加盟店直接給編程貓帶來6000多萬的加盟費,和2萬名以上的生源。

為什麼編程貓這樣的頭部企業都會做這樣「坑爹」的事?因為整個少兒編程行業都面臨獲客成本高、盈利艱難的困境。

由於入局玩家太多,競爭激烈,據測算,今年少兒編程公司獲得1個新的付費客戶的成本,已經高達1萬人民幣,遠超少兒英語等行業的獲客成本。

這樣的成本導致開直營店擴張變得負擔極重,與其自擔風險,不如加盟/外包出去,自己先賺一筆加盟費再說。

不光是妙小程出現暴雷跑路的情況,上市公司達內集團,因為旗下的少兒編程品牌「童程童美」持續入不敷出,去年巨虧6億,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

就在上個月,另一家少兒編程品牌西瓜創客,在宣布獲得融資3個月後,就爆出大規模裁員,官方稱裁員15%,但員工說法比這更多。

回想2018年少兒編程的火熱,全年融資36起,多家品牌的單輪融資額過億;

而今年融資只有20起,倒退回2017年的水平,資本也開始變得冷靜。

對於編程培訓機構來說,整個行業有朝一日達到少兒英語的規模,是他們一直夢寐以求的。

但照目前行業供給困難、需求不旺的情況來看,他們離這個目標恐怕還差得很遠。

其實在中國,有一類校外培訓機構從來都沒有這種擔心,家長擠破腦袋想把孩子塞進去,交上幾萬十幾萬也一點都不心疼,機構不僅不用推廣宣傳,想上課還得先通過考試。

是什麼校外機構,敢擺這麼大的架子呢?

02 對不上接頭暗號,你都不配來考試

2018年3月底的一天,廣東省國防科技高級技工學校內人聲鼎沸。

如果你湊上前瞅一眼,發現這裡正在舉辦的是「2018 CSSC劍橋中國暑期學院」的活動。

但現場的氣氛顯然沒有這麼輕鬆,很多學生像是來趕考的。

校門口還戳著一塊考試時間的牌子。

一個家長拿出手機要拍下考場,工作人員警告:「校內禁止拍照!發現立即取消所有成績!」

工作人員還時不時走到一些「形跡可疑」的人跟前,低聲詢問:「你是哪來的?」

原來這近千名學生,都是前一天晚上才接到通知來參加考試的。

考試的代號是MK,中文稱為「秘考」,主辦考試的是六中珠江中學。

早在2013年,廣州就禁止民辦學校組織小升初考試,於是很多民辦名校跟社會培訓機構聯手「掐尖」,以機構名義辦培訓班,地下組織選拔考試。

在廣州做一個小升初家長,你得懂很多暗號:

JYJ,教育局;GY,廣雅實驗學校;EH,二中火箭班;LK,六中課改班;YB,羊排賽;KW,科王杯……

而你從MK主辦方收到的簡訊可能是這樣的:

「3月份,某某樓盤分別開盤了25棟和31棟,當時知道的買家通過實力表達了自己買樓的誠意,從前天到昨天,分別在通知這些有購買資格的人前去誠意洽談,是否成交。」

外行以為是樓盤信息,內行人一下就看出來:

每所學校對應著不同的樓盤,該學校在25號和31號各舉行了一次秘考,現在正陸續通知通過的人拿船票(錄取通知)。

這些暗號還會不定期更換,以防外洩。

廣州某中學的錄取暗號

想參加「秘考」,家長要通過「暗號」,和管理員接上頭,通過驗證後才能加入秘考群,考前一天接到電話參加考試。

而在廣州海珠區的一家培訓機構裡,記者諮詢到,如果一次購買400節課,打包價66000元,機構可以給孩子的升學安排「出路」,也就是參加秘考。

不只是廣州,在北京、成都、杭州等地,類似的佔坑班(KB)機構和點招(DZ)考試屢見不鮮。

在北京的暗號裡,人大附中=人民解放軍;四中=新四軍;八中=八路軍;101中學=斑點狗;清華附中=龍軍;北大附中=御林軍……

在成都,錦城一中=小蘋果(全稱金蘋果錦城第一中學),西川中學=牛肉麵(學校食堂因牛肉麵而聞名),實驗外國語=SW……

學校點招叫「下訂單」,考試選拔叫「診斷」,通知錄取結果叫「密電」,成功錄取叫「上岸」,跟學校籤約叫「收院治療」……

在北京,幾乎每一所重點中學,一度都「對應」著一所社會辦學的「坑班」。

而最有名的一個「坑班」就是「龍校」(LX)了,全稱水木龍華培訓學校,它對應的中學是「清華附中」。

如果你看一眼龍校的教學大綱,你可能會一臉懵:

但是撥開這層偽裝,「奧數」的本來面目就暴露無遺:

事實上,龍校作為「坑班」,主要承擔的就是個選拔、掐尖的功能,所以它學費不貴,一年就3-5萬,講得也簡單,但是考得很難,末位淘汰競爭也激烈。

想要「上岸」(被清華附錄取),你需要在每批學員中排進前40名,清華附會分批從龍校選拔,最早從四年級開始,結束於六年級寒假,每年4次擴招,也就是4次淘汰。

「講課、刷題、考試、踢人。一批批地刷,一批批地進,考得不好就踢。六年級最後會有兩次大考,考得好有些會直接進。」

所以坑要佔上,考試又得力爭上遊,怎麼辦?

好辦,歡迎你再上一個「坑中坑」班,為你考上坑班、保持名列前茅而精心打造。

最有名的「坑中坑」機構名叫「育博遠」,一個學生一年收費15萬,是龍校的3倍以上,但「學的內容比龍校還要超前,而且針對許多學校考試都有相應的解題思路」。

育博遠針對的遠不止清華附中,還有101中學數學實驗班,人大附中早培班,北大附中經典閱讀班……

2010年前後,海澱區名校對應的坑班高峰時有106個。

2011年,當時的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王定華表示,要著力解決「佔坑班」問題。

此後海澱區的坑班陸續關停,到2019年3月,龍校也關停了。

QHF和龍校還極力撇清彼此之間的關係。

但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在北京「坑班」消失的大環境中,依然存在著類似點招的考試選拔活動,只是做法更為隱蔽,夾藏在校外正規機構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可能某一天上課時,突然通知的「明天考試」,就是某所重點中學的點招考試。

可以說在優質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公立校擇校有個天然而無解的難題:

政策要求就近入學,嚴禁挑挑揀揀,不然就要被舉報。

這就讓坑班和點招圈變得非常神秘,圈外人意識不到它的存在,圈內的更加不會散布宣揚。

在很多家長心中,上龍校,是為了賭一個可能,一個上全國名校之一清華附中的可能:坑班內的孩子具有優先被重點中學選擇的權利。

對於無權無財無關係的家庭來說,如果賭一把坑班,等於賭一把平民孩子升入理想學校的希望。

但另一方面,這些跟學校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培訓機構,也帶動了一個龐大的小升初產業市場,產生相當可觀的經濟收益。

表面上看,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名校得到想要的生源。

但這並不是什麼「皆大歡喜」的結果。在2010年坑班的巔峰時期,海澱區坑班綜招生超過5000人,最終成功「上岸」的只有500人。

90%的家庭投入十幾萬現金、幾年的周末,卻只換來一個孩子註定陪跑的考試資格。

龍校這樣的坑班本就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則,而他們對學校課內教學的負面影響,就更是罪加一等了。

一些學校老師公然在課內「甩課」,因為多數學生都已在課外班提前學某一知識點後,老師就會跳過基礎直接晉級,逼家長不得不報校外機構,甚至有老師會暗示家長去給孩子報名。

坑班的出現,讓穩步推進的義務教育變了味道。

雖然可以「選拔」出一批「尖子生」,但為什麼坑班還是應該取締?

《自主招生變遷史》文章裡有句話一針見血:

任何創新的、非標準化的選拔機制,都會被市場主體「消化」,而後變成一樁暴利的、徹底的金錢遊戲。然後政策被逐利者推搡著,逐漸背離它的初衷。

就像這位看透一切的家長說的,MK的意思,從來就不是秘考。

如果說所謂的「坑班」,好歹還是通過殘酷選拔,給一小部分孩子和家長帶來實打實「好處」的。

那在今天的中國,一些牛鬼蛇神的校外培訓機構,就是明晃晃地騙家長交「智商稅」了。

03 你的大腦,跟愛因斯坦的有區別嗎?

今年,一種叫「量子波動速讀班」的神奇機構著實火了一把。

北京、杭州、紹興等多地的量子速讀現場

一本書端在眼前,噼裡啪啦地翻,就能把書看完,還能把書裡的東西複述出來。

「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不用翻開書本就能理解書中內容。」

「1分鐘可以看完10萬字。」

就這樣神叨叨的課,也有家長花上五六萬把孩子送去學,不是智商稅又是什麼呢?

很多人以為,量子波動速讀是今年新冒出來的玩意,其實它背後的東西,在中國十幾年前就有了,名字叫「全腦開發」(也有叫「右腦開發」的)。

直到今天,還有人覺得這東西「挺科學的」。

你小時候聽沒聽過這種說法——「人的大腦只開發了不到10%」,「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了不到13%」,「大腦擁有無限潛力」,「右腦記憶是左腦記憶的100萬倍」等等。

這些統統都是偽科學。

事實是,你和愛因斯坦的大腦都是100%完全開發了。現代腦成像技術證明:大腦和肌肉一樣,大部分都是24小時持續活動的,只是不同腦區在做不同任務時活動強度不同。

大腦沒有閒置、沒有多餘、沒有沒開發的部分。

中國臺灣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教授

但商家都愛死了這個「10%」的說法,「哪怕再多開發其中的一點點,就能多出無限可能,孩子就可能變成天才。」

不僅全腦/右腦開發是偽科學,應用這套理論辦的培訓機構更是直接把它歪曲成了「超能力」。

「腦立方」,一家成立於2007年的培訓機構,號稱能用短短幾天「開發」孩子右腦,孩子能蒙眼辨色、蒙眼識字、蒙眼穿針、蒙眼拼魔方,還有孩子能「用屁股感知顏色」。

有家長在腦立方報名現場親眼見證:「一個孩子看完一本書後,能將書中內容印到腦子裡,隨後拿一本空白的書,老師指定任一頁,孩子就能一字不差地複述出同頁中的內容。」

「要是我家孩子也能這樣該多好啊。」於是有家長當場交錢。

整套系列課程收費高達6.8萬元。

有一個全腦開發機構的「記憶大師」王老師坦言,自己沒法做到蒙眼辨色,只知道訓練孩子蒙眼辨色的方法。

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一個家長送孩子參加「全腦開發」培訓,孩子沒學多久,真的能蒙眼識字。

但過了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突然說不想學了,家長問咋的了,孩子的回答讓他大吃一驚:

「從眼罩縫裡看書久了眼睛會花。」

還有所謂的「蒙眼讀詩」,其實是教孩子聞紙張的香味去識別,到底該背哪首詩。

這就是家長花幾萬元讓孩子學到的「全腦開發」神功——「超感心像力」,一個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可以支撐的理論。

有人說,這是一個比權健更可怕的智商稅帝國。

而與全腦開發緊密相連的一類培訓機構,就是早教機構。

有一些早教為了吸引家長,打出「3歲認識兩千字、會100以內加減法」這樣的「全腦開發」廣告,精準迎合了中國家長「打造神童」的心理。

「三天開天眼」「三歲會寫詩作畫」,一套記憶卡片就能賣上幾百上千元。

即便一家早教機構沒有「全腦開發」的騙局,家長報名時也必須擦亮眼睛。

2019年至今,全國已經有50多家早教機構倒閉、跑路,其中包括愛樂樂享這樣開張10年的老牌機構。

韋博英語暴雷關門事件暴露了學英語機構的問題,但其實,很多早教機構也一個樣:

這些需要預付款的培訓機構,收上錢來就大舉擴張門店,新店需求不旺,連續虧損,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

有的家長頭腦一熱,一口氣報了3年的課,交了4-5萬,全都打了水漂。

為什麼有些早教機構敢明目張胆地跑路?因為他們可以鑽監管的空子,金蟬脫殼。

他們可以用A公司開早教機構,用B公司跟物業籤續租協議,用C公司跟家長籤培訓協議,收款方是D公司。

有人負責「善後解釋」,幫你「轉個機構上課」;有人專做「頂包法人」,股權變更後甘當「失信人」,死豬不怕開水燙……

在業內,這種做法叫「套路跑」,就跟套路貸一樣,抓也不好抓,討錢也難討。

如果說早教機構、少兒編程、少兒英語、全腦開發這些,都不是什麼新鮮機構了,正在讓家長和投資方趨於冷靜,那麼還有什麼項目,是2019年正處在風口上的校外培訓熱點呢?

「少兒思維訓練」。

從去年到今年,幾乎所有校外培訓的賽道,拿到的融資金額都在縮水,只有「思維培訓」一枝獨秀,融資金額大幅增長。

乍一看「思維訓練」,還以為是多麼高大上的新培訓。

定睛一看,其中「語文思維」教的是常用字詞、偏旁部首、古詩誦讀:

數學思維教的是10以內的加減乘除:

這不就是教語數知識嗎?跟「思維」有啥關係?

「思維訓練」不過是「幼小銜接」改頭換面以後的產物:讓幼兒園的孩子,提前學小學要學的內容。

因為官方明確要求幼兒園禁止超前講授小學內容,於是這些校外機構抓住家長「幼升小」的痛點,獲得發展機會。

甚至有機構創始人樂觀斷言:「下一個(估值10億美金的)獨角獸一定會出現在數學思維賽道!」

然而「幼小銜接」這條賽道最大的「致命傷」,就是賽道太短,只能覆蓋幼兒市場,很多孩子上了小學就會去報其他課程,不會再來上「少兒思維」課的。

俗話說「太陽底下無新事」,今年,一家獲得數億融資的少兒思維培訓機構「成長保」宣布關門倒閉。預計到明後年,少兒思維訓練機構可能就會像少兒編程一樣,迎來一波退潮。

尾聲

今年年底,有一篇《南京家長已瘋》的公眾號文章在很多人朋友圈裡刷屏了。

文章說南京搞素質教育試點,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布分數,不許按成績分班。

還要減少課時,提前放學,下午3點孩子就可以坐在家裡。

為什麼南京這種一刀切式的「減負」會引起熱議?

因為家長的焦慮突然無處安放了。

這也是支撐中國幾千億校外培訓市場的核心動力。

家長中流傳著一個段子:有種焦慮叫「別人家孩子都上輔導班了」。

「同學這個報奧數,那個報作文,不報點啥覺都睡不踏實!」

很多70、80後的人感到不理解:為什麼當時自己的父母很「佛系」,沒有像今天家長這樣給孩子瘋狂報班?

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法布裡奇奧·齊利博蒂認為,在人與人收入差異很大,且教育回報高的社會,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態度會比較強硬,這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現象。

社會變遷,經濟發展,父母希望孩子通過教育改變人生,過上更好生活,從而產生焦慮。

這種焦慮不是壞事,是褒義的,因為焦慮才能催人奮發進取。

問題在於,太過焦慮,容易「中毒」。

什麼叫「太過」?從一個小笑話就能看出來。

有家長問:「4歲孩子英語單詞量1500個夠不夠?」

有人回答:「在美國是夠的,在中國(海澱)是不夠的!」

家長的邏輯鏈很完整:識字量不夠就考不進優質小學——小學沒考進前100就上不了好中學——上不了好中學就考不上好大學——沒考上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沒好工作孩子一輩子就完了。

過度焦慮讓很多家長容易上當,如果因此做出不理智行為,那反而是傷害了孩子,甚至把自己逼入了絕境。

一個杭州媽媽,要求孩子次次考100分,兒子考98就覺得自己失敗,結果媽媽患上抑鬱症。

為什麼少兒編程、少兒思維可以創造出源源不斷的「新需求」?因為不能讓幼兒輸在起跑線上;

為什麼點招、秘考、坑班會屢禁不止、愈加隱蔽?因為臨門一腳的「名校選拔」最重要;

為什麼量子波動閱讀、全腦開發那麼明顯的「智商稅」可以大行其道?因為所有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鳳」的想法在培養孩子。

現在各個中產家庭養小孩的方式,堪稱「軍備競賽式育兒」。

課外班該不該報?該報。

那該報什麼呢?為興趣報還是為升學報?沒有統一的答案。

望子成龍是好的,適當地給孩子壓力也沒問題,但不要因此喪失了判斷力,上了利用家長焦慮賺錢的無良商人的當。

磨刀不誤砍柴工,在狂熱的焦慮之中,多冷靜下來好好想想到底這東西有沒有必要,是不是騙局,省下了無意義的時間,不誤入各類「坑爹班」的歧途,也許反而效果會更好。

相關焦點

  • 全民雞娃戰,中國家長到底有多焦慮
    多校劃片的政策下,購買學區房已經無法確保錄取心儀名校,而登記入學的概率無異於京牌搖號。因此,只有「雞」出牛娃,才有機會通過點招、直升、早培或早早培的方式上岸。海澱六小強的故事並非個例,類似的事情正在中國的各大城市發生。
  • 少兒編程,存在即是合理,但卻未必是必選項,關於成長有更重要的
    在今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連結等數位技術漸漸發展成新時代的基礎設施後,編程就被譽為是新時代的語言與生存能力。中國家長對孩子起跑線都存在著普遍焦慮,所以,編程進入新世紀後,就踏上了在線教育模式的核心賽道。同時,在一些省份和地區的學校也將編程納入了本校的興趣班和高考加分項。
  • 深耕少兒編程教育,貝爾編程致力於培養中國AI時代的原住民
    )上海】7月11日報導 (文/周佳麗)人工智慧的風颳火了少兒編程,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少兒編程教育頗受市場和資本的追捧,這個被稱為是「一片藍海」的賽道站滿了創業者。據數據統計,僅2017年,國內就有23家少兒編程新企業成立,全年少兒編程領域的融資交易規模超6億元。近期,獵雲網(微信:ilieyun
  • 極客晨星:少兒編程有必要從少兒開始學起?
    如今,少兒編程特別火熱,很多家長也有所意識。那麼,少兒編程什麼時間學習合適呢?少兒就要開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少兒編程教育專業培訓機構極客晨星的解讀。經過極客晨星的調查認為孩子學習編程並不是越早越好。雖然現在少兒編程教育不像傳統的成人編程教育那樣需要孩子去記憶大量的編程基礎知識,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孩子學習編程沒有年齡的限制。
  • 少兒編程:智商稅or典型搶跑?沒有一種想像力是天馬行空的!
    少兒編程因此引發了不少質疑「少兒編程是不是智商稅」,一時間受到熱議。 一部分父母認為,少兒編程與真正的編程差之千裡。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將兒童從出生後到15歲的智力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在3到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處於前運算階段,剛剛建立了符號功能,需要依靠表象進行思維。
  •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
    又如傳說隔壁城市某個孩子由於學會了這一技能,各種考試加分,榮譽不斷,一路開掛進各種名校…… 還可以是,班上的同學都學了一門手藝,如書法、美術、音樂,那太out了,學少兒編程夠潮夠刷出存在感…… 然後呢,在廣告瘋狂的暗示內捲化,在家長的焦慮,以及孩子需要和同學拉平某些差距甚至超越之的錦鯉思維合謀下
  • 被一萬小時定律內捲化,少兒編程的智商稅,真相,真香?
    又如傳說隔壁城市某個孩子由於學會了這一技能,各種考試加分,榮譽不斷,一路開掛進各種名校……還可以是,班上的同學都學了一門手藝,如書法、美術、音樂,那太out了,學少兒編程夠潮夠刷出存在感……然後呢,在廣告瘋狂的暗示內捲化,在家長的焦慮,以及孩子需要和同學拉平某些差距甚至超越之的錦鯉思維合謀下,少兒編程堂而皇之成為了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末期
  • 學編程不止是為做程式設計師,編程貓小火箭學員家長:學編程,是培養思維...
    大環境之下,少兒編程成了新風口。應用商店裡,少兒編程應用程式多如牛毛,少兒編程培訓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以2015年成立的編程貓為例,早期主要面向7~16歲青少年提供編程教育,截止目前已獲得3147萬用戶青睞。
  • 高考再現編程題:學少兒編程究竟有什麼好處
    據了解,今年高考數學題,再次出現編程題!高考,已經開始考「編程」了!那麼今年都有哪些高考試卷出現了編程題?   今年高考的江蘇卷中也出現了編程題。   其實,編程題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高考試卷中了,近幾年中高考頻頻出現類似相關題目。
  • 國內十大少兒編程教育品牌排名
    十大少兒編程培訓機構排名,少兒編程培訓機構排行榜,少兒編程培訓機構十大品牌,少兒編程培訓哪家好?十大少兒編程培訓排名——密歡編程近來,少兒編程就像一匹黑馬,在這個培訓機構行業脫穎而出,受到大眾熱烈討論。
  • HelloCode:少兒編程對孩子而言有什麼優勢?
    HelloCode:少兒編程對孩子而言有什麼優勢?  凸顯的優勢可能就是孩子在學習方面學習了少兒編程之後,不僅能夠讓孩子學會編程,而且讓孩子在自己的學習科目上面也能夠有很大的進步,也會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這些可能都取決於孩子的邏輯思維發展、語言能力發展,還有動手能力的發展。
  • 學少兒編程 明星應採兒推薦極客晨星
    隨著智能化的普及,「少兒編程」已經成為了家長們談論的火熱話題。「你家孩子學少兒編程了嗎?」「你家孩子從幾歲開始學的少兒編程?」「我正考慮要給我家孩子報名,5歲可以學嗎?會不會太早?」「你家孩子在哪裡學的少兒編程?」......家長們為什麼這麼著急要給孩子報名少兒編程呢?
  • 少兒編程是智商稅?網友吵翻天,看看人工智慧之父怎麼說
    「什麼是少兒編程?一定要學好數學才能學編程嗎?讓孩子學編程是在交智商稅嗎?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是怎麼說的?這篇文章來解答你的困惑,一定讀到最後!」我們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焦慮的時代。各種商品項目五花八門,吹得天花亂墜,人們經常性一個不小心就被忽悠了,網友戲稱這種現象為「智商稅」。
  • 瓦力工廠少兒編程受教育部主管雜誌《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專訪報導
    近日,瓦力工廠少兒編程受邀教育部主管雜誌《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專訪報導,並榮登2020年第九期封面人物。《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創刊於200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北京中圖聯文化教育開發中心主辦的面向信息技術教育領域、關注教育教學的教育科研刊物。
  • 少兒編程品牌CodeMonkey亮相2019好未來TI大會
    本次大會以「AI的教育開放未來」為主題,600多位教育學者、業內專家及行業夥伴齊聚一堂,共同探究人工智慧和教育兩大產業結合中的熱點問題,並針對未來教育的趨勢等行業話題展開了前瞻性討論。  CodeMonkey作為好未來旗下的少兒編程品牌也受邀參加此次的年度教育盛會。
  • 寶利翔源:抓住少兒編程投資風口
    據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指出,截至2018年末,我國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到8.2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9.6%,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已達8.17億,佔網民總數的98.6%。市場的需求,讓信息技術的構建基礎——編程能力在未來始終佔據一席之地,而「一切從娃娃抓起」的理念也讓針對少兒階段的編程教育也在近幾年全面鋪開。
  • 少兒編程有什麼好處?兒童編程學什麼?
    兒童編程學什麼?少兒編程鼓勵創造性思維,在學習編程時,更多的是在學習一種自我組織和表達觀點的新途徑。編程是一個系統工程,與其它學科有一定的相通性,在寓教於樂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創新能力等。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少兒編程培訓價格多少錢?
  • 少兒計算機編程
    學習編程的孩子越來越多,格物斯坦小坦克來分析原因: 一是家長的意識已經有了很大提升,越來越注重孩子科學素養的培養教育;二來少兒編程課程本身的趣味性,讓孩子接觸學習起來沒有壓力感,樂於被孩子接受,說明編程學習對於孩子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 來極客晨星學習少兒編程,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手機拍照即可掃描;手機拍照即可翻譯英語;考試都是電腦閱卷等等都在標誌著再向未來將有一半的工作將會被計算機取代。人工智慧離我們很近,離孩子更近。要想不被新時代所拋棄,就要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新鮮事物,打開固有的思維模式。學習少兒編程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說,近幾年,少兒編程教育的普及帶動了人工智慧的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領域。
  • 極客晨星:AI時代,孩子學少兒編程的好處
    近年來,國內外的教育機構都掀起了一股編程學習浪潮,歐美國家將編程能力作為與閱讀、寫作、算數能力並列的四大基本能力之一。隨著時代的迫切需要,AI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學習編程成為時代的需要。AI時代,少兒編程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的發展趨勢,這也是為什麼少兒編程會這麼火的原因。